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秦汉史》读后感摘抄

  《秦汉史》是一本由翦伯赞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6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汉史》精选点评:

  ●翦老应该是个挺有个性放浪不羁的人。终秦汉二朝,土地问题和新旧地主之间的矛盾,贯穿了四五百年。

  ●秦汉时期的历史我很喜欢

  ●超级喜欢秦汉时期

  ●史料非常详尽,做了无数笔记…就觉得翦老简直是和刘邦刘秀有仇233这是着眼全局的一本历史书,够开阔,不过想要了解得更详细就需要读者去另下功夫了。公知们大概会觉得立场太红,我倒觉得读起来还好,毕竟有立场无可避免。想到写作年代,就更觉得书里大量引考古成果的可贵了。

  ●文笔极佳。然而翦伯赞先生的逻辑是,无产阶级是对的,农民是无产阶级,所以农民起义一定正确,“越有知识越反动”,“上山下乡”向农民学习,以及“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自然推导出来的吧。史实的再现,必然夹杂着偏见与谬误,不同时代的历史学者所再现的毋宁说是不同的倒影。

  ●比较不感兴趣

  ●土地问题就是一个历史的梗

  ●马克思主义史学得看放在谁的手里,要是放在史学大家的手里,照样能成一家之言。

  ●涉及的面广不要紧,杂乱无章就不太好了。还要与世界历史做对比,真的挺费劲的。而且个人感情色彩太强烈了,字里行间都是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仇视。真的是与商人地主阶级杠上的感觉,反正你们这些大商人都是一个个坏的很。反正不管你们是不是,最后都变成商人地主了。最大的缺点是我对于翦老运用史料的严谨性表示怀疑。

  ●可以拿来读着玩玩,适合入门启蒙,文笔很好,可读性很强,但已经不太适合拿来做学术研究。首创之功不可磨灭,阶级史观也不能全盘否定。虽然要用历史主义的眼光看历史,要看到翦老成书的年代,但例如将秦代种种都归结于商人地主,也没对商人地主进行详细客观的考证,直接断定秦政府是商人地主政权的说法让人存疑。(且不说一般的历史常识为秦代土地兼并并不发达,商人地主并不是当时地主阶级的主体)

  《秦汉史》读后感(一):入行时的启蒙读物

  第一次读翦老的这部书是高中,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第一次发现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去写,这样去解读的。

  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拿到中国通史的第一本教材,惊讶的发现居然还是这部秦汉史!

  《秦汉史》读后感(二):秦汉史

  我看的秦汉史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版本。在这本历史书中,作者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研究历史而且充分利用了前四史,还利用了《汉纪》、《后汉纪》、《东观汉记》、《七家后汉书》等史部书籍。此外,对经、子、集各部的有用文献,也最大限度地收集并加以利用。足以显示作者写这本书的严谨性。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了秦朝、西汉、东汉从兴起到灭亡的历史。分别从每个朝代的历史形势、经济结构、农工商、政权的性质、组织、发展、崩溃、意识形态。还将每个时期与当时的世界形势进行了比较,最后写了两汉时期的儒学发展、科学、文字、艺术、宗教。可以说是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秦汉的那段历史轨迹。

  在这本书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作者从世界观和民族观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写作的眼界十分的开阔。而且作者的文笔非常的漂亮,思路严谨、将他对这些原始材料的解释,用十分生动浅显的语言在正文中表达出来。是很值得一看的书。在书中作者也发表了很多自己的观点,立场十分的鲜明例如他评价王莽一方面对其篡权的行为进行批判说“从王莽篡汉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无不把仁义道德挂在口上,用圣经贤传作为自己犯上作乱的掩护”,另一方面也称赞了王莽的改良政策“假如我们离开‘袒刘’的立场,则王莽仍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一位政治家,这就从他大胆的执行改良政策体现出来。”“从当时社会经济所发生的病症看来,王莽的改革,正是对症下药。”

