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创作、语言及美

  意识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媒介是语言语言在把意识和自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把意识和自然隔离开来。

  

  语言增进了思维,同样,思维也丰富和深化了语言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打磨,不可过重,不可过轻,过重和过轻都会影响物件的光泽。

  

  构成一部作品内容的客观事件与人物心灵结合得越紧密,越深刻,作品也就越真实。并且,客观事件一旦进入作品,就应失去它原来的意义,而只成为一个有机体的部分和细胞。

  

  作品的不得不写之处,就是它的非艺术之处。

  

  时间不仅会淘汰一切无价值的作品,也会使一切伟大的作品更加完美。因为随着时间的积淀,作品的缺陷也会随着作品一起,具有了文化上的价值。

  

  每个人对世界的把握和认知都是自我的,作家也不例外,他自以为把握了整体,而实际上仍是自我的片面的。

  

  写出来是创作的最后一项工作,而在此之前的所有酝酿、构思、谋划、布局,都是为写做准备,这种准备是痛苦的、压抑的、呕心沥血的,而写则是一种宣泄、一种快感、一种幸福的颤栗,一种急不可待的表达。

  

  无论作品在整体上如何复杂多变,但其细部都具有一种必然的单纯。因为作家的写作有一种历时性,即使是同时发生的事件,他也要分成先后来写。同一个人物也只能写他此时此刻在做什么,想什么,或写他与此时此刻有联系的过去。

  

  要把艺术作品弄得深刻富于内涵,比把哲学弄得深刻富于内涵难得多。因为哲学本身是深刻的,而艺术作品则要让平常表象的东西显出深度来。

  

  创作就是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堡垒,然后再攻克它。

  

  当我们觉得作者是在描述事件本身,并且,不多不少是在描述事件本身,我们就会无保留的相信他。当我们觉得作者是在表达他的思想,并且为之兴奋、新奇、共鸣。我们就会信仰他,而不管他说的是否是真理。

  

  一个词表达的意思,只是一些与它相近相似的意思的集合,而非意思本身的单一确定。

  

  美诉诸人的感官,并且只能诉诸人的感官,除此,它便毫无意义。

  

  对美的感受能力与美的形式同时形成,当人觉得某物美时,美的形式已经预先存在该物中了。

  

  人的各种感受能力的形成,首先从负面开始,先有恐惧感,才会有摆脱恐惧后的安全感。先有雷雨暴风击打的痛苦和紧张,才会有风和日丽的放松和舒适,才会觉得前者是恶的,丑的。后者是善的,美的。

  

  美是什么?美是能引起人的正面情绪和情感的正面事物的一种属性。

  

  任何语言都是表面的,肤浅的,似是而非的。任何内心都是独特和深刻的。

  

  揭示世界不好的一面,并不等于说世界完全不好,这是由个人气质决定的。他享受世界好的一面,但不去管它,而只强调他感到不好的一面。

  

  写作既是更深的投入现实的手段,又是对现实的逃避和远离。

  

  语言是明朗化的思维,思维是未经确定显现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是重复,都是规定,而思维则是自由的、创造的、开放的。

  

  语言担负着表现两个世界的功能:实在的物质世界和思想的精神世界,

  

  人只有在创造时才可能是自由的,一旦创造完成,他就回到了必然的行列,就连他的创造都成了必然的一部分。创造是对自由的渴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创作、语言及美  创作  创作词条  语言  语言词条  创作、语言及美词条  
美文

 《曹端还乡》观后感

 戏曲,往往是老百姓最喜欢看的文艺形式,在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和思想斗争通过激昂的唱念和精湛的身段表演出扣人心弦的故事,观众直截了当的了解其中情节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展开)

美文

 《计算机与人脑》读后感1000字

 《计算机与人脑》是一本由[美] 约·冯·诺意曼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元,页数: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展开)

美文

 彷徨在时间与梦的边缘

  大千世界留给我们施展拳脚的舞台,使得竞技场成为物竞天折、适者生存的境地,在生命的舞台中,每个人都是成功的拥有者,亦或是失败的见证者。只有不断的与命运抗争、挑...(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