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思想的星空》经典读后感有感

  《思想的星空》是一本由周国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366页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09年5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想的星空》精选点评:

  ●有些小启发

  ●这一本不是很能看的来....

  ●坐井观天

  ●读完有收获有欣喜也有不安

  ●思想的星空是自由的星空。

  ●这算我目前看的最快的书 第一本周国平的书 毕竟我读书的心智刚开启不久

  ●好书

  ●周国平就是这样安静而智慧,很理性也很会生活,看待事物不卑不亢而颇有见地,以这种心态生活再好不过了,只是我这样尚需去讨生活的人与之就并不太搭调罢了。

  ●好书~~~一直都喜欢周国平

  ●前半部分推荐,非常好,后半部分鸡肋,挺烂的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一):这样的青春,何处才是尽头?

  周国平先生在书中谈到“青春文学”,可是他并不赞同这个词。文学即文学,不会以年龄、身份、地位尊卑来判定文学的归类,好的作品即为文学。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青春文学”作品。

  忽觉自己似那一个虚伪之人,读书不多,内心无物,却常常把他人之感存于心中,把他人之事挂于口头,仅仅简单地“引用”他人所说之话,所写之作来假装充盈我的内心,以此来故作深沉……我喜欢哲学?不!我喜欢经典?不!我所说的一切,皆是谎言,我去读经典,皆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我常在他人面前,发表一些类似于“愤青”之类的话语,现在蓦然回首,自觉只是一个无知的平常女子。现在就肆无忌惮地“高谈阔论”,实际是言之无物,惺惺作态!也就是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青春期的空洞嚎叫”。我希望,时间还不算太晚,能让我纠正自己,真正地,走自己的路!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二):读《思想的星空》

  这本书名为思想的星空,属于周先生散文经典中的文化陶冶卷。主题是怎样通过读书与写作来构建自我的灵魂,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每个人都挣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什么样的眼睛才能看到这样的世界呢?那是拥有灵魂的眼睛…… 史铁生告诉我们要“知命”,即要跳出自己狭小的命运范围,把变幻的世间万物当做认知对象,去发现命运之谜。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农民从麦子中取走滋养他们身体的营养,他们向麦子奉献的东西才丰富了他们的心灵。贪图舒适的人,实际上是在放弃意义。 昆德拉告诉我们如何找回失去的现在,需要通过捕捉现在中隐藏着存在密码的情景和细节,来揭示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他在《小说的艺术》中谈到,小说研究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发生了的事都属于现实,存在是关涉人生在世的基本境况。

  对于写作的实质,一是为了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抵抗生命的流逝,挽救岁月,留下他们曾经存在的证据;二是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老先生劝我们应该写日记,每天写,认真写。

  世界的秘密隐藏在细节之中,我们应学会发现细节的本领。一个看不见细节的人,事实上什么也没有看见。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三):关于读书与写作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作者读书与写作的散文集。书对作者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作者在哲学上的趣味受文学熏陶而形成。作者在北大读书时耽于课外书,不用功,上课看文学作品。他读书范围不限于本专业,读名著为主,不读媒体宣传的畅销书。文学作品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而不是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案。读书的快乐在于求知欲的满足、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自身精神的丰富和生长。人只有到了逆境,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大师的文风往往是朴素的,读起来偏是与众不同;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华丽的修辞,而他们的文章往往雷同。文字贵在简洁。

  作者谈到了一些读书的经验。选择书的基本标准是愉快。阅读时尽量把注意力放在读懂的内容上,不要受阻于不懂的地方,如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阅读的心态、方式应该是轻松的,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作者衡量一本书的标准是,读后是否有遏止不住想写些什么,哪怕表面上与它似乎完全无关。读书最好要写笔记,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写读书的体会,感触、随想、联想,哪怕似乎与正在读的书完全无关,这和我的读书方式不谋而合。