  《秦汉史》的版本有很多,我不曾一一拜读。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这本书。

  《秦汉史》读后感(三):大乘之作大家之言

  

这本书的Marx史学意味相当明显。到处弥漫着洋洋洒洒的大历史观。这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趋势了然于胸的自信感,确实是Marx所谓历史科学的一个典型特征。

不过,即使同样是Marx流派的历史学著作,大家写来,仍然是把那种洋洋洒洒千年一瞬的感觉写出来了。所以,很难去做什么客观评价,只能列几个阅读中的感想:

1. 翦伯赞仍然是革命家出身,所以对于失败的造反者都报以相当的同情,无论是贵族出身的项羽,还是真正草根出身的赤眉、黄巾军等等。书写他们的时候,即使是错误也都笔锋相对委婉,与刘秀、刘邦这种同样也是造反者的描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2. 作者的大历史观的笔法确实相当气势滂渤,写完中原地区,突然一个视角抬升上升到少数民族,然后再猛一个拔高,到达世界范围。这种写法确实读来相当震撼,同时也对作者知识的广博非常折服,考虑到翦伯赞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所以他对于中亚和匈奴有着更深的理解,也就不足为怪了

3. 作者通过土地一以贯之的方法来论述了西汉和东汉的区别,以及西汉和东汉发生变革的「真正」原因,真的是太有Marx和Hegel的感觉了。但是论述得相当谨慎和完整,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得不折服,这个至少是可以做为一个去思考和理解的原因,而绝非完全的牵强附会

4. 作者提出的外戚专权、宦官专权是政治腐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尚书慢慢地变成权力集中的官职是因为中英集权在不断的加强。这些论点都相当的精妙,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在点头赞同,确实收获良多

5. 现在看来我们的历史教材应该与翦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怎么看写农民起义的地方,都觉得相当眼熟。

  《秦汉史》读后感(四):理论、史料和史学——读翦伯赞《秦汉史》(《中国史纲》第二卷)

  按照“整理者说明”,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写于抗战重庆时期。皖南事变后,党中央为保存干部,积蓄力量,制定了“三勤”方针,即“勤业,勤学,勤交友”。翦伯赞开始撰写其准备已久的中国通史工作。1942年完成《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1943年开始撰写第二卷《秦汉史》,1944年年中完成,1946年7月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出版。

  翻阅翦伯赞《秦汉史》,我们会有一种神奇的体验,既陌生又熟悉,既新颖又陈旧。陌生的是和前三本论述完全不同的角度,熟悉的是其史观,社会模型,分析方法,内容阐述等。新颖的是和吕思勉钱穆等潜伏在后面的现代史学理论不同,这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走到了史学著作的前端,构建了整个著作的框架和体系,陈旧的是这种体系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发扬光大,形成一个套路,更多只存在于教科书而渐渐被修订或放弃。

  而此点是本书最大的特色,也是其最大的价值。虽然其史料也极为丰富,不但包括史书,也包括了最新考古及研究成果。但这个史料也是为理论服务的。虽然史料也有少量的辨析,但和传统史料考据辩证,以及史语所傅系“史料即史学”不同,史料更多是为证明理论用的。所以我们更多看到的不是史料的考证辨析判断,而是史料的展示。这也成为后来同类著作的一个特点。我们将这种展示直接作为一个结论接受,来认识这个时代。

  要理解翦伯赞史学著作的价值,不得不再深入谈谈理论、史料和史学的话题。翦伯赞在1946年4月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出版公司出版过《史料与史学》一书,共收论文三篇《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和《论刘知己的历史学》。后补充加入《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以同题书名作为大家小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而最能体现其理论、史料和史学观点的是其1961年批判“理论挂帅”《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一文第八章《理论、史料与文章》。由于其中的观点很重要,就多抄录一些。

