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关村笔记的读后感大全

  《中关村笔记》是一本由宁肯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一):吃得苦中苦

  这本书写得很好,文笔很不错,尽管我怀疑和真实内容有所出入,不过并不妨碍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我只读了一遍,分四天左右读完的,书很吸引人,类似传记性质的手法,里面有很多话写的很好,科学与产品结合才能更加发展科学,科学生产力什么的,同时里面的人物性格以及面对困难时体现的韧劲是我们所尊重和学习的,这是一篇废话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二):中关村和硅谷是不同的

  断断续续在园区的书店里读完。让我对中关村早期的代表性人物事件有更多了解,特别是冯康,虽然我看来他与中关村联系并不大。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王选,程维的故事。他们性格,经历,成就都不同。但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让我的血液里迸发出某种激情。客观来说我还是觉得中关村无法和硅谷相比,或者说他们两个在形式和道路上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认,中关村对于中国今天互联网发展意义重大。这本书整体结构比较混乱,一个门外人,来写门内的事,功底还是差一点。有些不伦不类吧。--2019年6月28日于北京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三):中关村笔记

  非常棒的一本书。我想,对于这样一个题材,肯定会有很多种表述方式,而作者选取的角度,和构图都是非常讨巧的,再加上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让这样一个题材的书本读起来竟也是津津有味,哪怕是某些非常专业的部分,比如冯康的数学,王选的排版专业部分等等,也并未觉得枯燥。竟不由得期待可以看到作者写的人物传记甚至是科普书籍呢。

  回到书本身的内容,作者从冯康写到柳传志再到程唯,从最初的计算科学到计算机到打印到计算机到互联网,这,就是中关村的缩影,也是中国创新的历程。这条线,作者抓的非常的清晰。

  无论是从刚开始的闭关锁国中大师们的独自开拓,还是现在中国与世界同步的互联网创新,我们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大师的灵关闪现和逆境中不懈的坚持。向他们致敬。

  另外,真的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了这好些人物,好些故事,尤其是冯康,由衷的佩服!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四):科技使人进步

  第一次看宁肯书,差不点错过了,没想到居然有点感动!!!!!

  中关村的发展居然可以追溯到那么远,还真的没想到呀~但成功的每一步都要靠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下来的~

  中关村的发展更像是一个国家的缩影,这些年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飞速发展!倒退五年,我肯定不敢不带钱出门,可是现在我一百元现金会放在兜里一个月!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中关村让这种科技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每个细节里。

  好久没写长评,但这本书看的我真的特别感动,感动那些为了科技的进步而奉献一生的人。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小螺丝钉,我们可能真的做了很多事却不见任何成果,殊不知这些努力经过无数次转化再加工会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是中关村那群人在努力做的事情。

  作为一名纯文科生,我终于理解了工科生到底每天在做什么……加油!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五):没有硬创新的企业走不远

  这本书是超乎想象的。我原以为它会只描写那些当红的科技企业。结果我读到了以冯康院士为代表的中关村科学家的事迹,乍一看与中关村的企业没什么联系,但科技企业如果失去了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成为了空中楼阁。这本书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冯康院士等科学家的事迹,第二部分讲中关村初创先驱的事迹,第三部分则是讲现在风华正茂的互联网企业。其实前两部分特别类似,他们都是在不同的领域做了敢为人先的硬突破和硬创新。而第三部分则在这方面有些弱,大多做的是模式与应用创新,尽管他们体量巨大。比如滴滴,以及不是生长于中关村的阿里与腾讯,都是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借着中国人口的红利。可是红利褪去你还能依靠什么呢。望眼现在处在风口的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其中有几项是我们的原创,哪怕是在人家基础上有所创新呢。不是模式创新与应用创新不重要,但光有这些就会在技术源头上被人牵着鼻子,中兴芯片被掐脖子就是例子。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六):眼看他起高楼 眼看他楼塌了

