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美术课》是一本由张琳著作,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读后感(一):序二
目前国内不少儿童美术教育机构还是在教儿童学简笔画(或填色),这会让儿童产生不再观察客观对象而形成概念化造型的倾向;也有些机构采用国际上曾经流行的“儿童中心论”的做法:给出个主题,让儿童随心所欲地画想象画,美其名曰“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在低幼阶段也许效果不错,但随着儿童慢慢长大,如果不加入欣赏和借鉴大师名作的内容,就难以提升美术素养,还会出现不愿画画的“青少年危机”现象。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儿童中心论”的弊端,开始让儿童欣赏大师的名作(继承),然后借鉴其中的形式和技法进行创作学习(创新)。而且,为了更好地感受美术作品、欣赏大师的名作,教师往往带儿童去博物馆、美术馆,直接面对大师名作进行欣赏和学习,这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美术教学方法。但是在国内,虽然很多地方已经有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却仍很少用于儿童美术教育。
张琳从2009年起开始研究 “融艺术鉴赏与创作表现为一体 ”的儿童美术教育,并逐步升级到“博物馆亲子教育”,即“流动艺术”。她不断组织亲子团队走向国内外数百家博物馆、美术馆,让数以万计的儿童在大师名作的熏陶、感染和影响下学习美术创作。
本书精选出涉及中、英、美、法四个国家10个世界级博物馆的亲子活动,为中国的博物馆美术教育开创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书中每个课例都包括博物馆简介、参观指南、来龙去脉、课堂实录、课里课外五个板块,具体而系统地介绍了规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颇具可操作性和启发性。
当然,张琳的“教学实录”只是她的思路、做法或建议,而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启发和引导各位读者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特点,设计出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案,引导儿童像大师一样创作。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读后感(二):序一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视觉艺术都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当我们解读、传递、创造视觉和声音信息时,图像、文字、数字、声音等各种资源进行交互所带来的意外发现,易于激活不能用考试来代替的创意、想象、思考、情感和观念,促进思维方式的流畅。在学习视觉艺术的过程中,儿童与青少年激发好奇心,热情地对各种媒介和工作流程进行探究与实验,学习如何做出选择,拥抱跨学科的方法,促进积极的和复杂的学习,学会协调自己的双手、心灵和头脑对世界进行探索,理解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发挥的创意可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价值,获得为社会创新所必备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革新与创造能力,以及沟通与协作能力。
艺术博物馆教育是学校美术教育的延伸与补充。由于学校美术课程受到划一化教材、划一化指导的束缚,加上场地设备及关联资料的不足、指导人员的固定、活动规模小、时间短等局限,视觉艺术教育应有的魅力时常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而艺术博物馆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可以不受课程标准、固定教材和课堂容量的影响,又有优越的设备、多样的指导者;特别是在艺术博物馆中孩子们可以与视觉艺术原作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深深体会到视觉艺术活动的丰富性、乐趣与积极意义。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充分展现了张琳老师独创的 “亲子博物馆艺术之旅”项目中的经典案例。这一册书包罗万象,从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敦煌莫高窟、上海博物馆,到欧美的奥赛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精选出的十座重量级艺术博物馆馆藏作品,涵盖了中西方古典美术作品与现当代视觉艺术作品。作者在“融艺术欣赏和创作表现为一体”的理念下,以亲子共同学习、分享的方式,引领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灵活运用看图说话、听故事、品细节、赏精髓、画外音、随堂实践等方法鉴赏各式各样的视觉艺术作品,增强了赏析过程的趣味性、体验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将解读作品的方法柔软化。从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到视觉艺术发展的最新动向,读过这一册书就全明白啦!
钱初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读后感(三):无处不课堂
关于在博物馆学习,先说几句“题外话”,到博物馆到底是去学什么的?是学习关于展品的知识?是学习艺术和历史相关知识?还是学习关于当时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或者是通过知识学习做人?
