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精选

  《死无葬身之地》是一本由[法]让-保尔·萨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0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无葬身之地》精选点评:

  ●8分 20/1两个剧本归根于生命,隔离审讯 的脑洞反应了他人即地狱。生平里说萨特真的尝试过三人世界生活,取材于生活的感受呀。死无葬身之地 相比前一篇广博的多,重视过程而非结果的哲学,匆匆走过一生的几人如果放在宏观层面上看生命也仅仅是刹那流星划过,拖过一条追问和求索的尾巴。若望对爱的言辞虽然不服务于终极问题,但是这眨眼间的流火却也美丽。妙哉

  ●您的沉默灌满了我的耳朵。

  ●尤其喜欢第一个剧本。果真萨特决不会写政治性这么肤浅的东西,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的有且只有人性,毕竟存在主义乃是一种严谨而深刻的关于自由选择的哲学啊。

  ● 《隔离审讯》:如果三人来到的是天堂,那么审讯就不会开始了,人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天使,变成“天堂即他人”了。那是不是,别人不知道你有罪就万事大吉了呢?不必担心,就算没有另外两个刽子手,地面上的人也会为你做出审判。罪是藏不住的,你的行可比言有说服力多了。审判书在沉默中早已写好。但好歹,伊奈司说“只有行动才能断定人的愿望。”,所以奉劝我自己,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死无葬身之地》:一人(俘虏)与六十人(不知情的伙伴)的电车难题,谈不出是非对错来。找个理由来配得上慷慨赴死太理想主义。人性为了崇高的目的而扭曲,这值得吗?还是选择负重前行?...究竟什么可以作为死得其所的定义?利己还是利他?这应该都不是讨论的重点。自我的他人的选择共同审判人的心灵与命运。

  ●生平和年表水平很好,查一下果然是专业人士

  ●萨特已经死无葬生之地了,呵呵呵

  ●两部戏剧都是二战后写的 主要是萨特早期的思想 “他人即地狱”未免过于偏激 但放在那个时代背景里还是很有力量的

  ●和《墙》对比,同是面对死亡。 那篇是描述人在绝境下心理如何变得疯魔。 这篇则是探讨人存在的意义或是无意义。俘虏们非得努力为自己找个有意义的死亡理由才使他们甘愿赴死,尊严和生命,肉体的折磨和良心的痛苦,竟是如此令人难以抉择。他们努力让自己死得高贵,却被生的渴望所煎熬,然而一切都不被自己左右,他们终究只是群待宰的羔羊,那些无人看见地倔强挣扎与坚守,终是无力而潦草地倒在了地上。

  ●《隔离审讯》他人即地狱。面对生死的极限考验,人会想些什么,《死无葬身之地》里的每个人都刻画的太好了, 实用 理想 浪漫 懦弱 犹疑 痛苦与荣耀 赴死的那一刻 会想些什么呢

  ●我对萨特保持了好几年的距离,如今读《死无葬身之地》时第一次被他的戏剧感动到了……‘事业抛弃了我们,因为我们已经没什么用了。事业会找别的人去为它服务,譬如在图尔、在里尔、在卡卡索纳,女人们正在生下接替我们的婴儿。我们想证实我们的生活有意义,但我们失败了。现在我们要去死了,我们将成为有罪的死者。’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一):Ⅵ.践行G(定量之化)

  【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不是忙着活 就是忙着死 地狱,监狱 繁华都市受制于人 以自己都没来得及感受的疾速 堕入地狱 微弱的光 有了黑暗的烘托 才显得如此神圣 哭泣,祷告,忏悔 回顾往事 人生过于任性 一把火便烧完了整座罗马城 良知和美德 在别人的嘴里 撑不过两分钟 若是谈论你的坏毛病 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地狱里的时间 是一种煎熬 如此漫长 望不见道路的尽头 一念之转 天堂就是看不见的身体 身体是神的殿 刹那即永恒 时间化作心流 美好稍纵即逝 谈论阳明心学时 把良知作为道德评判的理学 没有躬身自问 反求诸己 心学也会成为毒药 导致生命的死亡 剩下腐烂的躯体 或许你还能 在枯枝败叶中重生 但若不惜福 享年 不曾有 不再有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二):“地狱,就是他人”

