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幸福街》的读后感大全

  《幸福街》是一本由何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5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街》读后感(一):时代中,每个人,都像一株植物

  时代,可以让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也可能会让草地变成一片焦土,如张小山,如陈兵;

  环境,可以让灌木丛时而热烈蓬勃,时而被修剪成任意模样,如黄琳和高晓华;

  时光,也会让真正向往着阳光的乔木一天天长大,直到变成又高又直的模样,从树丛中脱颖而出,如何勇,如陈漫秋,如林阿亚

  林阿亚和陈漫秋两位美丽的女性形象塑造得非常出彩。在那个年代,美丽的少女,卑微的出身,苦厄的遭遇,可是,她们始终没有放弃学习,没有放弃自我成长,没有放弃对希望的追寻。

  林阿亚这个姑娘几次让人泪水涟涟——终于,她活出了自己应该有的样子。

  好的文学作品,首先是塑造了能够立得住、能够带给人精神力量的人物。《幸福街》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幸福街》读后感(二):味道之书

  连夜读完了何顿老师的新小说《幸福街》,意犹未尽。捡几点印象深刻的说。1,很少有一部长篇能把文革期间的学校与青春写得这么完整了。何顿有了更强烈的历史感,他在自己擅长的1990年代基础上,做了延展。2,幸福街的空间感挺不错,不仅是因为在青山祠一带的街道与风土人情,他了然于心。也因为他对空气中的味道,有特别细微的描述,香樟,桂花,桔子,柚子,腊梅等草木的味道,充斥在四季,也弥漫在不同心境与故事里。3,性爱一直是何顿小说里一个特色,这一本里,有不少屈辱与无奈之性,也更节制了。4,街坊邻居与同学之间的恩怨,以及命运分野,真实,琐碎,却也惊心动魄。尤其是,日常夫妻,情侣,朋友之间的恨意。少年与中年人之间心态的变化,逐渐带来了品性道德的改变。都写得不错。5,看完想念长沙桔园小区的粉店了。何顿在那住过一段时间,他家楼下几家粉店都不错,我2006年刚回长沙,在那借住过一段时间。

  《幸福街》读后感(三):什么是幸福——都说人生在于选择,也将决定你能够幸福多久

  有知识的人和没有知识的人是截然不同的。没有知识的人,眼光短浅,哪怕能够拥有短暂的成功,也不能长久,因为没有足够知识能够支撑起他们,很快就会垮了。知识结构不完整的人,很容易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相反有知识的人,在一条路行不通时,会有第二条、第三条路。有知识的人是饿不死的。

  美国独立宣言说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幸福街》却告诉我们:在一个需要知识的时代,哪怕你为幸福拼尽全力,但要是一切力用错了地方,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直白成俗话,就是:选择决定人生。所以追求幸福,需要拥有对等的能力和见识,那样才能支撑长久的快乐。

  生活在幸福街的人,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小镇子的人一样,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物,也因为厌烦和虚空,再或是有由来或无关系的忽然出现的惊天雷,让生活里多了不少波澜动魄,由政治而来的反叛让幸福街人人自危,由寂寞而来的调情倒是街头巷尾妇人闲话,这些都是上一辈的故事了,却是书中最精彩也能反射出那五十年代时现实生活里的乱和难。

  发小,街坊邻居,两代人的恩恩怨怨。发小情谊,夫妻,情侣,朋友,他们争吵、翻脸、失望,甚至生离死别。有人经营生活琐碎,有夫妇反目成仇。很多时候,我们都爱讲,生活不是戏剧,但生活有时候比戏剧更加惊心动魄。所以,我阅读这本书时所产生的那种无奈与无力给人感觉才是变得真实。读到最后,既感慨也唏嘘。

