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锦集

  《东京时味记》是一本由[日] 新井一二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时味记》精选点评:

  ●我啊真的很喜欢看介绍日本吃的的小散文啊,可惜对广东菜的介绍太少啦。

  ●一本讲日式美食的书,我看完之后却记住了一道中国菜:虾子柚皮

  ●我读着比池波正太郎和安西水丸的美食散文强,也许是我喜欢家常菜或是家的这种温馨的氛围。

  ●书中透露出的时代背景下的人文风俗令人回味

  ●爱吃的人到哪都不会感到孤单……

  ●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提到数次的神户牛肉,价格的确令人咋舌。如今中国的日料店价格也虚高的厉害,动不动人均大几百,甚至上千。

  ●读着玩儿,并无多大意思。

  ●特别喜欢她讲故事的方式,穿插着一些日本小知识小风俗~很佩服她在那么多地方生活过,也喜欢她对待生活的方式

  ●每篇都浅尝辄止,没有之前看的那本讲得多,感觉是当妈妈之后空档时间写的//对他们住的那个地方产生了巨大兴趣!

  ●很笼统的介绍了一些日本的饮食和文化,还有留学在北京广州和台湾的见闻,写的一般,不能引起食欲。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一):寿司 牛肉 啤酒

  

看完123私房菜,竟也想自己动手做个美味寿司,香甜蛋糕,以及不那么复杂的啤酒炖牛肉~话说高三的时候积累作文素材的时候就看到小野二郎的寿司,有机会真的想去一次~日本本就是爱吃鱼的国度,让我憧憬的是北美那边到底是怎么吃海鲜的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二):若能变成透明人,就一家一家悄悄看别人家吃着什么东西

  我想念的果然不仅是具体的食物,而且是围绕她的人和记忆,也就是故事

  饮食是窥见世界最好的窗口,这是作者的话,鄙人不算个老餮,喜欢好吃有故事的地方,兜兜转转,希望有些不一样的自在吧!作者是在广州日报开的东京时味记的专栏,一开始其实并不太喜欢这种文风(2019-7-20),慢慢看看,感觉介绍感,大于文化感!闲来无事,作为小品文把玩一下吧(2019-8-26)。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三):新井一二三的美食记

  

本想去图书馆找找有没有未读过的推理小说,却最终借了两本新井一二三的书回来。这位名字与“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系列中的金田一二三差相仿佛的女作家(需要说明的是,新井一二三的名字是“一二三”,金田一二三的名字则是“二三”),其实是一位在中国留学多年,可以用汉语流利书写的中国通。她的这本《东京时味记》就用汉语发表在南方读书报上的专栏结集,除了写具体的食品,也包含了围绕食品的人和记忆,通过谈论对中日两国文化、对旅游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也让中国读者多知道一些日本社会与人的故事。

由于“口拙舌笨”,我虽然会读一些关于美食和旅游的散文,却常因为无法亲尝美食、亲睹美景,即便作家妙笔生花,心中也大多不以为然。但阅读新 […]

摘自:《13 新井一二三的两国记》 — 王德坤

在豆瓣阅读书店查看:https://read.douban.com/column/34529306/chapter/152572840/

本作品由王德坤授权豆瓣阅读全球范围内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四):行文不造作,我就喜欢,这难道不是基本吗?

  读后感-2/100 《东京食味记》新井一二三

  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长时间留学中国,文笔自然,带着几分日文味道的中文表达,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其实,之前读过她的两本:《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词故事》和《123成人式》。中文写的我觉得比很多中国“作家”都要好,比如《123成人式》里的这一段:“如今我觉得,书不用看的多,只要看的深。犹如交朋友不用广,但是最好要深一样……甚至觉得,大家都看的书,我一个人不看也罢了。于是,越来越少看畅销书,而心情爽快。”

  行文不造作,我就喜欢,这难道不是基本吗?

  回到这本书,说实话,看这本书带有私心。1月底要去日本,想了解一下日本的饮食。加上我又是一个爱做饭的人,也想往自己的菜谱里加几道日料。谁成想,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邱永汉的《食在广州》,作者对中国的饮食极为推崇,甚至书中有一章叫“食在他乡”几本都是食物,个人最认同最后一篇文“我爱新疆拉条子”,因为新疆拉条子也是我的最爱。

  饮食即文化,吃能显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性格。书中作者脱离了作家角色,站在日本主妇角度写日本饮食结构,一篇短文一种食物,甚至写到便当文化,深夜食堂的由来……寻常一顿饭,也会有不寻常的故事和趣谈。

  书中有一章写饺子:“Gyoza是饺子的日本发音,二十世纪中叶,饺子从中国大陆传播到日本来……当年在东北的山东人比例很高,结果当地日本人听到的汉语主要是山东方言……也就是说,一亿三千万日本人无意间学会了山东人的发音。”会点日语的我,再也无法直视“饺子”的日语发音,浓浓的山东味儿啊!