  “理论挂帅,不是只要理论不要史料,不是用空洞的抽象的社会发展史的一般原理原则代替具体的历史,只是说要用这样的原理原则分析具体的历史。

  理论挂帅,不是用一般原则去套历史,把史料硬塞进原则中去作为理论的注脚;而是用理论去分析史料,通过史料的分析,对历史事件或问题,作出理论的概述。不是用原则代替历史,而是从历史引出原则。

  理论挂帅,也不是先写一段理论,再写一段史料,或者先写一段史料,再写一段理论,使理论与史料分离;而是要把史料溶解在理论之中,或者说把理论体现在史料之中,使观点与材料统一,让读者自己从史实的叙述和分析中看出理论。”

  翦伯赞的论述看似似乎很有道理,很好的解决了理论和史料的问题,但细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

  一、理论始终是挂帅的。无论史料如何处理与理论的关系,史料的应用如何进行优化,理论始终的主的,是基础的 ,史料是辅的,是服务的。

  二、不用空洞的社会发展史的一般原理原则代替具体的历史,但理论本身必然不仅仅包括原则,而是原则和内容的一体。原则和内容如何进行区分,原则抽象到什么层次才可称为原则。这不仅仅是马K思主义史学作为权威在很长时间内的问题,在其他史学理论中也多少有这个问题。

  三、当一个理论居于凌然不可侵犯、不可修改的地位时,史料无论如何丰富,如何分析,如何和理论进行融合,史料和理论的地位都不是对等的,史料都只是理论的一个注解,去得到这个理论。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定将西方史学理论引入到中国新史学的价值。如果说“史料即史学”是新史学的第一阶段的话,以史学理论指导史学研究是新史学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还在方兴未艾的发展中。史学理论不是说不重视史料,而是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科学的最新理论应用于史学,以期对史学进行更具哲学、历史和人类的高度考察,以对历史做整个或某个角度的把握。而不是就史料史料,及问题谈问题,陷入历史的碎片中。

  即使在如此早期的阶段,在理论不纯熟,理论和史料融合粗糙的情况下,翦伯赞《秦汉史》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收获。如其应用马K思唯物史观对土地所有关系的考察,分析了先秦到秦汉土地所有权和阶层的变化。

  “当太古之初,中国的土地和今日之阳光空气一样,是一种人人得而用之,人人并不据而有之的东西。到传说中的‘皇帝’、‘尧’、‘舜’、‘禹’以致‘夏代’,中国的土地,遂为当时各氏族分别占领,而属于各氏族全体成员之所公有。到殷代,殷代的奴隶主贵族征服了黄河腹地的诸氏族,收夺其土地,于是中国的土地之一部,遂有氏族的所有,转化为奴隶主国家的所有,亦即奴隶主贵族之全体的所有。到周代,周族克殷,没收了殷代奴隶主国家的土地,并继续收夺当时诸氏族的土地,把这些土地转化为封建国王的所有;再由国王以其名义上所有之土地,分赐于其左右从属。由是中国的土地遂由奴隶主国家的所有,转化为封建领主之个人的所有。自春秋末叶起,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所有的形态,这就是商人地主的土地所有。……到战国时,随着都市经济之发展,商人地主的土地所有日益扩大,甚至影响到封建领主的经济管理机构之改变……但直到战国末页,中国的土地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封建领主之所有。……到始皇二十六年,秦国吞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旧的土地所有者,国破家亡,身为奴虏;而新的土地所有者商人地主,遂完成了土地收夺的历史任务。”

  翦伯赞不愧为经济学专业出身,如果我们将理论中奴隶制国家等概念拿掉,我们必须承认,翦伯赞的这段论述是基本符合事实的。虽然这里把土地所有者和阶层直接一对一的对应,商人地主的说法以及秦统一后商人地主完成土地收夺有待商榷。而这种社会的论述,我们在钱穆、吕思勉等人的论述中其实也可以看到。虽然钱穆把商人地主称为商人阶级,吕思勉称为资本势力,对于其兴起取代时间观点也不相同。

