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永远的弗里达》的读后感大全

  《永远的弗里达》是一本由[美]余依·莫拉莱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一):编辑推荐:

  ★2015年凯迪克银奖作品

  ★2015年Pura Belpré插画奖

  宣传语:★2015年凯迪克银奖作品★2015年Pura Belpré插画奖★色彩明丽,插图引人流连,别具一格★文字精炼隽永,富有诗意。★不同于其他绘本,令人久久不能忘。★内涵丰富,弗里达倔强坚韧的人生跃然纸上:

  ★色彩明丽,插图引人流连,别具一格

  ★文字精炼隽永,富有诗意。

  ★不同于其他绘本,令人久久不能忘。

  ★内涵丰富,弗里达倔强坚韧的人生跃然纸上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二):我心中的弗里达

  作者手记

  我心中的弗里达

  一想起弗里达卡罗,我想到的是自负、骄傲这两种特质。在墨西哥长大的我,很想更深入了解这个长着小胡子和连心眉的女人。这个女人是谁?何以能运用墨西哥的新旧文化符号,在绘画中随心所欲地诉说自己的故事? 我并非从一开始就被弗里达吸引。早年,我常觉得她的画作是扭曲的,难以理解。对她的一生了解越多,我越能感知她的作品带给我的新启示。最终,我懂得,她自画像里那些使我害怕的元素,实际上是她在表达内心所感、所怕和所要。 弗里达的一生是充满欢笑的,她爱讲笑话,爱唱歌,也爱骂人。 1907年,弗里达出生于墨西哥科约阿坎区的一所蓝房子里。年少时,她就有旺盛的创造力,天生就会讲故事,经常打扮成男孩,甚至拥有一个臆想的朋友。但她的一生也充满泪水。6岁时,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虽然后来这是常见疾病,但当时很严重),从此右腿萎缩伴随一生。18岁时,一场车祸让她身体遭受重创,此后一直忍受痛苦的治疗。躺在病床上等待康复期间,她开始画画。 据说,弗里达一生创作了143幅作品,其中55幅是自画像。她从镜子里研究自己,在画中给自己戴上精致珠宝,将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顶,饰以丝带和花朵。她还画自己带着宠物猴、狗(名叫弗朗昌)、鹦鹉(名叫索乐特)。她的丈夫迭戈•里维拉——墨西哥壁画大师,也一起出现在她的画里。 有时,她把自己的头画在一只受伤的鹿身上。她笔下的半兽人傲视一切、无所畏惧,她向世界介绍墨西哥文化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时候学画画,我也常研究镜子里的自己——我不禁想到弗里达,她是否知道,她的勇气和超越自身局限的能力,影响了多少艺术家? 弗里达于1954年去世,享年47岁。她的身体是脆弱的,但她百折不挠的品质,是永恒不灭的精神遗产。 永远的弗里达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三):弗里达的坚韧世界

  弗里达•卡洛,我还是知道她的,非常著名的墨西哥女画家,英文名Frida Kahlo,她的一生是痛苦而有坚忍不拔的。

  从小就换上了小儿麻痹症,一生动过大小30多次手术,大部分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如同张海迪一样,似乎这两个人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但她们的品格同样让人敬佩。弗里达在身体上遭受极大的痛苦,她有着与我们一样的共产信仰,但是她也有所有坏女孩不好的习惯,酗酒、吸毒等等,她的爱情也不那么“正常”,虽然有爱着的丈夫,却彼此出轨。最后的最后,她有了抑郁倾向,甚至是死于自杀,虽然没有尸检,但是这一说法也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然而,正是这样的一生,弗里达将它完美的表现在她的作品里,她将所有的情感都表现在了她额作品上,她的一生是不快乐的,在她所有的作品中似乎都没有笑过,她将生活中的所有美好与不美好事物全都反应在画中。她的作品世界有名,各国都有她的追随者,是名副其实的著名画家。

  然而,本书作者余依•莫拉莱斯的作品中,以类似芭比娃娃的作品来描绘弗里达的形象,全书的插画、绘画色彩明丽,别具一格,仿佛少了那种悲伤之情。本书寥寥数百字,但却内涵丰富,将弗里达倔强坚韧的人生跃然纸上。

