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是一本由陈师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铁葫芦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精选点评:

  ●传统绘画入门经典,这个版本的配图很赞,很多难得一见的绘画都有收入。

  ●彩图看得很舒服

  ●看完标记了才发现这本中华书局的平装本才几块钱,逛书店就是容易冲动消费,就当是为画买的了(然而插图其实选得一般,也太少)

  ●小节标题估计是编辑后加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民国大师是做了许多开拓式的工作,不过许多时候也仅此而已,此书即算其一。说是绘画史,不过完全感受不到历史的沿革与流动。历朝历代寥寥数语,且多为人物生平,至于技法之沿革,画派之传承,则言之甚寡,颇叫人意兴阑珊。亏得编辑配图选择还算精到,收了不少外国博物馆藏画作,才稍稍掩饰原书的单薄,算是增色不少。全书唯附录几篇文章稍可观,《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文人画之价值》两篇算全书少见的思路清醒之作。为文人画平反之辞,如今看来已是陈腔滥调,且有矫枉过正之嫌,不过在民国时期,皆以西洋为是,以传统为非之时,能做此论,还是需有些见地的。不过闪光处也仅此而已,整体浮皮潦草,不作推荐。

  ●还好看的是电子书XD

  ●我看的是香港中和出版社的版本(插图珍藏版)作为绘画史来说,多写画家源流,少写背景技法变化,加上对应图少,以入门书来说阅读起来颇为吃力,也比较枯燥。对于画的特色以传统气韵等词汇描述,过于抽象,无法直观的了解图画的流变和区别

  ●大师就是大师,言简意赅,酣畅淋漓。

  ●好看

  ●比较系统介绍了各朝代的绘画发展,以梗概,为问道之津梁。当作历史小故事阅读,顾恺之那段太震撼了。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读后感(一):疏而不漏,俭而无阙

  画之为何物,性灵也。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夏商周时期,古代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青铜、骨、玉器的花纹装饰上, 间或也见之于南方楚地的漆器、帛画上。

  中国绘画拥有辉煌的历史和神韵。理解中国绘画的关键在于其作者用以表达的书法性线条,或谓其形态之“迹”。从六朝至宋代,中国艺术家将无穷的创造力集中于无造物主的宇宙之中;宋代之后,个性化或曰自我化则是促成其转变的主要原因。一部《中国绘画史》,历数自远古至今中国画之变迁与发展。三代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稚气丹青,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是丰腴润泽;五代宋元高远超妙;又有明清韵味悠长…… 一代画师陈师曾,一如描摹一幅丹青,将性灵之气融贯文理,绘就中国画之长卷,意趣盎然,蕴藉深厚。兼论中国画人物、花卉、山水之历史演绎,更添点睛之笔。

  翻检中国绘画史,以擅画或擅理论名于世者,皆不乏其人,然二者兼擅却寥若晨星。综观近现代中国画坛,其二者皆为翘楚者,当推义门陈师曾。陈师曾不同于徐悲鸿的中国画退步论,也不同于康有为、陈独秀否定元明清文人画的观点以至否定传统中国画的观点。陈师曾对中国绘画史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自己又是国画大家,因而他对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精神把握得更加真切,他有关中国画进步论的观点更加符合中国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和美术革命的浪潮声中具有反潮流精神,他充分肯定中国画的进步和充分肯定文人画的价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书将中国绘画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上古史、先秦至隋; 中古史;唐至元;近世史;明清。自尧舜之世以至民国之际,凡历代绘事兴衰、诸家渊源流派、画家荣辱优劣,无不条分目举,详加胪述。陈师曾既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又精擅理论分析,加之全书文字清通,不仅提纲契领地阐述了中国绘画史上不同时代、不时地域、不同流派以及一些代表性画家的风格, 而且更注重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内在的渊源关系,故而甫经问世即颇受好评,被誉为“后学之先导,问道之津梁”。

  画之为画,无由脱离历史情境之左右,然更有其自津之品性。陈师曾之画论,既述兼论,每发前人之未发,概妙文尽数中国绘画之精妙者也。虽兹概述,是为问道之津梁。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读后感(二):绘画之河,长流不息

  我一直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美的能力,尽管他没接受过专业的艺术理论,比如,一个农民看到翻滚的麦浪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心中涌动着喜悦和感激,眼前的情景对于他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哭泣的婴儿看到母亲微笑的面庞就会停止哭喊,因为从母亲的脸庞上,他读到了依靠和温柔。生活到处都蕴藏着美,而艺术则是美的集萃。