  故事里的人都算不上坏人,他们所作出的哪怕令人不齿的事情,很多也正是出于人性的本能。更多是,他们在追求幸福或快感的一种方式。比如林阿亚的母亲周兰,每段感情都只能用遇人不淑来结局,不是有错,更多倒是源于对幸福的渴望。还有下场悲惨的张小山,知识贫乏的他把幸福感建立在扩大欲望之上,他的欲望是什么?是金钱,是女人。而这样不知满足的贪婪,最终让他无法承受那种愿望破灭的感觉,才走上人生最后的绝望。

  过怎样的人生都是从自己要面对的哪怕很小的选择开始的。《幸福街》写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21新世纪近六十年的故事。以何勇、林阿亚、张小山等六个发小的成长遭遇为主线,也穿插住在幸福街一号其他人物的故事,试图透过小人物的生活日常,也突出人们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下,虽然依旧渺小,但未必会无力。纵使历史风云变迁,唯有人的抉择和努力才能改善自身命运的重要因素。

  都说父母亲为人处事的方式会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陈漫秋父亲早逝,母亲强势,她从小像被压迫一样的生活着,因为母亲不愿她被重视,只想她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奈何陈漫秋天姿过人,步步高升,不仅凭着自己的美貌获得了很多男士的亲睐,也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成为了一位高知女性,可谓是才貌双全。

  说到爱读书,那也许张小丽是陈漫秋的贵人,从借第一本书开始,陈漫秋的人生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爱读书爱思考让陈漫秋对枯燥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恰好新的时代开始了,不会再有“低人一等”的生活,人人都生而平等,学识改变命运。接着,爱情,学业,未来,都朝她走来,与她拥抱。书的最后,她把幸福街的故事写成了小说,不知道是不是这本小说呢?

  她和黄国进是幸福街最幸福的一对,也是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对过往厄运并不执著,他们不会怨天尤人,也没有险中求稳,而是以自己的努力做正确的抵抗,并不急躁,读书追梦,不忘记自己的初心。

  另一个女孩是林阿亚,她的父亲在狱中自尽,因母亲的无情父亲死前故意揭发,导致被关押数年。本以为林阿亚的悲剧人生开始,却不想她是故事里那个充满好运的人,也是个有觉醒意识的“现代人”,知青回来,误打误撞考上大学,留在城市,嫁给知己者,是一个洋气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有知识的人是饿不死的。”林阿亚和陈漫秋的故事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不管你曾或在遭遇怎样特别的磨难,有过怎样坎坷的身世机遇,只要你自己积极寻求知识的曙光,就可能够获得美好的馈赠。

  也好像在这个故事里,越是幼年时候被家长拖累得悲惨的人,反倒没有对命运充满抵触从此消极,像是要骄傲的告诉所有人,纵使人生再苦难,我也要让一生变得有滋有味。这是故事最令人回味和感动的部分。她们以自己的努力变成了幸福街上的幸福者。

  作为叙述者的何勇活得更像大部分人,还有他的妻子孩子。他是街道片警,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日子。他自知没有能力去改变学习更多,而放弃了和林阿亚青梅竹马的爱情,多少对彼此都有不解,更多是因为两个人的价值观已经不同了。其实这样的结局也不差,书的最后,回到家乡旅行的林阿亚和何勇像亲人一样,一起怀念过往。

  另外还有一些角色出场次数也多,人物设定的行为和价值观也丰满,让人过目难忘。故事冲突向生活碎片一样一个接着一个,没有什么令人很不喜欢的角色,哪怕是展现了自己的无知、自私、不合时宜的欲望等劣根性,让人同情。所以,不能说张小山他们是坏人,更加无非否定的他们身上仍然有优点,讲义气,念旧情,却没有原则盲目追求“美好”。什么是幸福呢?有些人只是沉溺在自以为是的幸福里。而不知道其实处处是街口,通向人生的大道也数不胜数,何必要一条路走到黑呢?

