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美丽噪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

  《美丽噪音》是一部由Eric Green执导,Kevin Shields / 罗宾·格思里 / Brad Lan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噪音》精选点评:

  ●英国各地口音展示片

  ●痛哭着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1Bobby越看越可爱 而今风韵犹存 内瘦胳膊呀真好2学会一点积木哒口音"psychocandy we can"t stand each other completely rubbish"3弹琴果然是假装帅比课程中 最需要掌握的技能4有些乐队若没有噪音墙 真没法听鼓打得就特土药 还特后腰 一猜就知道高潮在哪5贯穿于全片的BGM有时蛮长音

  ●最喜欢女性成员那一段儿,想看lush!

  ●一直在截图

  ●全程傻笑...

  ●制作水平真的是一般了点。。。

  ●是不是所有的乐队都以为自己的乐队最厉害,其他乐队都是垃圾,然后弹吉他最差的都去当主唱了。还有你唱的跟狗屎一样都能上台唱,我凭什么不能,我也要唱!你什么都不会,我也什么都不会,要不我们组个乐队吧~ 想到以往看过的摇滚纪录片都是这样的,这些人也太可爱了吧!

  ●还是挺有价值的 虽然我对噪音的兴趣主要不在强调优美的盯鞋这边 尤其是从CT JAMC MBV分流出去的ride slowdive lush这些 俩美国人的评论都很有水准啊 reznor对摇滚乐历史的把握很厉害 比如他讲到从PIL到MBV对传统摇滚乐观念的颠覆 这俩节点真是选得准 billy对具体乐队和歌曲特色的评价都很到位

  ●http://www.le.com/ptv/vplay/21438868.html

  《美丽噪音》观后感(一):I hate Rock"n"Roll

  我觉得就像JAMC那首I hate Rock"n"Roll那样,修盖子的精神内核其实就是【厌摇】。这是一种【关注自我】的音乐类型,他们与世界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连结,而是从对自我的探索中寻找力量。从这一点来看,修盖子确实有点像后摇。他们与传统摇滚那种用张扬的方式释放自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观念是冲突的。所谓摇滚精神宣扬积极的抗争与反叛,修盖子就不一样,它更多是一种"世界爱咋咋地, 爷还要喝爷的茶"的犬儒,消极的对抗甚至是虚无主义。他们谦逊、内省、自我但不张扬,懒得听唱片公司和乐评人bb,不喜欢在舞台上蹦来蹦去把观众搞嗨,反感媒体和商业化,只想闷录音室里弄扭曲的失真吉他音效建噪音墙,搞自己喜欢的音乐,现场,我就给自己表演,取悦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我最屌,别人都是垃圾,丫们不配。

  盯鞋作为一个现代摇滚乐一闪而过的小分支其实已经过时了,但这个短暂繁荣过的Movement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抛开对现在Dreampop/Synthpop乐队的影响不谈,至少它影响了我。 【P.S. 我知道Lush在盯鞋圈排面没那么大,但好歹也算是一个知名团吧,这个纪录片太不给面子了,占的篇幅太短了吧,Miki也没出现】

  《美丽噪音》观后感(二):一点流水账感想

  第一部分流水账介绍乐队之后分块谈的几个问题都挺有趣的。男女比重我一直觉得是盯鞋相比其他音乐类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bobby说这也许就是这种音乐的本质吧;对于乐队形象和媒体关系的回答基本就是"没有形象,不爱舞台,好怕媒体"这样麽…虽然肯定带有点夸张,但还蛮符合那句总结"修盖子是一种性格类型"的。记得有一段footage里凯文说,非要说个主题,我们的音乐就是关于personal confusion的吧。私以为这个点归纳得很准确,盯鞋的设定本来就偏向于不明确、私人和潜意识。这是一种内向的、对外界充满困惑和无力感的音乐,甚至它的实验与突破也是内向的,几乎都是在与自己抗衡。

  后面讲到第三部分downfall到后来简直要变成艾伦麦基批斗大会了: "creation绝逼是坑爹厂牌,做music business的人怎么能一直嗑药,怎么能一点promotion不做,结果直接导致人家心理阴影22年后才出新砖。"

  第四部分回潮,二十年过去了,重组、巡演,台下观众几乎完全换水了。世事就是这样轮回运转的,互联网让任何足够好的东西都有机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点特别感动啊,这就是新兴媒体与好音乐(严肃娱乐)关系的体现嘛。没有互联网没有豆瓣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听到这些我出生之前就有的、我出生之后没多久就没落了的音乐,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这些音乐而认识有着同样喜好的你们。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一点儿都不酷炫、没太多新梗、做工勉强够格的小纪录片,但它完成于90年代盯鞋风回潮的2014年,作为第一部为这种音乐类型归档总结的纪录片,至少也能为这让人欣喜的回潮景象推波助澜吧。

  《美丽噪音》观后感(三):Drowned In Sound专访导演Eric Green(无解翻译)

  《Beautiful Noise》是由洛杉矶电影导演和作家Eric Green执导,其妻子Sarah负责制片的一部关于钉鞋音乐的纪录片。无解曾在2个月前对其进行过预告。

