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秦崩读后感摘抄

  《秦崩》是一本由李開元著作,聯經出版社出版的442图书,本书定价:156.00元,页数:2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崩》精选点评:

  ●衔接秦汉,像讲故事把秦末呈现出来。

  ●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尤其对刘邦性格形成的阐述,有理有据,他确实是后战国时代的人物,深受游侠思想的影响,那种痞子气也只不过是因为疏财仗义的哥们义气,才导致一批人围绕他身边

  ●“那是一个活的人间世界,不管是儿女情长还是铁马金戈,皆是声音可闻,容貌可见,人情相通。”

  ●非常有力度的一部历史,推理手法,详细攻略,好书

  ●故事性尚可,思想性不足。学跨中日,学术若此,当真不如当年明月一介布衣。

  ●很不错

  ●喜欢作者 这种娓娓道来 又 考究详细 的叙述… 也喜欢作者想侦探一样的推理判断

  ●写的好棒!o(≧v≦)o~~ 要是配地图就更棒了!!

  ●虽然史记有太史公曰,但是作者的感情过于磅礴,曰出一首欢乐颂来并且这种程度的感情没能传递给读者

  ●不失深度,也不算枯燥,就是流水话照搬史记多了些。李教授对史记是真爱啊。

  《秦崩》读后感(一):折射现实的史书

  作者自称受黄先生《万历十五年》的启发,原景再现式叙述历史,行文比黄先生更流畅,更多强调人物性格和当时情境对历史事件走向的影响。最喜欢对刘邦、项羽和赢胡亥的刻画。全书最后对贾谊《过秦论》的评论很耐人寻味,似乎在表达刻意对新近发生历史的避重就轻式回顾的担忧。

  《秦崩》读后感(二):你所不知道的秦亡汉兴之间

  回忆学生时代历史课本,当讲到秦汉时期时,在秦亡汉兴之间,恐怕也就是简单的叙述两个事情,一个是陈胜吴广大泽起义张楚政权,二是楚汉之争项霸王败亡刘邦建汉。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仿佛历史就是那么短暂的一瞬间,就是由秦亡暴政直接过渡到了汉并天下。

  《秦崩》一书就是将这秦亡汉兴之间的历史风貌,藉由对史料的分析整合和实地的踏查,以“极有限的史料,复活无穷无尽的远古”,描绘出那风云变幻、英雄枭雄辈出年代的壮阔画卷。

  秦政或许永远没想到,他的始皇帝世皇帝帝国,会在二世而亡,而或许更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承继大一统国家,与秦政共同达成历史书上所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成就的,是仅比他小三岁的刘邦。这个三岁,我觉得应该是是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的。

  全书的一条关键主线是刘邦,从刘邦的五好少年时代开始叙述,一直到了青年游侠,到了中年亭长,直至后来揭竿而起、亡秦脱楚建汉。领导人的性格与人生经历,对于一个王朝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高帝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以后要写到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个典型)。少时的刘邦,是一个三好学生五好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应该就是等着乡老推荐成为一名吏了。然而少时不疯,大了必补,青年时代的刘邦没有想当然地走上刘太公所期望的道路,而是成为春秋战国时代最放任也是对他日后影响最深的一个角色——游侠,简单来说,就是江湖侠客,但比之后者,游侠更加洒脱的同时又更加链接于国家大事。关于刘邦的游侠过往不需要过多叙述,书中有很多描述,我们只需要知道,刘邦过后的早期起事的追随者以及后来的很多竞争者、合作者,都要么来自于家乡左近,要么来自于游侠时代的相熟相知,而有钱大家一起分、有肉大家一起吃的行事风格,大抵也脱胎于此时吧。

  我们一直认为,汉兴秦亡仿佛倏忽一瞬,然而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史实以及对实地的考察,复原了秦汉之间的旧时代王政复兴、群雄复活的历史事实。在经历早期的平民起义(以陈胜吴广大泽起义为例)后,作为盟主(这盟主其实是项家扶持起来的,后来脱离了控制)主持会盟,约定亡秦要复兴各国旧有王政,由各国残余贵族为王。然而当联军灭秦之后,项羽打破盟约,大肆封王,撕裂了原有战国七雄版图,大到几郡(嗯,他给自己分了最大的饼),小到一个郡,皆可封王,这算不算军人篡权呢?春秋无义战,战国则是合纵连横也几乎没有什么义战,秦亡而复活战国,这算不算历史的倒退?

