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闻见录》是一本由朱家溍 著 / 杨良志 编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北京工作过半年,对当地的文化十分感兴趣,也是在这里才真正能够直观看到延续许久的中国文化。朱家溍虽说不是北京人,却生长在北京,从小生活中的熏陶让他熟悉了北京当地的文化。他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这也就说明他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历史中的北京,他的作品也是十分具有官方性和学术性的。
北京,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在,都是很有故事的城市,一股京腔十分具有代表性,讲起故事来也是一种享受。喜欢中国的人们都知道首先要去的就是北京,这么一个庞大城市,如今也已经人满为患了。我在北京的时候打车最佩服的就是司机,竟然能够背下每一条街道,但半年时间我只记住了我家楼下的那两条路和两个胡同。和上海的弄堂一样,胡同里和街道上完全是两种景象,之前看过电影《老炮儿》就应该知道。如果想要在北京找素材那再容易不过了,通过朱先生笔下的文章欣赏旧时风景的同时,还能够看到当地生活中真实有趣的历史。
一个人的一生虽然并不算长,但一个城市天翻地覆的变化完全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生,作者就见到了这种变化,从而生出很多感叹。这种亲身经历和通过记录了解的感觉是不同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所以不会对一些细小的事物产生情愫,哪怕是一点过去不经意间闻到过的气味,在多年之后偶然碰见也会产生无限遐想。
只有亲身体会生活,发现他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才能够找到美。现在人们的生活少了,年轻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生活这个词好像早就被城市所淹没,人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就像井底之蛙一样看什么都是好的,以为身边就是全世界。其实这也未必不好,傻人有傻福,看着身边的人能够为吃一顿好的而快乐半天,我也是很羡慕的。寡言未必是不懂,无确定立场未必是不了解,一个内大于外的人往往能够在旁观的角度看清更多东西,这就像我们总给人家出点子,却在自己遇事时求助他人一样。我们能够想的只是过去,仅剩的美好记忆则是我们心中的北京,这样看来失去的也不算太多。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它又是六大古都之一, 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在这里定都,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些帝王选择在北京定都,一定也是经过千挑万选综合考虑做出的选择,它不仅深受帝王皇室的热衷,也被无数的百姓所热爱。人们热爱北京的水土也热爱北京的文化。
《北京闻见录》正是笔者对北京的这份热爱传递给读者,让热爱北京、喜欢北京文化的读者和作者在书中结缘。书中是有考证的经典的文学,避免道听途说鱼目混珠。这本书的作者朱家溍生长于北京,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他还是一位清史专家,他对北京、对故宫、对北京的历史是极了解的。就这本书而言,作者对故宫,也就是以前的紫禁城是研究得极透的。
他看清的不仅是故宫表面的景和建筑,还有故宫内藏的典故和历史。老专家老学究,写的这《北京闻见录》并非文绉绉的,而是接地气、通俗的。他先聊起自己作为一个参观者时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还有他在年轻时经历的故宫博物院的院庆情景,让读者看到老学者他也曾经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曾以普通人的眼光去看这令世人瞻仰、引世人无数好奇的故宫博物院。以平民的身份和平民的眼光去看懂这神圣又神秘的故宫。
全书分三辑,辑一重点讲的就是故宫博物院,以前的紫禁城的核心;辑二讲的是北京的其他让朱老兴趣盎然的场所和旧事;辑三则是他为一些与北京相关的书写的序或是约稿。
故宫里的故事里我尤为感兴趣的,虽然到过故宫,也看过不少清宫剧,但是故宫里各宫殿的功能、布局,发生在那里的真实的历史故事还是知道得甚浅。而从这本书里不仅了解了故宫里各殿功能、是谁使用,里面布局如何等,还知道了许多经证实的史事。例如,这两天气温骤升,朋友也聊到了避暑一事。说起避暑,我们在清宫剧里常会听到皇室在夏天的时候会去承德山庄避暑。朱老在此书中就有一篇写《清代皇帝怎样避暑》,说是室内会陈设“冰桶”,还有在太阳高照的时候把堂帘支窗放下,保持室内凉爽,等到傍晚太阳西下,再卷起堂帘,让凉风进屋。这种方法,其实老百姓至今也都这样操作,这是生活的智慧。据说乾隆皇帝认为紫禁城的红墙是致热的原因,说到这,倒是有几分科学道理的,毕竟深色吸热,所以他们会在炎热的夏天到郊外的行宫避暑。
还有,书中还分析慈禧为什么要“垂帘”,诸如此类的历史典故书中比比皆是,读后会觉得大涨知识。