  写短评字数超了,就放书评里。

  先标一下《隔离审判》。

  萨特名言,“他人是自我的一面镜子”,这间房间里镜子全部被收走,对于自我存在的感知、自我形象的认识就需要靠他人,但是,“他人即地狱”,房间里本应该有第四个人,也就是刽子手,但是没有,所以每个人的目光就是另外两人的刽子手。

  同时,镜子也可能撒谎,埃司泰乐认为加尔森不是胆小鬼是因为有求于他(类似邹忌)。

  萨特在最后也点明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只能由行动证明,而非他想怎么样或是别人对他的评价。

  问题也是有的,我始终觉得哲学家写小说就很容易很理念化,感觉每一个情节都可以套进他的理论里去,不清楚如果提起没有看过他的理论能否读懂这本书。

  还有就是结尾处三个人永远也无法离开这间房间,这是对的,但是原因是他们本身就已经死了无法再死一次了,这好抽象,加尔森一直想独处,可是人无法完全断绝和别人的联系,他人永远会存在的。“人总是死得太早——或者死得太晚。”很喜欢这句话,没有人是死得正正好好的,所以要抓紧时间行动,也要时时刻刻谨言慎行。

  以及这一版装帧非常好看,就是定价有点高。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三):是“英勇就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

  《隔离审讯》线索和思路还算清晰,即三个唯我论者在地狱里的相互折磨。

  《死无葬身之地》则让我不知如何评价,应该说它重重的打动了我,但这种打动并不是所谓感动,而是一种书中人物的愤怒耻辱化作一掷铅球重重的砸向我这个读者。

  当索比埃承认自己也有凡人的私心和卑鄙想法但却仍英勇就义的时候,我觉得这种凡人的崇高超越了英雄的崇高,当吕茜说“我的眼睛里只会有爱情的光芒”的时候,我觉得她温柔。而当她受刑时若望和亨利却在争论谁更爱她的时候,一种廉价感让我怀疑这群英雄,甚至突然间怀疑所有凡人。然而当他们为了所谓“正义”掐死年轻脆弱的弗朗索瓦的时候,我觉得一切崩塌,全盘反转,觉得他们和刽子手一样都是混蛋。

  何为牺牲何为“尊严的死去”?一个人在刽子手的严刑逼供下守口如瓶最终遍体凌伤的死去,人们叫他英雄,却永远不知道他是如何的挣扎,如何在被子弹杀死之前抢先一步扼死自己的人性,如何把自己蹦跳着的求生欲按下,比死神先一步把自己变成了全然的魔鬼。

  究竟是“英勇就义”还是“死无葬身之地”呢,不过是不明所以的人们看英雄烈士铜像,和“英雄”以肉眼看自己马上要倒下的血肉之躯的区别罢了。

  何其讽刺。

  我想萨特的本意应该是反讽,试着体会他以一种何等的悲凉与愤怒写下此篇时,不禁寒颤。英雄主义是什么,它什么也不是,甚至可以是刽子手刚刚磨快的刀光,它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四):萨特死无葬身之地》:存在主义名剧,经典的哲理与文学性并重之作

  萨特作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最风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也必然是为自己的哲学思想服务的。剧中有二元对抗的两派:

  贝当维希政府方的达南民团VS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游击队

  背景:霸王行动成功欺骗纳粹德国,导致德军在法国的布防完全偏向加莱方向,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后站稳脚跟,没有被赶下海,一路高歌猛进,德军节节败退,准备依托法德边境的齐格菲防线抵抗,已经实质上放弃法国国土,维希傀儡政府已是秋后蚂蚱。但在此有利局势下,法国游击队某部误判力量比,贸然进攻某村庄不成,造成游击队员及村民大量死亡,只剩下数名幸存游击队员被俘,形成了双重囚笼:即将迎来胜利的游击队员被即将迎来灭亡的民团关押审讯,彼此的前路都是毁灭,无外乎孰早孰晚。

  游击队方:

