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散文那会儿,时常困惑在作者的文字游戏中,松散的行文思路叫人琢磨不透,自己更没水准地给它冠上些许难登大雅之堂的评论。即使作者的文笔优美流畅,老师的讲解细致生动,讲台下的我始终在神游太虚。因为不懂,所以枯燥。因为枯燥,所以没法喜欢。
“林清玄”三字进入我的世界,不是一种偶然。
黑色七月,要是以我当初的成绩还想有点盼头的话,除非太阳真要打西边儿出来了。想着吧,这电脑上都还有“快捷方式”,我趁着考前背点名人文章,沾点文气,考试时借鉴一下,说不定还就是榜上有名了。很快,一本《林清玄散文集》就到了我的手中。世界里,根本就未曾听到和看到有这一号人物的存在,没过多去研究,亦无心去做,只知道他来自台湾。但真正用心去接触散文,还就是从这时开始,有点“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
扯开嗓门,在早读的晨光中。读文章的我,没有产生同作者著书时一样的心情。对我,那是件难事。从嘴中溜出的句子,我简单的认识就只有“优美”这个词,对他本人倒也有一种佩服。想不透,为什么世间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乍看似平凡的东西,到了他们的笔下,俨然脱胎换骨一般。他们手中的笔,对世间万物,当真是第二次生命的点化。作者勾勒出的生动景象及文字间渗透出的美妙情感,叫人忍不住想入非非。我该感叹所有写作者,一支笔,能写尽天下百态,可以使人哭泣,可以让人欢喜。
我不是那种轻而易举就能领会作者心情的人,所以我不是他们笔下所期望的知己,也成不了他们的知己。没能理解那字字珠玑之后的真实寓意,我很遗憾。难听点说,那叫迟钝。好听点说,我只能慢慢地品味了。
爱上散文,意料之外,没有想象中的死去活来。这应当有林清玄的功劳,并且往后类似的文学作品,我倒对它们成了来着不拒。
贾平凹,我有心接触到的第二人。同林清玄一样,对这个人我一无所知。感觉很可笑,对自己不理解,既然喜欢他们的文章,何以能不去了解他们的生平?
读他的文章,还是从《读者》刊物上。或许是有了林清玄的影响,我是终于能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从一种欣赏的角度。。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实在和朴实的,理解它并不用去花费多大的力气。这种朴实像是总理对百姓的关怀备至,有一种平民化,用“平民化”来形容,不知道是否够贴切。他,应该不是搞散文的吧,我猜想。
有点可惜,现在的我已经好久都不曾去翻阅文学类的书刊了,惟有庆幸还能保持那少有的热情和阅读的心情。而我,自始至终,却没有把散文当作我生活的必备。它的角色,说起来就像是在炒菜,感觉味道淡了点儿的时候,提醒自己该放盐了。察觉到自己的生活缺点儿什么的时候,我得找东西来填补了,不过那还不一定就是它。就像此刻,跟着感觉,我只想记下自己想到的,用一种随意的心情,无所谓的口吻。知道哪里有漏字,补上去就行;知道哪里有写得不如意,改改就行。力求完美,很难,很累。
写到此处,细数自己的长篇大论,都不懂自己终究的出发点意欲为何。有一会儿的时间,我为难了:到底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标题好呢?我无心写下的东西,它们是无辜的,我得给它们一个正当的名分。思之最后,倒也恍然大悟,似是像极了我的生活,一部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