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锦集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是一本由乔治·尼瓦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

  欣赏书影请移步:《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二):俄罗斯的良心

  

法国作家乔治·尼瓦写的这本《俄罗斯的良心》是大作家索尔仁尼琴先生的传,跟别的传记不太一样,索尔仁尼琴先生的日常生活一带而过,主要讲思想与各个大部头写作的过程。这一点做的非常棒,因为索尔仁尼琴先生最值得提及的就是他的巨著,而俄罗斯的良心全在作品里了。

“老实说,我的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情,即描写俄国革命的历史。自1936年起,这项工作已有40年了。但我总是被一些别的事情打搅,分心。”索尔仁尼琴认为,俄罗斯革命的历史就像《古拉格群岛》一样重要,更何况,没有这场革命,就不会有古拉格。像西叙福斯一样,索尔仁尼琴搬走了第一块石头后,就开始搬第二块石头,它要比前面的那块石头重好几倍,那就是讲述真实的俄国革命。他年复一年地创作这部史诗性巨著,在这部作品里,真实的且唯一的主人公就是俄罗斯,这是饱经创痛,因自己的过失和疯狂几乎从地球上消失了的那个俄罗斯

一旦你剥夺了一个人的一切,他就不会在你的权力范围之内了,嗯,他又自由了。那个潜伏在索尔仁尼琴内心的主人公们几乎都是又自由的人。

与赫尔岑不一样的是,索尔仁尼琴始终不看好西方的“文明”,在他心里,俄罗斯人基督徒式的禁欲克制才是人类的良心。

作者没提索尔仁尼琴的经济条件,但他把诺贝尔文学奖建立了一个奖金基金,应该经济条件还可以。

他的《古拉格群岛》终于有新版了,而且好便宜的,赶紧存一套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三):有一个人,他是独立人格的化身——读《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

  文/岸晓风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先生的墓碑上写过一句著名的话:“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是他心目中的大学精神。但是如果具体到个人来说,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人算得上是真正“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国内的,大部分人肯定都会想到鲁迅先生。国外的,无疑就会想到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不仅是俄罗斯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还是一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毕生追求公平与正义,给俄罗斯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和文学遗产,因此也是名副其实的“俄罗斯的良心”“作家的良心”“知识分子的良心”,甚至“人类的良心”。当然,作为这样一位有着众多拥趸的伟大人物,其传记也是版本众多,其中包括其前妻娜塔莉亚.列舍托夫斯卡娅。当然,今天说的这个版本似乎更加客观、权威,传记作者是乔治·尼瓦教授,现担任欧美多所高校名誉教授、英国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享誉欧洲的大学者,当今欧美最重要的斯拉夫学者之一。当然最重要的是作者对于索氏有着一如既往的高度评价。

  在书中,我们会发现索尔仁尼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绝不亚于读他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古拉格群岛》,伟大的人格决定了他有一颗非常了不起的心脏,即使是带着患了癌症的身躯,他不只熬过了劳改营中的苦寒,克格勃下的各种折磨,还挺过了苏联的压迫与流放,西方的漠视和耻笑,直到他的敌人苏维埃垮了,他怒视的叶利钦也走了,才终于停止跳动,走向永恒,他活了90岁。一个经历如此曲折的人却能“寿终正寝”,我们只能说那是他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力量。

  同时,作为能够代表“良知”的人物,这意味着索氏一生都是战斗的、不屈服的,也是超越了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因此,纵观他的一生,他一直在背叛。早年因政治独裁和黑暗,“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在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西方后,再次“背叛”早年的自己,成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因此,我们就发现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很多西方人既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另一方面,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资本家,个人消费者,自由主义者等,在一些人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

  但是,这就对了。真正能代表良心的一定是超越了世俗的眼光的,因此,我们看他一生虽饱经磨难,却足以烛照未来。(转载请联系:anxiaofeng998@126.com)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四):《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的多重身份——作家、历史学家及圣徒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说,“充满道德力量”是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最鲜明的特点。这多少使其作家身份变的模糊,令其作品多了几份文学以外的、见证与纪念的功用。

