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座尘埃读后感锦集

  《一座尘埃》是一本由万象峰年著作,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座尘埃》读后感(一):在寻找他的过程中,你已经变成了他

  读到未来文库出的第二本,仍是觉得,这套书除了装帧设计之外,质量是很高的。

  《一座尘埃》的作者万象峰年擅长构建现实与奇幻交织的世界,他说,写作是这么一回事:当你以此为生,它就成了世界世界也成了它。写作帮助人改变了看世界和看自己的方式。

  我十分同意这一点,并且同时我认为,写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小说与诗,就好像撕开一些内部没有愈合的痂,消消炎,再缝合。过程挺难过的,但最终好像能喘口气,把一些东西放下再走,面对这个世界时,也能更坦然一点。

  《一座尘埃》描绘了一个存在小人、中人和大人的世界,当然,这里指的是体型,人吃得越多,就会长得越高大,吃得越少,就会越缩越小但不会饿死,而食物是分配不均衡的,能够去到大人的世界,其实是有条件的,世界上的大部分资源与粮食都是大人、巨人占有。长得高大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但是缩小却很快。

  中人记者被委托去寻找富翁家里绝食变小的小少爷,记者也节食让自己变成小人,追踪少爷的踪迹。在变小的过程中他开始感受到生活的不便利,而刚刚在孤独中缩小,又被一个小人团伙捉走审讯,又在中转镇与赌徒做交易,在危险中不惜一切代价去搜寻小少爷的去向,而终于遇见他时,少爷说:世界上还有我没有看到的人,这是我的使命。他不肯跟记者回家,他说等自己的富翁父亲能够看到他时,就是他回去的时候。

  作者的故事讲得平静又忧伤,耐心地一点点完善他所构建的那个世界。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漫画《动物狂想曲》,都是用假象的世界来映射现实世界的不平等,漫画从肉食动物与草食动物的习性加以人性来折射欲望与缺陷,在《一座尘埃》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点,这种于让这种奇幻的手法也好还是科幻也好,都产生了更大的意义。

  同时也推荐作者的《三界》、《点亮时间的人》,后者也同样在科幻的设定中,通过幸存者来抢夺灯用以支配时间来映射人性的恶,在书中去反思,去认知,我甚至认为这比亲身经历一件事情时能获得的体验更多,好像旁观者的视角你也能握到手中。

  “在寻找他的过程中,你已经变成了他。”在写作的路上,我们或许也成为了写作本身,无法分割了。

  《一座尘埃》读后感(二):一粒微尘也许就是一个宇宙

  尘埃,怎么能用座来形容呢。可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这四个字耐人寻味,有点像一个让人脊背发凉又惊艳的冷笑话。 《一座尘埃》这本书由七篇中短篇科幻故事组成。虽然《三界》和《点亮时间的人》都获得了各种科幻类小说奖,但我还是觉得前三篇写得更好。《一座尘埃》《后冰川时代纪事》和《播种》,读来更震撼,忍不住想发出一声“哇”的惊喜和赞叹。

  科幻,即根据有限的科学假设,在不与人类最大的可知信息量冲突的前提下,虚构可能发生的事件。所以科幻不是毫无逻辑的脑洞和无厘头的猜想。科幻,恰恰是换了一种角度去思考和看世界。 《一座尘埃》里,有人像柱子一样把天撑高,有人转身后像尘埃一样消失。那是个无端生长的世界。有些人会小到看不见,有些人会长成巨人,和山脉齐视,用一座城市来下棋。而当父亲和孩子一个是巨人一个是微小型人时,再次相聚就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后冰川时代纪事》更是构建了一个后冰川纪时代资源极端匮乏,全球的环境灾难来临时的世界影像。人类纵向发展的居住区,在有限的空闲无限挖掘的聚敛资源的核心受益者,何曾有为未来考虑过半分。“没有人能逃出这个世界的寒冷”,沉甸甸的现实预示着人类这个种族面临着迟暮。或许有一天,时间就像凝固了一样,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已终结。还好,这只是科幻文学,只是极端情况下的一种可能,还好人类还没有走向抛弃了一切的时代。还好,一切都来得及。就像做了一个危险又慌乱的梦,还好有梦醒时分。 《播种》更像是一个灾难类大片,结尾还特意来了一个轻喜剧的效果,似乎粉饰太平是人们心底不愿明说的愿景。乐观一点说,哪怕是一个胡思乱想混吃等死的人,当命运的龙卷风刮过来,求生的本能也会逼着他上演一份精彩。一张纸上的一群蚂蚁,通过卷折纸张就可以不经过平面而进行调度。当这种空间卷折调度技术被人类运用于更多的领域,却在某一天失控时,人类的渺小程度和蚂蚁也无甚差别。 这本万象峰年科幻小说集,其实带给我很多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思路。作者构建的科幻世界,并不是一味的灾难和冰冷。混合了现实、人性和人文关怀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一座尘埃》里,有许多你想都没想过的故事。 一粒微尘就是一个宇宙。我们也要守护好人类文明,不要让它变成一座尘埃。