  该电影最早在2004年就开始拍摄,随后的三年里完成了影片中的大部分采访。在2008年底完成剪辑之后,法务及财政的限制使影片不得不延期发行。最终在2012年12月,电影通过众筹网站Kickstarter成功募集到足够的资金,以解决许可及发行事宜。

  Drowned In Sound网站的编辑在谢菲尔德的电影首映式上,对导演Eric Green进行了一次详尽的采访,以问答的形式,揭示了电影的创造缘由、参与人员、原声创作及未来的计划。

  ------------------------------------------------------------------------------------------

  【以下为节选。全文请见 http://www.wooozy.cn/archives/20682】

  DiS: 拍摄这样一部有关钉鞋运动的纪录片,最初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Eric Green: 我平时非常喜欢看音乐纪录片。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音乐风格下面都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纪录片,唯独钉鞋音乐一直被人所遗忘。所以我觉得需要为它平反一下。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但逐渐就步上了正轨。

  DiS: 是什么时候想法化成行动的?

  Eric Green: 大概是在2003年底或者2004年初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了Sigur Ros的音乐,意识到原来又有人在做这样的音乐了。那个时候,除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Spiritualized,还有同时期纽约的Bowery Electric和Lovesliescrushing以外,我以为没什么其他乐队在玩这种了。当然无法和90年代初最鼎盛的时候去比较。我记得当时相隔几个星期听到M83的《Dead Cities, Red Seas & Lost Ghosts》和Ulrich Schnauss《A Strangely Isolated Place》,在然后听说出了张Slowdive的致敬专辑。当我跑到当地一家唱片店的时候,店主问我:“你要的是哪张?”显然那周分别有两张致敬专辑面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那个时代需要被记录下来。因为没有任何书或者电影做过这件事,只有网上一些零星的文章。

  hoegaze album covers

  DiS: 有没有一个时刻你觉得这部电影不可能完成了?

  Eric Green: 好几次都是。大多是在初期的时候,因为当我们开始的时候,发现许多采访约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就僵在那里,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如果我现在说当时没有自我怀疑过这件事是否还能成,那一定是骗人的。

  DiS: 除了Medicine以外,电影主要集中在一些英国乐队的身上。你是如何决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哪几个乐队身上的呢?例如,作为那个时期最具标志性的乐队之一,Sonic Youth在这部电影里就没什么戏份。

  Eric Green: 事实上我和Thurston Moore还有Dinosaur Jr的J Mascis碰过头。我本来计划采访他们两个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没成。许多人提起Sonic Youth都会说他们推动了钉鞋运动的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要把每个相关的乐队都放进来的话,《Beautiful Noise》这部电影就会变得没完没了并且不受我们的控制。另一个偏向英国乐队的原因是大部分伟大的钉鞋乐队都来自于那里。当然我也喜欢许多美国的乐队,把他们排除之外是件挺痛苦的事,但是最终钉鞋运动的高潮是发生在英国的。随着电影拍摄进程的深入,我原本的构思和脚本也发生了改变。我们试图让电影的框架紧凑,但是又能同时保持弹性。我想要展现这些牛逼的乐队是怎么改变人们的生活的,但是又不想把它说得那么明显。我们也想要单纯从乐队自己的角度去呈现这一点,而不要强加任何观点给他们。他们依靠自己的记忆诉说那一段经历是十分重要的。与那么多不同个性的灵魂打交道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情。许多曾置身于那个运动的关键人物事实上都害羞和内向,这也反映在了影片的不少镜头里。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photographed by Mike Laye

  DiS: 那么多乐队成员中哪些是最难邀约和配合的?

  Eric Green: 和Kevin Shields敲定时间非常艰难。Jesus & Mary Chain的Jim Reid很难被说服。但一旦我们取得联系以后,大部分人还是都很顺利和配合。Pale Saints的Ian Masters可能是最难的,因为他住在日本。但我真地很想采访到他,因为在我眼里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主唱。我几乎每天反反复复听他们那首“Insubstantial”。他的嗓音充满了力量。幸运的是,后来我找了个在日本的朋友,他顺利采访到了Ian Masters。Trent Reznor也很难约,因为他一直在忙,不是在录音、制作就是在演出。我们几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真正约到他,还需要跑到他那里等他空下来才做到了采访。4AD的老板Ivo Watts-Russell是另一个很难联系上的例子,但就像其他人一样,我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他。

  DiS: 有没有哪个乐队成员是不愿意参与的?

  Eric Green: 没有完全拒绝的那种。但就像我之前说的,许多关键人物的性格都非常得内向。Liz Fraser就是非常封闭的一个人,William Reid也是。

  【以上为节选。全文请见 http://www.wooozy.cn/archives/20682】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观后感  观后感词条  噪音  噪音词条  好看  好看词条  美丽  美丽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  
美文

 畔水采摘,教学闲暇的好去处

 畔水采摘,教学闲暇的好去处  畔水村位于广东省阳山县阳城镇西面,这里地势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山明水秀。本次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心之源”社会实践...(展开)

美文

 老子与孔子

        毫无疑问,老子和孔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精通《周易》(相传,易经部分即为孔子所...(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