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路上,往往把心思用在如何尽快到达目的地上,其他细节不计。还有什么可说的?和谁说去?其实不然,出了家门,无论去做什么,说不定还真的就得说点什么。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傍晚悠闲地在小径散步,偶尔会有人与你擦肩而过。从你身后超过你的人,匆忙赶路,不忘回头道声“谢谢!”或“对不起!”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细细咀嚼回味,很感到有道理:“谢谢!”是因为你为他让路,其实,你不过是肩膀稍微侧了一下而已;“对不起!”是因为他的超越行为打扰了你休闲自得的心境。我呢?第一次没有反应过来,无言以对,以后就明白了,也应该回应一声:“对不起!”。因为我处在休闲状态,没什么事在路上闲逛,却在无意中挡了别人的路。
我也曾看见过这样的场面:超市或商场的滚梯上,人们无论上下,一律左侧站立,鱼贯向前,右侧便形成一条宽敞的通道。但是,很少有人走那通道。只有一次,见过两个年轻人可能是急于赶时间,几个箭步就从后边串上去,边往上跑边频频回首,几乎对越过的每一个人都说一声“谢谢!”或“对不起!”,那尴尬的样子,真是令人难忘。在场的一位中年人说:“说实在的,人在路上,就算是扰乱了正常秩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用不着这么三番五次的道歉。一般情况下,但凡能等待忍耐一会儿,就不会做这样吸引大家眼球的事了”。话音里,体谅的成分大部分是那两个年轻人连续不断的道歉激发出来的。
人在路上,渴了饿了,买点吃的喝的吧!卖东西的人,特别是收款的人都会微笑着说声:“谢谢!”。这很自然,你光顾他的生意了嘛!我已经习惯了再回一声“谢谢!”,但毕竟人家为你热情周到地服务了嘛!在同一个空间里,使用同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迥异,起到的作用却是相同的:立马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公交车上,一个急刹车,站着的人免不了来个趔趄,情急之中也免不了抓了谁一把,碰了谁一下,可能还碰得不轻。只要一句“对不起!”脱口而出,会把周遭突如其来的埋怨、气恼化解掉。那一趔趄的刹那间,肯定会有人伸出手想扶你一把。那手也许是一只,也许是一双,也许是几只,那手可能稚嫩,也可能苍老,很多时候,那手并没有接触到你。面对那手,最好道声“谢谢!”。因为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双或几只手,而是一副副古道热肠。不能让这样的人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