  在中关村待了六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大一那年在满街热情的叫卖小哥拉扯下买到了中关村独有的"水货"三星手机和电脑。 大二e世界海龙大厦无人问津。 大三图书大厦变成创业大街,车库咖啡一时声名鹊起,克强大大访问的画面在雾霾天中的LED屏幕上反复播放,那时雾霾都是创业和梦想的气息。 大四宿舍对面的爱国者logo被新浪代替,再然后是ofo,去隔壁学校的距离变得近了很多。 研究生两年创业大街归于沉寂,双创的呼声慢慢消失,我们在毕业季感受到了就业的寒冬,同时看着滴滴垄断市场,顺风车业务连连出事,滴滴一时成为全民唾弃的软件,我也曾愤怒卸载,却发现没有同价替代品只好唯唯诺诺装回来,再坐上车后没有了司机的寒暄,只有冰冷的提示音"请您及时设置紧急联系人,必要时点击一键报警键"。。。 好一本中关村笔记,2016年以后的故事需要续写下去。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七):中关村笔记

  一本在掌阅上躺了大半年的书,三番五次上下班在公交上看,起到了很好的催眠效果,一方面因为自己没有耐心,另一方面也是本书剧情的推进实在拖沓。若不是前几天打了鸡血要做个好人,一口气读了四分之一,两天看完了这本书,还说不定这篇笔记要在2028年才能写成。

  上来感觉无聊的原因,是把这本书和《激荡三十年》这类的企业史联系在了一起,其实《中关村笔记》并不是一部专门记录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书,书中的主角也不是新浪网易搜狐,BAT等网络巨头,甚至这些目前正火的互联网企业在书中的篇幅非常小,巨头京东甚至都没被提及,虽然他和中关村有卖光盘的联系。此书主要的笔墨在于写人,陈春先吴文俊冯康等一批科学家开拓者,柳传志程维张志东等一批互联网受益者,还有王选等技术先驱。书的写作结构很乱,很难说是一个由远及近的时间线叙述,这种手法其实导致了全书所要传达精神的模糊,一会再说冯康院士的饱经沧桑,下一回就变成了柳传志开疆拓土的沧桑,让人很摸不着头脑,这本中关村笔记,也就真像是一本中关村的采访笔记。

  好在作者有一手好文笔,让中关村这么一个包含中华民族在信息时代自发崛起的符号可以描述的热血沸腾,这么一个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不能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第一线,但它所承载的过往,也是像改革开放深圳那样,每当被提及总会让人神往那个同样激荡的过去。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八):中关村笔记,一代人的理想和梦

  之前免费读了中关村笔记的电子版,再早之前读了试读的电子版,说实话,那时候感触良多,我不是纯工科的,但是我的专业也是文理兼修。今天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实体书,裸书脊,随手翻了翻,还是纸质的书拿在手里有感觉呀。

  其实这本书的线索就是从冯康开始,数学大师,向大师致敬!

  冯康和数学艺术、陈春先和中关村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冯军和爱国者、程维和滴滴打车等中关村里的人物和传奇同时出现在眼前,这本书是纪实文学,中国两弹一星需要数学模型,甚至计算机网络也需要数学模型,至今,计算机中的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也是数学的在网络在信息时代的完美应用,各个学科和知识甚至都是相通的,在我看来,书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的网络就有了未来,不啻于他们给中国现在的网络公司打下了基础,从老前辈们顶着压力,甚至顶着体制的束缚学硅谷办厂,进行技术创新,有了他们的努力才使我国进行更好的网络时代起步,直到今天,滴滴能在中国叫板Uber,最后为了不落的两败俱伤才一起合并垄断市场,知识和观念的不断刷新,就像计算机页面刷新一样,每一时刻,每一秒都会迸现新的idea,这本书知识平淡的叙述了那个时代,起步的时代,读的时候也值得我们深思。

  另外,京东的老大刘强东也是从中关村摆摊起家,最后创立京东,作者书中要是能补上这个人物,相信会更好。今天我从中关村这边上班,虽然经过多次整顿规划,海龙大厦、E世界早就风光不如往昔,一些知名的网络公司纷纷搬迁到上地、西二旗,距离中关村有一段距离,但是这不就是发展,中关村不就是他们的过去,甚至经过未来的改造转型会涌现出新的人物,新的企业,新的历史。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九):感受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历程 ——读宁肯《中关村笔记》