  《一座尘埃》读后感(三):微小的我们

  我们都在寻找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心里隐隐有它的轮廓,却说不出来。

  有人按照自己想得去做,有人得到一部分答案后就会停止。

  富人的少爷为了自己追求的东西,刻意变小,而且还想变得更小。而去找他的记者,见过不同大小的人之后,渐渐明白了他想要什么。可是他没有继续追寻。

  最后作者没有完成富人家少爷的约定,他没有找到让巨人看见微人的办法,但最后他巨大的身体滋养了森林。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有钱人吃得越多就会越来越大,吃得少的就会变小,有点像巨人国和小人国,想反应的东西却完全不一样。

  巨人的能看到山川、河流,这些瑰丽的景色;微人和他的体积一样,更注重生活中细小的感受,譬如时时刻刻存在习惯到忽略的生命。

  当一个人的身体越来越大,就算是同类的生命也不会放在心上,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不会刻意避开蚂蚁,那也是生命。因为看不见,听不到,所以它们只是一种符号。

  人类对于宇宙也是一样渺小的存在。

  我们幻想宇宙中会发生的事情,并为此行动起来,人类敢想敢做。

  这是一个不像童话的童话,它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有冒险,有反思,最后的结局也很美好。

  作者的幻想加上他的厚实的笔力,整本合集里的故事都很精彩。

  他很好结合了奇幻和科幻,选择的人物视角也很好体现了他所幻想的世界,故事的设定让人忍不住读两遍来看自己有没有漏掉的地方,但每个故事的基调并不轻松。

  在《后冰川时代纪事》,艰难的生存条件下诞生了爱情,可那爱情就像薄薄的冰层一样不堪一击。在《三季一生》,它们除了生存还要想办法让知识延续下去。每个故事遇到的困难不一样,核心也不一样,可又都是希望和残酷的现实并存。可作者又懂得怎么触动人心,像《战争,飞蛾,流萤》,一个美好的名字下写得是关于战争的事情,饱受战争摧残的人和一个从没见过战争的种族之间的争论,当身边的人在战争中死去,有人却歌颂战争,谁也不能接受。于是通过矛盾让人物和人物对话。

  作者很会制造矛盾,而故事正因为这些矛盾精彩,我想,可能是作者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他的眼前光明一片,他脑袋中的世界具体又无比细节,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写下来。

  这股冲动推动他的手,让他徜徉在奇妙的感觉里。

  然后,这些短篇诞生了。

  《一座尘埃》读后感(四):点亮世界观的人

  对于科幻小说而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便是世界观。读者们希望能读到既天马行空又逻辑自洽的他方世界,更希望能体验一段在过去未来自由驰骋的异色时光。本书《一座尘埃》也许没有耀眼炫目的文笔,也许没有感人肺腑的煽情,但每一篇都拥有一个精心打造,引人遐想的幻想世界,足够带给读者惊奇,亦足以满足读者好奇。“万象峰年”如他个人简介所言是个混合了现实,奇观与情感的优秀科幻作者,他的笔锋所落之处,一个个奇思妙想的世界观被点亮,一段段激动人心的冒险被展开。下面将根据他的短篇作品浅析科幻小说中世界观的创作。

