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几个字(普及本)》是一本由张大春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3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多字都不认识,读起来稍稍有些吃力
●大春是真会写文章,教小孩认字的书都能写的有趣味有深度
●非常非常好的書。越讀越讓人對漢字產生興趣。但一定要有耐心,最好手邊也有字典可以查詢(雖然是普及版,但是裡面一些字啊典故啊仍是令人為難),也一定要邊思考邊讀。這本書是可以常讀常新的。另外,拋開文字學,教育意義什麼的,但看作家和一雙小兒女的日常小事,也是非常妙趣的。
●文字學與教育學的探討 令人思考的東西很多
●比想象的难看……太枯燥了
●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结果还是白字先生。。
●看了幾本都講字形的多,終於有本略講訓詁了。
●太囉嗦,小兒女天天出現,說句不厚道的話,又吵又煩,這種文章環境真的讓人認不得幾個字。讀者慎重啊。
●以前在“经典短篇阅读”小组读到张大春的一篇关于如何开始喜欢读书的短篇,印象写得超合口味。最近一口气读了《认得几个字》《城邦暴力团》《聆听父亲》,没想到完全不是我的style。
●孩子真是天使。张大春从认字开始,给孩子讲故事、道理。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单是学校的责任,更多的是家庭的责任。如果天使变成人、甚至魔鬼,那不是教育制度的问题,首先是家庭问题。
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刚开始认字的时候。
好多字发现自己其实都是一知半解的,还有一些与自己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简化汉字是好还是不好,我也不说不了,有时候翻字典,觉得那些繁体字还挺好看,尤其是写毛笔字的时候,汉字之美。。
年前看到宣传栏,规范汉字,好像又有改动,更亲民更口语。
我总是觉得,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
大春的书,很不错。
这本《认得几个字》,我看着还是有些吃力,可能是功底还不够,心还不够静吧。对字的本源、本义、本解,我几乎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不求细解。其实在我也只是能知道多知道一点而已,很多字义还是难以记下了。不过也罢,读书的乐趣就在如此,先看着吧,或许在某个时候你看的东西就突然发酵起来,一下贯通和顿悟了。
倒是大春和张容、张宜的生活片段总让人回味良久,生活还是简单而美好。
封面创意不错,这是吸引我购买的主要动因之一。
但翻看时,偏提不起劲,感到的“体温”也是那么低。
总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只得效法五柳先生“但观大略,不求甚解。”
匆匆阅毕,感末了“去老反稚,可得长生。”略有况味。
书中提及巽卦,说是表东南。另加注解,此处乃指后天八卦。而于先天八卦中,巽指西南。作者未道究竟,读者便闹不明白。
这本随笔似乎有些随便过了头,想必小说才是张的强手。
且说此中书法尚好,笔画工整。也对笔者父亲留下了相对较深的映像。
《认得几个字》虽不能够说“叫我从头学认字”,但确实再次提起了我“收集有意思的事,和汉字玩一玩”的兴趣。
虽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但是我一向懒于追根溯源了解字的源起和流变,而不太长的幼儿教师的经验提醒我:“小朋友是很难听懂那些话的!”,所以我总是经常要想些奇奇怪怪的故事来释字。
张先生在书里谈到“笨”字的写法,其实我觉得也可以和小朋友这样讲:一个人用空心的竹子做脑袋,说明他脑袋空空啥也不懂,头脑不清楚;四肢又像木头一样很难动来动去,身体拙重,这个人当然笨啦!
虽然明知是信口胡诌,但是这样解释的话,好像也蛮好玩的。
前两天和朋友吃饭,我直接拿起烟灰缸盛炒面,结果被笑话了T T~,不过一直以来,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花瓶和尿桶不能拿来装喝的水?”,虽则朋友说两者“卫生标准不同”,也不大能令我信服。书里提到了“杯渡和尚”的故事,也就让我更加理直气壮:“茶杯既能渡河,尿桶装水又有什么不可以!”,不过话说回来,真的装了水,我可能也不大敢喝。
结尾提到了“哏”,让我这个天津人颇为自得:要知道,我们天津人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幽默细胞的!笑话我们的方言,主要是你们生性太不“哏”了!台湾人误把“哏”做“梗”,是脱离了当年的文化土壤,不过近年来某些地方台热门娱乐节目里也要大谈特谈“你这根‘ 梗’要用多久”,还觉得自己特别潮流,就真的有点“哏”了。哦,不对,我也要把他们的这点失误当做“梗”,讲很久很久!
书中写的是字的起源和含义的演变,我却觉得写的更是父子两代人之间的交流。作者是文字工作者,自然将文字的只是拿来教育孩子。如果换作物理学家,可能会写一本《身边的物理学》,如果是数学家,可能会写一本《数学之美》。总之,都是想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孩子,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情感的交流。
书中经常会出现作者将当年父亲教育自己的情景与如今自己教育儿女的情景进行对照,成年的作者已经可以明白父亲的用意,而自己的努力却每每被儿女笑为迂腐和啰嗦。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轮回,两代人之间总是处在父辈的苦口婆心和儿女的冥顽不灵的矛盾状态,交流更是要逾越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作者总能想到自己当年面对父亲的情景已属难得,有多少父亲就像王朔的《我是你爸爸》里面写的马林生那样,打了儿子一顿之后,才想起当年自己挨了父亲打之后躲在被子里暗下决心:将来绝不动自己孩子一个指头。而作者对儿女的那种宽厚和耐心的态度更是令人感佩。
回到本书的主题——文字上来。以我的个人经验,了解一些文字的本来含义未必是好事情,因为常常会遇到本来含义和讹传含义之间的矛盾。有一次,一个同事跟我说起单位里一女同事年纪轻轻死于癌症,扔下了半岁的孩子,边说边不胜唏嘘。我说,你兔死狐悲了?她当即恼羞成怒。后来我跟她解释,兔死狐悲其实是说因同类或同伙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不是她以为的假惺惺、鳄鱼的眼泪的意思。她却仍耿耿于怀,认为我在卖弄。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要说出一个含义被广泛讹传的词时,我往往需要在其本来含义和讹传含义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本来含义,可能会被接受了讹传含义的对方误解,选择讹传含义,自己又会觉得别扭。对于我这种纠结的状态,你是否感到兔死狐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