  黄国辉和张小山的人生,之所以会悲剧收场,也是来自于人物的选择,也就是内心的贪婪和人性弱点里的无知。作者给他们的结局,或说是报应,也是极其苍凉的。被最亲近的家人放弃,由最好的朋友陪伴着上刑场。再比如杨琼,结婚又遭遇丈夫的病痛和生活的抛弃,接着堕落成酒家女,最后才回归正轨,和何勇的妻子一起开客栈;死读书的高小华让人想起孔乙己,有一种旧时代读书人莫名的疯狂,这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第二阶梯里的配角,他的婚姻失败来自于他对现实与理想的双重盲目,仿佛极端人格……

  诚然,这本小说最点睛的地方,在于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几乎每个角色都能够让人记得。曾住在幸福街里的少年们都成长了,他们走向了各自不同的结局。可以说,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幼年性格有深刻的联系。

  关于《幸福街》这部作品,作者何顿坦言到故事素材是来自于他的生活,环境描写都取自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书中的两位女主角,亦是他生活中遇过的两个女孩。他书里的风景树木都给人真实的小镇感觉,加上时不时的方言,无一不是表达了湖南的特有色彩,那里的风土人情也隐藏在字里行间细枝末节之处,就连花草树木蓬勃生长的样子都被写得那么有旧时光的味道。所以这本书的加分之处更是因为何顿给它赋予了强烈的历史感以及浓厚的长沙风韵。

  阅读这样质朴的地域性浓厚的地方小说,容易让人想到生活。在湘江河畔,在古老街道,能感受到时光的流动。

  《幸福街》读后感(四):在河边,幸福陡峭

  在河边,幸福陡峭

  大约是二十年前,我在何顿的一部中篇小说里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情节:八十年代他有个朋友也很有才华,也很能写,刚好湖南电视台在招编辑,大家都怂恿他去考,结果那个朋友在考场发呆两小时后,交了个白卷,考官给他的试题是写命题作文,《湘江在我心中》。

  前年遇到何老师的时候,我和他聊起这个段子,何顿说:那个朋友当时看见题目脑壳都大了,湘江那么巨大的一条河,怎么可能流在我的心中呢?真没法写。聊这事的时候,当年的那个考官也在场,他说完全不记得出过一个这样的题目了,但这种坑爹的题目肯定是他当年的做事风格。

  因此,当我读完《幸福街》的时候,我很吃惊三十年来何顿竟然从未改变过。他意识到的是大如湘江这样的河流,不但不可能装在某个人的心中,可能上百万人的心都装不下,更别提他那十来部长篇和难以计数的中篇短篇了。无法改变的是他的书写地理,无法改变的还有他的书写方式:虽然他读书很多,但在写作这件事情上,生活就是他唯一的导师,你怎么看都无法从中找出他学习的痕迹,除了漶漫无尽的生活之流。

  这种湖南骡子式的固执几乎是当代文坛唯一的,除了用长沙方言写相江河畔的平民故事,他几乎从不涉及其他领域,不做编剧,不经商,不写评论,连散文杂文都很少写,也根本不在乎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制造什么样的阅读需求,什么样的作家才能红。在那间小屋里,他唯一的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只会写字的长沙平民。

  他一以贯之的风格,有人归结于现实主义,细分一下叫做表象主义,甚至以前还有痞子文学的说法。其实都很不准确甚至很偏颇。拿现实主义来说,怎么个现实法?作家又不是照相机,也不可能找到一条绝对准绳去统领现实,作家并非全知全能,再如何贴近,还是会有距离存在的。他最低限度所要做的,是罗兰·巴特所说:“我们只能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虚构之间徘徊,选择。叙事的作用不是精确再现,而是构成一个引起好奇的神秘景观。”在这一点上,唯一可以和他类比的是早期的王朔,他们都会挑选一些精英主义小说家看不上的边角余料,生活总是太多的无缘无故,它们泛滥出无边无际的印象,记忆,语言,物件,命运的幸福和不幸。如果有好奇在里面,那么作为写作材料就肯定是合格的。