  中关村可以看作中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缩影。本书以富有激情而真实的文字记述了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与联想、王志东与新浪、王选与“千年之约”、王永民与汉字输入、程维与滴滴打车、吴甘沙与智能驾驶、苏菂与车库咖啡等19个中关村创业发展的典型人物与事件,让人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在书中看到了中国经济走向未来的底气与信心。正如作者所说,中关村这几十年的探索是“探路中的中关村,也是实验的中关村,还是前沿的中关村”,体现着中关村的精神“创业,创新,百折不挠,锐意进取”。从中关村的这些人物和事件背后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中国真的可能成为世界上首个靠互联网成功转型新经济的国家。这种对未来的信心还来自于源源不断的新生创新创业力量的诞生,像车库咖啡这样的新生事物完全是新生代年轻人创业梦想层出不穷的表现,他们代表着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希望。

  通过书中也深刻认识了一个我过去还比较陌生的大数学家——冯康,知道了在当代的世界数学领域,中国还有这样的大家,能够让中国数学屹立于世界数学研究之林。更没有想到的是,他指导学生完成的优化数学理论研究,正是今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础。其实,中国今天科技的发展在过去已经攒下根基,就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其实也是有建国后30年节衣缩食攒下的基本家底。

  从书中联想的创业故事来看,必须感慨地说,当今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追捧着华为而嘲笑甚至是鞭挞联想的时候,不要忘了,联想也曾经是创业艰难百战多,有多少次濒临死亡的境地又绝地重生,在世纪之交的时候,联想曾如何一次又一次振奋了国人的自信,是那个时代的创业英雄。联想的早期创业者,突破了科研人员下海的羞涩,突破了科研人不会管理不会搞市场的缺陷,以敏锐的目光找到了能够快速发展的道路,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这种在摸爬滚打中形成的企业精神和管理体系,与国外商学院所归纳的那一套企业管理体系完全不同,但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更加有效,特别是在有效整合并购的IBM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按照张瑞敏先生所讲,每个企业都是时代的企业,那么联想就是一个时代的企业,今天我们已经不能对联想苛责过多。

  通过本书也可以让人感到庆幸和振奋,总有仁人志士不断地像明星一样闪耀着,让中华文明连绵不绝。正当中国为计算机时代汉语是否要被以英语为基础的新时代所淘汰而担忧时,汉化的操作系统、汉字输入的五笔字型、汉字排版的激光照排系统一一诞生了,从此汉字可以安然地进入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世界,不再有后顾之忧。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王选夫妇竟然是一对病人,在巨大的政治风险中百折不挠,让中国印刷从此告别“铅与火”。而让外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专家也侧目而视的中国计算机病毒专家王江民竟然是自学成才,还是一名残疾人,只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通过本书,可以系统回顾中关村这几十年走过的创业创新之路。初期只是科研,大量的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基本束之高阁。于是,早期的中关村科学家就像地下运行已久的地火在迫不及待的爆发,无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陈春先,还是后来因写出“五走”请辞信的王洪德,都代表了中关村早期的科学家创业精神。到了中期以后,制度松绑,那一批的中关村创业者则是在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道路上进行艰苦探索,如何与市场结合更紧密,如何与国外企业竞争,如何迅速做大做强。到了新世纪之后,新时代的中关村创业者则已经与世界基本同步,而且能够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创业者一样获得第一时间的信息、第一时间的资本投资、第一时间的市场主导权,而且一些领域开始领跑,比如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方面。

  也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的创业也是在向国外的学习中不断走向自信的。早期我们的创业,特别是互联网创业,往往以中国版的“××”为标志,比如淘宝叫做中国的eBay,京东叫做中国的亚马逊,百度叫中国的谷歌等,虽然他们已经高度中国化,与国外的模板大相径庭。但是,今天我们的许多创业领域,已经完全是中国式的,甚至开始被世界各国所模仿,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

