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随礼”之我见

近日,一朋友A跑来跟我诉苦,说是一星期收到5张请帖,按照当地习俗和如今的物价水平,随礼也就是份子钱一般一次不得少于200元,一星期不吃不喝这位朋友至少得花1000元。

“我来这时间也不长,和其它部门、单位的同事也不是太熟,有的就上下班时打过招呼,他们结婚我还不知道该不该去。但人家给了请柬,就算我人不去红包肯定也是要带去的。照这样下去,我很是吃不消。”朋友A无奈地说道。

  这让我感同身受,我又何尝不是如此。细细算来上月的随礼钱,花了1100元。这对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一月的工资也就不到3000元,现在物价又高,啥都靠买,本想着除去吃住穿行,一月能有点结余,这还好,一段时间自己就有几个朋友结婚,或是家里又有什么亲戚孩子满月,等随完份子钱,自己的生活也就变得拮据了,要是不省点花,恐怕就是典型的月光族了。                  

  按照常理说,本来亲朋好友送点份子钱是很普通的事, 无可厚非。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份子钱是越来越厚,已经成了我们这些工薪阶族的负担。并且现代人拓宽了亲朋好友的外延,哪怕只有一面之缘的酒桌朋友,或是生意上有过来往并无深交的商人,家里有啥事,都会给你请帖一张。你不参加显得你这人没人情味,不太懂人情世故,你参加只能是扁了钱包,委屈了自己。最令人头疼的是,现在请帖的内涵也是花样百出。头婚的、二婚的、满月的、过寿的、乔迁新居的,以前有些如满月也只是请些自家人,一起吃顿饭庆祝罢了,现在好像兴办筵席。除此之外,还有丧事,尽管不下帖,闻者知道后,只要是认识,好像都要前往,要不然会被另眼相看。

说难听点,是“随礼成风”这种习惯不太好,主家大摆筵席,有的无非为了证明人缘好,在社会上混得好,有的却是为了敛财,想着我都随礼随了那么多,总算有机会收回来点;对客人来讲,理性思维战胜不了“面子”,说直白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手头不宽裕,可是为了参加筵席,还得随礼,有时还得随多点。

在我看来,我们应对份子钱理性看待,可以多从感情上或是精神上表示关心和祝福,而不仅仅从金钱上表示祝贺,不然很容易就让份子钱“变味”。也就是对于随礼的观念,我们要从思想上来根除这种观念。对于我国这样的人情社会,只要有事随礼是常态,不随礼反倒不正常,对于这样的现象,得一点一点地从教育以及我们的社会氛围来改善。

  个人认为,对于随礼,我们需要多管齐下,从习惯到制度,逐渐根除这种现象。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随礼”之我见  “随礼”之我见词条  
美文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读后感摘抄

 《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是一本由[美]威廉·罗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