  这并不是说索尔仁尼琴并没有太多文学上的技巧或情绪,毕竟他首要的身份,还是作为一位作家,并且还写出了像《红轮》这样“极端”的文学作品。在这本传记《俄罗斯的良心》的作者美国学者乔治•尼瓦看来,索尔仁尼琴的书写,时而像马拉松选手一样充满耐力,但在漫长的过程里,故事的推进却是由一个个“节”,一次次“冲刺”来完成的。用几十万字来叙述一天或几天的事情,是他很惯用的写作方式。

  这种写作的意义在于,以一个个充满意义的时间节点,索尔仁尼琴可以以点带面,进而勾勒出整个他想要书写的历史的轮廓。这更多体现的,是他作为一个“历史书写者”的敏感、技巧,以及责任感——最后这点在他的生命中的表现更加明显。《俄罗斯的良心》用了很大的篇幅,交代索尔仁尼琴作为一个历史的“参与者”——而非仅仅是记录者的实践。正如索尔仁尼琴自己所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拥有了另一个政府。”而当他让自己的存在有了这样一层意义,他便要如保罗•克利的“历史天使”一般,让目光注视着过去,同时承受着现实的风暴。单一而反复的灾难让他的宣言与忧虑变得无济于事,但这些努力终究拥有,因为这份担当,正是人类恒有的高贵所在。

  因而索尔仁尼琴作为“俄罗斯的良心”,他的意义又绝非仅限于某一个特定的民族。尽管通过乔治•尼瓦的笔触,我们看到的这位身负历史责任的作家,多少会因为其强烈的民族意识而显得有限“独断”,以至于招来诸多非议,但从根本上说,索尔仁尼琴是一位具有“全球视野”的作家。他的主张的普世性,在于他始终呼吁人们要保有人性的底线,即所谓“荣誉感”。因而强调自我克制的宗教观念,是他所信仰且依赖的。这又使得我们所看到的“直到生命最后的时光,仍然在奋战”(戈尔巴乔夫语)的斗士形象不难解释。自托尔斯泰以来的俄罗斯文学家“圣徒”的形象,在索尔仁尼琴身上得到了复兴。人们阅读他,不应出于愉悦的诉求,而应当是由于体验必要的“刺痛感”(卡夫卡语)的虔诚。唯有如此,那因信仰破灭而碎裂生成的“群岛”(即古拉格),其故事才有被记录的必要。

  作为索尔仁尼琴的评传,《俄罗斯的良心》的考据与延伸都颇具价值。相对地,尽管并未以严格的顺序来书写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及其功绩,但我们仍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个真正完整的、伟大的人格。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存在,但只有当他可以保有自己的荣誉,他才会坦然面对一切幸运与苦难。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五):艰难但幸福的人生

  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在回忆录中写道:“瞧,原来回忆录这东西是一个多么粘乎乎的面团,不把面团和好了,你是难以脱手的。”(《牛犊顶橡树》)为他人作传记,同样也是一个和面的过程。会由于所采用的材料不同,而产生不同味道的面团。乔治·尼瓦教授(Georges Nivat)的传记《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正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和面”方式。正如作者所说“我却无心写一本回忆录或是刻画一个浸透着个人看法的作家肖像。”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这本传记里仅用一个章节介绍大事件,将生平作了一个精简的罗列。其后大篇幅文章是从不同侧面去更多的呈现作品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作家个人经历与个人思想渗透在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所透露出来的“真相”。如“俄语写作”这一章节以围绕作家所使用的俄语特色为中心展开,作为“俄罗斯新词创作者”,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中有哪些语言特色,及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与原因等作了集中探讨与说明。而“伟大的败笔”又以《红轮》为具体分析对象,从写作背景,素材来源,社会环境等分析作品也试图分析作家。这种采用不同的主题在每一个章节进行不同重点的方式,使得整本传记有很强的立体感。

