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乱象与主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乱象与主流》是一本由陈明著作,30.00元出版的2012-1图书,本书定价:221,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乱象与主流》读后感(一):台湾当代艺术管窥

  《乱象与主流》一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台湾当代美术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论述台湾当代美术主流化的过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寻找其根本原因。从49后台湾渡海三家溥心畬、黄君璧还有最后定居的张大千,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是传统水墨画占据官方主流。这期间70年代“想吐运动”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台湾国际形势不利,美国在政治上放弃台湾的反映。当时的乡土意识不仅指台湾的乡土民情,还涵盖了大陆以及海外华人的回归意识,艺术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反映台湾人的乡村(城市)的生活状况,这与九十年代的“本土化”差异极大,后者背离了深入民间、底层、传统的意义,而是陷入了强烈偏狭的政治地域意识。进入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腾飞,艺术市场与创作环境日趋繁荣,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画家激活了沉闷的局面,此后先锋艺术成为主流,抽象画、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狂飙突进,这时的艺术家突破传统禁忌、对社会强烈批判、并加以嘲弄与反讽,这种态势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区间代表性的作品有张建富《空气呼吸法》(1982)、李铭盛的《火球与圆》(批评环境问题)、梅丁衍的《戒急用忍》(装置)、吴天章的油画《对于蒋经国的统治》等,行为艺术家谢国庆的作品注重人的生存体验以及对于人本身的思考,像自囚木笼一年(1978)、每小时打卡一次持续一年(1980)户外生活一年(1981)、不看、不谈、不做艺术一年(1985)等一直延续。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让台湾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艺术家不再切入问题,多数限于个人生活情境言说。“本土化”与“国际化”议题越辩越混乱,排斥否定“中原文化”的根,妄图割断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艺术家成了文化历史的“失忆者”,必然会因自我放逐而迷失发展方向,这种境况在最近几年才得以缓解。

  《乱象与主流》读后感(二):转发的书评

  《乱象与主流》一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台湾当代美术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论述台湾当代美术主流化的过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寻找其根本原因。从49后台湾渡海三家溥心畬、黄君璧还有最后定居的张大千,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是传统水墨画占据官方主流。这期间70年代“乡土运动”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台湾国际形势不利,美国在政治上放弃台湾的反映。当时的乡土意识不仅指台湾的乡土民情,还涵盖了大陆以及海外华人的回归意识,艺术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反映台湾人的乡村(城市)的生活状况,这与九十年代的“本土化”差异极大,后者背离了深入民间、底层、传统的意义,而是陷入了强烈偏狭的政治地域意识。进入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腾飞,艺术市场与创作环境日趋繁荣,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画家激活了沉闷的局面,此时水墨画和书法陷入窘境,先锋艺术成为主流,抽象画、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狂飙突进,这时的艺术家突破传统禁忌、对社会强烈批判、并加以嘲弄与反讽,这种态势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区间代表性的作品有张建富《空气呼吸法》(1982)、李铭盛的《火球与圆》(批评环境问题)、梅丁衍的《戒急用忍》(装置)、吴天章的油画《对于蒋经国的统治》等,行为艺术家谢国庆的作品注重人的生存体验以及对于人本身的思考,像自囚木笼一年(1978)、每小时打卡一次持续一年(1980)户外生活一年(1981)、不看、不谈、不做艺术一年(1985)等一直延续。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让台湾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艺术家不再切入问题,多数限于个人生活情境言说。“本土化”与“国际化”议题越辩越混乱,排斥否定“中原文化”的根,妄图割断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艺术家成了文化历史的“失忆者”,必然会因自我放逐而迷失发展方向,这种境况在最近几年才得以缓解。

  《乱象与主流》读后感(三):转发的书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891ac010162bf.html

