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和学校的本质差异
虽然职场和学校都是聚集人的地方,但是从社交规则和底层逻辑上却有本质不同。
1. 职场体现上下级关系,而学校不是
拿到任何一个组织的架构图,都能清晰地看到金字塔似的矩阵图,除了塔尖的大Boss之外,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直接上司,彼此形成上下级汇报关系。
组织中讲究汇报关系,教你认清谁是你的老板,你对谁负责。对你的生杀大权几乎都掌握在他手中,小到报销请假,大到升职调薪,概莫能外,获得老板的赏识和认同,这是你需要知道的一条铁律。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视你的老板的老板,因为很多时候,他的一句话,也会影响你的直接老板对你的态度和绩效的评估,更别说下一步升迁了。
其他部门的上一级老板虽然和你不在一个部门,也绝不可以视而不见,友好谦恭地对待他们永远不会错。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对他的一次怠慢很可能被对方记住,然后转身向你的老板们投诉。
2. 职场更讲究人脉经营,团队合作
在学校,认真读书,好好学习,通过考试是学生的基本任务。学习当然要够专注,能耐得住寂寞,即便你不擅长社交,也不大会影响学习成绩。
然而职场上要想将一份工作做好,只靠自己一个人完成基本上没可能,很多时候需要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和配合。
尤其对于刚毕业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更需要和同事多交流,沟通和请教,不仅能让自己尽快熟悉业务和工作流程,也能少走没必要的弯路。
所以要主动结识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同事,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和社交活动,也可以通过老乡,校友等加深和同事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更好地为以后自己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3. 职场更注重结果导向,而非过程
当没有达到目标或出现失误时,很多人喜欢第一时间找借口,推卸责任,反正就是说自己很辛苦,很努力,错误要么是别人的事,要么是客观原因,总之跟自己没关系。
有些刚刚毕业的人特别容易带着这种思维模式进入工作岗位。
他们总说自己刚毕业,很多东西不懂,不熟悉,所以出错或没完成就在所难免,应该被原谅,不应该被老板批评。
殊不知,这是职场大忌。公司的资源就在那里,到底用不用,会不会用这些资源帮你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怎能怪得了别人。
老板们要的只是结果,过程中不懂可以学,不会可以问,有困难随时提出来,而不是你吭哧吭哧闷头干,等到deadline,你一脸懵逼地跟领导说:sorry,没完成。
到那时你得到的除了老板可以杀死你100次的眼神和一副臭脸,什么都没有。
这三点差异是职场有别于学校中最为关键的,甚至和学校的生存逻辑相反,先做好思维方式转变的准备,然后在工作中不断体会和摸索,就会缩短环境转变带来的阵痛期。
02 如何躲过那些不知道的雷区?
以下6个雷区是实际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甚至容易误踩的,该如何避免呢?
1. 别做职场隐形人
刚加入公司,业务,流程,人脉不熟,特别容易被边缘化,因此得学会适度曝光自己,而不是躲在角落里,否则很容易变成毫无存在感的隐形人。
比如不要躲着领导走;开会时位置靠前,主动发言;积极回答领导问题;参与组织公司活动;学会主动进行自我介绍等。
2. 眼高手低要不得
有些人,刚毕业还带着“名校”的光环,特别容易先入为主,看啥都不顺眼,上来就批评提意见,而让他真的做起事情来,又嫌脏怕累,拈轻怕重。
“存在即是合理”,有时我们猛一看有问题的地方,不见得是真有问题,而很可能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或特殊缘由造成,是我们并不清楚或无法理解的。
此时如果贸然批评,势必引起老员工反感,给人留下负面评价,不如侧面打听询问,等对问题全面了解再做客观判断。
3. 多观察,会“偷艺”
不管是你的领导,还是一些老员工,其实都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很多优点值得你去学习,去发现,而不是坐等别人主动向你传授。
这时有心的你,就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看他们如何沟通,如何工作,如何汇报,如何写PPT,如何管理项目,如何和他人打交道。
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先模仿,再创新,慢慢就会内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为你所用。
4. 尽早融入团队
高冷范儿或者“溜边沉底”都不能让你迅速融入集体大熔炉,越晚融入,你未来建立人脉的难度越大,因为别人对你的成见已经形成。
所以利用一切机会让别人认识你,了解你,而同时你也和大家伙儿打成一片,尽快变成大家的“自己人”,而不是一直被当作局外人。
比如工作午餐一起吃,参加团队建设活动,主动承担部门工作,多找话题和大家交流,手脚勤快,会来事。
5. 主动汇报好处多
大学里,大部分人都不爱跟老师走的近,拉关系,因此进入职场,惯性使然也不太愿意和领导打交道,其实这样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局面,减少了领导对你了解的机会。
我们并不是鼓励没有价值的拍马屁,而是要学会适时向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汇报工作进展,从而听取领导的建议,为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明确方向。
而这同时也是向领导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最好方式,否则领导又从什么地方能认识甚至赏识和认可你的能力呢。
6. 复盘总结提升快
每一次汇报,每一个会议和每一项任务都是我们学习和提高自身见识和能力的最好机会。
如果每天结束后都能做复盘和总结,列出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不足;哪些值得学习借鉴,哪些错误需要避免,就会帮助自己进行系统梳理,摆脱盲目而机械地重复,从中发现改善和提高的空间。
日后在工作中多多加以实践和应用,失误就会越来越少,成果就会越来越多。这些无疑对个人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写在最后:
进入职场,有的人在1~2年后获得提升,站在更大的平台,大展拳脚;而有的人则在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岁月静好”,平庸落寞,没见长进。
我常慨叹,短短几年,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两种人发展的差异,命运的不同。最终发现是:
思维,见识和行动力。
只有那些早日摆脱学生思维,善于思考和学习,用果断而超强的行动力认真对待工作并不断挑战自己,在追梦的路上一路向前的人,才能最终实现突破和蜕变,有朝一日成为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