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颇具知识性,和每个人其实都有关系,相信中招的人应该是绝大多数,正确掌握知识非常重要!先把这个事情说下,来自1818黄金眼,事情也是极致简单。这位海宁朱先生去菜场买肉:
然后呢,他就买了,结果拿到外面一看,大吃一惊!
这个肉是黑的?从朱先生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有多吃惊。
这个就是部分发黑的排骨。
这个事情引发了他的思考,为何市场里看着挺新鲜的肉,拿到外面一看就不行了?他仔细观察了很久,发现问题出在每个摊位上的灯!
就是这个小粉灯!
他赫然发现,每一家肉摊上都是这种灯。
在这样的灯光照射下,每一块肉都显得娇艳欲滴,非常的红嫩可口。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用这个灯?摊主知道吗?
显然,摊主是心知肚明。
特地试了一下,把一匹鲜红的肉拿到灯的外面。
颜色顿时差了几个数量级!
面对如此的差距,连记者都要忍不住吐槽,你这个灯就像障眼法一样。
但是老板娘却不以为然,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看到有记者在采访,一位路过的大姐愤怒的吐槽,说上次她也上了当,买到了一块臭肉。
其他的肉摊老板也直言不讳,说这种灯就是派这个用处,叫鲜肉灯。
同时他也强调,如果哪一家敢不用这个灯,顾客反而会认为你肉不正常。
甚至即使是普通的白灯,也要套上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这样灯就变成了红色。
显然,这个问题并非个例,就连市场管理者也认为这个是正常的。
不过朱先生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这是典型的欺骗消费者,这样的灯照射下,坏肉也变成好肉了。
那么这个到底违不违法?记者去了官方。
官方的答复是这种行为称为光学营销。
那么这种带着有点“误导人”的成分在内的“光学营销”到底违不违法?沈科长表示法律并无定义,无法证明其违法。灯光造成的颜色不代表肉的品质。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今天刚刚出现,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曝光节目揭开了这个灯的奥秘,同样一块肉,不同灯光下颜色完全不同。
再比如这团肉糜,看起来多新鲜。
真实的颜色是这样的,差距大不大:
说起来,其科学原理也很简单,光的不同波长反射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根据灯的色温,对应能反射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显色效果”最好的应该是5000K以上,我们家里用的日光灯很多都是6000K甚至6500K,虽然比不上自然日光,这样反馈出来的颜色是最接近真实的,但是这样的“真实”颜色是不受商家欢迎的。
那么应用在生鲜市场上,这个就极致了,给大家看一副对比图,效果堪比PS上色。你说消费者是买哪个?
对于商家来说,销量才是第一,管你是不是被误导,全部上了再说。
于是,几乎是全国统一的,随便哪家肉摊都开始用红色灯。
这个情况甚至蔓延到了其他的东西上,比如熟食店,即使是熟的,也要拼命的用灯光来“增色”。看下对比,的确是鲜艳了不少。
通过灯光后期“增色”,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让很多人觉得就是新鲜,就是好吃。
事实上大家不要以为只有红光才能增色,之所以用红光因为肉是红的,如果对象是绿的白的呢?那也有相对应的“鲜蔬灯”,看下对比:
鲜蔬灯的范围更加广,不仅有红的,还有绿的、黄的、白的等。
目前这些灯已经发展到极致……你完全看不懂的地步。
在各大菜市场用到极致。
你说有多可怕?那么这种明显带着误导性的“增色”灯光却没有法律去阻止,对灯光用到极致的应该就是各大超市。
黄灯专门照水果,看起来更新鲜。
显然,这种“光学营销”或者说叫“光学欺骗”应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很多同学每天看的各种带货直播,其中的灯光都用到极致,主播们的皮肤都打的很白,各种化妆品效果都很好,衣服颜色也好,配合滤镜,完美。
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在我们的日常消费中,珠宝最明显,白银、钻石一律白光打的光泽透亮,而黄金柜台一律用黄光打的金光闪闪。
可能你在商场带的闪瞎眼的钻石拿回家似乎也没那么闪了?
黄金柜台里金灿灿的黄金饰品拿回家好像也没那么黄澄澄了?
彩妆导购帮你画的无比艳丽的妆容,怎么离开了柜台看起来就平淡很多?
这些其实都是“光学营销”的作用。
对于其他东西,实在没有好办法,但是对于食品,特别是生鲜肉类,请大家一定不要随便看看觉得好就买,远一点,离开摊主的灯光,到市场普通灯光下才能看出来肉的本色和成色。比如有些肉号称鲜肉,实际是冻肉甚至经过反复冻融,汁液流失导致肉色灰暗、变浅。还有一些档口销售的是劣质注水肉,因此肉色比正常肉要浅。这些肉用鲜肉灯“调色”实际就是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
给大家变个魔法,大家不要眨眼哦~
如果周围一片红色,那么可以拿出手机灯看看颜色,相对起来比红灯靠谱多了。我们当然也希望能早日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确实,对于食品来说,这种灯太具有误导和欺骗性了,期待早日能统一使用灯光。希望大家更能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灯光的欺骗性,千万不要上当了。
不知道大家看完后有何感受?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