  我觉得成年人跟儿童看到这本书的内心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所处的角度不一样,了解过弗里达一生的人再去看这本书的时候,即使作者选用的是色彩明丽的作品,但依然让读者为之动容,热泪盈眶。她忍受着身心的折磨,却意志坚强的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弗里达说:“我不画梦,我画我的现实,我的画中的信息就是我的痛苦,彻底的画出我的生活,我相信这就是最好的作品。”成人读者应该能更好的体会到弗里达所表达的意味。然而在儿童的眼中,他们似乎更侧重于关注各个生物的动作,很少会在意那些眼神、实际色彩等等较为成熟的细节,这就是成年人跟儿童之间的差别,也是其内心单纯与复杂的真是表现,在小孩纯真的世界里,万物似乎都应该是美好的。在大人的世界里,他们更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进而隐射回自己的生活中。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儿童,陪同小孩读书的爸爸妈妈们也可以看看,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没有深度剖析弗里达的作品,认真看看这十几张图片,几十字单词,从内心真实的感受弗里达的世界。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四):致永远的弗里达

  第一次知道弗里达•卡洛这个名字,源于2003年的第75届奥斯卡奖。那一年墨西哥女演员萨尔玛.海耶克凭借电影《弗里达》这部电影,入围这一届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评选。

  弗里达•卡洛,墨西哥女画家。她的一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历尽沧桑,命运坎坷。6岁的她换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一生右腿残疾,18岁那一年,一场车祸让她的身体遭受到重创,但她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此后她一直忍受着痛苦的治疗,在躺在病床上等待康复的期间,她开始画画。

  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她用墨西哥的新旧文化符号,在绘画中随心所欲的诉说着她自己的故事。她的一生只有四十七年,虽然她的身体是脆弱的,但是她具有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这是她一生所留下的一笔永恒不灭的精神遗产。

  《永远的弗里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彩色绘本,全书的文字恐怕连七十个汉字都不到,只是用十四张图片加上简简单单的几个词来介绍她的一生。

  该书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绘本手绘图画的样子。翻开此书,浓浓的拉丁气息扑面而来,绘本中的弗里达以类似于芭比娃娃的木偶形象示人,油画般明亮的色彩图片配上简介的短语,用版画、布艺、手工、摄影等多种形式创作了此书。虽然图文不多,但是却精确概括了这位墨西哥女画家的一生。

  她历尽沧桑,她笑看红尘,她乐享生命,她心怀梦想。虽然命运坎坷,却让她领悟人生真谛,绘其所思,爱其所爱。

  她来过……

  她活过。

  其实真实的弗里达一生绝对不是像绘本上讲述的那么简单。她的一生具有许多饱受争议的地方。但是绘本的阅读对象绝大部分还是低龄的孩子,那么我们还是且将弗里达一生中那些消极、灰暗、悲伤的那一部分隐藏起来,将其乐观、积极、不屈、有爱的一面在书中展现出来就好。毕竟以孩子们的年龄还是不要过早接触那些她们现在所不能理解的苦难。

  致永远的弗里达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五):媒体推荐

  这本画册对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一生做了探究,用两、三个单词的简短句子展开描述,达到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书里运用多媒体图像技术,去追朔弗里达生平,就像找到了一个明黄色的木箱,一打开,里面释放出一个梦幻世界,嬉闹间带领读者进入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了解她的生平知识、她的爱、她的创造力以及最后拥抱生活的态度。——BCCB这本绘本书内涵深刻、运用了多种绘画手法,莫拉莱斯极具艺术性地粹取了卓越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真髓。——《书单》“关于弗里达·卡罗的书,市面上有多本,都很适合年轻读者看。但这本书,它的作者莫拉莱斯兼具情感与审美,论及贴合艺术家本人,没有哪本书能与本书相比。——《号角图书》这本摆明向弗里达·卡罗致敬的书,没有剖析她的作品模式,而是引领读者进入她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科克斯书评》“卡罗一生非同寻常的经历、背景和艺术成就使她频频成为诸多传记的主题。莫拉莱斯深刻领会了她的创作过程,鲜活、成功地再现了这位鲜被真正理解的艺术家。莫拉莱斯的绘画加上欧米拉的摄影共同提升了这本书的水准。——《学校图书馆期刊》重要书评:“与其说弗里达代表某个历史人物,不如说她是一代偶像,代表着莫拉莱斯所尊重的生命;因为有爱、因为创造,弗里达永生。”——《出版商周刊》

