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清玄“最动人的含笑花”,不由想起一段往事。
第一次听说此花是在三十年前。那年我四十出头,在厂科技图书馆搞技术情报工作。
作为核工业的第一代三线工厂,由于工作内容严格保密,当年的厂名仅由三个字的代码(812)组成。寄信地址也只是“XX市XX号信箱”。然而我厂的员工却汇集了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他们或是国家专门培养的留苏生,留苏预备生,或是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一流名校的尖子生;或为二机部直属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或是曾守卫新疆大漠的边防战士、转战南北的汽车兵——优秀的复原军人。
二十左右,三十上下,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为了我国的两弹工程,他们舍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从北京、上海、大连、武汉,从祖国的天南海北,汇集于西南边陲这处鲜为人知的贫瘠山乡。吃的是“大锅饭”(食堂),穿的是工作服,住的是傍山而筑的干打垒(宿舍楼)。每天乘坐班车穿过大山里的一处处隧道,往返于厂区与生活区之间。而生活区所比邻的四川高县来复小镇,只有沿河的一条数百米长的短短小街,那是四方山民赶场的所在。尽管环境如此简陋,人们依旧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不断刷新业绩;而工会频频开展的文体活动:球赛棋赛、书法绘画……也使工余生活充满了乐趣。这方沉寂的小镇也因之闪露出鲜活的光彩,像深山里的一颗夜明珠一般。
那一年,正值改革大潮涌起,核工业进入“保军转民”的关键时期。一些我们过去熟悉的东西正在闲置起来,一些原来并不熟悉的东西急待我们去学习。即使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有一个再学习的问题;新同志,尤其是进厂不久的一大批合同工、协议工更面临着一个提高自己文化素质的问题。作为分厂技术室下属的来复科技图书馆,自是责无旁贷。为了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科技知识的欲望,让更多年轻职工了解并热爱阅读,我们决定搞一次科刊展览并书籍推荐,故而精心筹办了一次“春季有奖花展”:动员每户员工将自家种的鲜花送到厂科技图书馆的楼顶露台参展,评选出山沟里最美的花。同时还沿着楼梯拉起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栏,引导大家从一楼到三楼逐层参观藏书和期刊。
这次活动搞得十分成功,参展者积极踊跃,参观者络绎不绝。花展持续了三天,科技图书馆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借阅量大大增加。
提到厂科技图书馆不由感慨万千!建厂伊始,在物质条件十分有限的六十年代,我厂的建厂元勋,核工业史上著名的老前辈们,便毅然建起了这座藏书丰富,科技期刊齐全的恢弘大楼——来复科技图书馆,其规模与气派堪舆当年的省会图书馆比肩;较之当年的职工宿舍更可谓鹤立鸡群。当年生活区的宿舍楼皆是一种经过变化的“干打垒”:简单的砖石水泥筑成“火柴盒狀的外廊式建筑”,每栋楼每层八、九户人家共用两个自来水龙头,一个公厕……而今想来,不由对老前辈们肃然起敬:简朴的生活条件丰盛的精神食粮,在寂静的深山之夜,图书馆里的灯光也尤为辉煌。人们,谁不愿意到这里来呢?浴一片书海,沐一身书香;这里是812人充电的地方。
扯远了,还是回到开始的话题吧。
就在这次花展上,我第一次听说了“含笑”的花名。乍一看,此花并不打眼,不过是浅浅淡淡的小黄花星星点点地开在油亮亮的绿叶中间。靠近前去,不意一股甜甜的馨香直袭肺腑,令人好不惬意!定睛细看,它那光洁如玉的小花大多欲开未开,素朴醇厚,好似在绿叶中颔首微笑一般。而她,确然为众人所偏爱,一举夺得了花魁的桂冠!且打开尘封的笔记,摘录一段当时的报道吧:
本次花展共展出鲜花、盆景60余盆,其中有43盆编号参赛。
参观人数达1000余人次,共发出选票600余张,实际收回596张。
根据各盆花所得票数多少,共评出中奖花十名,名次如下:
名次 花名 编号 户主姓名
一等奖 含笑 23 任效耕
马蹄莲 10 曾祥银
二等奖 朱顶红 8 鲍秉均
四季桔 24 汪道云
瓜叶菊 34 刘志生
三等奖 金桔 21 魏领军
米兰 12 李凤萍
四季海棠 7 李佩兰
君子兰 19 任炳勋
盆景 29 梁德福
黄月季 36 邓孟恒
凡有花参展而未中奖的同志,均发给纪念品。
奖品及纪念品将由本次花展的工作人员登门发送。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愿江南鲜花常开,前程似锦。
江南分厂技术室
来复科技图书馆
90年4月14日
真人真事,真姓实名。这十一位获奖者中既有当年的车间主任、工程师,也有操作工、技术员……乍一看他们与本地居民并没有太大区别,可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珍藏着一段献身三线的独特经历;甚至他(她)们的恋爱史都是一个个动人的传奇。而这一盆盆获奖的鲜花在这方山乡却实属罕见,显然是由其年轻的主人从祖国各地携带而来。含笑花的主人是来自广东省的任效耕师傅。这株花棵高盆大,是我馆的两位图书管理员前去他家帮忙抬来的。有道是花如其人,含笑花获得了一等奖,任师傅也被评为了出席总厂的先进。
千言万语,难以释怀,且让我以自己当时所写的广播稿“花展献词”献给为我国两弹工程“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山中父老。
花展献词
春天来了,来复的山朗润起来,水荡漾起来,鲜花也你追我赶地开起来。在你家门口,在他家窗台上,一朵朵白的如雪,红的像火,粉的如霞。
春风频频吹拂,花香阵阵袭人,仿佛有一种生命力在扩展。
又是一年春满山谷。
自60年代张诚、杨朴带领建中儿女进山以来,几度风雨送春归,几番春花映山红;几经艰苦奋斗攻克重重难关,几多建中儿女默默地把青春奉献。
又是一年春花争艳。
自分厂保军转民以来,江南年年又有好花开,分厂岁岁再创新成果;建中人色不褪,劲不衰,能继往,能开来。
我们种出了艳丽的鲜花,也定能创造出新的业绩。
愿江南春花更红。
振兴 90年4月7日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读林清玄的“含笑花”,方才忆起了昔日的三线老厂,那一群无私奉献的员工,一个个熟悉的姓名,一张张亲切的笑容……啊,深山里的含笑花,你素朴醇厚,香播万里,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你潇洒中保有自信的风度,展现着核工业人献身两弹事业的喜悦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