  翦伯赞对于史料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考古史料的使用,很大的丰富了人们对于汉代社会的认识。如其对于西部边塞的描述,其对各经济门类发展的描述,其从汉画像石展现的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不止展现了历史的演变,也展现了秦汉更为全面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时代风貌。

  而其浪漫的文笔也让人印象深刻。如其对于秦皇汉武的描述:“当始皇二十几岁的时候,他已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受到了教育,他已经具有一个国王应有的机警和老练。但他并不如后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长着一幅严肃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母亲的遗传,他应该是一位英俊而又漂亮的青年。即因他的英俊,所以他才能运用商人地主的力量,完成统一中国的伟业。”“说到汉武帝,也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很活泼、很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黩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旅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徒,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之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

  不知道这个表述是否和那个著名的秦皇汉武的词有关。但读着,也觉得翦伯赞可爱了起来。

  《秦汉史》读后感(五):读起来非常过瘾的历史书

  前言:

  笔者不得不说翦伯赞先生的《秦汉史》绝对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历史书。单单来看书的目录就能略知一二。翦伯赞先生按照时间段来划分,秦,西汉,东汉,同时也把历史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的历史书让笔者回忆起高中的历史课本,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不得不说的是,在翦伯赞先生在细致的历史材料当中进行划分,用功之深刻也让人有所感触。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系统地分类历史,确实能让读者记住不少秦汉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作者从世界观和民族观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写作的眼界十分的开阔。而且作者的文笔非常的漂亮,思路严谨、将他对这些原始材料的解释,用十分生动浅显的语言在正文中表达出来。是很值得一看的书。在书中作者也发表了很多自己的观点,立场十分的鲜明。例如他定义秦汉是中期封建社会的开端。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他的分析却非人云亦云,仅从表面说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是阐述背后的新兴商人地主阶级代替封建贵族在秦国当权,代表了一种新生的,无可遏制的力量,面对六国腐朽的封建领主统治,自然是摧枯拉朽一般,这才是秦灭六国的根本原因,并非始皇帝的雄才大略,因为他继承王位时才是个13岁的孩童。他敏锐地指出秦汉政权的商人大地主性质。他认为,秦朝的建立,是商人地主取代旧贵族的过程。秦朝政权,是新兴的商人地主的政权。这个性质,也是秦与两汉政权的共性。不同之处在于,西汉初建之时,存在旧的商人地主与新的贵族地主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直到汉武帝时,二者才渐渐融混。两汉的不同,在于集权与分权的变奏。在西汉,是经过一个长期的地方分权的时代,然后才达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在东汉,则一开始便是中央集权。

  作者引用大量的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说明商人地主阶层与底层农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差异,以及商人参与王朝政治的事实,证明了秦汉政治的商人地主性质。同时也质疑了过去常说的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观点。对于西汉初年抑制商人的动机,作者则将其归纳为新旧贵族的政治经济博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说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分析政治要从分析经济开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翦伯赞先生对于分类的排序是经济放在先,然后经济,最后才讲到文化吧。

  资料的来源及运用

  翦伯赞先生的自序当中,已经说明了他所参考的历史文献。先是有系统记载的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荀悦的《汉纪》,还有诸家的《后汉书》。翦伯赞先生注重广泛采集史书,并不是一知半解地跟着一两本史书脉络走。在书中的引用方面,作者非常巧妙地加入史料佐证。有的是在注释当中,有的则直接引用。而且引用的方式让人赞叹是如此和谐。比如在讲西汉饥荒的时候,先是说了山东河北饥饿的农民四方蜂起,各推首领,紧接着就说“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云:……”既是提供了证据也丰满了内容。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翦伯赞先生十分重视历史证据。考古学上的发现也在本书的讨论之内,不仅仅有居延出土的汉简为证,甚至于从罗布泊沙漠中出土的汉代古钱和其他遗物也被视为是汉时通达西域的古道证据。这些被埋葬千年的物件,成为了历史学家说话的最好证明。