  说到绘画,我了解的还真不多,只是从一些杂书中获得一鳞半爪的知识。相对于西方油画,我更喜欢中国的文人山水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与大自然的隔阂也越来越深,山野、溪流、青草、白云,曾经司空见惯的景色,转眼就消失在视野之外,保持一份悠然宁静的心境成为一种奢侈,而中国的文人山水画最注重的就是“意境”,通常人物在画面上很小,但丝毫感觉不到大自然带来的压抑,想象自己生活其间,满目苍翠,莺歌燕舞,那份惬意自不必说。这也是我热衷于山水画的一个原因吧。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派别繁杂,风格多样,名家众多,想要全面研究绝非易事。偶然读到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文字通俗易通,又配有彩绘插图,特别适合我这种业余爱好者。书中从上古的绘画起源,一直讲到清代的绘画流变,没有连篇累牍,寥寥数笔钩取绘画之精要,看似不经意,实非大家而不可为。

  书中对每个时代的绘画风格都作了介绍,上古时期的绘画古朴简洁、风流洒脱,唐朝画作辉煌灿烂,宋代提倡气韵生动,元代文人画兴起,明代画派林立,清代绘画在传统与危机中突变。正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门艺术也离不开孕育其成长的文化大环境,陈师曾先生在开篇的第一章就论述了每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例如,宋朝重文轻武,提倡理学,思想活跃,很多文人过着优游卒岁的生活,加上帝室奖励画艺,优遇画家,文人们或以此作晋升之阶,或切磋玩赏,互赠唱和,草草不经意间而得自然之妙。

  在绘画只知道锻炼技巧,而不懂得培育美好心灵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陈师曾这样的大师。每读一遍《中国绘画史》,就像畅饮一番最浓郁芬芳的艺术之蜜。美的艺术需要积累和传承,我们比古人幸运,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多,更高,更远。

  愿每一个画家,都能为艺术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读后感(三):师承却不盲从,世变而出新意

  11岁开始学习画画,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起步开始一个兴趣爱好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好像太晚了一点,似乎从接触了学校开始,即使是幼儿园规律的学习时间就意味着假期里不能闲着看电视,瞎胡闹,没有邻里好友,没关系可以去兴趣班里找,童年太无趣,兴趣班那么多,只是没找准方向。至于11岁才开始兴趣班学习也有可能是刚刚开始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好了,我国著名的美术家陈师曾先生就是在11岁的时候开始接触了画画,如果说先生的名字还不够熟悉的话,他的弟弟陈寅恪想必更耳熟能详一些,其祖父陈宝箴也是鼎鼎大名的维新骨干,这是这样的文艺气息侵染下即使是在我们看来起步略晚也丝毫不影响陈师曾先生在我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成就。

  而这本《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则是其授课讲义。民国五年(1916)左右,陈氏开始在北京多所美术专门学校任教,教授国画课程;民国十一年(1922),又曾在济南主讲中国美术史。由于教学所需,他在参考日人大村西崖、中村不折及小鹿青云等人著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及创作实践,编成授课讲义。陈氏逝世后,其学生俞锟、苏吉亨分别将所录讲义整理,交由济南翰墨缘美术学院和天津百城书局出版。现如今这本书已经被多家出版社在不同时期分别出版过不同的版本,此书不仅在印刷的精美程度上更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视角,也精选了很多中国绘画史上的代表画作,可能陈师曾先生对于每个朝代的描述都尽可能简明扼要,就好似在争抢课时的老师尽可能在短短的45分钟里面塞下所有他想要传递的知识。但阅读的好处就在于他能够给读者足够多的空间,可以在简短的描述中去回味,去参详,远甚于老师在讲台上一股脑地灌输。不知不觉间在很多熟悉的画作中看出丝丝变迁的模样,还有创作者们在这其中的对于师承的技法和自身生活的感悟的融合,不仅表现在技法上的改变和创新,以及画作的作者们有肩负的时代烙印,是画作也是镌刻的历史,无声又无息却也能震颤心灵。

  中国的绘画之所以从远古开始直至今日都还在不断迸发新的生命,不仅仅是从古开始统治者推动的需求,这其中画作者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会师从名家但不盲从名家,有前人的神韵又会有自身的特色,不是简单地复制临摹,而是在进行有生命力的创作。传承就在于继承与发扬,一味地追求完美复刻总会被时代摒弃,这也就意味着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

