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摘抄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是一本由[英] 尤金·罗根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一):梁文道的废话。

  没人对梁文道那篇絮絮叨叨的导读很烦吗,我读书一般都会读导读,毕竟这是国内某个知名作家对这本书的解读,但是我实在不明白梁文道再说什么,爱护小动物就是穆斯林文明的表象,那印度教还爱护牛呢也不妨碍着两边杀的天昏地暗,其实我想说下次理想国给这种历史类题材找人写导读的时候,最好找些有历史背景的作家,要不然就会说小动物了。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二):评《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本书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尽量不带视角,只叙述历史。对于亚美尼亚屠杀、阿拉伯民族主义、圣战和“反圣战”、英法俄数份瓜分领土的协议和欺骗,甚至对于阿拉伯的劳伦斯、凯末尔也都是放在历史序列中就事论事,不过分掺入意识形态。为了解一战更全面图景,理解当前中东乱局,补上奥斯曼帝国后期的缺失版图是必须的,而本书是一个好切入点,而由于篇幅所限,只是作为一个开端。下一步阅读是不是该轮到萨义德了。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三):民族国家的崛起,中东乱局的开始

  不用职责亚美尼亚人投靠了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俄国人,阿拉伯人与英国人合作给了帝国背后一刀。本来就是在一个民族国家崛起的大时代,要想维持这个多民族的大帝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无论是霍姆斯还是库尔德人,新闻中的一个个名词都可以在本书找到出处。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也是中东乱局的开始。这本书很好的介绍了一战中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政治历程,对于理解目前的中东乱局非常有帮助。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四):奥斯曼的穷途末路

  曾经在欧洲所向无敌的奥斯曼帝国,到如今已是江河日下,基督教世界一直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耿耿于怀,俄国自诩为罗马的继承者,意图夺回君士坦丁堡,重现罗马的荣光,英法两国对奥斯曼帝国也有觊觎之心,意图鲸吞蚕食。 帝国内部也风雨飘摇,现代民族主义的抬头令的帝国境内的诸民族蠢蠢欲动,亚美尼亚与俄国龌龊不断,阿拉伯民族则与英国暗通款曲,意图摆脱帝国的统治,在帝国的土地上实现民族自治。 随着美国以及更多国家加入协约国阵营,同盟国越来越难以为继,奥斯曼的末日已成定局。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五):标记一下翻译、编辑中的疏忽

  6,倒数第三行 :排除了难——排除万难

  20,倒数第四行:自1453年起便是——直到1453年都是

  涉及army corps(集团军/军)与army(军团)的翻译很乱,前后不一致,涉及多章,如P57的军团都应该改成军,P129第六行,每个军团都有3万——每个军都有三万

  62 戈本号是重型战列巡洋舰,不是战列舰

  80 第三段,第二行,漏译,“以及西帕希骑兵“前,加上“(通常被称呼为“土耳其人”),原文是Turcos,是法军阿拉伯步兵的外号

  同样的,P84 倒数第七行,土耳其人加引号

  97 倒数第二行 为了上帝!——为了安拉!

  待补充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六):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权当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全球自相残杀,杀出来的新世界并未和平多久,就迎来更大的浩劫。本书从奥斯曼帝国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行为切入,描述了老迈的帝国在战争重压下缓缓的衰亡。客观地说,奥斯曼帝国长期控制了多民族的庞大疆域,与其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是分不开的。但是,欧洲新兴民族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丛林法则的拥趸,尤其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更是极尽巧取豪夺、坑蒙管骗之能事,反正只要符合他们的利益,损害他国的主权自然不在话下。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固然有其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但欧洲国家的推波助澜对东欧国家、阿拉伯国家从奥斯曼帝国分裂出去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东问题,其实都源起奥斯曼帝国在分裂后埋下的地域冲突,尤其是英法两国与犹太人的龌龊交易。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七):关于一战中的奥斯曼和战后中东

