秋高气爽,天淡云闲。到粤西工作转眼就三年时间了。深茂铁路建设接近尾声。国庆中秋双至,这是难得的空闲,阳西的朋友们约我到附近的景区走走,也是我的心愿。
我们同行的有九人,分乘两辆车。我与阳西县文联德能主席和阳西艺术馆长光聪老兄结伴。一路上,光聪兄就此行的目的地沙扒,作了简要介绍。从阳西出发沿325国道前行,很快就到了沙扒镇。据光聪兄讲,这里是阳西城镇化较为成熟并且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镇,人口2万左右,因此除了旅游旺季外每当夜晚降临,你会体会到一个"静"字,没有大城市的喧杂,街道上绿树成荫。街上行人并不多,道路上汽车三三两两,并没有城里塞车现象。到了沙扒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树多,植被履盖很好。除了街道两旁的景观树外,似乎沙扒人家的房前屋后都裁有许多树。虽然这些树中没有多少名贵树种,莫过于菠萝树、石榴树、芒果树、龙眼树等, 但家家户户都置于树丛之中。如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模式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我们的车到了一个山顶停下来,这里居高望远,沙扒湾的景色一览无余。沿着海岸边都是清一色的马尾松林带,绿树成荫。万里无云,红日当空,海面上的微波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层峦尽染,气象万千,呈现着无限瑰奇的绝妙景象。随着日头西落,海面上景象幻变,映照在海面上的色彩也由赤红、丹红、淡红变为暗红。红日将近落山时,万道霞光从天际直射而上,把西天的云彩烧成彤色,火红的太阳映衬着鲜明夺目的海面鳞光,它们互相辉映,浑然一体,给人以美妙的视觉享受和无穷无尽的遐想。
从山上下来,走近沙扒人家的民居。同伴中有一位曾在沙扒工作了近20年的朋友自然成了我们的导游,他领着我们走大街穿小巷。据他介绍,沙扒人特别尊崇中国的优秀传统,家家户户都设有供奉地龙公、灶神的祖先灵堂。在沙扒,每户家庭的房屋由以一楼为主的日常起居的大厅、厨房、储物房构成。我们到了一位老乡家,只见家居电视音响沙发置于一楼的大厅,茶台偌大,正居中央。看得出沙扒人喜欢将最漂亮的家居以及装饰都放在一楼,这或许就是沙扒人长久以来接待亲朋好友的遗俗。我很好奇,沿楼梯到了2楼,这是主人起居的卧室,室内宽敞,一张大床,卧室内没有太多的家具陈设,显得极为简洁通透。沙扒虽是一个老镇,但近些年新建了许多楼房。但这些楼房相距特别近,绝大部分新建房屋都依10步一栋楼,2栋楼一条巷的布局而建。每两栋楼都会相隔一条两三米宽、可容纳五六个人并排而行的小巷。远不像内地那样考虑采光和通风。也许这也是一种民俗吧!
我们到了沙扒的码头,这里泊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渔船,足有几百艘。但看上去却是很长时间没有出海了。朋友告诉我们,沙扒的优势资源在海,发展潜力也在海。海洋是沙扒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一个纯渔业镇,海洋渔业是沙扒的支柱产业,占全镇总产值的60%。海洋捕捞以深海机拖作业为主,围、刺、钓作业兼顾。全镇现有大小机动渔船360艘,60187匹马力。至2016年底,全镇拥有雷达、卫星导航仪、彩色探鱼仪、劳兰C、短波单边带、超短波对讲机等先进助渔通讯导航设备470台。1993年至20016年平均渔货卸港量达4万吨以上,渔船回港卸货补给率达80%。听了朋友如数家珍的介绍,才得知这位仁兄,原来是掌管沙扒渔业的局长。沙扒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海滨倚靠沙扒镇,比邻月亮湾,它头枕风光秀丽的北仔岭,面向浩瀚的南海,这里,湾似虹,沙如玉,岸边绿林含翠,海面碧波粼粼。站立岸边,天高海阔,令人心旷神怡,确是一个理想的天然浴场。
此时天时已不早。但朋友说,来沙扒必须要去月亮湾,否则就不算到过沙扒。我们九人中,只有我是第一次到沙扒,看得出大家并无太浓的游兴。他们坐在岸边,只有我和两三个朋友近海,走在沙滩上。眼前的海水,水质极清澈,脚下的沙滩一,沙质极白,粗细适中,坡度平缓,真想下海游泳。 听到海水的拍岸声,好不刺激。远望大海, 海水清澈,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身处其境,有返朴归真之感。海风拂面,心旷神怡,海面机帆穿梭,浪花舒卷,海天一色,相映成趣。
天色已渐渐暗下来,我们在游兴未尽中离开了沙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