朱老无疑是热爱北京的,他说:“我深爱北京。回忆从前的印象,无论是居住的”绿槐荫里、深深庭院”,还是登高远眺的”城门矗立、甲第连云”,都令人神往。”而我们读了这本《北京闻见录》,也会对北京多一些认识,更滋生一份热爱。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很多的人会和我一样对首都北京有着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尽管我从未去访过这个城市,但是我却总是会从多方面的角度去感受认识这个有着故事的城市。
对于这座有着浓郁深厚历史,文化,政治的古都,我最近读了一本出自于朱家溍著写的《北京闻见录》。由此,我足不出户地畅享了一趟与众不同的文化历史之旅。
于书册文字之初,我们可以看到编者分享的彩色北京景色图。这让读者们未读其书即可对其城有一个最为真切的感官认知。随后,在这本历史文化书籍中作者通过三个不同的专辑进行了不同的展示。旧时的皇宫,北京各个地方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及一些精选的,关于北京城描绘的典籍类分享----就这些独特的角度将一个真切的北京淋漓尽致地加以呈现表达。而穿插这些正文的,我们还能时不时有着从插入的图片见证真实的北京城市。图文并茂的讲解让北京时刻散发着那份由内而外的立体感。
翻读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仿佛亲自拜访了这个古老的城市。第一个专辑其实概括而言更是大手笔地围绕着皇宫内院展开的描写。哪怕一个游客踏入北京故宫,我们都不一定能够如此全面生动地了解这么多的咨询量。然而有着笔者有着纵向性的讲解剖析,我至少觉得自己瞬间从一个整体大范围中领略了其中的众多精彩。假若游览故宫前可以细细一读这本书册,我们定然可以在真正走入这个北京曾经帝王们居住的所在地有着更为真切的把握。事实上,我更是借助这文字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于故宫中的建筑物,里面的陈列展品,里面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乃至于是但是皇宫中堂会戏,慈禧的垂帘听政等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点评。虽然滔滔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但是唯有着曾经的历史往事仍然耐人琢磨回味。那是一个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史;那更是一个时至今日都值得我们中华儿女牢记的岁月。而书中第二专辑的内容同样也颇有看头。这里的内容更分散于老北京众多地标性的建筑景点。不得不说游览北京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借由着这里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全方位的北京城市。它不仅是一个属于王朝的宫殿,它更是集齐大街小巷,旧宅邸胡同衙门等等。对于这封面的文字介绍,我个人觉得着实有趣真实地将一个更为真实的北京放大润色般让读者们深入了解。
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纸上游北京。但是这样的游览同样提高了我一个更为真切直击的北京城人之后度。相信未来的哪一天当我真正踏上北京这个古都时,这本书中的分享必然让我更加透彻地触摸到它的真切地道味。
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既有与生俱来的贵气和神秘,也有传承几千年的文化和精神。每次看到关于老北京的书,心里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先要看看北京到底曾经有哪些人,哪些事。
书如其名,《北京闻见录》是朱家溍先生写的一本关于老北京的见闻。作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文物专家,戏曲研究家、清史专家,这本闻见录的真实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就有了很大保证。
这本书分了三部分,一部分讲述故宫的历史变迁,一部分讲述了北京城老宅老物的历史,还有一部分是朱老为一些和北京有关的书写的序言以及关于饮食的杂说。
因为是闻见录,文章看似漫谈,然每篇都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很多见闻现在看来都是很珍贵的。比如,《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中,作者写到了六十年前自己参观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景象和现在人们看到的就很不一样。那时候的宫殿是溥仪出宫时现场的原状:寝宫里,桌上有咬过一口的苹果和掀着盖的饼干匣子;墙上挂的月份牌,仍然翻到屋主人走的那一天等等。这种情境,现在是看不到了。在《太和殿的宝座》一文中,作者则细细讲述了现在陈列的那个龙椅宝座的来历。原来,一把简简单单的龙椅,修复起来需要那么多工序,耗费那么多时日,居然用了934个工日。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工匠的精细和耐心,连带想起《我在故宫修文物》,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样的,北京城内的旧宅,作者也亲眼见过,有的还曾经住过。对于里面的布局、陈设、楹联都有详细的介绍,让人对老北京的住宅有了初步的了解。人和事也在宅子的变迁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自身的经历的讲述充满了回忆,也让所写的物和人更真实,有了史料的研究价值。
