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哲学》是一本由金观涛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3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很受启发,但有个疑问:对于社会系统来讲,既然要通过功能界定结构并展开分析,那么这是否是唯一的界定和分析方式?即为什么由此决定的结构,其所具有的其他功能不能成为我们起初界定结构的标准?
●很赞叹金老师的宏大而细致的思考。受益于金老师哲学思维的发展历史和过程,也受益于金老师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连接。惊诧于科学的发展是如何依赖于不可靠的意识而顽强、繁荣的发展壮大。关于组织,感觉起了个头,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方面,但没有深入的分析和建构。期待有后续... 似乎我也开始经历改变了....
●囫囵吞枣的读过一遍。特别是数学推理部分比较深奥,希望下次能够再来读一遍!
●我觉得这是一本人人都该读读的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系统哲学经典。
●作者用本征态的概念来推倒唯物与唯心之间的隔离墙,指出二者只是前提条件不同所导致。用不确定性的概念来替代矛盾发展,颇有用极限取代无穷小的感觉。组织的出现、发展、消失的本质是稳定态的更迭变化。五星推荐。不过最后的拓展尝试有些过犹不及了。
●深深的折服!这才是求真与思辨的应有的姿态!
●依然记得前些年读到旧版长长的自序时不能自已的热泪盈眶。
●可以说金观涛的学说有魔性,一看就想信,看完一点儿反思的能力都没有了,就想盲从,跨界这么深入,给跪。
●诞生在,并终身未踏出过“中国教育”“象牙塔”的人。那种气息扑面而来。
●2019年12月22日于B开始阅读。
《系统的哲学》读后感(一):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抑或潘多拉的盒子?
说实话,我读《系统的哲学》这本书过程中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刚看了开头一点金观涛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我就有点手足无措,分不清内外了(我本来有两个手机,放兜里时一个放里面,一个放外面,一直没有弄错过,这时竟然想不起哪个在外哪个在里了)。看到观察者与客体耦合形成的内稳态是一个本征态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曾经思考了许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迫不及待地再往后看,看到自然规律与仪器同构定律,感觉金观涛的路线是对的,沿这个方向肯定会有发现,对当今的哲学和科学会改变甚大,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但是看完这本书再回头一想,却又有点毛骨悚然。金观涛给我一种中国典型的理工科同学的感觉。不错,对事实分析得很透彻很到位,但是缺少了一点人文价值理念。难道我们追求的目标就仅仅是发现那些隐藏的关系和规律吗?打破砂锅问到底?西方对真理的追求,说到底是对自由的向往;传统中国对道德的说教,是为了社会的秩序。如果没有一点人文的理念,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情和残酷,我觉得这不是我期望的未来世界。换句话说,我在金观涛这里,隐约感到了一点未来的不祥的预感。这种感觉在一次我看到我的大学以前的HJP校长在新闻联播中的讲话时也有出现。难道理科生统治世界真的好吗?
