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祭上海跨年夜踩踏罹难者
——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的公开信
尊敬的上海市委韩正书记:
新年好!
我来上海10多年,亲眼目睹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为能在上海这样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生活而带到自豪。上海的楼是越来越高,吸引的人是越来越多。
和平时期,最大的敌人就是各种灾害,公共安全隐患、事故,发生问题往往都是群死群伤,财产损失数以万计亿计,生命则更是不能用钱来计算,造成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安全就是最大的GDP,就是官员最好的政绩。
现在,全世界的暴恐活动正向中国渗透,国内来讲,则是由边远地区向内陆及大中城市渗透。那些三股势力,未改造好的刑满释放人员、在逃人员,对社会怀有仇恨的人等,都是潜在的隐患。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居民人数极多,人流量极大,车流量极大。平时,各种大型活动多,聚集人数以几十万计。几十万人聚集的地方,一句谣言,一个爆竹响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这些因素都往往容量引发公共安全事故。就如这次外滩跨年夜,聚集了二、三十万人,这可是西部一个县所有的人口,上海是经历多了,如放到小县城那里,吓都吓死了。
这次发生的外滩跨年夜踩踏,如不是措施得力、处置果断,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
痛定思痛,责任要追究,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化“危机”为“转机”,化“被动”为“主动”、化“负能量”为“正能量”、化“公共灾难”为“公共安全”。市委、市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了许多措施。对此,我提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不妥当处,请原谅。
一、降半旗致哀。以前的公共安全事故情况不知道,但十多年来,没有比这次更严重的。自然界不可抗拒,水火无情,更何况这次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因为这次踩踏显现出的是上海以至全国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方面有代表性的现实情况。市委、市政府在开会时已举行了悼念仪式,如果再提高级别降半旗致哀,扩大到全市,以显示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悼念,更是对全市、全国、全世界表明上海对城市管理公共安全保障的决心和信心。
二、设立公共安全标识。就是踩踏事件的纪念物雕塑之类的,立在外滩,以告慰罹难者,供人们祭奠,也是警示全市人民,时刻不忘记公共安全,从人人做起,做好自身安全。让每一个来外滩的人在观光的同时也要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让每一个管理者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尽心竭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我想,纪念物,应当能和代表光辉历史的陈毅铜像,代表苦难历史的英雄纪念塔,代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代表经济繁荣的经融牛和平共处的。因为,她说明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是宝贵的经验。正如上海曾经受了APEC和上海世博会严峻考验的成功一样,这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三、设立“公共安全日”。常言讲,多难兴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上海曾经受了APEC和上海世博会的严峻考验,却在没什么重大任务的时候偏发生了重大公共安全事故,这说明还是少了一个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象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如此大的人口规模,如果在公共安全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短期的投机行为,那届届政府是疲于奔命,公共安全管理是明显滞后,百姓是怨声载道。因此要站在新的高度痛下决心,高起点立足大力推进,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保30年以至300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举办为期半年的“公共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环境整治、设施改造,安全隐患排查。
五、举办为期半年的“公共安全大讨论”征集,并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各大报纸设专栏、专版介绍讨论的最新进展。
六、对一些重点区域在保障不破坏景观的前提下以安全为中心进行必要的改造,增加疏散出口,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
如外滩改造。外滩,南北狭长,东西距离短。目前的情况,如有各种情况发生,短短几分钟点内疏散,几乎是不可能的,走通道走不了,东面走“跳江”,西面走“跳崖”。江上除了增加船只外无法改动,只有动西面了。1是改造成阶梯状,2是斜坡状,3是下面挖成地下通道,4是增设消防垫。
增加设施。划分区域,网格化管理。一个区域内设一高台,用于了望;人员配置上,一人了望,两人一男一女便衣巡查,一有情况,马上处置。外面消防车、120待命。增设应急灯、高音喇叭。出口进口严格分开。进口,实行安检,严禁携带各种危险品入内。交通管制。活动中心区域禁止社会性车辆通行,留出安全通道,保证外面消防车、120车出入。
七、建立“三级安全保障”制度,平时为三级,一般周日节假为二级,如遇重大活动、如元旦国庆假期等为一级,在警力部署、车辆急救安排,交通管制上各不相同,如果特殊情况,可随时提高等级。一般是,三级值勤、二级待命;二级值勤、一级待命。由各级领导亲自挂帅,责任到人,定岗定人定责。这样建立一个公共场所安全防恐防暴防事故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从最基层开始,如学校、企业、各行各业等普遍建立,落实三级责任制,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样举全市之力,用全市之智,动全市之财,建全市之制,保全市之安。保证市民平时衣食住行的安全,也要让每一个来上海的国人和国际友人既来之,则安之,把上海在打造成全国经济高地的同时,也打造成全国公共安全的高地,争取创出一种和“自贸区”一样的可复制的用于公共场所保障安全的上海模式在全国推广。
这次外滩发生踩踏事故,我也感到很痛心,先后写了七篇文章,算是祭念一下逝者,也是告诉每一个人,安全无小事,如果不注意,危险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发到了网上,这是最后一篇,就算是公开信吧。
能力、认识、水平有限,不妥当处,请原谅。
敬祝
工作愉快
LB:
您好!
您于2015年01月12日致韩正同志的来信(编号:沪网[2015]0002258)收悉。感谢您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来信内容留作参考。
附件:上海市人民建议指南
《市委领导信箱》
2015年0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