  作家索尔仁尼琴曾将文学回忆录之类的作品称为“派生文学”,是先有一种文学在先,再派生出别一种讨论文学或围绕文学而产生文学的文学。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围绕索尔仁尼琴已有许多的回忆录及传记出版。而这大量的传记作品同时也是《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中的素材,详实及丰富的资料来源使得本书内容非常全面及中肯。没有过份夸奖,但也绝不恶意揣测。在诉说作家思想的时候,会大量引用作家本人作品中的原话,让传记呈现出更客观的感观。对于作家有争议的一些评论,在书中也进行引用,针对这些争议,作者本人并不为作家进行辩解或是解答,而是另外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对比说明,由读者自行判断。比如说到索尔仁尼琴性格的暴烈及专横,作家本人是否具有反犹思想等,一切都以作品为解释。而不会因为与作家本人有过几次接触而试图去进行私人化的评价。

  此书以乔治·尼瓦教授1980年出版的传记作为雏形,再根据后期的大量新出材料重新整理后再版。作为得到过索尔仁尼琴本人肯定的作品(给作家回信夸奖并在随笔《一粒落入两扇磨盘间的种子》进行肯定)增订版中主要思想及叙述语气并未作修改。对于阅读索尔仁尼琴作品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补充阅读,可以更好更清楚的理解作家的作品(尤其是大部头巨作!)。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为我们讲述了作家的生平与作品交织在一起的繁华世界,让我们更立体全面的了解索尔仁尼琴的一生。正如索尔仁尼琴的妻子娜塔丽娅·安德烈耶夫娜所说:“他度过了艰难但幸福的一生。”对于一位作家而言,毫无疑问这种艰难与幸福更多的已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六):苦难的人生造就了他

  本书的作者乔治•尼瓦是一位法国籍的教授,虽是法国人,但却是一位专门研究斯拉夫的学者,而且被视为当今欧美最重要的斯拉夫学者之一,他的多部著作都与俄国有关,出版过多卷本的《俄国文学史》、《索尔仁尼琴论》等著作,由他来为索尔仁尼琴立传也是比较合适的。有时候我想,由一个外国人来为本国人立传,反而会写得更客观些,而且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观察这个文化中的人,有时候往往能更好地关注到这个文化的特质。在我看来,乔治•尼瓦教授通过这本著作把索尔仁尼琴的精彩一生的重点展示在读者面前了。

  索尔仁尼琴的出生已经注定了他的不平凡的一生。他出生在十月革命的第二年,这时正值烽火岁月之际。虽是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他却是一个遗腹子,他从来不来见过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已经在他出生前6个月战死在前线了,他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从他的成长背景来说,他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

  大学时代,索尔仁尼琴是数学专业的高材生。大学毕业没多久,索尔仁尼琴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炮兵,走上了前线,并在战争中两次立功受奖。比起他的父亲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幸运的。可惜的是,他的命运多舛,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因为在给朋友的一封私人信件中,对斯大林“不敬”而被抓了起来,被判处了8年徒刑,发配到劳改营改造。也就是这段在“特别”劳改营劳动期间,索尔仁尼琴切除了一个肿瘤,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患癌症。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流放生活后,他的癌症出现扩散。1953年年底,他濒临死亡边缘。1954年他才被获准转移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医院接受治疗。他的第一个杰作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就是根据他的经历,讲述了特定时代前苏联一座劳改营里一个普通犯人平凡的一天生活。这个作品文字朴实无华,但却非常震撼人心。小说在1962年发表后引起前苏联国内外巨大反响,也为索尔仁尼琴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苦难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位杰出的俄罗斯作家,成就了这位“俄罗斯的良心”。他的作品的主题是那么的突出,劳改营,斯大林,苦难,不公正等。正如他曾经所言,他的命运不属于他自己,他的文学命运也不属于他个人,而是所有千百万人的命运,他要为1917年后受难的俄国人民和所有已死的人申诉:“他们没有能写下来、说出来、嘶哑地喊出来自己的狱中苦难和劳改营的发现。”

  “作家和艺术家有能力做得更多——粉碎谎言。”苦难的人生经历帮助作家认清了谎言,看透了生活,领悟了生活的真谛,成就了他不凡的文学成就。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七):也是文学战士,也是自由精灵