前段时间推荐了一本金观涛大师的书,今天忍不住再推荐一本他的书——系统的哲学。这是一本写于1988年,今年再版的书。这本书太厉害了,感觉称他为先生以不足以表达我的景仰。
社科领域的理论谬误太多,我以前读的和这书一观照,发现太多的书都是不读比读好。不过也不独我这样,金大师也曾陷在黑格尔那里出不来。不过20年后才读到这本书,还是书读得太少。对这书有更多看法的亲友可以教我。
话说金大师仅仅从两条假设出发,建立了整个整体哲学大厦!其演绎推理及其简洁,富有说服力。有些推论目前有科学或事实验证,当然有些目前还没进一步研究。全书知识密度极高,给人太多启发。稍微写几点:
任何生命组织都必须具有一种基本的性质,这就是组织内部必须是“稳态”。内稳态不仅是生命组织的共性,还适用于社会和一切组织。社会组织也应该是内稳态,社会组织(比如企业)内稳态的破坏同样导致社会组织的瓦解。
因果和概率是解释科学自然图像的框架。将不同层次的随机过程与因果过程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产生高级的学习行为。它意味着,自然科学不必从科学以外,比如从那些违反因果性与概率统计原则的神秘主义中去寻找对生命系统高级行为的解释,也没有必要引进那些不能证伪的含含糊糊的思辨性原则。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颗粟中藏世界”的想法。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不是一只超级怪兽身上的一个原子呢?或者我们今后会不会在原子中发现一个生机盎然与我们周围相似的世界呢?科学虽早已证明这种思想的荒唐,但是为什么人和生命在大小上恰恰界于宇观和微观之间?在尺度为 10-13cm 以下和 1013cm 以上的物质层次为什么看不到复杂的生命组织?复杂而具有目的和学习机能的组织系统必须将随机性与因果性结合起来。结合方式越复杂,出现的行为也越高级。而物质尺度过大——比如行星,它的运动规律几乎遵循着铁的必然性,在那里因果性太多而随机性太小。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随机性占了主导地位。前者太井然有条,后者太没有秩序,因而尽管大自然是慷慨的,它都不能由此制造那种从无序中维持秩序的东西——生命。也就是说生命和复杂的有机体的组织必须依赖各种因果性与随机性巧妙地多层次地结合。只有在宇观与微观之间才能做到这一点。
生长是功能耦合(交互作用)网的扩大,它需要更多的子系统耦合起来,而内稳态的作用正在于它可以建立耦合,使原来无关的一些随机变量(或系统)成为一个耦合系统。形成新的功能耦合网所需要的众多内稳态,需要依次制造出来,而不能一下子在原有的组织中全部具备。因而生长总是一个逐步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货币、企业、社会、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应该都是这样生长起来的。所以休克疗法是不可行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是可行的路径。
辩证法是用对立统一规律等悖论性语言来表达的。科学哲学认为它不符合科学理论清晰性和无矛盾性的规范。金大师用系统演化理论,升级了自然辩证法!
任何一个结构固定的组织只要不可能向新的结构转化,那么功能异化必然全部表现为可怕的无组织力量除非组织系统可以定期清除不断积累起来的无组织力量,老化和死亡将不可避免。人、企业、社会,都是如此。
金大师用建构主义超越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考察客观性问题。人原则上不可能得到一种和观察者神经系统无关的认识对象的描述和知识。比如当我观察一杯溶液时,发现它是红色的,别人也说是红色的。但是,红色并非是一个与观察者无关的纯“客观性”,它只是对某一群观察者而言的“公共性”!红色是观察者对特定频率光的知觉,对于一群色盲观察者,它就不是红色的。对于狗,红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没有绝对的客观存在。建构主义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去直接改变别人,最多为别人提供新的视角,人只能自己改变自己。
《系统的哲学》读后感(三):三论综述:读本书前必需了解的知识背景
本书虽平易近人,但是如果读者没有一点三论背景的话,一些章节还是会不得其门而入。在此对本书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做一番普及。
三论,即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1948年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诞生,对后工业时代的影响不亚于牛顿力学当年对工业时代的影响,而这一点常常被人们忽视。可以说,没有这种新的世界观,就没有现代社会。
1 维纳的控制论
控制论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下面三个要点。
首先,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观。按照绝对时间观,时间是绝对恒定的物理量,比如昨天的一小时和今天的一小时是一样的,昨天出去玩了一小时没有做作业,今天多花一小时补上就可以了。维纳采用了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的时间观,即Duree这样一个概念,译作中文时被称为“绵延”,意思是说,时间不是静态和片面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不能简单拆成一个个独立的因果关系。比如昨天浪费了一小时,今天多花了一小时做作业,就少了一小时休息,就可能造成第二天听课效果不好,因此浪费一小时和没有浪费一小时的人,其实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如果我们把这种观点应用到企业管理上,那么工厂主强制员工在某一天加班一小时,未必能够多生产出通常一小时产生的产品,因为多加班一小时的员工们已经不是原本的员工了。
