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却觉得,日子好过了、兜里有钱了、住房宽敞了,过年的感觉却越来越淡了。
其不然,自从腊八过后,年味就弥漫在乡村田野、烟煴在大街小巷,洋溢在每个人的笑脸上,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上。仔细盘点,不论是天南地北,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成为了年的主要元素。
年味儿,就是洒扫除尘。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每到腊月二十四日那天,家家户户洗窗帘、洗被褥、擦窗户,将家里的角角落落,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年味儿,就是张贴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到了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在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这种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到了大年三十的中午时分,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挂灯笼,以示喜庆欢乐之意。
年味儿,就是燃放鞭炮。燃放鞭炮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在春秋末年,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载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到了明、清时代,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不断出现,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火,拜神祭祖,祈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利,万事如意。而如今,从大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五间,小挂鞭、二踢脚、惊天雷、礼花弹、窜天猴,各式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沉浸在节日里的喜悦之情难于言表。
年味儿,就是吃年夜饭。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意思是除夕当夜,一家人一起吃顿丰盛的“团年饭”,享受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的幸福时刻。在北方地区有吃馄饨、饺子、长面的习惯,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寓意为粮食满囤。吃饺子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吃长面寓为寿长百年。而南方地区则有吃年糕的习俗,意为年年高升之意,预示着新的一年芝麻开花节节高。
年味儿,就是发压岁钱。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压岁钱从发现金、到微信发红包,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长辈们寄语孩子们的美好祝福却始终都没有变。
年味儿,就是一起守岁。晋周处《风土志》中记载:“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年夜饭吃过后,家里所有的灯都会点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看着春晚,拉着家常,既有对岁月惜别珍惜之情,又有对新年憧憬向往之意。
年味儿,就是一起拜年。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南北朝时期,则有“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之说,从清朝末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现在,人们除了在年里相互串门外,还能通过短信、视频的方式给远方的亲友拜年,话里话外永远都是家长里短,阵阵暖意让人感到亲情在心间流淌。
年味儿,就是穿新衣服。正月初一穿新衣,是历代注重的一个过年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民国时期《平谷县志》也记载正月初一“卑幼盛装饰,拜尊长为寿。”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对大人而言,新衣是辛苦一年后对自己的奖赏;这对小孩而言,崭新的衣物,鲜艳的颜色,更带来纯粹的欢喜。到如今,多姿多彩的新衣,也把春节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
洒扫除尘、张贴春联、燃放鞭炮、吃年夜饭、守岁、拜大年、发压岁钱、穿新衣服不仅是过去的年味,也是现在的年味,更是将来的年味。不论时光怎么变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弥漫着无限亲情和友情的年味不会变,代表着小家、大家、国家团聚力量的中国年不会变。
当代作家冯骥才有这样一段描述:“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逛庙会看着舞龙、吃着糖瓜儿,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家家户户都贴上喜庆对联迎接新春,庆祝新的开始;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那种气氛……这就叫年味!”
年味儿,其实就在我们每天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