  而留给人们深入思考的,大概有这么几个地方。

  一是李斯的无法善终。书中对李斯的起家,其实有着比较详尽的叙述,早年同韩非一道师从荀子,后为实践自己抱负,离荀事秦,尽展才华,尽施抱负,乃至同赵高、胡亥矫诏篡权,顶峰加封三公,极尽人臣之殊荣。李斯的一生,有着几次明显的如小人一般的反复,一如向秦王推荐韩非又施计杀之,二如劝二世休养生息又明哲保身献上著名的《奏请二世行督责书》。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斯的一生,又极为忠诚,他终生忠于他的人生抱负:入世求功利、学以致用、参政入仕、博取高位富贵。为此,他可以杀同袍,可以矫帝诏,可以忘民生。可能这就是职业政客吧。

  二是道德伦理,国之倚仗。现在的功利主义,恐怕跟秦代有着不相上下的程度吧,有时候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知,那就是我们越缺什么,社会肯定是越宣扬什么,乃至指多为少,指强为弱。秦国是以法家起家,而到赵高伙同胡亥李斯矫诏篡位、赵高设圈套陷杀李斯、赵高发动政变逼迫二世(胡亥)自裁(这三件事放在一起,但绝不是发生在一起,而是经历了秦末灭亡整个进程,其实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在攻陷咸阳前刘邦赵高密约分秦二王之,但当赵高逼杀二世之后刘邦背信不守前约),一个国家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到处充满着权、钱,人人为钱奔波、为权奔波,全不在乎道德伦理体系的建设和因应的教育,终有一天,道德沦丧,人人离心离德,几世而亡未可知。

  三是黎民之苦。历史总是只会记住少数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你翻看每一本历史书,哪本里面写的是黎民如何。只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后英雄枭雄裹挟黎民,十万大军,倍数级的民伕民状,那些当兵的当将的跟着你打了天下赢了这世间,被你封王拜相,而黎民呢,农耕耽误,却没处补偿,回到家乡满眼的兴许仅剩残垣断壁,而得到了什么?换回来的结果不过仅仅是一两代的清明统治,之后便如前朝般一无二致。人民群众在这王朝变更中,打碎的是旧王朝,得到的是新的统治王朝,而这个新的王朝或许更不如旧者。

  这几年一直都有一股读史的热潮,但这热潮读的是如《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历史,要说口水史细说史似乎也有些过分,但的确是混淆了很多人的观感。而这本秦崩,则体现了文学性与历史性的融合,而且体现了一个写历史的人应有的态度和做法,比起那些从各种稗官野史、官书民谣中东拼西凑要好得多,而至于那些把文言历史翻译一遍里面加点个人感受就说当做自己出书的,不用多说。

  《秦崩》读后感(三):后战国时代

  以前读历史,图新鲜,所以囫囵吞枣的读完,然后跟背书一样背出来。这当然是必经阶段了,但是也使得很多信息没有获取到,也很容易想当然。

  首先,秦皇一统,往往大幅篇章去渲染其重要性,给人的感觉好像一统前一统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是事实上,汉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刘邦前半生是楚国人,中年是秦朝人,后来才创建的汉王朝。秦皇一统对后世的影响比对当时人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看当时的历史就非要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统是大势所趋”,这简直有点扯淡的意味,春秋战国分了几百年,突然秦国一统,怎么就是“大势所趋”,而不是“物极必反,一统违背了自然哲理”。书中阐述秦帝国亡国后的这几十年一直到汉武帝,都应该算作“后战国时代”,这里没有“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

  其次,主角光环太强大。读秦灭六国的时候,就感觉秦军多强大,六国如草芥,荡平六国那不是应该的嘛,只要是战争立刻觉得秦军必胜,偶尔战败我居然会感到很诧异,“秦军哎,怎么会输呢”。然后读反秦战争的时候,“突然就忘记”秦军了,觉得就应该陈胜、项羽赢啊。

  其实,哪有这回事,秦灭六国那也是一百多年的奋斗好不好!反秦战争,那也输了好多次好不好!

  有时候,回想历史,从始皇一统到二世而亡,期间不过十几年,由此感叹不已。但是回到历史中,秦赵的长平决战,也不过一次决战就斩断了赵国的底气;楚国虽说麻烦点,也不过两次决战就完事了,甚至第一次楚国还赢了。其他国家也是一样。反过来看秦国亡国,期间多少决战,秦军一度占战斗力爆表,这还不算丢在南方的那几十万秦军。所以,秦亡国并不是因为它很脆弱还是怎样,亡的也比其他六国来的猛烈。当然了,确实太快了!!太多的如果存在着里面,如果扶苏没有自杀而是携三十万秦军回咸阳,如果李斯没有苟且,如果二世没有那么坑爹,如果秦政府可以急刹车减缓徭役,如果没有项羽,如果……秦朝就不会亡的这么迅速!!

