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大家普遍的共识和共鸣:无论成绩如何。 好的,得陇望蜀,基本没有几个停下追逐的脚步;差的,只要不是很差,谁能过早的放弃挣扎和拼搏?!不管处于哪个层次,我们所能做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知道,这个比较的对象,只能是我们自己。除此,都是不切实际和焦虑以及眼泪。
麻木,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不在少数。孩子从小到大(哪怕只说高中这两年)一遍又一遍的考试,一次又一次的折磨和打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终于绝望到麻木;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投入,一份又一份的期望,最终多打了水漂,望子女成龙凤的坚定信念一次又一次被动摇而终于有一天无可奈何到麻木。问题是,麻木就是主动、被动的放弃。放弃就意味着终究有一天会后悔,尽管一定在不远的将来。麻木是因为自己无能。麻木当然也相互传染。正如积极乐观和努力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态度一样。
竞争到以邻为壑:每个孩子都把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假想敌手,据说有的班级有的学校(越是好的学校越是这样)孩子们基本不怎么交流学习,私下里、内心中的防备、害怕、算计不但自我不堪其苦,彼此间也“相敬如宾和心照不宣”。不相信也做不到——在相互帮助中彼此 提升提高更快:能给别人讲题能讲明白题,一定是自己真正明白了掌握了,给别人讲题的过程中,夯实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获得了成就感和感谢、和谐了同学之间的关系、留下了美好纯真的记忆。
理想很期待,现实很懒惰:尽管已经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毕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只要努力、不放弃、尽到力,取得自己的最好成绩是一定能做到的。问题是,我们只知着急,想不出办法;信念很坚定,行动很懒惰。虱子多不咬,要学的知识太多,真的无从下手。眼睁睁的无辜的被岁月的杀猪刀一片片的折磨和摧残,这种既快又慢、束手无策的被煎熬,叫人力何以堪?!
还不懂事和还不知道用功:家长借口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这么大了早该独立了,而对孩子学习不管,借口工作忙压力大精力不够而不能问;孩子还整日里沉溺于游戏、网聊、体育活动、根本没有结果的所谓情感纠葛而不能自拔。为了一个成人礼,前后能折腾一个多月而心里始终不得消停;为了同学或老师对自己的一个有意或无意的调侃、玩笑而怀恨在心和纠结不已;为了攀比人家的爹娘为什么那么厉害和有钱、为什么同学买了那么多名牌而反躬自羞和仇怨。借口时间还来得及,心誓别人等着时自己也从来没有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用马云、俞敏洪等几个少数不走寻常路的奇人安慰自己,大学,不是成功的唯一路径。尽管考上好大学,未必一定有好工作和好的发展。但是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发展得好的,真的没有考上的发展的好的多。
我们的孩子尤其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理由总是有而且很充分。阿Q精神,固然能够自慰慰人,但千万不要因此成为习惯性借口。因为即使理由如滔滔江水催人泪下感天动地,都不管用,最终只有成绩说了算。书和参考资料没少买,我们总得看和练;志愿怎么报上哪所大学固然得研究,但前提是分你总得先打到那儿;考不上好学校尽管并不因此一定决定了你的命运,问题是此后你真的痛改前非、执着拼搏于本领域、本专业到最好。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悠着点。太紧张了,包括家长,心理难免出现失衡甚至崩溃;太放松了,又一定精神不集中和效率不高。在学习和放松之间,谁掌握好平衡,谁得胜!所以,学点辩证法,准备点人生、生活的锦囊,或许让我们活得更从容、冷静些以及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