  但同时本书著于1944年,在那之后到今天这六十多年间的材料很遗憾并没能被补充进去。但他一些基本结论仍旧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历史当中的民族观念

  笔者才疏学浅读的史料甚少,在那些甚少的史料当中笔者未曾留意原来历史当中还是有民族观念的,笔者以前所认为历史中的民族无非就是汉族和蛮夷狄戎而已。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在阐述秦朝背景的时候便提到了“秦族”这个概念。“秦族,本是夏族的一支,即羌族的苗”,在书中的注释里原来秦族的解释源自于《史记秦本纪》的“秦之先,帝颛顼之苗,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在史记中有这样神话色彩的秦的祖先,说秦的祖先和夏的祖先有所关系,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关系。但是本书当中提到这样的秦族是非常有趣的。让我们联想到当时的战国格局当中每个国家是一个民族,那么秦统一六国也可以说是秦族统一六族。先生把当时周朝的分封看做是周族统治了其他的民族,而后秦族统一了中原的这些民族,形成汉族这个概念。作者非常细致地花费一个小节专门讲述中国的民族划分,什么北狄、西戎、百越族等等。这些民族概念令第一次接触到的笔者兴奋不已。

  语言之优美

  翦伯赞先生写历史,并不那么死板教条,语言和修辞非常美好,富有画面感。比如“战国末叶,新兴的秦族,正如一条波浪壮阔的洪流,自中国的西北,滚滚而栋,泛滥于中原,他冲决了中原诸国之封建地方区划的堤防,打通了一切阻碍经济文化和血统交流的障壁,使中原诸文化种族,在他的冲刷与激荡之中,融化混合而凝结为一个整个的种族,即后来的汉族。”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历史,画面感油然而生,想象着秦族跋山涉水地打仗,何其壮哉!

  还有在讲东汉时的《东都赋》时候有一段也是让笔者印象尤其深刻的:“当时洛阳城东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池沼,名曰洪池,绿水潺潺,丛生着芦苇和菱芡,有各种的水鸟和鱼鳖之类,可以供皇家的庖厨。在洛阳的西郊,有一个很大的院落,名曰西园……”。翦伯赞先生根据《东京赋》想象出来的东汉皇家美景,非常有趣,就好像他亲自参与过的事情一样,让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感受到历史的亲切。

  立场鲜明,爱憎可见

  在作者描述西汉建立的时候,对于刘邦的描写让笔者印象极深。作者写刘邦是趁乱而起,企图夺取政权,而他夺取政权的途径是“肃清农民叛乱,削平旧贵的力量,在秦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上,再建立起商人地主统一的政权”。作者形容刘邦用的是“好酒及色”,凭空捏造神话故事,刘邦编造贵族谱牒,这些无疑指出了翦伯赞先生对于刘邦的态度。他评价王莽。一方面对王莽窍取政权的手段表示蔑视,他说“从王莽篡汉的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无不把仁义道德挂在口上,用圣经贤传作为自己犯上作乱的掩护”;另一方面,他也肯定王莽的改革理想,“假如我们离开‘袒刘’的立场,则王莽仍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一位政治家,这就从他大胆的执行改良政策体现出来。”“从当时社会经济所发生的病症看来,王莽的改革,正是对症下药。”

  在作者说到焚书坑儒时,“这四百六十九个诸生,在当时的政治看来,都是一些死有余辜的反动派;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都当时最有学问的知识份子。他们的被活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损失。虽然,谁要他们不隐藏山林而要投降新朝呢?文人而无气节,也是取辱招祸的原因。我因此于诸生之被活埋,不胜其感慨。”翦老似乎对隐士还是赞赏的,比如他认为仲长统所言“(当东汉末际)清洁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这非常有趣,他不反对儒家,但是入仕的儒生在他看来就是参与政治斗争的,所以他们是死有余辜的反动派,这样的观点放在现在也是十分有趣的。