  主角光环具体到刘邦身上,雍齿的“叛变”这个描述也很奇怪,怎么就是叛变了,刘邦不过刚造反不久的人,凭什么偷袭刘邦就是“小人,反叛”,以前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一点。试问,现在同一个县的,做生意被别人敲了墙角就算是遇到“背叛”?有没有想过,刘邦和雍齿都是“游侠”,雍齿地位比刘邦高好不好,小弟冒出来一时当了沛公,雍齿就得死心塌地更随?这是什么逻辑?

  第三,单因素的不可靠性。单因素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才会起作用。这是读这本书的最大体会。想起了之前读的一本书《不可思议的年代》,书中提及一个观点,沙子从沙漏漏下,一开始会形成沙堆,总有一粒沙子的落下会使得沙堆崩塌,这整个过程中没有突出的“单因子”。回到秦汉。

  商鞅变法就能一统天下?

  那还要合纵连横干什么?那还要一百五十年才能发酵成功?那还会数次惨败,几乎未竟全功?一统天下是各国前仆后继才有的局面,这里说各国也包括的六国。首先,这六国各自也兼并的小国,使得”统一“程度增加;其次,无论合纵还是连横,都不是秦国一家的事情;再次,各国的人才源源不断供应着秦国,以及六国君臣一再失策。这里说的各国当然也包括秦国,变法后的一百多年,秦国也曾多次面临危险的局面,商鞅惨死、武王举鼎、信陵君、逐客令等等,这些无论哪一个都有可能使得秦国一统成为泡沫。所以,更合理的说法是,商鞅变法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不否认第一步的重要性,但是良好的开端也会功败垂成。想想当年的魏国也曾不可一世,最先变法,也是迈出第一步,但是后来呢?

  秦灭因为不施行仁义?

  这一点其实没有问题,因为这不是单因素,”仁义“是个很广的概念。但是如果说秦亡于始皇的政策、亡于项羽、亡于赵高等等所有这一些说法,全部站不住脚。始皇的大工程确实可能动摇国本,但是如没有后来的秦政府一些列失策,怎会灭国,想想汉武帝的罪己诏,想想永乐皇帝;亡于项羽赵高就更扯淡了,没有秦政府的配合,即便赵高掌握权力、项羽掌握军权,又能怎么会使得秦国灭亡,赵高那么不可一世怎么死的?项羽也是一样?赵高项羽只会使得黄河河面起波澜,但是至于黄河是否决堤就不由他们了。但是说不施行”仁义“,这就没问题,因为正是始皇的大兴土木以及政府的蛮横到底导致”决堤“。

  刘邦成功因为“于天下利”“会用人”?

  先说第二点,“会用人”说的好像没问题,但是别人为什么要被你用?还有会用人的人不止刘邦一个吧,为什么他成功了。至于第一点,说的没错,但是也没有回答问题,于天下利的只有刘邦?试问,这两点是否可以确保鸿门宴上的刘邦平安无恙?尽人事,听天命,这才是刘邦这个个人成功的原因,而至于“于天下利”“知人善任”则是“尽人事”的一部分。

  之前读刘挺老师对三国刘备攻取吴国决策的分析,感觉很有同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有两层意思:首先不强求结果,做最大努力;其次,随机应变,没有不变的道理,学会变通,具体问题面前要记住自己的目标。

  《秦崩》读后感(四):始皇之冤

  看完《秦崩》,迟迟无法下笔。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然而,这篇读后感,我不得不写。

  本书几大亮点:一是文体独特。正史解读中穿插着旅游地理片段,把两千多年前历史的遥远虚无,通过作者自己的实地凭吊,增添了脚踏实地的厚重感。二是视角有趣。“刘邦仅比秦始皇小三岁”,这个简单的对比,正中大众认知中的盲点,自然就点燃了读者的兴趣。三是研究扎实。看秦史是否“正”,看作者是否“水”,我有个小办法,只要看作者对“焚书坑儒”的评价即可。李老师把对“坑儒”的评价写在了注解里,果然是秦汉史专家,研究扎实,一点都不含糊。