普通人写北京,大多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原来里面有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更关注内心情感的描述具体的细节往往说不清楚。作者因为身份和学识的关系,很多东西就描写得很专业。比如,《值得大书特书的吉祥茶园》中就提到了戏台没有前面的两根台柱。为什么呢?作者解释说,“旧式戏台的台盖,是聚音的设备,所以,没有台盖,音量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并且也不美观。-------吉祥园的台保留方台的优点,取消了台柱在观众视线上的障碍,又把乐队座位移在台侧突出的一个小台上。——”这么细节的地方,一般人还真不是很清楚。再比如,作者讲到的自己在北京的几座宅子,里面的的布局都是很有讲究的,宅子的格局、优劣,都有详细的解释,一些建筑样式、名称也让人重新认识了“宅”原来有这么多讲究。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读者读着也舒服。
因为作者的诸多身份,书中的很多内容互相渗透,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都信手拈来,饶有趣味。在这位老北京的讲述下,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老北京城就这么丰满地、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有辉煌的过去,有积贫积弱的过去,也有奋发的现在。老北京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牵动着做着的神经和回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北京深深的赞美和热爱!
从元、明、清三代到如今,从元大都到北京市,北京这座城市担任国家首都的时间不可谓之短,但人们常说的“老北京味儿”,却是有特定历史沉淀的一种称谓——到底是什么样的味儿,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在看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文物专家、戏曲研究专家、清史专家朱家溍所写的《北京闻见录》之后,却感觉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老北京味儿”吗?
朱家溍先生1943年在重庆参加故宫博物院文物保管和研究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平,历任故宫博物院科员、科长、编纂等职务,担任文物整理、编目、陈列等工作。作者生长于北京,对北京城的历史地理、地缘风貌、文物古迹又熟稔于心,加之对北京故宫以及清代史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所以才成就了《北京闻见录》这本精致“小书”,于其中将和北京有关的历史掌故、宅园古迹、饮食戏曲等娓娓道来,令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原味”北京。
拿现在的北京“网红”旅游地标来看,南锣鼓巷非常有名气,但商业气息却越来越浓厚,本来的特色反而越来越浅,所以大概也很难称得上是感受“老北京味儿”的好地方。而在朱家溍先生的《北京闻见录》里,最开始的几幅手绘作品,“故宫角楼”也好、“太和殿”也罢,抑或“颐和园昆明湖”,虽非实景,却具有一种“一见倾心”之感;当然,更多的“老北京味儿”,还是体现于正文里的字里行间。一点一点地去琢磨,不难琢磨出点期待中的东西来。
因为主业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保管和研究工作,所以朱家溍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是围绕着“故宫”展开,其中有不少细节确实让人有一种恍惚之感。比如故宫博馆院成立开放之时——那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呢——宫殿里是什么样的布置呢?朱家溍先生说,“寝宫里,桌上有咬过一口的苹果和掀着盖的饼干匣子;墙上挂着的月份牌(日历),仍然翻到屋主人走的那一天……”换成是今天的游人到故宫,如果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指不定有多么震惊呢!譬如对于电影《倾国倾城》,朱家溍先生虽然称赞卢燕的慈禧扮相“很有气派”,认为“正是西太后这个角色应具备的形象”,但对于影片本身,结论却是,“整个影片是闹着玩的”——因为其中“所有细节没有一点对的”。怎么着不对呢?作为故宫文物研究专业人士,朱家溍先生从“去”的读音、西太后吃早饭的地点、宫中演戏的细节、西太后梳妆等方面逐一道来,十分让人信服。电影虽然演绎的成分更多,不必过于执著于历史真实,但必要的细节该讲究的时候就应该讲究一下,而不能想当然甚至于胡乱说。