  因此他的写作就成了捡拾这种好奇的方式,甚至生活和写作完全难分彼此,湘江河畔生生不息的平民人物和平民景观永远无法穷尽,端坐其间有无穷乐趣,这是他三十年来如此把小说玩得如此固执又如此轻松的奥秘。

  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王朔正在冉冉升起,他明目张胆反对崇高的写作当时深深震撼到了我,但我仍然觉得和王朔作品有疏离之感,因为他制造出的调侃贫嘴都带着强烈的北方风格,对于南方同学来说缺少那种心领神会。直到有一天我在《收获》杂志上发现了何顿的《弟弟你好》,如获至宝,自己看完了又到处传播,全班所有南方同学都看了这部小说。何顿的小说不需要那么多贫嘴,只需要弹四郎,硬扎,调子高等几个词就有能把人彻底带进长沙,同学们看完之后纷纷表示,原来长沙也这么有趣啊,有机会一定要去玩。

  一部小说能做到这样的功能,委实是不错了。其实吸引人的不是长沙这个城市,而是大家在里面都找到了熟悉的同学们,发小们,换个地理标签,好奇心就来了。《幸福街》讲的就是一群发小们的故事,他们出生在1960年左右,林阿亚,何勇,黄国辉,陈漫秋,杨琼,高晓华……上小学的时候,林阿亚在湘江河里学游泳,差点被淹死,是何勇,黄国辉,黄国晋救了她的命。以后各人的走向,正是平民人物所具备的共同特征:生活的阶梯是不连贯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命运最后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这个“多种因素”,也是何顿偏爱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理由。就拿《幸福街》里集中描写的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来说,影响年轻人的大大小小“多种因素”异常丰富,有参军,知青上山下乡,干校,回城招工,恢复高考,严打,地下阅读和写作,各类艺术的解禁,外国商品的涌入……一时难以尽数。

  这样汹涌的力量,足以让回忆丰满有力,足以让写作荡气回肠。

  有很多年轻作家懊悔自己生得晚了,无法像何顿那样从这个年代吸取如此充足的养分,这种懊悔是否有必要暂且搁置不提,这个时代哺育了一大批中坚作家却是事实。七十年代中期,王安忆的文工团在徐州魏庄生产大队排练《模范山乡》,阿城在云南农村组装了一个收音机,边听敌台边思考人生,马原在“狗崽子”的辱骂声中成了一个有神论者,韩少功地下黑市用一块手表换了一本《赫鲁晓夫主义》……

  而生长在幸福街的发小们,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从这些因素中吸取到什么灵感和养分,他们既没有质问这些因素,也不去探究这些因素,何顿更不会代表他们去探究,只有一种可以笼统称之为命运的东西托着他们载沉载浮。林阿亚的父亲在狱中自尽,母亲因为父亲死前的揭发成了“特务”,被关押数年,一夜成为孤儿的林阿亚后来考上了大学,因为领导的一时糊涂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她青梅竹马的何勇只能无奈地成为了片警。胆子最大的张小山卖磁带,卖牛仔裤,开歌厅,最先发财,也因为搞了别人的女人最先破产,最先坐牢,最后竟然是发笑何勇亲手拷起了他,送他上刑场的也是何勇。发小当中长得最丰满的杨琼沦落为暗娼,有时候遇见同学还可以叙旧,同学什么也不做,扔下钱就走……最正经最有理想是爱读书的高晓华,他的口头禅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一定会出人头地!”可他最后成为了疯子,一个仍然有理想的疯子。都已经是市场经济了,他还在每天站在街口,大声背诵很久以前的《人民日报》社论和毛泽东名篇。他背的时候开始会吸引一些拉板车的,卖菜的,听一会大家看明白这是个疯子,也就慢慢散了。

  高晓华也是有确实原型的,这个原型长沙人喊作“苏推广”,苏推广以捡破烂为生,每天晚上复习《毛选》。第二天专门找人多的地方去背诵,死于1993年。有人觉得她很可怜,中了文化大革命的毒,一辈子没有醒来,也有人说死得好,影响长沙市容已经很久了。