  《乱象与主流》一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台湾当代美术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论述台湾当代美术主流化的过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寻找其根本原因。从49后台湾渡海三家溥心畬、黄君璧还有最后定居的张大千,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是传统水墨画占据官方主流。这期间70年代“乡土运动”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台湾国际形势不利,美国在政治上放弃台湾的反映。当时的乡土意识不仅指台湾的乡土民情,还涵盖了大陆以及海外华人的回归意识,艺术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反映台湾人的乡村(城市)的生活状况,这与九十年代的“本土化”差异极大,后者背离了深入民间、底层、传统的意义,而是陷入了强烈偏狭的政治地域意识。进入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腾飞,艺术市场与创作环境日趋繁荣,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画家激活了沉闷的局面,此时水墨画和书法陷入窘境,先锋艺术成为主流,抽象画、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狂飙突进,这时的艺术家突破传统禁忌、对社会强烈批判、并加以嘲弄与反讽,这种态势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区间代表性的作品有张建富《空气呼吸法》(1982)、李铭盛的《火球与圆》(批评环境问题)、梅丁衍的《戒急用忍》(装置)、吴天章的油画《对于蒋经国的统治》等,行为艺术家谢国庆的作品注重人的生存体验以及对于人本身的思考,像自囚木笼一年(1978)、每小时打卡一次持续一年(1980)户外生活一年(1981)、不看、不谈、不做艺术一年(1985)等一直延续。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让台湾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艺术家不再切入问题,多数限于个人生活情境言说。“本土化”与“国际化”议题越辩越混乱,排斥否定“中原文化”的根,妄图割断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艺术家成了文化历史的“失忆者”,必然会因自我放逐而迷失发展方向,这种境况在最近几年才得以缓解。

  《乱象与主流》读后感(四):转发的书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f891ac010162bf.html

  《乱象与主流》一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台湾当代美术发展变化的前因后果,论述台湾当代美术主流化的过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寻找其根本原因。从49后台湾渡海三家溥心畬、黄君璧还有最后定居的张大千,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一直是传统水墨画占据官方主流。这期间70年代“乡土运动”如火如荼,主要是因为台湾国际形势不利,美国在政治上放弃台湾的反映。当时的乡土意识不仅指台湾的乡土民情,还涵盖了大陆以及海外华人的回归意识,艺术家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的思想反映台湾人的乡村(城市)的生活状况,这与九十年代的“本土化”差异极大,后者背离了深入民间、底层、传统的意义,而是陷入了强烈偏狭的政治地域意识。进入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腾飞,艺术市场与创作环境日趋繁荣,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画家激活了沉闷的局面,此时水墨画和书法陷入窘境,先锋艺术成为主流,抽象画、装置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狂飙突进,这时的艺术家突破传统禁忌、对社会强烈批判、并加以嘲弄与反讽,这种态势一直延伸到九十年代中期,这区间代表性的作品有张建富《空气呼吸法》(1982)、李铭盛的《火球与圆》(批评环境问题)、梅丁衍的《戒急用忍》(装置)、吴天章的油画《对于蒋经国的统治》等,行为艺术家谢国庆的作品注重人的生存体验以及对于人本身的思考,像自囚木笼一年(1978)、每小时打卡一次持续一年(1980)户外生活一年(1981)、不看、不谈、不做艺术一年(1985)等一直延续。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让台湾人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艺术家不再切入问题,多数限于个人生活情境言说。“本土化”与“国际化”议题越辩越混乱,排斥否定“中原文化”的根,妄图割断与大陆的血脉联系,艺术家成了文化历史的“失忆者”,必然会因自我放逐而迷失发展方向,这种境况在最近几年才得以缓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乱象与主流经典读后感有感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有感  有感词条  主流  主流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14年前的记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一年我17岁。虽然过去了14年可是在我记忆里总也抹之不去。。。。。。&nbs...(展开)

美文

 《月球大冒险》影评摘抄

 《月球大冒险》是一部由Ben Stassen执导,蒂姆·克里 / 罗伯特·帕特里克 / 凯莉·蕾帕主演的一部动画 / 冒险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