《北京闻见录》中,朱家溍先生一共收录了三辑、三十五篇文章,或长或短,但都既专业又“接地气”。读来,既可以对“老北京味儿”有一种切身感受,欣赏到老北京上至皇家文化、下至市井风俗的历史画卷;还有助于读者在以后观看和清宫有关的影视作品时,不妨对比着来看,这样才不至于被那些“胡作非为者”引入歧途——实在是至少一举两得。
《北京闻见录》读后感(六):内行看门道,老北京人才懂得老北京
老北京是许多人内心的向往,也是京味儿城市生活的象征。老北京到底什么样?老北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除了从历史文化遗产中去追溯之外,老北京人的记忆也是真实靠谱的资料。
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朱家溍,在《北京闻见录》中,通过一篇篇短文回忆了老北京的皇家生活遗迹和市井生活趣事。不管是文物鉴赏、宫廷生活还是宅园布局、风俗文化,作为生长在北京的地道知识分子,朱家溍总是能指出常人的误解、道出核心问题,是真正的内行看门道。
说起皇家生活,很多人是从影视剧中去了解。普通观众通常抱着娱乐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作品,即使剧情中存在史实疏漏,也未必能发现。但是,在行家眼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倾国倾城》在观众眼里口碑良好,可是在朱家溍看来,却是漏洞百出,让他专门用一篇文章来分析各方面的疏漏。
有些朱家溍早已解答过的常识错误,在后续的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比如官宦人家请戏班去家中演堂会戏的场景,为了突出热闹的气氛,一些影视剧中会安排观众争相鼓掌叫好的情节。其实这是直接套用了普通民众在一般戏院看戏的氛围。在地位较高的官宦家庭演堂会戏,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形的,如果是进宫在内廷演戏,就更不可能了。不过,近年来的古装剧在历史文化方面都非常注重还原,对服饰、道具、礼仪、台词各方面都下了功夫,作品水准的确在提升。
北京城有许多王公贵族的旧宅院,对这些宅院的传承和园林布局,朱家溍也了解颇深。比如许多宅院中都会有的假山、叠石,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同位置的山石应该怎么堆、石头该怎么选,有很多讲究。有位人称“山子张”的张氏,是清初著名的造园艺术家。根据张氏设计的各个名园的实例,朱家溍归纳出了四大类堆法:土石相间、堆石不露土、完全以石叠成和单块湖石。每种叠石堆法各有妙处,只要发挥园子的特长,都能打造出优雅宜人的景致。
从文物和文章的鉴定,也可见朱家溍深厚的文化修养。太和殿的雕龙髹金大椅,曾经在变乱中不知被搬到哪里,放了其他椅子总显得格格不入。后来,朱家溍根据光绪年间的旧照片,从库房中的残破家具中找到了这把椅子,经过木活、雕活、铜活共766个工日的修复,终于还原了太和殿屏风龙椅的原貌。若不是朱家溍慧眼独具,这把雕龙髹金大椅恐怕会一直埋没在破旧家具中,那样的话,太和殿的内景就只能留下遗憾了。
曾有一篇《瓶湖懋斋记盛》的文章,经他人分析判断为伪作,后来朱家溍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提供了补充证据。朱家溍的分析,都落实在文章语句措辞的细节上。比如“雪芹回,见君名帖,欣然谓老身曰”,“老身”在戏曲独白中常见,却从来没在清代人的叙事文中出现过,存在疑点。朱家溍从文章中提出多个类似这样细节上的错误,并对错误进行严谨分析,有说服力。这样的细节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是很难分辨的。
朱家溍跟许多老北京人一样,是“老饕”,是讲究吃的行家。这种讲究,重在口味地道,要求菜品和小吃原汁原味儿。年青的时候,朱家溍常跟朋友“到季傻子那儿去吃烤肉”、“到安儿胡同吃烤肉”。时过境迁,这些老牌小店变成了“烤肉季”、“烤肉宛”,名气大了,老店菜品的味儿却没了。对“老饕”来说,最失望的莫过于老北京老字号的这种“变了味儿”。因为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地道的美食,更是惬意的老北京生活方式。当朱家溍感叹香港同和居那里,“至少,糟熘鱼片还真有糟味”的时候,一个“老饕”的失落溢于言表,引人共鸣。
2020.06.04雾凇
《北京闻见录》读后感(七):存在先生记忆中、文字间的北京印象
著名的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朱家溍老先生自小在北京城长大。作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廿五世孙,朱家溍老先生深受家学渊源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让先生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物,这些影响在先生的文集《北京闻见录》中可见一斑。
多年前,朱家溍老先生曾受梅兰芳夫人的邀请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倾国倾城》。
观影之后,梅夫人问友人:“你看怎么样?”