  作者对于汉代儒学的评判也是相当的激烈:在当时,它(儒家哲学)已经被捧上文化思想的王座,它已经僵化为“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且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份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因此,在当时,这条狭路上便挤满了利禄之徒。他们口里念着圣经贤传,心里想着高官厚禄。为了多领禄米,总得东扯西拉,说些“子曰诗云”。这样一来,儒家学说的“枝叶”遂日趋“繁茂”,以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这些带着作者感情和立场的笔触,反而让我们看到的历史不同于我们希望的中立立场或者我们可以说翦伯赞先生的历史书是一本充满着个人特色的书。他的观点放在那里,不必迎合读者,只要求史料的客观,并不要求作者观点的客观。

  还有作者对于太学运动的支持也在其中有所说明,“知识青年,往往出现为革命的先锋,这在中国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中国的知识青年第一次出现于政治斗争的前线的,便是东汉末的太学生。”,“自此(党锢之祸)以后,当时有气节的知识份子几无遗类,中国的文化也为之凋残。作者强调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气节,不禁让人联想到作者所身处的时代和环境。继而还有翦伯赞先生对于张角的态度“最初出现在农民大众面前,是一个慈祥的教主。……张角虽然是一个教主,但他并不告诉农民把希望寄托在天国,在死后会进入天堂;反之,而是告诉农民要争取这现实的世界,及身的时代。这位教主,具有拯救人类的热情和反对罪恶的勇气,具有推翻当时暴虐的政治的决心。”对于这样支持人民运动,支持革命的态度,更加让笔者确信作者一定是马克思唯物历史的忠实拥护者。

  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秦汉

  作者讲到西汉时期的西方世界时说:“当时的西方世界,是罗马势力的发展,中国势力的西进,而大月氏与安息两大势力,则屹然横亘于中亚,成为东西两个世界的历史交流之障壁。”他认为东汉对世界的政治影响,并不减于西汉。“至于其文化之所沾渐,声教之所周流,且超西汉而上之。不仅使中国境内诸种族的历史,又获得一次综合的发展,因而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同时,又使东西两个世界的文化,在中亚一带获得了再度的直接接触,因而又促进了世界史的统一运动。”翦老认为,“大月氏,是中国历史运动压抑中第一次抛出去的一块历史碎片,也可以说是中国这个太阳系统中的一颗流星,这颗流星,降落在中亚,像殒石一样,落在妫水流域。然而它在妫水流域,却大放光明。北匈奴是中国历史运动压抑中第二次抛掷出去的一块历史碎片,也就是中国这个太阳系统中第二颗流星。这颗流星后来降落在欧罗巴的原野,成为四世纪西欧历史的动力。”

  在书中也表明了西汉末期对于外族,西汉的统治者们采取的是掠夺与剥削的相处模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友好,但汉族对于其他外族的压迫同时也使一枚历史的发动机,推进了外族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的联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讲西汉时还有专门的章节来讲西汉时期世界的新形式。讲到希腊人怎么样,罗马和迦太基在打仗,还有游牧的伊斯兰人,还有散布北欧的日耳曼人。西汉初的时候罗马骑兵进入亚洲大陆了,这些古代的世界历史对于我们的国家有什么影响呢?作者非常明确地指出在这样的世界历史环境中,造成的是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我们国家今天的许多民族就是那时候因为战乱或者逃亡,外族进驻,与汉族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而在世界的大版图当中每一场战争或者每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带来的影响都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促进了历史的发展,人类脚步的延伸,另一方面,在强大中也包含着矛盾。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秦汉史》读后感摘抄  秦汉  秦汉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心殇

  寒衣节将至,顿时悲从心生,两行热泪肆无忌惮的倾泻而下。为你执笔,落字成殇,把对你的思念注入笔端,为你带去我的思念,我的祝福。如若可能,今夜我愿化作一缕轻风,...(展开)

美文

 生活需要磨合

    前几天,收到车主服务的短信如下:温馨提示:交警部门认为,穿拖鞋、高跟鞋开车,与“拨打、接听手持电话”一样,都妨碍了安全驾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