  如果说高晓华是极端的理想偏执,那么其他人物仍然只是在谋求正常的生路和幸福,哪怕被枪毙的张小山也是的,动机上都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这个幸福的概念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因为各自性格的不同,经常会发生概念转化。有时候吃饱了就是幸福,有时候追到心爱的女人就是幸福,有时候回城就是幸福,被人尊重就是幸福,有时候发财才是幸福,考上大学后才明白上大学不是幸福,做官才是幸福。张小山的死其实也是关于幸福的一念之差,他已经娶到了心爱的女人,又认为作为男人得有更多美女才算幸福,结果由于偷吃,导致歌舞厅被人防火烧毁,还不起贷款,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何勇本来因为考不上大学,娶不到林阿亚而不幸福,但他在警察工作中找到了光荣和尊严,这最终成为他幸福的归宿。

  这些故事的背景一直是那条河,何顿认为一个人永远不要抱着野心的那条河,这条河就是这些平民故事的永恒见证。他们的童年在河畔,初吻在河畔,报喜和哭泣也发生在河畔,甚至分手也得去河畔。何顿写这些都是匀质的,他并不会像苏童那样遇见水流就会多倾注一些笔墨,他描写湘江的笔墨和描写其他一样多,只是出现的频次多一些,发小们会聚集在河畔打升级,打完了就坐着在河堤上等着看日出,因为河上气雾了,那就意味着第二天一定会有太阳,1984年的太阳。

  在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有一阵子我也住在河边,傍晚的时候,打开窗户,就会看见很多很多发小们去河边游泳。我不去,我只是喜欢饭后朝那望一会儿。看得多了,我会比其他读者更明白河流和命运有一些什么关联,因为总有些因素你无法控制,总有些事情总注定发生。每一年的夏天,我几乎都会见证同样的一幕,游泳的发小们突然骚动了起来,更多人会围观上去,大家从河里打捞上一个人来,给他盖上了草席。

  每当出现这一幕,晚上河畔就会点起烛火,响起零零星星的鞭炮。到了半夜,还可以听到隐约的哭泣。

  然后很多天,河边都再听不到嬉水的声音。

  对于这类的记忆,你无法再去问:后来的你,幸福了吗?

  现在年轻的发小们已经不屑于去下河游泳,下河游泳的都是些中老年人,也许里面有些正是当年在河畔点过蜡烛的那些人,为一些无法追回的青春枯坐到黎明的人。

  风景也换了,以前湘江河畔的风景是陡峭的,有一直延伸到江边的集市和码头,挤满卖鱼卖米的和背麻袋背布包的,他们的人生几乎和这种风景一样陡峭,在锋利的边缘不停改变对幸福的定义。而现在的风景却是平整的,平整得像现在这个世界一样光滑,整齐分割楼群亮化工程,成了城市的标准明信片。鲜亮的如同幸福的标准答案。那些发小们的家园,在结局中被开发为一个旅游区,也许还是一个网红景点,也许还能赢得幸福之城的票选。

  颇为吊诡的是,《幸福街》里的陈漫秋后来成为了一名作家,她把发小们的故事写了出来,成了畅销书,一些描写还引起了发小们的不满。何顿的这个安排显得很魔幻,这样《幸福街》岂不有了两个作者?读到陈漫秋的段落,我一度变得恍惚起来,也许陈漫秋才是这小说的真正作者,何老师才是虚构的。如果何老师成了虚构的,那陈漫秋到底是谁?我知道纳博科夫和一个南美的作家也干过同样的事情,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消作家在作品中的粗野呈现,这故事就是生活本身,写作这种工作,本身也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E�P�u��u,�0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幸福街》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幸福  幸福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宿命

昨夜临睡前,在网上作了个预测,阿根廷2:1胜荷兰,并自曰“瞎猜猜”。今晨一战,荷兰果然输人,不是一球小输,而是倒在了点球大战。对于荷兰队,是仅次于德国队而入我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