朱家溍老先生说:“您的干女儿(卢燕)演得很好,不过整个影片是闹着玩的。”
梅夫人诧异:“你看哪一点不对?”
朱家溍老先生说:“不是哪一点不对,而是所有的细节没有一点对的。”
接下来,朱家溍老先生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宫中演戏的地方,如果是在紫禁城内,有宁寿宫的畅音阁、重华宫的漱芳斋;如果是在西苑有睛栏花韵、南海的纯一斋,在颐和园有德和园、听鹂馆。
说这几个地方的意思是,宫中演戏的时候,真正看戏的没有多少人。电影中太后坐在正面楼上包厢,两旁坐满了人,楼上楼下,人山人海的景象是不会在宫中发生的。
另外,从前北京人在家中演堂会戏是没有人拍手叫好的,宫中更是不可能有人拍手叫好。而且,宫中演戏早晨六七点开始到下午散场,从不演夜戏。
再比如,太后在宫中走动时,从甲地到乙地,是没有接连大喊“驾到”的,小声说话也从来没有“驾到”这个语汇。
太后或者皇后在宫中走动时,走在最前面的太监如果看到前方有官员或工匠时,会用嘴唇吹压低声音的口哨,对面的人听到口哨声就会赶紧避开,如果地方较窄无处可避的话,就转过身面朝墙垂手侍立,等太后(皇后)离开再继续进行自己的事情。
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朱家溍老先生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提出了指正。当然,老先生指出《倾国倾城》的细节错误,并不是在批评电影。而是借这部电影普及一些的清史知识,让更多对清史感兴趣的朋友从中了解一二。
其实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确不假,但是只有被加工过的生活才能更加突显其深刻的内涵。就好比说,要是不喊一声“太后驾来”如何展现慈禧太后的高贵威严呢。
这也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书中,朱家溍老先生还提到了紫禁城最后一次承应戏。
1923年,紫禁城为敬懿皇贵太妃“千秋”,特于8月22日传膳后到漱芳斋听戏,这是升平署最后一次承应戏。
根据《升平署档案》记载:
宣统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奴才武长寿谨奏:八月二十二日寅正三刻素芳斋祭祀台神。谨奏。 八月二十二日,漱芳斋伺候戏,辰正三刻五分开戏,亥正一刻五分戏毕。
档案中的武长寿是升平署的总管太监,承应戏的一切事务都由他负责。
这次在漱芳斋演戏,距离前一次在漱芳斋演戏已经八个月,按旧规矩,久未使用的戏台须要祭祀台神。
宫中演戏旧例是早晨开戏、午后演毕。但自宣统三年(1911年)隆裕太后听戏已经有时演晚场。
记载中的辰正三刻五分即上午八点五十分,亥正一刻五分即晚上十点二十分。
这一次演出可谓是群英荟萃,即便是现在看来,97年前的这一次承应戏也是豪华阵容出演。
北京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鲜活着,他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所有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朱家溍老先生这本《北京闻见录》无疑是这些记忆中年代跨度最长的,也最具文化内涵的。
《北京闻见录》读后感(八):书中的几道美食
若干年前,买过一套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说实话,很多看不懂。本书和《故宫退食录》中的文章有些重合,专业性没有那么强,总体要易懂得多。