  这本画册对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一生做了探究,用两、三个单词的简短句子展开描述,达到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书里运用多媒体图像技术,去追朔弗里达生平,就像找到了一个明黄色的木箱,一打开,里面释放出一个梦幻世界,嬉闹间带领读者进入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了解她的生平知识、她的爱、她的创造力以及最后拥抱生活的态度。

  ——BCCB

  这本绘本书内涵深刻、运用了多种绘画手法,莫拉莱斯极具艺术性地粹取了卓越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真髓。

  ——《书单》

  “关于弗里达·卡罗的书,市面上有多本,都很适合年轻读者看。但这本书,它的作者莫拉莱斯兼具情感与审美,论及贴合艺术家本人,没有哪本书能与本书相比。

  ——《号角图书》

  这本摆明向弗里达·卡罗致敬的书,没有剖析她的作品模式,而是引领读者进入她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

  ——《科克斯书评》

  “卡罗一生非同寻常的经历、背景和艺术成就使她频频成为诸多传记的主题。莫拉莱斯深刻领会了她的创作过程,鲜活、成功地再现了这位鲜被真正理解的艺术家。莫拉莱斯的绘画加上欧米拉的摄影共同提升了这本书的水准。

  ——《学校图书馆期刊》

  重要书评:“与其说弗里达代表某个历史人物,不如说她是一代偶像,代表着莫拉莱斯所尊重的生命;因为有爱、因为创造,弗里达永生。”

  ——《出版商周刊》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六):拥有连心眉的佛里达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封面这个连心眉的女人吸引。极具民族风格的打扮,面带微笑,手里拿着两支画笔,头上的三朵花正在盛放。

  佛里达·卡罗,特立独行的告诉大家,她就是佛里达,独一无二的佛里达。

  她寻寻觅觅,遇见了爱她的丈夫,相伴左右的小狗、小猴。

  历经沧桑,寻到一把钥匙,一把开启宝箱的钥匙,她开起宝箱,笑看红尘,乐享生命。

  宝箱里有一只提线木偶,她与小狗、小猴一起开心的玩耍。

  玩累了,她坐在草地上休息,生命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梦想,佛里达也不例外,她乘着自己的梦想飞翔,暮然回首,命运给予的坎坷,令她感慨万千。

  人生的真谛,就是爱我所爱,绘我所思。

  我来过,我活过!

  以上是我对这个本书的解读。大人的视角总是会跟随着文字,孩子也许更加喜欢色彩斑斓的花朵、服饰,喜欢佛里达的微笑。

  看完绘本,怀着对佛里达的好奇,我打开百度百科,里面对她的人物介绍是:

  “1907年7月6日出生在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瑶坎(Coyoacan)街区,6岁时弗里达得了小儿麻痹,致使右腿萎缩。18岁那年她乘坐的公共汽车与一辆有轨电车相撞,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终身不能生育,而且伤痛如影随形,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弗里达在苦痛中用绘画来转移注意力,父亲为她买了笔和纸,母亲在她的床头安了一面镜子,透过镜子她开始画自画像。”

  看完这段文字,我终于知道,她把自己画得如此传神,是因为她每天只能对着镜子,描画自己,她的内心其实是孤独的,她渴望外面的世界。

  她说过:我画自画像,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是自己最了解的人。

  最后,长期的病痛让她患上抑郁症,并最终死于自杀(据谣传)。她的日记里最后的话是:"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

  即便看了佛里达的生平,我依然对这个身高不足5英尺,后半生与病痛为伴的她,产生了敬佩之情。

  命运的坎坷并没有让她的画作失去色彩,相反,更加艳丽,她的内心孤独,但却渴望精彩。

  永远的佛里达,住在你我心间。

  图片来自网络

  《永远的弗里达》读后感(七):读者评论

  余依·莫拉莱斯的超凡力作!我没有办法精准描述这本画册的美,也不能完全说出这本书的好来。这本书真是不可思议!可能是我多年来看过的最绚丽的图画书。可以肯定该书封面必将迎来一项获奖贴纸。这就去买了来享受读书之趣!

