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次晚安》是一部由埃里克·普派执导,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 / 朱丽叶·比诺什 / 玛利亚·多耶·肯尼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来是冲着学摄影的人必看这一分享去看的,说起整部电影的画面和镜头感,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而且片子的节奏也是我喜欢的,不会过于强烈,但也不至于太慢,但感觉取这部片名还是有点牵强,影片要表达的不够突出这一片名,最不喜欢的还有就是故事的结局,不够浓烈,也不够惨淡,太过平淡,不够让人回味。
《一千次晚安》影评(二):很可惜的是预告片刻画的镜头那么美,而正片却完全弃了。
预告片当中朱丽叶每一次按下快门的瞬间都会呈现并且停顿下一张震撼人心的照片,我就是被预告片这样的画面给打动,并且我觉得非常有新意,可是在看影片的时候我一直期待的并没有,当然有些失望,但是情节虽然并不那么有力,可是细细品味还是很有味道。
还是不吐槽下朱丽叶的口语,有些口音也是正常的,并不是所以妈妈都想朱丽叶那样爱摄影和她的事业,我不能说胜过她的孩子,--------但是这部片要表明的主题和《美丽谎言》开头那一段是一样的吧。
断断续续的看完这部电影,朱丽叶·比诺什演的真到位。还记得他演的《布拉格之春》时的作劲儿。年纪大了在出演这种透着一股执着劲的角色,到有很多恋恋不舍的感觉。男主戏份不多,完全是比诺什的配角,一副《权力游戏》里的角色的现实版。
电影里,战地摄影师拍的照片都十分优秀,女主表现出来的天性真是无法拒绝。在她被炸伤送进医院的时候和男主的争吵时说,你当初不就是因为这样才爱上我的么?亦然......
一个人,到底能为家庭舍弃多少东西啊?天性还是要释放的吧!
《一千次晚安》影评(四):人与人的不同
当我为现状担忧,思考自己的以后
世界在思考什么,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年轻人们是否像我一样在夜晚的时候总是会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人生……或其他什么类似
战地记者的镜头冷静甚至不可避免给人冷酷感,但它同时热情,坚毅,充满崇高的使命感。
她用镜头下的世界告诉你,不总是有人拥有在平静夜晚思考人生的机会。
很多人拥有的只是被人决定生死的命运。
那一刻我又有那个感觉
敞开心扉,扔掉所有保护壳,觉得那些不可能重新变成了可能。
__一千次晚安 观后
《一千次晚安》影评(五):她除了记录,无事可做
挪威电影,开头挺震撼的,但主要还是讲理想与亲情,女主是一名战地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重伤回国,丈夫告诉她不愿意在提心吊胆地等她归来,要和两个女儿一起离开她,女主决定放弃工作,陪伴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本来一切尘埃落定,但大女儿上学研究非洲,拉上母亲到非洲难民营采风,遇上种族屠杀,女主送女儿上车逃离后拿着相机重返难民营拍摄实况,家庭再次破碎,最后女儿还是原谅了母亲,“当我想到那些天天生活在惊恐中的孩子们,他们显然比我更加需要她”,女主再次踏上战场,但作为一名记者,她除了记录,无事可做,无法改变镜头下那些人的死亡,她一边拍,一边留下了眼泪...好片。
对于记录战地摄影师的电影来说,这部还是拍的挺有意思的。
作为一名女摄影师,记录苦难,记录战争真的很不容易。
我感觉到她成熟的痛苦,但是我觉得这个片子拍摄的痛还不够痛,还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她和家人的隔离,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她举办葬礼,每次她都起死回生。我想家庭对她来说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揭露战争的丑恶的记录。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真的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矛盾和冲突可能随时会激化,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没有人情味。我不知道什么可以改拜年这些人的命运。可能什么都不能。
一千次的晚安这个名字太过抒情。或许取名为“一千次再见”更符合她的生活。
《一千次晚安》影评(七):工作和家庭二者中若需取其一,我永远选择家庭。
该拯救全人类还是把自己的小家庭维持好,work or family,仍旧是值得思考的议题。题材本身很好,每一帧的画面也像是为了突出战地摄影师这个职业一般唯美至极。"There is power in your pictures." 从小便很向往及欣赏战地记者/摄影师和无国界医生这两个太伟大的职业,长大后反而变得畏畏缩缩。 Steph says,“I think of the kids who go through this everyday. They need her more than I do." 要回归正常凡人生活相夫教子这件事情对一个看过太多生死的战地摄影师妈妈来说显然太难。看到她抛下女儿在车里而自己在四处逃散的人群中逆流,在枪林弹雨中拍摄第一手素材那里,真心气炸了!也完全支持她丈夫的生气和女儿的恐慌。女儿Steph境界太高,我纵然可以理解,但即使一个妈妈的事业可以拯救全人类,只要是以牺牲其子女及家庭的幸福来达成,“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这种做法在我现在这个自私的阶段大抵无法接受。[失望]
《一千次晚安》影评(八):我无法做到的大爱确实更伟大
当和平社会、发达国家的孩子们在海滩上跟着海洋学家寓学于乐时,当他们的父母质疑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时,见过太多被战争摧残的儿童的各种惨状的瑞贝卡,冷冷的插话说:老师管教学生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于是她成功的把天瞬间聊死。
大女儿因为母亲常年在战火中奔波,在担心失去母亲的恐惧中,变得敏感内向,缺乏安全感,天真烂漫的小女儿更是毫不掩饰对妈妈的思念。对爱的敏感是安全社会里被好好呵护着的孩子,才有的诉求。相比之下,喀布尔跟大女儿一般大的女孩子的腰上却被捆上沉重的炸药,以青春年轻的身躯去做人肉炸弹,跟小女儿一般大的稚弱的孩子,在爆炸中四处逃窜,被炸得血肉横飞,她们也是孩子,可是她们哪里知道爱的滋味?