朱家溍先生出身钟鼎之家,朱凤标由翰林历官至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人称“萧山相国” 。一家几代人生活在北京,又见多识广,交游广泛,所见所闻所享,都非常人能有。因为年少时就因父兄之故对故宫博物院近距离接触,朱先生也成为了文物大家,而文物研究者深藏的文化底蕴在本书中处处可见。
不说高深的文物,不讲一般人住不起的建筑,还是说吃吧。
杏仁茶
朱家和“谭家菜”的谭家交情颇深,经常取谭家吃私房菜,远非外面开设的“谭家菜”饭馆可比。朱家溍先生提到一味“杏仁茶”,颇有意思:
把胡桃仁或杏仁去皮,用小石磨磨成浆,把枣泥和在里面代替糖,煮沸为止。不太甜,又借一点枣香。杏仁用大扁(甜杏仁)少加两三粒苦杏仁一起磨成浆,这样杏仁味才充足。
北京的杏仁茶,在许多人的食话中都出现过,但与朱先生喝到的杏仁茶不同。杏仁茶一般是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唐鲁孙回忆,“是用米、苦杏仁加糖熬成,虽然杏仁儿不多,因为放的是苦杏仁,所以味儿特别浓。”
民俗学家邓云乡在《增补燕京乡土记 》中也曾记载:“ 还有一种甜而普遍的,那就是杏仁茶,也是我最爱喝的,用大米、江米加杏仁混合磨粉熬的糊,盛出来雪白如琼浆。”
唐、邓二位喝过的杏仁茶属于下里巴人型的,主料是大米和江米,杏仁不过是点缀。朱先生喝的杏仁茶是贵族式的,制作精细而繁琐,口感也不同,“微甜且窗口”。走街串巷的杏仁茶,因为加了江米或粉芡,杏仁茶就变得黏糊。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元宵节,贾母觉得有些饿了。凤姐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秔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
只怕贾母喝的是朱先生喝过的那种杏仁茶。
烤肉
北京人都知道老字号“烤肉季”和“烤肉宛”,一在什刹海,一在南礼士路(原址在安儿胡同),号称“南宛北季”。
最早并没有烤肉季的名头,据朱家溍先生回忆,烤肉季出现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即1930年左右。当时在“临河第一楼”外西墙下,有个没有门窗的小席棚,摆着两张方桌,几条板凳,一个切肉的案子。时人之说:“到季傻子那儿去吃烤肉。”
烤肉宛的招牌也是后来才出现,以前都说:“到安儿胡同吃烤肉。”当时也是搭了个小棚子,方桌板凳和烤肉季一样,只独轮车上摆着案板切肉。
从前的人讲究烤牛肉,涮羊肉,这点张中行和唐鲁孙先生都在自己的书中提到过,所以这两家当时都是卖烤牛肉。被油浸透的铁炙子放在方桌上,客人来了,告诉伙计要吃多少。然后右脚站在地上,左脚抬起踏在板凳上,用长筷子夹起肉片自己烤。一口烤肉一口白干,吃到一半上来烧饼就不在喝酒,而改为烧饼夹肉,再来一碗粥。
酒足饭饱,美哉。
糟
朱家溍的世交老友王世襄曾说北京的山东饭馆善“糟”,糟熘鱼片、糟鸭丁豆腐皮、糟煨冬笋等等都是招牌菜,即便菜名上没有糟字,糟也往往是一部分原料。红楼梦里也有糟鹅掌、用糟油拌过的茄鲞。所谓糟,即酿酒后的残渣。古时没有冰箱,人们用糟来对食物加工保存。根据酿酒的工艺不同,可分为黄酒糟、红糟、白糟。
唐鲁孙先生赞过旧时东兴楼溜菜、烩菜用的白糟,即来自老字号酒店“东三和”。东安市场的庆林春则经营福建特产,卖的是红糟。
现在估计北方人已经不太知道糟是什么了。朱家溍先生有次问服务员,为什么糟熘鱼片没有糟?服务员反问:“你有什么证据就肯定说没有糟!” 真正的糟熘鱼片应呈微卷状,有脆意,而不像现在的一样都平铺在盘子里。
王世襄曾经专门从北京带着香糟酒到干校,做了一道他最得以的香糟菜——“糟溜鳜鱼白加蒲菜”——这道菜用了14条鳜鱼,现在的人哪里还有如此口福?