  在本书中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时代的巨大变化。在十几年前,当淘宝与eBay进行市场的争夺,马云还靠着免费的武器来巧取胜利;但到了十年之后,当滴滴与优步进行正面交锋的时候,已经有十足的资本来正面对抗,不再像过去打游击战,这是一种基于实力和自信的硬碰硬,而且最终获得胜利。

  抚卷而思,当创业精神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得到了认可、扶持和无数人的参与推动,以中关村为代表的这种轰轰烈烈的科技创新创业潮,加上如雨后春笋般形成的创业投资基金,必将构成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

  (二〇一九年四月十日夜)

  《中关村笔记》读后感(十):转载:宁肯以历史视角打量中关村19位俊杰

  宁肯被圈内人称为桀骜不驯的小说家,头一次写非虚构作品就选择触碰中关村。《中关村笔记》近日已面世,当面对本报记者专访时,宁肯谈起中关村仍很兴奋。他说,整个中关村这段历史都是神奇的,刺激自己睁开另一双眼睛,“我要去发现神奇,发现它背后的秘密,发现其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是什么。”

  唤醒风云人物的历史意识

  “我已彻底忘掉了小说,成了一个记录者、沉思者。穿行于中关村的高楼大厦,离开熟悉的自己,见各种各样的人,写从未写过的文字。”

  冯康和数学艺术、陈春先和中关村硅谷梦、王洪德和京海公司、柳传志和联想、王选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王志东和新浪、鲍捷和量子点光谱仪、吴甘沙和自动驾驶技术、苏菂和车库咖啡、程维和滴滴打车……

  在《中关村笔记》中,宁肯写下十九个段落,十九篇手记,一个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时代俊杰扑面而来,中关村发展史也渐次铺开。而他也时刻在与这些风云人物平等对话,有关人类、世界、科技、创新等等庞杂的思考,不时闪现于书中。

  过去的这两年,骑电动车、坐地铁、开车,各种交通工具轮番使用,宁肯一周两三次往中关村跑,他说这一辈子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院士,而他的录音笔的采访录音就有100小时。

  “和他们这些人相处,和文学圈的人相处太不一样了,好玩死了。”宁肯说,当吴甘沙讲其在香格里拉的满天繁星下,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人生走向时,自己被他的文艺气质和缜密思维所深深吸引。宁肯不住地说,中关村几代俊杰没有不爱阅读的,吴甘沙每年会看70本书,哲学、科学、文学,无所不包。他还记得鲍捷走进来时,眼睛迷迷糊糊,自己误以为后者是近视眼,深入到鲍捷的世界才发现,鲍捷眼睛里的时间是光年里的时间,其眼睛简直就是光谱仪,每天盯着头发丝里十万分之一的那个世界,和光谱、宇宙打交道。

  宁肯选择的人物,有一个内在的标准,即他们构成了历史、推动了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起到了地标性的作用,“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他们。”正是如此,让他获得了平视和俯视的姿态,有一种从容、大气的采访视角,而不会像仆从一样仰视。宁肯也发现,对于每天生活在日常之中的科学家、企业家而言,突然切入进历史性的话题,也让他们的历史意识被一点点唤醒。

  他采访了19位人物,书中涉及的人物则有三四十位。宁肯说,和柳传志面对面,尽管采取平视视角,但还是感到后者太强大了,仍然有几分仰视的感觉。但采访吴甘沙、程维等人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新一代企业家出现了,他们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如果说柳传志是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他们就是热兵器时代的英雄。“某种意义上,他们超越了柳传志,我原来以为柳传志是不可超越的。”

  冯康和柳传志贯穿全书

  “他们所有的故事差不多都在历史的褶皱中,但历史不会静止不动,总有人从褶皱中走出来。”

  《中关村笔记》有两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一个是冯康,一个是柳传志,“这个选择本身代表了我对中关村的看法,他们天然构成中关村的基石与厦宇,有多深的基石就会有多高的大厦。”

  尽管冯康独立创造了有限元法,自然归化和自然边界元方法,开辟了辛几何和辛格式研究新领域,为组建和指导我国计算数学队伍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之前在宁肯的记忆版图中是个空白。