其次,任何系统(可以是我们人体系统、股市、商业环境、产业链,等等)在外界环境刺激(也称为输人)下必然做出反应(也称为输出),然后反过来影响系统本身。比如在资本市场上,购买一种股票,就会导致其股价被一定程度地抬高。正因如此,根据过去的经验或者任何已知的信号去操作当下的股市,都不可能达到预期,因为当你觉得便宜时进行购买,而这个行为本身抬高了股价,使你赚不到预想的收益。任何系统,无论是机械系统、生命系统,乃至社会系统,撇开它们各自的形态,都存在有这样的共性。
为了维持一个系统的稳定,或者为了对它进行优化,可以将它对刺激的反应反馈回系统中,这最终可以让系统产生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比如上百层楼高的摩天大厦,在自然状态下会随风飘摆,顶层的位移会在一到两米之间,在大楼的顶上安装一个非常重的阻尼减振球,让它朝着与大楼摇摆相反的方向运动,大楼顶端漂移(输入)得越多,它往相反方向运动(输出)也越多,而这种反方向的运动反馈给大楼,最终会让大楼稳定。在管理上,一个组织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就要不断地对计划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防止偏差继续扩大。
2 香农的信息论
在信息论中,最重要的是香农的两个定律。香农第一定律又称香农信源编码定律,其意义在于可以将信号源内的符号(信息)变成任何通信的编码,而当这种编码尽量地服从等概率分布时,每个编码所携带的信息量达到最大,进而能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效率。霍夫曼在香农第一定律指导下提出的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最优化编码,其本质反映了将最好的资源(最短的编码)给予最常见的情况。
香农第二定律定量地描述了一个信道中的极限信息传输率和该信道能力(带宽)的关系。在香农之前,人们不懂得信道能力或者带宽的概念。比如在设置无线电台时,大家不知道为什么两个电台频率太接近了就要产生干扰,而是简单地以为是频率调制得不够精确。香农第二定律指出,当两个电台频率太接近时,其带宽就非常窄了,信道的容量非常低了,当它低过传输率时,就会出现信息的传输错误,其表现就是有干扰而听不清楚内容,此时将频率调得再准也没用。在香农提出他的第二定律之后,通信行业就有了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论中有一个最大熵原理,大意是在对未知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进行预测时,我们的预测应当满足全部已知的条件,而对未知的情况不要做任何主观假设。我们平时常说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
3 系统论
一般认为,194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出版的《生命问题》一书,标志着系统论的问世。虽然系统论源于对生物系统的研究,但是它适用于各种组织和整个社会。贝塔朗菲和其他系统论的奠基人注主要的观点如下。
首先,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和非生命的系统是不同的。前者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的交换。后者为了其稳定性,需要和外界隔绝,才能保持其独立性,比如一瓶纯净的氧气,盖子一旦打开,就和周围环境中的空气相混合,就不再是纯氧了。
其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封闭系统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的,即从有序变为无序,比如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相混合,变成一杯温水,这是无序状态。用香农的理论来描述,也即一个封闭的系统的变化一定是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如果我们把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组织看成是一个系统,如果它是一个封闭系统,一定是越变越糟糕。相反,对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可以和周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有可能引入所谓的“负熵”,这样就会让这个系统变得更有序。最初薛定谔等人用负熵的概念来说明为什么生物能够进化(越变越有序),后来,管理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一个公司或组织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变得更好。中国的俗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这个道理。这从某种角度解释了一个地区为什么近亲繁殖会道路越走越窄,而引入外来文化才有可能不断进步。
最后,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功能并不等于每一个局部功能的总和,或者说将每一个局部研究清楚了,不等于整个系统研究清楚了。比如熟知人体每一个细胞的功能,并不等于研究清楚了整个人体的功能。这种理念和机械思维中的“整体总是能够分解成局部,局部可以再合成为整体”的思路完全不同。
六星超满分推荐!