在《旧京图说》这样的含有大量老北京照片的书中,我们可以依稀追寻老北京的味道,直观、形象。而在朱家溍的《北京闻见录》中,虽只是零碎的老北京印象,却同样鲜活、持久地印在我们的头脑中。老北京不再是淹没在历史中的前尘往事,而是可以闻见的亲切老人。
朱家溍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生活,见证了老北京的活色生香,走过了弥足珍贵的往昔岁月。他对老北京再熟悉不过了,在他的笔下,不只有厚重充满神秘气息的《故宫退食录》,还有《北京闻见录》这样亲切耐读的文字。
《北京闻见录》是“大家京范”书系中的一册,全书分为三辑。辑一是有关故宫和清代帝后的见闻,辑二是有关旧京第宅的内容,辑三则是和老北京有关书籍的序言类文字。
今天人们去北京游玩,没有不逛故宫的。故宫实在是太大了,一般游故宫就是看个热闹,不过走马观花,四下里转转,到处看看,对于看到的完全没有思考,也不了解。来了就是来了,事后只剩下一个“来过”的外壳。回忆起来也是干巴巴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故宫里面藏着太多的秘密了,这些秘密如果不经熟悉的人点破,我们是无从知晓的。朱家溍从小与故宫结下了不结之缘,他父亲是负责鉴定书画的专门委员,他哥哥是古物馆的科员。别人不了解的内情,别人看不到的珍贵文物,他有得天独厚的机会,能够破例了解和观赏。耳熏目染之下,再加上后天努力,朱家溍最终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故宫专家,也才有了《故宫退食录》一书。
关于太和殿的宝座,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宝座我们游览故宫时都看见过,却想不到它曾经离奇失踪过。《太和殿的宝座》一文,让我们得以了解内情。原来窃国大盗袁世凯篡权称帝时没看上这个宝座,找人重新安装了一把中西合壁、不伦不类的椅子,把原来的宝座拆下来随便丢到一个库房。故宫管理人员花了很多功夫也没找到,后来还是朱家溍在一张光绪的旧照片上看出了端倪,进一步查找后才终于找到破坏的原物。经过精心修复后,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宝座。
慈禧垂帘听政的事广为人知,为什么垂帘可能一般人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在《慈禧为什么要“垂帘”》一文中揭开了原委,其实不过是男女有别和内外有别的古训造成的这个奇怪现象。而关于垂帘,朱家溍提醒读者不要拘泥于字面含义。帘是可以用纱屏、幔帐之类的物件加以替代,起一个分隔的作用。
《为影片〈倾国倾城〉证史实》 一文则让读者大涨见识,不再轻易迷信电视剧中的所见。譬如我们听惯的“太后驾到”,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事实上多是走在最前面的太监向人暗示“主位来了”。此外,人们屡见不鲜的“老佛爷万寿无疆”之类的桥断,也是不存在的,“老佛爷”是官员们私下的称呼,当面是不敢这样叫的。
关于旧京宅第,大多是朱家溍所见,也有所闻。但不管是见闻,都没有含糊不明的内容。朱家溍治学之严谨,在书中多有文字提示,广泛搜索资料,在得不到的时候,作为记录,以便将来收集。关于三贝子花园,讲得最为详细。今天北京动物园的地方,就是三贝子花园。文中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以讹传讹,如称该园为“山贝子花园”,朱家溍指出固山是满语“旗”的意思,不能简称山,清代封爵制度上的贝子全称是“固山贝子”。他参考了有关书籍和资料,并访问知情的两位老先生,讲清了三贝子花园的沿革。调查结果是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由乐善园和可园(三贝子花园)以及另外两个庙合并成的。全文脉络和事实清晰,征引众多日记和史料,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结果。
在辑三《〈帝京旧影〉序》一文中,朱家溍提到了今天已经不存的大清门。大清门是北京故宫的皇城南门,是明清两代的国门象征。文中只是简略提到清代明后,只将门额由“大明门”改为“大清门”,到了民国,只将名称改为“中华门”。这里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朝建立后,把明代的刻有“大明门”的石匾翻了个,在背面刻上“大清门”,重新挂上了事。到了民国,这一招又被使出来,等人们把石匾卸下来,想在背面刻上“中华门”字样时,一看傻了眼,清人早就这么做了,看至此,读者诸君一定忍俊不禁了吧。
