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团场连队的时候,总会想起那满地的黄豆。在小的时候,黄豆和包谷总是套种。因为不占田,种植的面积,也就不受限制。
黄豆,虽然不是主粮,不能像包谷,拿来当饭吃,在那个年代,日常生活里面,却不能没有黄豆的存在。
小食,团场连队里的人,称之为“小吃食”,或者是“小零食”。黄豆,作为小食其中的一份子,主要以黄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各式各样豆制品。
最让笔者记忆犹新的,就是奶奶做的豆腐。打豆腐的前一个晚上,要将黄豆放进清水里浸泡。黄豆在冷水里泡涨后,在小磨上磨成浆,锅里煮上一开。将煮开的豆浆,倒进系在摇架上的包袱里过滤。
摇架,是用棕绳吊在梁上的两根,交叉成十字状的木条。木条坚韧,能够承重。正中挖孔,用圆形的木轴,将两根木条固定,再拴上木栓。包袱,是一块约一米左右的方形白布。
滤出的渣,叫做豆渣。豆渣要在锅里炒干,才能存放。或和蔬菜煮食,或加入油盐、辣子、炒食,是一种绝配,百吃不厌。或置于方形的木制器皿中做霉豆渣。霉豆渣,要将豆渣在木制器皿中拍实,用刀划成小方块,再盖上桐叶之类,使之长霉。霉豆渣,或煮,或炸,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是团场连队的特色食品之一。
过滤的豆浆,一般盛在一个特大的木盆里。将磨好的石膏水,倒进去,轻轻搅动,豆浆就开始凝结。凝结成块状的豆浆,称为豆腐脑。
将豆腐脑,再舀进包袱,扎紧四角,平放在木盆上叉开的摇架上,用小磨的上磨压在上面。等水渐渐滴干,将豆腐切成手掌大小的方块,就算大功告成了。
奶奶做出的豆腐块,颤巍巍的,白净净的,油汪汪的,光滑得能溢出油珠来。那干豆腐压的,飞薄飞薄的,薄得鲜亮,薄得透油,拎起来一张,任意顿、任意扯,不带掉渣的。
豆腐干,也是笔者的最爱。奶奶把豆腐,平放在竹篮里,吊在火坑上,慢慢的烘烤。干豆腐,呈现黑褐色,切成薄片和腊肉片一起爆炒,吃起来香,很有嚼劲。
油果子,最让笔者难忘。奶奶将豆腐,切成小方块或厚片后,放进滚沸的菜油中,待其充分膨胀后,用一种漏瓢捞起来。记得还有一种叫酥肉的东西,也是在这时候下炸的。将豆腐捣碎,掺上面粉、切碎的腊猪肺、蒜丁,搅拌均匀,再用勺子放进滚沸的油中,炸成四面焦黄,就可以食用了。
黄豆,又是咸菜的重要材料。其中“豆豉、霉豆腐、豆瓣酱”,都是最好的咸菜,没一样能离开黄豆。笔者的奶奶,做的一种腌豆豉,做工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的好吃,就连现在风行的“老干妈”,也赶不上那个味道。
记得还吃过一种,奶奶用黄豆做的甜浆饭。将“大米、包谷、黄豆”,三种混合在一起,经过细细的压磨,放红苕或洋芋,一起煮食。香甜可口,十分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