  索比埃:自忖难以熬住严刑拷打,在大声提醒楼上的队友自己没有招供后伺机跳楼自杀

  弗朗索瓦:女队员吕茜之弟,因仅有十五岁,年少软弱,从窗口看到索比埃尸体后情绪崩溃,被判断为将会招供,故而被其他队员生生扼杀

  卡诺里:希腊硬汉,有丰富的被刑讯经验,最能熬,但最有求生欲。被拷打时一声都不曾叫喊,是被俘者中最“清白”者

  亨利:硬汉度仅次于卡诺里,在被拷打时会叫喊出声,亲手扼杀弗朗索瓦。爱着吕茜

  吕茜:意志坚定的女游击队员,与游击队领导者若望相恋。在审讯时被民团强奸,在弗朗索瓦看到尸体崩溃后同意杀死他。之后一心求死,但在暌违数月的大雨降下后同意求生

  若望:身份未被发现的游击队领导人,后成功蒙混过关获释,提出替身计划

  在若望未被关进牢房前,俘虏们焦虑的点是“死得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并不具备可以招供的情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熬过严刑拷打;同时心怀希望,因为若望没有被抓住,将会阻止其余六十名游击队员到这个村庄来送死。

  但若望被民图误捕送入牢房后,俘虏们的忍耐和牺牲立即有了实际意义,即必须保守若望身份的秘密,直至若望的假身份被证实获释。而若望则饱受煎熬,因为他要眼睁睁看着同志为他受苦、牺牲。索比埃跳楼自尽,弗朗索瓦被队友扼杀,吕茜被奸污又死了亲弟弟后已经将爱情抛在脑后一心求死。卡诺里和亨利吃住拷问不吐真情,人人都有“牺牲”这块勋章,这令若望如坐针毡。

  若望的假身份被证实了,民团员居然没有“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将他放出去了。在获释前,若望提出了替身计划:他脱身后将文件放在一个山洞里的死人身上,让俘虏们招供这个山洞,以此早日摆脱痛苦。在替身计划提出后,本来笼罩在俘虏们身上的阴云透入一线曙光:民团首领尚存一线人性,承诺在俘虏们招供后放他们一条生路!

  一心求死的吕茜和亨利在这条生路面前,一开始是不愿的,因为他们身上背负了只有荣耀的慷慨就义才能洗刷和掩盖的“内心的罪”,即被奸污及弗朗索瓦之死。但最为“清白坦荡”的卡诺里在生路面前不愿轻易言死,因而一力说服了吕茜和亨利,向民团供出了替身所在的山洞。

  民团立即派员核实真伪,在发现了身上藏有游击队文件的尸体后,民团方三个头目终于相信了游击队领导人已死,俘虏们的供词是可信的。民团三人众中,首领略有文化,对命运是任其自然,他的凶残度不太高,所以信守承诺下令释放俘虏。

  但结局是荒诞且讽刺的:民团三人众里最凶残的克列榭自恃与民团最高领导人大法奸达南沾亲带故,悍然违反首领的命令,冷笑着下令部下将三名俘虏枪毙。在传统的行刑队十二杆枪面前,萨特没有描写俘虏们的表现和心理,但想来他们是没有做好慷慨就义的心理准备吧?更多的恐怕是被背叛的愕然和愤怒,但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故事性和戏剧性相当强的背后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人的一生是由人自身的决定导致的行为组成的,最重要的就是决定。除了行动,除了生命,就一无所有。不管导致了什么结果,道德责任由决定者所承担,但行动本身是不会终止的。

  民团方固然是主宰者的角色,手握游击队员的生死,但收音机里传来德军不断失利后撤的消息,无疑是他们头顶即将敲响的丧钟。他们对游击队员所做的一切,转眼就会落到他们自己的头顶。游击队员是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还能苟活几个月。在这种坐以待毙的困境中,民团三人众显出了醉生梦死、任其自然、凶残暴虐的不同一面。

  游击队员固然是死无葬身之地了,民团员们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要死无葬身之地。唯一逃生的若望,在目睹恋人和同志的牺牲并独自逃生后,想必也很难如一个正常人一般继续生活下来了。

  《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五):“追问人的意义”及“选择”。

  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激烈的环境中,面临极端情况的选择下,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所以人不能去试探,你去试探对方,那么你会对人性产生深刻的恐惧。这句话背后蕴涵了深刻的道理,我们所谓的生活,充其量不过是风平浪静而已,在波澜无惊下暗藏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我们看到的只是平静时的那一刻。我们所谓的动名词,生活态度,那不是我们经历后的选择,而是我们幻想式的自己,我们刻意的自我标榜。