  宁肯自然没有见过大数学家冯康,他早在1993年就走完了73年的人生路。就在接受中关村选题的同时,宁肯恰巧被中国作协拉进了中国科学院“创新报国70年”报告文学项目。当一位院士介绍冯康时,对宁肯却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冲击波,“他在国际上名气很大,但是中国人几乎都不知道,这种现象本身就特别有意思。”

  冯康的神奇之处正是打开中关村秘密的一把钥匙。让宁肯着迷的是,冯康当年已经站在世界最前沿,他如何带博士?如何进行科学探索的?“过去,我们的文学很少去关注这样的过程,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程恰恰很文学。”宁肯还思量着,各种写中关村的著述,都没有从科学角度来深入。但冯康和学生们的科学探索过程,恰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底蕴,是中关村发展的基石。

  采访柳传志,甚至几乎不会成为现实。最后是有关部门出面,才说动了柳传志。但第一次采访,宁肯分明察觉到对方有着公事公办的客套。

  宁肯的一部小说《三个三重奏》让他赢得了和柳传志对话的权利。这本书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送给传奇企业家的。他曾经天真地猜想,柳传志会看的可能性只有1%,他甚至想第一次采访或许就是最后一次了。但接下来,他仅仅试探性地给柳传志的秘书打了个电话,对方竟约定了采访时间。

  第二次采访,他才得知柳传志不仅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三个三重奏》,还买了好几本送给家人和朋友。这是一部并不好读的先锋小说,但柳传志十分清楚地捋顺了故事和结构,还说书中贪官的塑造没有脸谱化,让宁肯暗暗惊叹其专业文学素养。从未真正对话过的两个“星球”的人,从那一刻开始变成了朋友。

  至今让宁肯感佩的是,说到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去,柳传志始终是很平静、淡定的讲述,“他真是平中见奇。”宁肯更用华山和泰山来形容柳传志,“两座山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两年像又上了一次大学

  “2015年那一年,我突然想改变自己。一个人在某种尽头待的时间久了,就想在另一种尽头解脱。”

  宁肯和中关村的相遇很偶然,但他也注定会和它相遇。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北京胡同里长大。2015年,他有个模糊的想法,写一部北京题材的小说,为此想深入了解中关村。一次他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有个资助项目是写中关村的,之前约了一位国内报告文学圣手写,但后者要价实在太高。听到此处,宁肯半开玩笑说,“我给您写吧。”韩敬群愣了一下,很快说,“您写肯定能写好。”

  上世纪90年代初,宁肯曾经离开文学,由一个诗人变成了广告人。跳出文学,从外部看文学,让他获益匪浅。他说,两年前自己再次走出文学,像又上一次大学。“快20年了,我一直浸润在文学里,浸润得太深了。我需要另外一种东西,一种类似岩石的东西。”

  宁肯开始阅读有关中关村的书籍,读黛博拉·佩里·皮肖内的《这里改变世界》,读凌志军的《中国的新革命 1980—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读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对于长年阅读现代主义小说的我来说,这些书原先从来不会出现在我的书单上。但当我交叉读这些文学之外的书,当我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如硅谷世界,它们又让我再次找回了文学之外的感觉。”最终,资料准备、采访用时一年半,写作用了半年。

  盘点首次非虚构写作之旅,宁肯相信对他未来的写作,会有巨大影响,“它给我带来人生不同的界面,也会带来更结实的写作。”他说,自己会再次回到小说上来,也希望再有一种不一样的回来。

  和那些充满活力的科学家、企业家对话之后,宁肯的文学反思不断在迸发,“没有比文学更保守的了,但现在又面临一个创新的时代,文学也需要现实创新。”此时,他的眼睛里闪动着耀眼的光芒,似乎看见了自己未来写作的曙光。(转自 北京日报 路艳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关村笔记的读后感大全  中关村  中关村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赖声川剧作集读后感锦集

 《赖声川剧作集》是一本由赖声川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0,页数:20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展开)

美文

 《北京讀經說記》读后感1000字

 《北京讀經說記》是一本由喬秀岩著作,萬卷樓出版的2013-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