《北京闻见录》一书,虽只是有关老北京的零言片语,却让我们拨开迷雾,得以窥见它本真的一角,而不致于湮没于时光之中。
《北京闻见录》读后感(十):故宫印象 时代留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对于老北京的历史开始感兴趣,可能是因为逐渐对于城市的历史发生兴趣,而北京正是如此历史悠久又充满魅力的城市。之前读过大家京范丛书中的《春明梦忆》以及《北京的痴梦》,再读这本朱家溍先生的《北京闻见录》,真是非常惬意的。
朱家溍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且家学渊博,父亲朱翼庵先生能书善画,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朱家溍在故宫博物院刚一开放时就入内参观,从此一生与故宫结下不解之缘,所以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部分就是关于故宫的部分,朱家溍先生初时是作为旁观者,之后成为参与者,最终成为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的修复和原状复原工作的主持者。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得以了解更多故宫印象,故宫博物院初创时的景象,每年的院庆,各宫的使用情况,太和殿宝座的失而复得等等都是很有历史价值的记录。
这些介绍显示出了作者对于建筑、对于文物的深厚造诣,其中印象深刻的一篇是有关电影《倾国倾城》的,借由电影讲述了一些清代的史实知识,包括西太后的言谈举止、珍妃入宫经过、召见官员的礼节、如何看待李莲英,结合知识与亲历者的讲述,深入浅出,比如李莲英一节,作者就采用恭亲王之孙溥儒与光绪年间御前大臣阿拉坦瓦齐尔的亲述,读起来也非常有趣味。这种风格是朱家溍先生这本书中文字的特点,作者的见闻广博,博闻强识,且交游广阔,可称得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鉴定史料的基础上,记录了很多亲历者的讲述。读来既具有可信度,也使人如亲见一般回到了那个时代。
朱家溍先生不仅是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他对于园林方面也很专精,第二辑中都是北京城内旧宅的考证和记录都很珍贵,北京动物园的前身是乐善园还是三贝子花园的考证,很多园林随着时代的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多勒噶台亲王府、东安市场的旧貌,叠石艺术的发展,都被作者忠实记录下来。
同时作者在京剧研究与表演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自幼喜欢戏曲,师从多位名家,是举世公认的杨派艺术大家,也曾多次粉墨登场,在书中也留下了很多关于京剧的史料,包括紫禁城内旧制升平署的承应戏、恭王府的堂会戏以及梅兰芳先生的讲述,不能不提的是,朱家溍与妻子赵仲巽都热爱戏曲,两人曾夫唱妇随合演《得意缘》,成为一时佳话,而女儿在回忆父母往事时,还提及一件趣事,“三反运动”时,朱家溍被关进看守所释放之后,身无分文乘坐三次黄包车才回到家里,敲门之时,妻子赵仲巽却用《武家坡》戏文中的念白:你要后退一步。丈夫也接了薛平贵的对白:哦,退一步。两人你来我往几句,才开了门给了车钱,真是神仙眷侣,一时佳话。
朱家溍先生也喜爱美食,在书中穿插的美食描述以及趣闻,令人垂涎,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记录的1950年时在故宫的一次聚会。有国宝可赏玩,有美食可共享,嘉宾满堂,斯时斯景,令人怀想。在作者笔下,记录的就是这样美好的一期一会,时代总在向前,我们都要拥抱变化,但是有人写下那个时代的闻见,人与景,世与情,再观之,依然令人欣喜感动。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关于阅读这件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