  文/吴情

  一九七零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该年度的奖项授予了苏联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理由简洁如下:“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借着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不久,索尔仁尼琴刚刚被苏联作家协会梁赞分会开除。诺贝尔文学奖是否只看重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较少关注政治性这一点常引起民众浮想联翩。不过,面对索尔仁尼琴其人其作,这一争议似乎不足为奇。他的作品,很少不涉及政治话题,但在政治之外,总能给人以存在主义层面上的启示。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法国著名斯拉夫学者乔治•尼瓦教授著,一本深度追索索尔仁尼琴人生和文学之路的传记。尼瓦教授出生于一九三五年,曾多次与索尔仁尼琴接触,尽管主要是文字往来,但在笔端,传主的音容笑貌三言两语间已然浮现。与一般的著述不同,尼瓦教授并非按图索骥,完全根据时间先后披露作家的成长历程,而是将作家的大事记列出,再就作家的重要作品、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文学史意义上的)进行详尽而独到的解读,以及围绕作家的种种批评和论争条分缕析,采用了但又不拘泥于“知人论世”式批评模式。

  对索尔仁尼琴来说,最重要的几部作品恐怕莫过于《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症楼》(也译为《癌病房》)、《红轮》和《古拉格群岛》。这位罗斯托夫大学数学力学系的高材生,本欲参加莫斯科历史哲学及文学学院的考试,意外被战争改变了人生道路,做了一名教师,其后更是应征入伍,四处奔波。此前,苏联开展了“针对所谓‘人民敌人’的大型肃反运动”。“二战”末期,索尔仁尼琴因与文友尼古拉•维特凯维奇在通信中对苏联共产主义事业两个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不敬而锒铛入狱,从上尉的地位瞬间坠入了流放苦役的深渊。“国家不兴诗家兴,赋到沧桑句便工”。流放生涯中,索尔仁尼琴一方面积极思考极权主义的未来命运,一方面积极寻找小说创作的素材。文学于他而言,几乎是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

  索尔仁尼琴长期被西方世界视为极权主义的有力反对者,无论是《癌症楼》还是《古拉格群岛》(尤其是后者),都从个人命运中的无可奈何和无力回天展现了极权主义的恐怖绝望一面,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很多时候便是如此。索尔仁尼琴因在苏联境内如履薄冰,最终来到美国进行文学创作,被美国文坛和政界引为座上宾。不过,美国人没想到的是,反极权并不意味着索尔仁尼琴就是一位资本主义的拥护者。相反,在目睹了美国民众生活某些黯淡色彩后,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严厉批驳了美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令邀请者瞠目结舌,很是不快。索尔仁尼琴以笔代刀,剖开了苏联社会的不公平和非正义,也同时披露了资本主义的痼疾,宣称只有伟大的“俄罗斯精神”才是治疗的良方。在旁人看来这着实有些狂妄自大的态度,其实反映了索尔仁尼琴真率坦诚的个性。他痛恨极权主义,同时极思念伟人辈出的俄罗斯。你尽可以批评他崇尚精英寡头统治,但却不能简单无视他对西方程序民主弊病的深刻洞察。

  二零零八年,索尔仁尼琴去世,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道:“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索尔仁尼琴是自由的象征,但他并没有回馈这些被赋予的身份以尊重。作为拥有强烈基督教信仰的人,他认为西方世界精神恶化,他对西方民主的极端批判有时候甚至让他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一样困惑。”我们今天依然重读索尔仁尼琴,其人其作,总能让热爱自由的人,感同身受。纵观索尔仁尼琴的一生,他始终为了人类的自由和理想的生存而不懈奋斗。他是文学战士,也是自由的精灵。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八):当以《红轮》论英雄

  当以《红轮》论英雄

  文/米雪

  人物传记的种类大约有三种,自传,他人按照事实写就的传记,还有一种就是评传,后一种传记大多带着写作者的态度、分析角度还有侧重点,乔治-尼瓦的《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就属于第三种人物传记。

  乔治•尼瓦教授是享誉欧洲的大学者,当今欧美最重要的斯拉夫学者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多卷本《俄国文学史》、《索尔仁尼琴论》、《回归欧洲》等。他曾翻译过索尔尼仁琴作品的法文版本,和传记本人也曾有过接触,加之他曾经也出版过乔治•尼瓦教授的传记,这一本《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正是乔治•尼瓦教授结合之前的材料和传记,对索尔仁尼琴全面综合评述的一本“综合传记”。