张琳老师将博物馆的学习分为三个时间段、五步:
课前准备
1、博物馆简介(位置、历史由来、馆藏特色);
2、参观指南(动线、重点展品);
3、来龙去脉(同类题材或艺术门类发展过程、国内外的知名作品、特点和意义等);
参观过程
4、课堂实录(如何欣赏、如何互动、如何创造);
课后提升
5、课里课外(话题探讨、调查研究、自由创作)。
多数家长会带着孩子走马观花,穿插少量介绍;少数家长会提前做准备,通过提前踩点设计参观动线,选择重点展品并备好课,结合实物给孩子介绍展馆和展品,能做到这些的家长已经具备半专业水准了。而能通过提问和游戏启发孩子对展品的兴趣和思考绝对是凤毛麟角,更别提动手制作和展开研究了。
她的做法更特别些,有多特别呢?我举个栗子。
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例,第一部分博物馆简介,介绍馆藏特色。第二部分通过图来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平面布局123号坑和陈列馆的参观顺序。第三部分介绍的是著名的石雕,包括维纳斯、狮身人面像、复活节岛石像等,著名的铜雕,如:掷铁饼者、马踏飞燕、母狼等。
前三部分还比较常规,重点在于第四和第五部分。
第四部分的课堂实录包含了:
1.看图说话
学一学跪射俑的动作,说一说模仿后的感受。
为跪射俑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合适的武器,并说一说理由。
2.听故事
了解秦始皇生平和生死观。
3.品细节
体会跪射俑的造型和动作。
跪射俑的侧面和陕西地图景象相似,这里是否有玄机?
铠甲和鞋子是如何拼接的?为什么是这样的?
跪射俑的发型为什么是偏向头顶右侧?发辫的造型暗藏玄机。
4.赏精髓
跪射俑是如何保持稳定的?了解三角形构图。
跪射俑的比例和真人一样吗?请尝试用这种比例画一画好朋友站立的样子。
跪射俑的色彩有哪些?他的原色是什么样的?
5.画外音
从建筑角度来说,秦始皇兵马俑属于巷道式建筑;从材料来说,使用木头做骨架,泥土塑形,矿物质颜料涂色;从艺术手法来说,兵马俑属于写实主义风格的圆雕;从题材来看主要是人物。
6.随堂实践
使用陶泥、铝丝或铜丝、白乳胶、刷子、擀面杖、扭扭棒等工具,自己设计并创作一个泥塑人偶。
第五部分 课里课外
为了让孩子更深入理解艺术和环境的关系,特地带孩子去当地农村参观。孩子们发现当地农民的房屋,也是土木结构的,和秦始皇兵马俑的材料相似。而且还发现当地男士国字脸型较多,和兵马俑中一些佣兵脸型相似。
让孩子了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后,在创作环节,还可以让孩子为自己设计“陵墓”,藉此机会让孩子从哲学角度理解人的生死观,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表达。
鼓励小小讲解员。
鼓励孩子们通过肢体来演绎展品。
鼓励他们表达观展的感受。
选择最容易激起他们共鸣和兴趣的展品。
使用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动作来准确传递展品信息,传达创作者的意图。
提倡别出心裁的创作手法,比如通过粘土和纸笔、电脑,制作多媒体动画或者自己配上台词,和伙伴一起创作短剧。
以上内容以《ART博物馆中的美术课》为主体,包含了部分张琳老师面对面分享交流的内容。在此感谢张老师的付出和指导!
《博物馆中的美术课》读后感(四):作者前言
历时三年多的撰写、编辑,终于使“亲子博物馆艺术之旅”(简称“流动艺术”)项目中的部分案例能以图书的形式和大家见面,希望本书能够给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给喜欢艺术旅行的家庭,甚至给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启示,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和体验博物馆亲子学习的魅力。
一、流动艺术
“流动艺术”是笔者自2012年 6月起,以上海为基点,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的一个亲子博物馆参观项目。它是以国内外博物馆作为教学场所,以博物馆内适合儿童赏析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以亲子的形式组织教学,以融艺术鉴赏和创作表现为一体的理念作为指导,创建的一个特色博物馆亲子教育项目。
回顾“流动艺术”的缘起,有两个核心因素推动和成就了该项目的成立与发展。其一,源于孩子。笔者清晰记得当年邀请好朋友一起参观上海美术馆,朋友带上她 6岁的儿子,参观过程中小男孩问了许多“艺术大问题”,笔者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轻松愉悦地回答了孩子的大部分问题。于是朋友感慨:“小家伙对美术馆(尤其是博物馆)中的艺术品特别感兴趣,遗憾和惭愧的是自己虽为艺术从业者,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儿童能够明白的语言解释经典作品,更不知如何恰当地引导。”后来笔者通过大量调查、采访发现,许多家长在博物馆内面对儿童对艺术的强烈需求束手无策。当今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全家一起到世界各地
参观博物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但如何有效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众多博物馆爱好者的共同难题。随后不断有家长朋友提议:“张老师,何不结合您的特长,开展博物馆亲子艺术之旅呢?”所以,“流动艺术”项目就这样“应需而生”。因经常徜徉于世界各地的不同博物馆,心情如行云流水,故称之为“流动艺术”。其二,源于自身。笔者自1997年起从事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自2009年起重点研究 “融艺术鉴赏与创作表现为一体”的儿童美术教育。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令人既兴奋又失落的现象,兴奋的是在博物馆中开展此类学习可谓“事半功倍”,除了能学习到艺术知识,还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失落的是很多家长和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不知道如何运用儿童所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解读艺术品,也不知如何提供与艺术欣赏相匹配的创作方法。在此背景下,笔者从之前的“艺术鉴赏和创作表现相结合的儿童美术教育”升级到“博物馆亲子教育”。如今,“流动艺术”已经走过国内外数百家博物馆,已经流进数以万计儿童的心田。本书从“流动艺术”的众多活动中选择了 10所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博物馆进行分享,希望能够解决您的一些困惑。