  现实为底,逻辑为链——近年来许多科幻作品在世界观的创作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以”奇”和“乱”致胜的潮流,只要是之前没见过的,足够稀奇古怪的元素,不管逻辑是否自洽直接一股脑的往里扔。创作世界观不是叠罗汉,科幻小说也不是大杂烩。一锅食材如果彼此入味可以烧出精致的菜品,反之也可以是一团浆糊。在科幻小说中读者希望看到的是离自己有一点距离但又绝非遥不可及的可能性。故事不该是完全虚无缥缈的,而应当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以至于读者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完全可能发生的现实。本书中的数篇作品有着不错的现实印记,例如《后冰川时代纪事》。不论是未来地球再次进入冰河纪元还是人类可能发生的能源危机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背景的。此外,故事还得有严谨可靠的逻辑链。《三季一生》是一篇描写外星生物的中篇,虽然描绘的是读者全无概念的硅基生物,但跟随着作者的展开,这种生物的出生,成长和死亡的人生历程是如此的鲜活生动,以至于就像真的一般。整个故事拥有大量的伏笔,且一一得到了回收。作者很好地扣住了知识的传承这条线,赋予了整个故事以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本篇即使比较经典外星生物小说《龙蛋》仍然毫不逊色,虽然龙蛋拥有更严密的物理基础,但本书却在做到逻辑自洽的同时还顺带着升华了主题。

  转弯再转弯——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呢?正如推理小说的诡计时至今日近乎山穷水尽,科幻小说的世界观塑造也陷入了瓶颈期,太空歌剧?赛博朋克?时空穿越?异星生命?这些过于经典的母题难以复刻出崭新的可能,以至于很多新出的科幻作品给人以黔驴技穷之感。我之前在谈到推理小说的诡计时提到过一个观点。诡计有两种创作方式,用打牌来举例就是王炸和同花顺,王炸是经典的诡计,简洁而有效,而同花顺则是多次嵌套,组合元素,以发出好看的牌型。世界观创作也是一样,当经典的王炸走向死路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嵌套组合转弯一样可以创作出有意思的东西。本书中的数篇都只是增添了一个简单的元素,却让世界峰回路转。《一座尘埃》写了一个人只要吃了东西就会变大,不吃东西不会死亡但会变小的世界。大人国、小人国和巨人之类的故事我们从小到大都听厌了。但你听过一个不同尺度可以相互转换的世界观吗?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让这个故事妙趣横生。作者还巧妙地结合了现实的贫富差距等要素进一步加强了故事的深度。《后冰川时代纪事》讲述的是冰川时代结束后的故事,一般推理小说可能讲到冰川时代,但仅仅加了一个“后”字,又是一片崭新的处女地,无限想象肆意生长。

  打破幻想的边界——世界观的塑造并非科幻小说的专属,大量的类型小说诸如奇幻小说,恐怖小说,设定系推理小说乃至恐怖小说甚至猎奇小说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世界观。我的观点是科幻作品应当积极地向泛幻想的土壤汲取养分,滋养出更多的可能性。幻想本无边界,但类型的划分人为地建立了一堵屏障。本书中的《三界》一篇就属于很难界定类型的短篇,它虽然得了科幻奖项却充满了奇幻、哲学甚至童话的意味。日本科幻经常诞生这样的作品,诸如神林长平的《棱镜》、山田正纪的《宝石窃贼》等等,这些作品总是拥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特殊魅力。《播种》一篇虽然是使用了“平行世界”概念的正经科幻作品,但也融入了冒险小说和灵异小说的要素,让整个世界观显得更加立体,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融合再创作。

  《一座尘埃》读后感(五):“去吧,找到值得给予时间的人”

  万象峰年,是我最欣赏的华语新一代科幻作家之一。他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构建出宏大而惊异的世界观,并在其中表达人文关怀。

  “构建世界”,也许是科幻的独门绝技。

  现实主义文学不需要“构建”世界观,需要的是观世界并抽离出本质。奇幻文学可以设想、涂抹、扭曲、拼贴、把玩世界,具有很高自由度。也许,只有面对科幻这一类型时,我们才能使用“构建”这个严肃的词汇。