  高中受了人教版教科书的影响,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那一单元,作为行省的埃及军队两次攻入奥斯曼帝国本土,直逼伊斯坦布尔;凯末尔的那一课,除了加里波利之战,似乎奥斯曼在一战中就没怎么打过胜仗,差点被协约国瓜分。 不过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些与印象相反的事实,一战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是一无是处,虽然开战初期一些鲁莽的举动,但在1916年的加里波利战役和库特之围中,奥斯曼军队几度让英军陷入绝境,甚至在俄国退出战争后的1918年春天,奥斯曼军队的反击行动收复了大片失地…… 除此之外,令人感叹的是,在阿拉伯起义前后,协约国之间的秘密外交,导致战后中东的势力不均和矛盾。不可否认,近代中东的巴以冲突和恐怖主义,正是奥斯曼帝国突然瓦解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难托其咎。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八):苦难中东,春日何时?

  1917年12月9日,在相持多日之后,耶路撒冷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向英军投降。12月9日太阳升起时,耶路撒冷结束了长达401年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自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奥斯曼帝国便是欧洲各君主的噩梦,奥维茨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以戏剧化的笔法再现了开卡波尔塔小门在拜占庭陷落的故事。M系列另一本书《苏联的最后一天》,向我们表达了同样的忧虑,解体后的帝国,把那些掩盖的利益纷争和族群矛盾突如其来的摆在毫无准备的人民面前。为未来担忧,为书写历史者担忧

  当今的中东各国,战乱纷争,早已是随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中东各国便已埋下了大国博弈、瓜分领土,宗教、种族、信仰冲突的种子。

  悲难从来与中东为伴。一声长叹,比较现在的武汉肺炎的惊恐与付出,历史滚滚而来碾压的悲剧,何其可叹?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九):书书书小书评

  

仿佛有一根线,从罗马人的故事开始的欧洲史,再到灭亡东罗马帝国的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大概这本书作为欧洲史阅读的告一段落也算是冥冥中的注定吧。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里面亲眼见东罗马的衰落和奥斯曼的崛起,再到1923年奥斯曼土耳其的终结,怎么说,一个帝国再强大也总会有衰亡的一天,就像生老病死一样。灯塔国还能强大多久,我们国家呢?奥斯曼的衰落早就有迹可循,被卷入一战只是最后的暮歌而已。实力不够强大就会被列强钻空子,国际政治的弱肉强食再一次淋漓尽致。印象最深刻的是奥斯曼作为战败国被英美法意瓜分,合法政府认为除了接受现状毫无他法,并认为穆斯塔法凯末尔和土耳其民族运动的负隅顽抗将会招致灭顶之灾。历史证明,只有拒绝瓜分合约和反抗才能保全土耳其主权的完整。国家和个人无论在如何绝望弱势的境地,也不能放弃抗争。挣得一蚊是一蚊,越努力越幸运。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十):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一战因为奥斯曼帝国的介入,让协约国、同盟国从欧洲战场波及到了亚洲、非洲、大洋洲还有美洲,从而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书中心很明了讲述1914-1920年奥斯曼曾经的帝国。作为欧亚的大陆桥,夹在欧洲列强之下,在一战中必须做出抉择,战争对于帝国“高门”而言是无法逃避的赌场,必须下注赌博,筹码就是自己的疆土上面还堆积着无数人的生命,底牌就是国家的战斗力。奥斯曼在19世纪末沦为“欧洲病夫”,土耳其青年党三巨头恩维尔、杰马勒和塔拉特执掌着一战时期的政权,想要恢复巴尔干、高加索的疆域,为了巩固政权驱赶屠杀亚美尼亚人,利用穆斯林发动宗教战争。阿拉伯民族起义是奥斯曼在一战的重要转折点,之后随着美国参战,西线瓦解,奥斯曼战败,在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斯曼战后政府在苛刻的《色佛尔条约》面前向协约国妥协是奥斯曼版图分裂的原因。导致当今中东民族、宗教领土的纷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摘抄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词条  衰亡  衰亡词条  摘抄  摘抄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愿阳光安暖

 阳光明媚的早晨,拉开粉色的窗帘,偷得一束光进来,照亮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温柔的阳光,轻轻的亲吻着阳台上花盆里的每一片叶子和花朵。  那盆虎刺梅,是最喜欢这温暖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