二、图书特色
本书所涉及的博物馆,实则为“艺术博物馆”。每一个课例包括博物馆简介、参观指南、来龙去脉、课堂实录、课里课外五个板块。博物馆简介和参观指南包括地理位置、历史由来、馆藏特色和参观导览图四项内容。因不少博物馆的展馆如同迷宫,展品琳琅满目,此板块通过笔者已有的参观经验,给即将前往或正在场馆的观众以借鉴,既节约观者的准备时间,又提高参观效率。来龙去脉的作用类似于加油站,主要给成人或高年级儿童补充更多与该场馆相关的艺术知识。课堂实录包括两块内容:其一,经典作品赏析。可以说是课例的重点和难点,选择了场馆中适合儿童赏析的一两幅代表作品,从其故事性、艺术性和历史人文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其二,随堂实践。主要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提供一种与赏析相吻合的创作方法,供家长或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参考。课里课外是活动的总结和延伸,反思当前博物馆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思考博物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通过精选出的涉及中、英、美、法四个国家10所世界级博物馆的亲子活动,通过与艺术品的交流、互动、对话、探索,了解鉴赏艺术品的基本方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交流合作能力、审美和判断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相适应的媒介材料,支持孩子自发的现场创作,促进孩子的艺术表达、表现能力。
三、美好期待
世界上的博物馆不计其数。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馆4826所,而“流动艺术”每年能够带领去博物馆现场的家庭数量有限。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更多的家庭享受博物馆教育的恩惠,体会博物馆亲子学习的乐趣,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笔者正联合社会各界热爱博物馆教育的爱心人士,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线,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和传播博物馆亲子艺术活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够制作出慕课一样的在线课堂,通过互联网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共享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四、衷心感谢
请允许笔者对为本书付出努力的所有人深表感谢。首先,感谢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笔者设计再出色的案例也纯属纸上谈兵或美丽的空中楼阁,是大家的参与使笔者的教学设计落地并开花结果。其次,感谢各级各类博物馆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有了你们, “流动艺术”才有了“战场”。接着,感谢众多旅行社的耐心配合。你们不仅主动配合定制行程,还保障了活动的安全。然后,感谢中国福利会出版社的姜怡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柳方、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刘屹和他的编辑团队,是你们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调整,才使得本书内容完善、版式美观。另外,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博士导师钱初熹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任院长王大根教授为本书写序,你们的阅读和审查鞭策并监督笔者沿着你们严谨的学术道路前进。除此之外,感谢为本书提供高质量图片的家长及同仁,分别是刘蓓、田方、陈鸣秋、赵宝仓等,你们的付出使图书图片更加清晰。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我先生Wakeford Edward不仅无怨无悔地承担所有的家庭事务,而且还是活动的摄影师,甚至还承担了所有“流动艺术”海外场所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使得“流动艺术”跨越国界无障碍交流。写到这里突然发现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基于篇幅有限,太多的感谢笔者只能铭记于心,并化作前进的动力,希望日后不负众望,陆续推出《博物馆中的美术课》之二、之三。
诚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在博物馆教育这个广袤的领域入门不久,如同站在海边的孩子,书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张琳
201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