  暴风雨过后的平静,才是自我选择的到来。

  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或者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特质,都是通过你自己的选择来实现的。《死无葬身之地》探讨了极限的处境以及置身于这种极限处境中的人的反应。这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追问人的意义”及“选择”。人的一生在选择中度过,在经过个人生命价值与团体生命价值之间的比较、判断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处境给自由选择带来巨大的难题。

作者:[法]让-保尔·萨特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译者:沈志明/李恒基 出版年:2018/11页数:109定价:32.00元装帧:平装丛书:萨特代表作ISBN:9787020138869

  胆小鬼索比埃知道自己无法在酷刑之下保守秘密,于是跳窗自尽。年幼弗朗索瓦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即将死去的命运而公然宣称要去告发于是被同伴杀死。吕茜、卡诺里、亨利,在经历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侮辱后,在生死抉择面前选择了生,却最后依旧被敌人开枪打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出于自由选择,选择当叛徒,选择当英雄,选择当懦夫,选择当胜利者,这都是自己来选择的。

  人本来没有所谓的本质,只是作为纯粹意识活动,虚无而存在,人要通过自己的选择与创造,获得自己的本质。是人的精神决定了世界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

  萨特曾说:“我感兴趣的是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映……我曾一度想把这个剧情定在西班牙战争时期。”他试图展示当代人面临的问题,普遍的焦虑,以及生存的危机,召唤人们进行自由选择。然而刚看这部剧的文本时,我想到的是某种奇怪念头,比如革命英雄主义,比如为了抗争,为了反法西斯精神,诸如此类的想法在脑海中不断乱窜。这种想法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好似我内心中早已有了革命情节,英雄主义的身影。这才是让我感觉到可怕的地方,是什么时候开始,我关心“主义”而不是“个体”。被潜移默化而影响的威力,是某种价值观念所期望得到的效果。

  我们这些观众看到这部剧的时候,能被召唤且理解“自由选择”吗,能对剧中人物每一个人物的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同情且感同身受吗?我胡乱的猜测,我们并不能。我们丧失了萨特戏剧对观众的前置能力。

  那么,萨特戏剧的观众是谁呢?

  萨特作为哲学家,不可能不明白哲学发展渊源及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思想。我们生来,就已然被形成了的价值观所“入侵”,说是入侵,因为我们无法“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去看《死无葬身之地》。得到了一些让人惊讶,毛骨悚然的想法。剧中人物生来被谁影响,又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对是错?我们作为读者,抱着已然存在的价值观去看剧中人物,产生了批判,赞同,漠视等情绪或行动,是对是错?问一句“是对是错”,其背后试图追问更深的东西,需要细品。

  人们在超越生理极限的境遇(极端环境,压迫)中,在精神难以承受的压力下,其自由选择往往不是自由的和主动的 , 而是无奈的和被动的。我们从哲学角度,或者坐在沙发上打打嘴炮来探讨自由选择与人的本质之间关系的话题,放佛置身事外,如此轻松和超脱。

  然而,在实践生活中遇到的话,并非那么轻松,而是沉重和严肃相伴。

  最后论戏剧技巧。在本剧中,读者会发现每一个场次总是出乎意料,然而仔细品品,又在情理之中,没有跳出人物性格,又没有跳出剧情之外。种种纯粹的偶然性构成了必然,然而我们认为情节发展是偶然的时候,里面又有必然性隐藏其中。可见作者功力之高,逻辑之强悍。

  最后一点感悟。

  提到萨特,很容易想到另一个人,那就是克尔凯郭尔,同样是哲学家,同样是存在主义方向,克尔凯郭尔也擅长写各种各样的戏剧,小说,以此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家思想深邃且浩瀚无垠,但最终都会选择写作导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这大概和某种普世价值有关。高深莫测的哲学语言并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知,人们往往需要故事,才能感同身受。人们往往看了故事才能设身处地去思考,而不是指责哲学家思想者充其量只是会打嘴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死无葬身之地读后感精选  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一无所有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会怎样?可能会选择退缩,可能会自卑,也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展开)

美文

 花半里

      很喜欢每天经过的那条路上,那副大大的广告牌。素雅而不失娇娆。那是房子的广告,花半里,好房子,一辈子...(展开)

美文

 春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寒冷的冬天里,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洒了一地。整个世界包裹在寒冬里。飞雪思红梅,想那梅园的梅花定在寒风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