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建筑史》是一本由王受之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70.00元,页数:46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现代建筑史》精选点评:
●看到熟悉得人名多么激动
●摘摘抄抄
●这本名著真是。。一言难尽
●考研,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就是直接扔掉书本,把这本一百多万字的大部头啃下来了。
●很好很系统
●现代建筑入门读书
●不断的重复和过多对个人经历的描述 让我到最后只能翻翻图看看罢了
●好書
●没有完全读完
●还行的,有点厚,我用了10天左右才看完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后感(一):学习历史的课外书
这本书内容很全很多,涉及众多国家的建筑发展历史和理论。只是因为有些内容有前后重复而有点儿乱,难以去记忆,只能涉猎,选择重要的拓展理解。不过还是比之前有看过的众多历史书所讲的理论性强些,让我理清了一些流派和思想的主线。特别是最后对于风格,技术,功能的讨论,直切要害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后感(二):相反
恰恰相反
我觉得这本书挺好的
历史本来就是模棱两可的
建筑史尤其如此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没有太过的意识形态
可能和作者在国外,或者不是建筑专业有关
相比国内的建筑史,太浓的意识形态
记得最早的外国建筑史,每章最开头都是资本主义批判
即便最近的清华的那本,,
对康的评述还是这样,,,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后感(三):请想读这本书,想引用这本书的朋友慎重,先看看朱涛怎么评价这本书之后,您再决定可能更好
“我对该书的总体评价是:
这是一个治学极不严谨、学术观念鲜有洞见、资料编排错误百出的低劣之作。它既不能作为一本信息翔实、可靠的科普读物,更无从谈起成为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建筑史论著作。我的依据有以下四点:
一.商业噱头令人生疑
二."史书"不合学术规范
三.常识错误比比皆是
四.历史论述捉襟见肘”
详细请看朱涛全文:https://app.box.com/shared/vpf2ehs704
《世界现代建筑史》读后感(四):做入门书还好
这是我的建筑学入门书:)读了2遍半:)第一遍是入门,读过还觉不错:)第二遍是复习巩固,就觉得有2个大毛病:说得浅、太重复。这本书压缩到1/3,该是不错的入门书。再半遍就是偶尔做工具书用。
但是,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暂时我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现代建筑史读本(我是说中文)可以替代。哎~我也等大家推荐更好的读本呢:)
:这方面我还是相信老外写的书,但是买了一本据说非常非常经典的《现代建筑:一部批评的历史》,又看不懂。以王受之这本书的水平想啃《现代建筑:一部批评的历史》,是蚂蚁啃大象:)
王老师一直是我比较敬重的学者,他的《世界现代建筑史》我也读过,是一本非常好的著作,但读了这篇《博物之馆》后,我有些不同的观点想和王老师及热爱建筑的网友们一起探讨一下。我对贝老的作品、生涯和背景是有一定研究的,并且非常崇拜他,他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我也巡礼过,可以说是贝老毕生积淀而凝聚的精华!我想很多人在这点上和我有同样的感受,但就谈到CCTV新楼还有国家大剧院等一些备受争议的建筑时,我就不然而然的问自己: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
我的答案是:我们需要贝聿铭的尊重历史、融入环境,我们需要库哈斯的癫狂解构,我们需要安德鲁的未来主义,我们需要隈研吾对材料本质的尊重,我们需要路易斯康对光与力量的控制力,我们需要约翰逊的72变、引领潮流,我们需要李博斯金的感性和信仰,我们需要尼迈耶的优雅和勇敢,我们需要西扎对空间的执着,我们需要博塔对康的延续,我们需要。。。很多很多,只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有情感的人,我们的世界是由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我们可以各自持有对建筑迥异的观点,可以设计自己认为“对”的建筑,可以拥簇自己喜欢的建筑师及他的作品,但我觉得如果要发表自己的立场和评论还需要斟酌和慎重,难道CCTV新楼和国家大剧院真的那么糟吗?虽然他们都花费了老百姓大量的钱,造价不菲,都毫不隐晦的张扬着自己,袭人眼球,都被评论为极不融入地方环境,斩断文脉的建筑,但故宫呢?它造的值吗?当时的老百姓喜欢吗?现在作为后代的我们喜欢吗?高迪呢?他的才华当时被世人认可吗?现在我们觉得他怎么样呢?所以我认为就以现在的我们来评论这个建筑到底好不好?值不值?还为时过早,我认为检验建筑最好的方式还是时间,如果它是个杰作、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就终有被世人认可的那天。
:作为评论老说,我觉得还是要像王老师那样以批评为主,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但前提是一定要斟酌和慎重!以上均为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同志们来探讨和拍砖,但严禁谨侮辱性言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