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本》是一本由刘定一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读本》精选点评:
●迄今为止,最完美的《论语》注解版。
●治学还是不过严谨。
●排版很用心,层次明晰。对论语的分析有作者独到的见解,颇有价值。有些书过了千年,读起来依然不落伍,论语就是最好的例子,常读常新。
●有几处解读有新意,但大部分别出心裁之处我都不同意,尤其译文各种当代新词,看得仿佛要穿越。总的来说,中规中矩的地方做得不错,标新立异的地方差强人意。 此外就是作者把章节重新编号,和其他译注本很难对照(编号对不上只能靠翻)。这种重新编排的做法有待商榷,可以类比于把圣经的章节全打乱了。
●这是一本好书,是学习研究《论语》的重要的必备书之一。作者数十年的研究心得,独特的视角与方法,会给你耳目一新之感。
●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从钱文忠的跋中可以看到,这样从毕业教书就五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老师已经越来越少了。今年七十多岁的教书育人的经历,和孔子治学培养学生多么像,而且也如孔子般长袖善舞,历史,古文,诗词,逻辑,生物学,东西方哲学,系统论,数学,控制论,英语翻译等等方面无不涉猎,而且完全靠自我驱动的自学。论语是成己之学,作者在将近退休的年龄,已经获得数学特级教师的殊荣下,为自己确立了新的使命,勇敢的跨界,近20年潜心研究国学论语,他的人生阅历也让他在这样的年龄与回归鲁国潜心治学的孔子建立起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他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研究而认同孔子的论语真意,笃行孔子的教导,获得孔子一样精神上的成就和升华。Believers are achievers. 只有相信和笃行方能遇见成功!推荐!
《论语读本》读后感(一):一个小问题
今天刚刚开始读,看到刘老师在书的正文001页注解3中写道:“古时没有‘朋友’双音词。朋指同门学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不管是否同门。”
但在003页1.4节,曾子的话中就有“朋友”这两个字。那按照老师前面的注解,是否应该看作曾子指的是“同门”和“志同道合的人”两种人。如果是这样,那么翻译中只将“朋友”翻译成现代文的“朋友”,是否不妥?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作者数十年的潜心研究,独特的视角与方法,研究成果之丰富,见解观点之新颖,校勘考证之周密,让人耳目一新。
市面上的《论语》读本很多,或大同而小异,或因袭前人之说,甚至有的错误百出,只求出版面市,不管内容质量之粗疏。刘定一先生凭借他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以系统论的方法,对《论语》全书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大至篇章结构,小至一词一字,都做了细心的考证与校勘,还世人一本全新而正确的《论语》。可喜可贺,可敬可叹!
《论语读本》读后感(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从钱文忠的跋中可以看到,这样从毕业从教, 五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老师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今年七十多岁的教书育人的经历,和孔子治学培养学生多么像,而且也如孔子般长袖善舞,历史,古文,诗词,逻辑,生物学,东西方哲学,系统论,数学,控制论,英语翻译等等方面无不涉猎,而且完全靠自我驱动的自学。论语是成己之学,作者在将近退休的年龄,已经获得数学特级教师的殊荣下,为自己确立了新的使命,勇敢的跨界,近20年潜心研究国学论语,他的人生阅历也让他在这样的高龄与回归鲁国潜心治学的孔子建立起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全书中充满了里程碑式的发现,颠覆前人大儒的权威说法,不唯上,只求真。他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研究而认同孔子的论语真意,笃行孔子的教导,获得孔子一样精神上的成就和升华。在Believers are achievers. 只有相信和坚持方能遇见成功!推荐!
听刘定一老师的课绝对是一种享受,声若洪钟,思维缜密,观点明晰,紧接地气,褒贬臧否,一清二楚。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个出身数学的老师,跨界到系统论且不说,退休后竟然直击人文领域,主攻《论语》,将自己熟稔的数门学科融汇贯通,抱着一颗拳拳之心,对《论语》这部华夏文化的煌煌巨著,作了全面透彻的体检,敢于对《论语》中历史上素来有争议之处,严密斟酌,大胆推断,许多含混和悬疑被刘老师慧眼识破,并进行了复原和重构,可以说,他读《论语》读成“精”了,也让文科出身的吾辈颇感惭愧,虽然认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乃国脉根本,爱之深切,欲为之张目,可与刘老师的出自内心的文化自觉相比,其气魄与能量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刘定一老师在《论语》求真的道路上,已经跨出了扎实的一步,形成了解读这部经典的一家之言,《<论语>读本》已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付梓发行了,相信这对所有教学《论语》的老师来说是个福音:有了分析,有了参照,不必再讳言其中的争议部分了。
21世纪,当国人在重新面对孔子这位先贤时,以刘定一老师为代表的学者们可以有勇气宣言:尽管研究《论语》的长路漫漫,离穷尽的目标还远,但我们在继承和研究儒学的大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向刘定一老师祝贺!
待细致拜读大作后,再向刘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