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人之必然规律,尤其是“死”,更是绕不过去的坎,只不过早一些、晚一点的事罢了。所以生而谈死不足惧,也勿用讳言。
死有多种样式,但过程不同。如“老死”,那是不带痛苦的无疾而终,很幸福的,也是造化,不是人人都能的。如“病死”,那是有痛苦大小之分的,或开肠破肚般死去,或血涌脑腔般死去等等,全因自身器官出了故障所致,终不可避免,算不得憾事,所以痛苦也不算大。如“心死”,那必定情伤极而死,万念俱焚,大概是很痛苦的。还有就是“横死”,那是本可避免但因自身不节制所致,这概是最痛苦的了!
这“横死”,孔子是有说道的。
在《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中,孔子如是曰:“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老过度者,疾共杀之也;居下位而上千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也”。这也是标题所指的“三死”。
孔子所言的第一死,与我所讲的病死是有别的。他认为人的病死是因为人的起居没规律,饮食不节制,安逸或劳累过度所致,而我不完全认同。就当今世界而言,人的病死还有外界因素,如环保不好等也会引起这病死。只不过孔子所要表达是的人要节制自己的生活,不要透支生命,如忘我工作操劳等。
孔子所言的第二死中的以下犯上而死,一般离平常人很远,只要远离政治,远离权利,通常不会因此而死。至于贪得无厌、所求不止而死的,于今很多。比如那些贪官污吏。但这也是可以避免的。纵有家产万贯又如何,由此想开去,刑与罚就离的远,既不会“横死”。
至于第三死,我看来以卵击石、不自量力的毕竟是少数,由此而“横死”的咎由自取,没啥可叹的。但既然夫子说了,咱们还是谨记较好,总还可延年益寿些的。
那么,归根到底也就一句话,死不足惧,但要死得其所,尤其要避免“横死”。而要避免此事发生,大概也只能如子曰:“将身有节,动静有义,喜怒以时,无害其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