  正如书的前言所言:“惟书与画收受渊远,自古迄今,统纪分明,蔚为大观。”流派众多而常新,所以才有了今日的蔚为大观,固守只有被侵蚀,即使在清末年间“国运不振,艺术日以衰颓”,“旧风且不能保存,新运亦不能开发,可谓画学千钧一发之时也。”但也依然出现了新的画派与风格,在危难的时候还是在传承,在时代转变的时候还是在出新,这就是画坛的风骨。行业之间也是如此的,没有什么行业永远处于一个朝阳状态,但即使是最传统的行业也有其存在的意义,一味地坚守也不一定就是愚钝的墨守成规,有承继才会有突破,不一味地摒弃前人的经验,也不武断地判断现今的做法就足够完美。

  《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彩图珍藏版)》读后感(四):闲说几句行外话

  陈师曾的画作,原作只看过三两幅,可能是在中华艺术宫近代绘画的展览上。印象并不深刻,总体的感觉是中规中矩,严肃,刻画认真,但并不特别打动我,对他更近于“学者”的印象,品性应当是拘谨端肃的。写作这篇书评时,为了对此人有些文字之外的亲近,我去看了他的两本小画册。画不多,只十多张,一本“花草”,一本名“禅意”。

  花草册中,多画石、松枝、菊、兰,有纯水墨的颜色,如画竹、松时,落笔自然,收笔有余韵;也有一些很复杂的颜色,多半是画花卉时,这些画像是受到西画的影响,一重重的幽蓝中混合着黑色、赭色,难以言尽,看起来有些神秘感。画作都只有一角斜枝。

  禅意册中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先画一寻常事物,边角题写一句诗。只看画不看诗,是一重意思,看了画再转念去读诗,又多了一重意思,这两重意思叠加在一起,加上印章、字体以及时空的距离,诸多因素互相震荡,意义感就变得非常丰富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苦瓜图。乍看上去,只知是墨作的瓜果,清淡深渊,黑色中有朴素的深意。然后看到一角题诗“苦瓜不可待客”,一句诗,勾勒出了古中国的礼与修养,同时又有些性情和脾气在,让我看到作者自己与苦瓜之间的关系。苦瓜虽苦,但吃多了却也会上瘾,并且对身体极好,一个人,和他的苦瓜,画出苦瓜,不待客的苦瓜,就非常有趣了。

  前段时间看傅抱石《中国绘画史纲》的时候,空闲之间也看了傅抱石的画册,发现傅抱石作画与陈师曾有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会先拟定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绘画,这个主题往往来自一句诗,或者绘画传统中的母题,比如梅兰竹菊。傅抱石画了很多系列的画,比如毛泽东诗意,屈原诗意,唐诗意,杜甫,李白,东行等等。陈师曾的画也是如此,每幅画都有渊源, 似乎都在与绘画背后的中国文人传统对话,想要从中汲取某种东西。老年陈师曾画菊、画松,题岁寒而不凋,或画山水,题夜听竹声昼看云起。这样我发现,傅抱石、陈师曾,这两位近代的画家,学古中承守着一种传统,并且始终活在这一传统之中。他们作画,并不完全是为了表达“个性”,而是寄予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整个文人历史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和能量的积淀,并重回这一系统之中才可被理解。

  所以陈师曾在附录中谈及《文人画的价值》,说庸众看不懂文人画,鄙薄其粗陋和技巧的乖张,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修养来达成体谅。文人画是中国特有的画作,技法和内容都有渊源,并成了一个博大的脉络体系。这一体系与具体的画作之间互相映衬和成就,只有在这种体系之中,才能真正理解文人的画作,而不是旁观热闹。所以要看懂文人画,首先要懂中国的文人,要进行文人画的创作,就要先成为中国的文人。只是当今时代,中国文人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传统也没落着。“国学”之名甚嚣尘上,但真正精心体味国学,并以此塑造身心者,却极为罕见。

  所以学画,做学问,做人,旨归在哪里,是需要在思考之后有一条明路的。

  这本书内容简略,不乏精辟的论述。最大的问题出在配图上,看似热闹,却与文章内容没有什么关联,因此参考价值比较低,连在一起看,图画时常会打断文字内容的节奏。是编辑不够用心的缘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绘画史  绘画史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珍藏版  珍藏版词条  彩图  彩图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美文

 用眼神交流

       我们的眼睛能够帮我们准确的转达一些信息给别人,所以,人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会...(展开)

美文

 九月伊始,久久相忘

 今年的九月,是在微雨中拉开序幕的。  九月的天气,微凉,也带有温情。  九月伊始,久久相忘。  八月底,和小姨聊天的时候,得知表妹的婚礼提前了,因为国庆期间酒...(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