  ——劳拉·L·哈里森

  余依·莫拉莱斯能把这本书做得充满艺术感,画面很像梅丽莎·斯威特在《一条单词的河流》里的插图。这本书并不只是讲一个传记故事那么简单,它用图像和声音来唤起弗里达·卡罗的工作和传奇一生。事实上,可能会有人(不是我)对书中呈现的生平资料太少而感到失望。这本绘本书的格式类似于诗,因而篇幅严格限制在32页。无论哪种流派的作家和插画家,都会要么顾及经济性、寻找更诗意的材料,要么尽可能在书中塞满重要的事实资料。关于弗里达·卡罗,还有其他方面可以搜罗大量事实和详细故事。莫拉莱斯在这儿运用了3D和多媒体技术,非常令人喜欢!她来找我,尝试过多种不同艺术媒体的效果,没有哪一种比其它形式呈现的效果更弱或更强。我尤其喜欢看她制作的3D娃娃,整本书看完,欲罢不能,然后回头再看一遍。

  ——吉米·艾克森

  《永远的弗里达》给我带了多种感觉。我知道会有人批评这本书并未对弗里达·卡罗的生平经历提供足够深刻的理解,但对我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比一本弗里达·卡罗传记更有用。我感觉就像读到一首生动的、有呼吸韵律的诗,非常打动人心。应该给余依·莫拉莱斯授予凯迪克奖。

  ——贝丝

  弗里达·卡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这本绘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传记,不如说这是在书页上为她的一生和她的艺术成就进行的一场庆典。书中的语句非常简洁,显示了她对整个世界的独特视角。这是对她充满爱的一生,包括她的宠物猴、她周遭散发的气场或某种精神表示敬意。今日世界需要更多多姿多彩的绘本书,这是其中值得庆贺的一本。

  这本书完全从弗里达·卡罗的视角用简短的语句来展开内容。有一点很巧妙,书中的句子用英文和西班牙文双语写出,西班牙文几乎是一种浅色如装饰花般的字体紧挨着黑色英文字,这是本书有异于其他绘本的特别之处。莫拉莱斯以绘画出名,但对卡罗,她选择了完全不同于绘画的方式,借用木偶来表现她,通过木偶做出摹仿她一天的一举一动,拍成照片做成图片,木偶卡罗以她那独特的一字眉保持着她一贯的美丽标志。

  这个木偶娃娃的形象,直接摈弃那种金发碧眼的性感芭比娃娃。这个弗里达·卡罗木偶,虽与芭比有着相同的塑料结构,但她拥有的是黑色长发、暖褐色的皮肤、聪慧的眼睛,赋予了美人更丰富的形式。照片拍得非常巧妙,从各个不同的关注角度多方位展现卡罗,然后切换梦幻般的场景,由插图转为绘画。

  对图书馆而言,这本书还有一个明显好处,鉴于儿童需要多种多样的绘本书,这本书就极有必要购买。本书适合4-6岁的儿童阅读。

  ——塔莎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永远的弗里达》的读后感大全  弗里达  弗里达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永远  永远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偷窥者》的观后感大全

 《偷窥者》是一部由迈克尔·莫汉执导,西德妮·斯威尼 / 贾斯蒂斯·史密斯 / 本·哈迪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展开)

美文

 不想睡觉

不想睡觉。就算大脑因为睡眠不足而混沌不堪。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这种混沌状态下度过的。像是故意要长时间沉溺于电影以减少睡眠时间来祸害自己,麻醉自己。陷入电影的情节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