瑞贝卡对女儿说:成长的过程中,你会逐渐知道自己的本质,知道你是谁。爱的本能,驱使她举起镜头,去拍摄那些需要被拍、被知道、被同情、被帮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她是女儿们的母亲,面对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她会流泪,她也是一个战地记者,目睹人类的苦难,她的心会流血。
《一千次晚安》影评(九):近乎纪录片
这部电影真实得像纪录片一样。
影片一开始我就被Juliette Binoche的表演深深震撼,她完全和角色战地摄影师Rebecca融为一体。
她震惊、疲惫、悲恸、伤心、遍体鳞伤,她有皱纹,有黑眼圈,有岁月的痕迹,有战争的伤害,她眼睛仍然里有光。
她就是那个人,而不是别人。
她就是那个自小笃定成为战地摄影师的Rebecca。
她的事业源自于愤怒,却带给她平静,甚至生命。
如果问她,在家庭和战地记者中选哪一个,不是太残酷了吗?
这个世界需要人们各司其职,有的人带着使命降生,他们是关不住的,他们用生命改变世界。
即便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掌握在别人手里,比如NY的媒体大佬背后的山姆大叔。
电影里的光影尤其的美,也尤其深邃,像漩涡一样让人沦陷。
无论是北欧静谧广阔的隐居生活中的点点黄光,
还是阿富汗沙漠中行驶的货车车厢里微弱刺目的残光,
亦或是难民营伊斯兰建筑的中庭里投射下的冷酷而神圣的死亡之光……
可是这些光,似乎还不如北欧冬日的海水有温度。
有两个点觉得可惜,其一是大女儿Steph演得不够好,小姑娘的演技还是很稚嫩,而她这条线也设计得太突兀,也许青春期的少女就是这样别扭的成长的吧,还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爸爸有什么也不会直说,总是闷闷的,而妈妈的工作一直不被家人接受。其二是爸爸好年轻啊,大胡子也掩饰不住的年轻。
《一千次晚安》影评(十):Life or Career
这部来自挪威的电影拥有着和北欧气候一样的气质。也和故事的主角的职业战地记者一样,有一种冷静,克制,平淡的味道。
影片起始对于自杀式炸弹者的表现,中段的集中营屠杀,结尾的再呈现。展现了战地记者的常态,客观,只是单纯的表现事件。这一点本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现在看来,能做到者实属不易。
电影的叠化转场堪称精彩。女主的心态有两次改变,第一次决心回归家庭,却又因女儿的缘故重回混乱的非洲。第二次决心去继续自己未完的拍摄,又因女儿的留言而暂时驻留。因为她如此热爱这份工作,又想同时兼顾自己的家庭。工作和家庭的矛盾贯穿全片的始终。人的一生或许就是在不停的两难选择之中艰难前行。
影片的内核其实还是一个在自己所爱的工作和自己所爱的家人之家的艰难选择。中国古代便有忠孝难两全之说,战地工作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和脆弱性更容易导致其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创伤,以及其工作性质对家人带来的心理困扰。不仅限于个体本身,对于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解决的方式无它,要么迁就家人,要么执着工作。当一个人结束了一个人生活的岁月,他就必须要舍弃一些什么。同样,当你下定决心和一个人开始长久生活,也要明白,你要容忍一些什么。如果那工作真的是你生活的源泉,哪怕短暂的决心放弃,你还是会念念不忘。其实最佳的解决方式还是那句说了又说的话:理解万岁。最后,女儿也懂得了理解,选择了支持。
感谢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不顾危险,不顾高压,敢于向我们展示世界本真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