  以下,我想从《秦崩》展开去,谈谈自己对秦的看法。这部分,先说秦始皇。

  一

  高中时玩《三国群英传》,沉迷于那种攻克城池,吞并诸侯,最终一统天下的感觉。《三国志》的粉丝们,激情所在,也大都如此,以一国之力,面对天下诸侯,纵横捭阖,兵锋所指,天下臣服。回首中国历史,由大分裂到大一统的,除秦终结战国外,还有晋终结三国、隋终结五胡十六国,和宋终结五代十国。然而,晋篡魏,隋代北周,宋夺后周,虽都为重归一统,但都有历史大势所趋时的水到渠成,和采摘前国胜利果实之嫌。真正如游戏中令怀揣英雄梦的激情少年热血沸腾的,如通关一般把对手逐一扫灭,像梅长苏一样翻谁的牌就能干掉谁的开国帝王,上下五千年中国史,仅秦始皇一人。

  二

  开国之帝王,历来的首要任务,是将前朝余孽斩草除根,以防死灰复燃,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唯一的例外,竟是以残暴著称的秦。扫灭六国后,六国的宗室和贵族们,代表的不只是前朝余孽,更是成百上千年所累积的历史惯性,和旧势力对新体制的极大阻力。面对如此重大不安因素,只有始皇,对六国宗室贵族和王公大臣,无一血洗,只将其降为庶民,连行刺自己的燕国,都能网开一面。讽刺的是,十几年后,这些当年被赦的六国贵族们,揭竿而起,环顾四周,发现六国血脉,无一家因为战争而断绝。他们,成了反秦势力的真正中坚力量。其中的项氏宗族,更是将当年被宽恕而保留的家族性命,转化成了无边的仇恨,将秦氏一脉,彻底灭族。

  三

  开国帝王中,“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是惯常剧本。刘邦,把身边的异性老战友们几乎杀的一个不剩;朱元璋,开国功臣几无幸免,以至于几乎无人能替自己孙子打仗;李世民对天策府虽然不错,但不得不清洗自己兄弟的亲信和后人…赵匡胤算得上仁慈,杯酒释兵权,只缴权,不要命。当然,此处还有一位更有名的(此处省略100字)。然而,顶着“暴君”名号的秦始皇,却没有诛杀一位开国功臣(吕不韦属个人畏罪自杀)不仅如此,始皇一朝,从无大臣无端被冤杀。都说伴君如伴虎,伴着始皇这样的“暴君”,竟能在开国之后保住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全员如此,难以置信。

  四

  扫平六国的战争里,我刻意去寻常了秦所谓“暴兵”的依据,却惊讶地发现,两军对阵斩首者众,但却没有诸如屠城、坑杀降卒之类的“残暴”记录。以后人对秦的态度,任何负面事例只会放大,而不会掩盖,如果没有史据,那很大可能,是真的没有。唯一沾边的,是《史记·始皇本纪》中,“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然而这也只是复仇而已,和屠城不可同日而语。至于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兵,是前朝白起的事儿,而王贲水淹大梁,性质类似于原子弹炸日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风赫赫的项羽,仅正史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就有六次大屠杀的记录,且都是战胜之后,仅为泄愤而屠城,目标都是平平民,甚至不仅是秦的平民,还有其他六国,立场“中立”的平民。此外,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背信弃义;杀楚怀王、杀宋义,囚刘邦父妻,手段下作。更不用说他的复辟将大一统的帝国倒退回千年前的西周时代,他的活人烹杀,他的咸阳焚城,他的盗墓,他的抢掠……

  在我的世界观里,战争无法避免,死伤皆必然。然而,底线是:平民不可屠,降卒不可坑。日本可以来侵略,但南京大屠杀就得被永远唾骂;大清可以征服大明,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是野蛮;蒙古可以征战四方,但一路屠城就是邪恶。可笑的是,沾满平民和降卒无数鲜血的杀人狂魔项羽,竟然在后世无人谴责,无人唾骂,反而冠上“西楚霸王”的千古美名,霸王别姬,流芳百世;而从未屠城、杀降的秦始皇,却顶着暴君的名义,被攻击千年。历代史家,你们确实有不得已的政治苦衷,然而,良心安否?

  五

  再来聊聊暴秦之“苛政”。秦的徭役税赋重,说法大多起源于提出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我看了原文,只有不精确的倍数,而无实数。后人也习惯只以“苛政”概括,而甚少对秦的税率和徭役频率予以量化分析。泛泛而谈,北御匈奴,南戍五岭,属于兵役;筑长城、修阿房宫、建始皇陵为徭役(修直道是蒙恬大军为主力,算作兵役)。对民力的征用,确实频繁,但这种压力,是否大于历代新朝百废待兴之时大开发的力度?是否大于建国后大跃进、上山下乡的力度?换言之,是否徭役之重,已到使百姓不得不奋起反抗的程度?至于税率,究竟税率几何,税种如何繁重,比之天朝的万税万税万万税,何如?我对这些,都不能确定,希望有更有诚意的史料,以作思考。但我知道的是,正史中,始皇治下的百姓,并无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三年自然灾害”之类的记载。