  关于写作,作者说,阅读是他的情人,写作是他的妻子。他与中学生谈写作时提到,要为自己写作,真正的写作从写日记开始,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作者说,新闻不过是过眼烟云的人的一点过眼烟云的事,为之浪费只有一次的生命确定不值得。学习哲学的捷径就是直接读大哲学家的原著。思想上从一个极端调到另一个极端,原因不在于受蒙蔽,不在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而在一种追随时代精神的激情。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四):如此读书

  捧一本心爱的书,默默品赏,渐渐忘却尘世,也暂时忘却了眼前的烦恼,只顾一心沉醉在书中,这是一场心灵的沐浴,只求寻得内心的愉悦,无关功利。 将读书作为一种癖好的人大多追求澄明的心境,只有一个人真正静下心来时才能一头扎进书中,获得深刻的感受。无论是坐在公园长凳上如痴如醉地阅读,还是在人声鼎沸的地铁里忘我地阅读,内心一定都是宁静的。周国平认为,将读书作为一种癖好,是将读书作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以至于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正所谓“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是一种交友。当周国平终于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时,他在尼采的观点中找到了与自己人生的契合之处,他感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如同找到了一位情投意合的朋友 。能在茫茫书海之中觅得一知己不易,但他没有与尼采的作品“长相厮守”,研究了三年尼采的作品之后他选择了离开。有的人对一本书爱之弥笃,而周国平认为,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起待得太久也会腻味。 读书犹如交友,也离不开“缘分”二字,何时何地何种心情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会直接影响一本书能否成为自己的挚友。在喜爱一本书的前提下遇到另一本好书,先前的一本书不会影响爱书家对下一本书的喜爱。与书交友不是与书结连理,可以同时拥有很多书友,不同的朋友也会带给自己别样的感受。 好读书更在于读好书。对于读书的快乐之处,周国平解释为以下精辟的三点,一在求知欲的满足,二在与活在书中的灵魂的交流,三是自身的精神的丰富和生长。书向任何人敞开怀抱,不管你是否愿意去读,书就在那里。从一个人的阅读趣味中能大概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层次,选择一本优秀的书阅读,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壮阔。周国平告诉我们,如此读书,做一个纯粹的人。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五):书随想

  以下是书摘:

  其一,书籍中存在着一个用文字记载的传统,阅读使人得以进入这个传统;电视以现时为中心,追求信息的当下时,看电视使人只活在当下。

  其二,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它要求阅读必须同时也是思考,否则就不能理解文字的意义;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

  结论,书籍使人成为文明人,电视使人成为野蛮人。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不过,你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一个人用一生一世的时间见证和践行了某个基本真理,当他在无人处向一切人说出它时,他的口气就会像基督。

  质朴真实的表述是大师的作品都会有的特点。所有热闹的作家及其热闹的粉丝,必定是不会有着纯精神萃取出的文字。

  个人:

  艺术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中国与外国艺术上存在的差距大概是精神境界上的不同。中国人历来都是实用目的取向,也阻碍了艺术这一门类的发展。

  这本书读得告一段落,虽然还欠着几十页没有读完,但也大概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取向。书中提到了众多的小说家,写出的不朽作品,我也很渴望去读一读。读完后整体感觉书略显平淡,没有与我太吃惊的观感,但并不能说明书不好、文字写得不诚实。我觉得或许是作者与我的价值观如此相似,才显得大多内容并没给我留下太深印象。借用今天郝岚教授的话,共情的部分非常多。除了那个小王子的作者,倒令我十分着迷,或许是憧憬,那样的升入天堂并探寻自己的方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思想的星空》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星空  星空词条  思想  思想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音乐情思

    我不识谱,也不会弹奏任何乐器,唱歌的时候还老是跑调。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如风,它吹拂我的感触;音乐似雨,它...(展开)

美文

 心情日记—“土豪”

 总有那样的情绪,淡淡的忧伤;望向窗外那不断飘落的树叶,似这心情空荡荡的!听着伤感的音乐眼前总是会浮现他的样子,这种情绪好讨厌,我对自己说。索性关掉了音乐在优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