  作为此次日本之行最爱的食物,天妇罗书中也有提及:“天妇罗,日文读音甜不辣……是裹上面衣炸的海鲜和蔬菜……虽然做法不复杂,外脆内嫩的口感是去专门店才能尝到的滋味。”的确,自己在家做了两次,细节确实不好把握,关键是油!自家做炸物,不可能用芝麻油,日本正宗的天妇罗,不要以为是炸物热量高,在热量最低的食物里排名第二!原因就是因为用的油。在天妇罗师傅手里,油只是加热的媒介,并不再食物上残留。

  书中涉及的食物众多,对日料感兴趣的朋友值得一读。

  行文流畅,内容丰富,7.5分吧(打分纯属个人喜好,并不公允)。

  《东京时味记》读后感(五):带上这本书,去品尝东京的味道

  我特别喜欢看小说散文中跟吃喝相关的部分。

  例如在彼得梅尔那描写旅居法国乡下生活的《普罗旺斯》系列里,我便对“玫瑰色烤羊排”“粉色的香槟”等法兰西美食馋涎欲滴;在胡续冬那本巴西游记《去他的巴西》中,对巴西烤肉、西番莲等念念不忘。

  更不用说我常年爱看日本小说电影,早已构筑了对日式料理的热忱憧憬。

  正如最近看的由新井一二三著的《东京时味记》里所说:“饮食是窥见世界的最好窗口”,饮食中所折射出来的人与记忆才是令人真回味无穷。

  彼得梅尔广告文案出身,擅长描写,《普罗旺斯》字里行间里都散发着法餐馥郁香浓的香气;胡续冬在巴西一书中尽展搞怪精神,食物所记实则是每每遭际的奇人轶事。不同于前两位的风格,新井一二三的饮食散文更像是社会学家实录,更多是叙述记忆细节。

  但看文化学者写美食散文会特别有意思,尤其像新井曾旅居海外十年,精通中日英三语,更曾在北京、广州、香港生活过,将东亚饮食圈内的继承效仿及改良娓娓道来,简单的一面一汤都特别有趣。

  新井科普了不少日本料理的细节,例如同是如今席卷全球的三文鱼刺身和三文鱼寿司,是在还没有在日本普及之前,就先在欧美和港台地区开始流行起来。而做刺身的通常用海产三文鱼,在日本则直接用英文salmon指称,而本土河产淡水三文鱼则称为鲑鱼(さけ)——看到这里我顿时明白了为啥在日本看到有的三文鱼叫鲑鱼,有的三文鱼叫salmon了~

  也提及中国菜市场与日本超商的不同,日本人习惯从超市里购买好切好分好的不同部位的禽肉,而生鲜活禽是中国菜市场的日常。但其实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国许多城市里买菜也是在超市里买切好装好的盒装肉,而豆芽也是一盒盒装好售卖,更不会有老太太耐心去掉豆芽尾。甚至现在也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上买粮油及生鲜食品,逛市场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然是个麻烦事(例如我)。

  书中也提及不少东京地名及餐厅,例如新宿的天妇罗名家。

  如果去东京旅游,这大概是本不错的美食指南。

  其实这并不是新井的第一本美食散文书,在她的那本《午后四时的啤酒》里也提及不少东京地标及著名饭店,例如王子饭店、浅草的泥鳅锅等。

  说起来,还真有点后悔当初去东京的时候没有带上这两本书去呢,真想试试书中的地道江户味。

  最后还有个细节,两年前我看《午后四时的啤酒》里新井还在写蜜月旅行,在这本《东京时味记》中新井的儿子已经考上高中了——书中两年,几乎相当世上20年的光景啊(笑)。都怪这大陆版本的文集总来得比较迟。

  似乎又说偏了。

  总之,再过段时间就会迎来日本可爱的赏樱季,如果你打算去东京,我觉得可以看一下新井的美食散文,即提供了不少美食攻略之余,也可以小窥日本人文。

  始发于公众号:早更少女的日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东京时味记》读后感锦集  东京  东京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美文

 《无从驯服的斑马》读后感摘抄

 《无从驯服的斑马》是一本由沈从文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