第四本金观涛的超满分推荐了,相见恨晚,犹未迟也。
说在前面,自营的渠道现在已经买不到了,所以我是在京东上面第三方原价购买的,从装帧和印刷来看,我认为应该是正版。但是在书中我也发现了若干的低级印刷错误,比如幂的角标格式丢失,某些字重复,表格内容部分有误等,所以如果这个是正版的话,那我认为印刷厂的质量非常的一般。
作者作为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诚不我欺。在这本书里面,如果你只是一般文科生的话,我敢保证你基本上看不懂他在说啥。
对于文科生而言能够有最大认同或者说最能理解的反而是作者的序言,在序言中作者充分的阐述了他是如何研究哲学和为什么要研究哲学的,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对作者说一个服字。
如果你没有对微积分和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对量子力学的比较深刻的理解,以及对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方面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就很难理解作者在书中所使用的分析的方法。
换句话说本书作为哲学,它的读者如果没有理工科相关知识的话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但是具备理工科相关知识的读者,有多少人会对哲学感兴趣然后进而发现和阅读本书我认为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综合起来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这本书对读者要求非常高,同时能够完全看懂的人也非常少。
但是一旦你属于那一小部分可以看懂并且有兴趣阅读本书的人,那么看完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正如我对本书的评分一样,六星超满分。
在看书之前还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阅读的顺序不要按照书本身的顺序,而是先阅读第二篇,第三篇,然后再反过来阅读第一篇,否则的话,在第一篇中不断的引用后面章节的内容会让你觉得无法足够清晰的理解。
我认为本书的精华就在第二篇发展的哲学中。其中最颠覆我认知的观点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观点,就是确实性并不是存在的基础,而是可能性。对于现实而言也就是确实性,他只是现实所具有的所有的可能性中的某几个稳态的解的实现,他并不代表整个世界的所有面貌。而整个世界所有面貌,反而是隐藏在可能性中,只通过确实性表现出了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这对于我的哲学认知是相当具有颠覆性的,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作者的一路推断下来这个结论是顺理成章,并且我也为之认可的。这一篇虽然是三篇中最短的一篇,但是反而是三篇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需要细读的。
第三篇整体的哲学和书名系统的哲学相对应,说的是基于系统的整体性的考虑来研究整个哲学方面的概念。这也是对读者数学素养要求最高的一篇。但是我认为这一篇的论述下来并没有论述得非常达到作者的目的,整体的哲学作为定性分析,也许可以对现状做一些解释性的阐述,但是由于没有办法做定量的分析,(因为混沌系统和现实世界过于的复杂,无法通过简单的抽象进行建模)于是无法给出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预测,那么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整体的哲学只能做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世界,而不能把握世界。我相信这也是这本书在大众眼中名气不高的原因之一。
至于第一篇人的哲学和我的行道哲学相类似,充分的认识到了人作为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作者并没有放弃唯物主义,但是同样的我在行道哲学中也阐述了这一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看你怎么认识这一现实,不管从哪方面来解释,实际上都是殊途同归的,并不存在单独的唯物和唯心主义,双方最后都是合二为一的,实现了心物一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的人的哲学和我的行道哲学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当主体不能从现实中脱离的时候,单独谈论唯物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由于年代的限制,作者的人的哲学这篇在我看来也并没有写完,作者只解释了实然并没有解释应然,也就是说作者最后只阐述了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并没有阐述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我们应该如何改造这个世界这个根本性的问题。相当的可惜只差了最后临门一脚,但是毕竟这是30年前的作品,作者现在能达到什么高度也不是我能够揣测的。
虽然我的书评中一直在说书的各种问题,但并不代表这本书不好,相反这本书是极好的,如果你具备能够阅读这本书的基本的理科知识素养,相信我只要你对哲学感兴趣,这一定是你在寻求的那本哲学书。不过与其他哲学所不同的是,这本哲学书能够带给你多少收益,完全取决于你对于作者的阐述的方法有多少理解,或者说你自己对于哲学的思考到了哪个地步。
所以这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有些文科生给这本书打低分,那也是相当能够理解的。虽然我并不认同。
非常遗憾的是,在我看来作为工科男写给哲学的情书这本书有没有写完戛然而止的嫌疑。但是即使这样,这本书也完全值得超满分推荐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早点看到本书。关于多元主义能看懂吗?这是哲学书你敢信?幸好高数没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