  话说开来,北御匈奴的事儿,汉族对匈奴大多数时候都是怂的,所以汉武帝时几次大胜仗被历代传颂,偏偏蒙恬从匈奴嘴里虎口拔牙夺了河套设了九原郡这么重要的事儿,历史地位不高。与之对应的,石敬瑭丢掉的燕云十六州,整个宋朝都无力夺回来,直到四百多年后才被大明收回。在平原上战胜匈奴之难,可见一斑。南戍五岭的事儿,搁在当代就是支援西部大开发;修长城的事儿,放到历代也都是值得歌功颂德之事,只有在秦朝,还要被孟姜女哭一哭。至于始皇陵,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汉武帝著名的茂陵,史书记载,盗墓的赤眉军十几二十万,排队搬了几十天,结果连墓里一半的宝藏都没搬完。想想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不由得对始皇陵充满遐想……

  六

  终于说到重点了,“焚书坑儒”。几乎可以说,这四个字,是将秦始皇的“残暴”彻底盖棺定论的关键词。一焚一坑,令人心悸;用词之狠,效用之巨,可以说是史上最佳文案。

  拆开了说。“坑儒”,我同意《秦崩》的观点,这事儿基本坐实了是诬陷。毕竟坑儒这么大的事儿,《史记》怎么可能不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写的很明白,犯事儿的是一帮方士,诽谤皇帝,按律被坑杀。只是因为“诸生皆诵法孔子”,于是在后世儒家口里,方士变身成了儒生。儒生们借着方士之名, 把自己抬上“殉道者”的高度,顺带狠狠黑了始皇,一举两得。

  其实,退一万步说,即使始皇坑杀的那四百多人,是货真价实的儒生,又待如何?不想简单评价,只想参照历代帝王之所作所为。清朝文字狱,明朝三大案,方孝孺“诛十族”,成吉思汗大屠杀,武则天滥用酷刑,汉朝巫蛊之祸…仅按我并不通透的史学知识,随手列举,杀人过万之例,比比皆是,可是“残暴”之名,却偏偏只扣在了秦始皇的头上,名号响亮,正宗原创…

  再说“焚书”,这事儿和当初的“逐客令”一样,是始皇政治生涯的错误之一。当年李斯劝阻了逐客令,这次却主导了焚书。一方面,焚书确实导致了一些珍贵的古籍的失传,开创了专制时代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坏先例。另一方面,焚书的规模多大,有多少书籍受波及,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从个人感觉而言,秦时焚书所造成的损失,并比不上这几次:一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政府和儒家对于诸子百家书籍的限制和破坏;二是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对于其它海量书籍的大规模灭绝;三是几十年前的“破四旧”(此处省略100字)。

  七

  其实说这些,并非想用其它帝王的错误来掩盖秦始皇的错误,也并非想为秦洗白。只是不满两千多年来历代在评价秦史时,对于“暴秦”、“苛政”、“焚书坑儒”这些词的脸谱化、符号化、定式化;也更为不满对于秦始皇和其它历代皇帝的评价时,毫不掩饰的双重或多重标准。

  秦始皇在当代人心中的印象,大多是《英雄》里端坐高位,掌管着庞大的杀人机器的冷酷帝王,或是《寻秦记》里过河拆桥,唯利是图的势利主公,或是孟姜女哭长城里不顾百姓死活的冷血皇帝…我年少时,自然也不例外。即使是看完《大秦帝国》后,我也依然将信将疑,作者的小说笔法,加入了太多玄幻和虚构,也带入了太多个人过分推崇的主观感情色彩。以至于书中许多原本可称为颠覆性干货的材料,黯淡无光,实为可惜。对秦的解读,其实完全可以从正史中推理,无需臆测。李老师的《秦崩》,没什么硬伤和三观问题,只是略显浅尝辄止,后半部分基本是《史记》的大白话版,无甚新意。还是希望,有朝一日,有客观的历史推理研究能还原秦之原貌,如果没有,等我有闲之日,我自己来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秦崩读后感摘抄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秦崩读后感摘抄词条  
美文

 又是一个月圆时

  这几天,随着中秋节脚步的临近,我的心情反倒一天天无比沉重起来,一种不安的情绪爬满眉梢。年怕中秋月怕半,眼看一年光景一大半已经过去了,我怎能不忧心呢?一年中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