  何为构建?首先,它有严谨的一层。是先“设定”,再“推演”。通过设定,得出近似于世界基本法则的东西,再与其他不变的因素加减乘除,得出的那个解就是新世界

  在《一座尘埃》里,就有这样一个基本法则——

  以此为前提,万象峰年创造出一个与现实迥异而又可信的世界世界的真实可信体现了严谨。同时他的文本描述还具备一种灵性,后者意味着精致细腻的雕琢,使世界足够具有沉浸感。通常来说,做好泥瓦匠的工作,就足以成就一篇合格的科幻小说。但在根基牢固的房屋中,做好雕刻、装饰、家居摆放的工作,能成就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

  再拿《一座尘埃》来举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了一种童话的美学风格,在阅读过程中,我数次联想到宫崎骏动画中的场面。从巨人的厅堂到一片树叶上的营地,都有匠心独具的描写。在美学上,它是气质连贯,且细节生动的。

  屋子建好,装修齐全,还不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是有人在里面生活,呼吸,挣扎,思考,爱恨。要构建世界观,还有第三层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我称之为人性的一面。

  在这一层面,作者不仅搭建了世界,还在其中压上了灵魂血肉。于是有了感官的体验,能听见、闻见、看见。有了意志的挑战,为生命尊严的呈现创造条件。能做到这一层,就能成就一篇杰出的科幻“文学”。

  《点亮时间的人》做了一个极端的设定——时间作为一个物理量,与世界发生脱耦,人们失去了时间,只剩一个微弱的物理场,一点时间在其中流动。

  由于这一设定的极端性,在故事发生的那一刻,世界已进入末日状态,只剩一线微茫的希望,而在故事结束的那一刻,这一线希望也并未绽放光芒。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缺乏选择、变化、发展的故事。在一个寂寞的结尾中,凝聚了一种海明威式的尊严,一种人神合一的壮观图景

  通过将设定与人性进行碰撞,万象峰年在一种温柔、伤感的语调中,完成了世界观构建的第三层,带来了一篇具有人性光辉的故事,他的世界就此构建完成。

  要构建世界,第一层见基础,能从煞有介事的意淫中筛选出真正的科幻小说。

  第二层见品位,能筛选出粗糙与精致。

  第三层是一个分水岭,区分了平庸和优秀。

  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万象峰年写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简化后是这样的:

  我认识的万象峰年是怎样一个作者——

  他追求构建世界的美,总能提出一个精巧的设定,有时简单得像一把刀,比如《点亮时间的人》中脱离了时间的世界,比如《一座尘埃》无度生长的身体。有时复杂得如谜题机关,如《三季一生》中可以遗传知识的奇妙物种。

  所有这些设定都很迷人,他也总是花费大量时间雕琢、打磨。面对细节,他的耐心是显而易见的。他也面临取悦读者,与取悦自己的两难。他也会受困于科幻作家常常面对的问题,文学本身的价值,与科幻特有的理性逻辑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每个优秀的科幻作者都有分裂的两个自己,一个是属于文学的,一个是属于科学的。一个感情丰富,一个思维缜密。万象峰年是我所见的把两者综合极好的作者。

  在他最好的作品里,不存在“硬科幻”与“软科幻”的矛盾。他对设定严谨的把握、推演,与对个体、社会的人文关怀巧妙结合。在国产科幻里,他是一股清流。没有厌女情节、没有血肉模糊、没有繁殖崇拜、没有数值狂热、没有美式粗俗、日式诡谲。他笔下的世界是严谨的,他塑造的人物是真诚的。

  在充满玩梗融梗、肤浅人性和拜物狂热的科幻类型里,他走上了一条稀有的路,一条足以温柔漫步,摒住呼吸欣赏美景的道路——“在这个无端生长的世界里,有人像柱子一样把天撑高,有人转身后像尘埃一样消失。在那样的日子里,我总等待着回头。我们的视线会不会再次相聚在一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座尘埃读后感锦集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尘埃  尘埃词条  一座  一座词条  
美文

 雨夜人未静

  立秋后的雨一直断断续续的下着,人的心情仿佛也融入了这淅淅沥沥的雨中。   夜幕下的雨声声入耳,心绪不宁加上这雨水滴落的“滴答”伴奏,让我急切的想逃离这孤寂的...(展开)

美文

 乡村振兴计划

 蓝天白云下,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干净净;路边花坛里铺满了青苔,茶花、三角梅随风摇曳……随意走进衢州一处村庄,都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