  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生于1918年,在1970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癌病房》、《第一圈》,描写极权主义的《古拉格群岛》,以及“往日叙事”巨著、逾千万字的《红轮》等。1945年因与友人通信中被指对斯大林“大不敬”被流放,这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成为其作品的主旋律,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提及。他的作品恢弘而又气势,并带着时代的色彩,在乔治•尼瓦的传记中,多次将其与列夫-托尔斯泰相提并论,并且说道:“从某种意义来说,促使索尔任尼琴拿起笔的动因就是放弃自我,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梦想,只不过在‘离家出走’以后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列夫-托尔斯泰在晚年的出走成就了人生的终极梦想,而索尔任尼琴在拿起笔那一刻,已经实现了。

  他被誉为斗士,因为在苏联政府狂热的斯大林崇拜时期对首领“大不敬”,事实一般的作品将社会黑暗而真实展示的残酷而明了,真实到被苏联开除;对共产主义的破灭大唱衰歌的斗士受到了西方世界的热烈追捧,然而索尔尼仁琴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对西方世界的虚伪民主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哪里,他都学不会看眼色行事,对事对人对己毫不妥协。作品对索尔尼仁琴的这种斗士精神大加赞扬,尽管他的这种性格遭到很多人的误解。作品不但重点论述了索尔任尼琴的斗士性格,还谈到索尔任尼琴创作的作品中常遇到的情景:“在完全陷于贫困的状态下,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再生’。人的再生或重生,由他自己选择。” 再生即是自由,尽管人的一生=非能绝对自由,但是可以遭遇“重生”,对人生重新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这一本传记并未按照常规出牌,索尔任尼琴的生平事迹仅仅占据书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是按照主要作品的成就及评述为主,并通过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进一步探索索尔任尼琴的思想内涵以及作品传递的声音。乔治•尼瓦在开篇作者的话中,也谈及创作这一本传记的最终目标:“我尝试用同一种语来讲述索尔任尼琴创作的两块巨石——《古拉格群岛》和《红轮》……我竭力想给作家兼先知的索尔任尼琴以应有的评价,促使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我对作家的赞赏如一……”这一位曾被一个时代命名的作家和斗士,值得大家去敬仰和爱戴,更希望他可以被更多的人熟知。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九):作为一种考验的阅读

  很多人在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之前会参考别人或者说同道的看法,特别是同道的看法对读者或观者的影响多少是相当程度的,有些批评者因此会说这读者缺少独立思考精神,当然如果在看完或读完之后,该读者仍然没有一点新的观点或者属于自己的观点,的确是可以这么说,但既然算得上同道,自然看法也就有诸多相似点。读这本书也不例外,正如作者一开始就说明索尔仁尼琴后期得到了大量的詬病,我一直对读索尔任尼琴都有些畏惧的原因也在于此,他的书如《古拉格群岛》《红轮》都是大部头,太长,如果象某些读者所说的索然寡味,多半如我也会半途而废,我想文学人大约都是会肯定索尔仁尼琴的良知或说真话,不惧危难的勇气,而对他的诟病大约一概是由于其书过分的反映现实而造成美学价值不太高之故,而揭露那段时间的真相的作品也确实不少,很多都堪称伟大了,不管是就道德还是就文学价值来说都这样。文学有公共性的一面,但一部文学作品在文学人看来,首要的始终是其文学性与审美性为第一位的,倒不是觉得作品无需道德绑架,而是文学本身的规律都在说明这样的一个事实,很多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甚至一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经过了那个时代很久以后,如果作品本身没有超越时间的力量和魅力,那个时代的现实方面的价值一旦蒸发,作品本身就会黯然失色,只有那些精神、艺术和美学方面的魅力才具有长远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如淘金一般地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流传千古。我很担心的就是这一方面,担心虽然这位文学诺奖得主也象很多人说的那样,是因为其良知和道德才获奖的,那这个时代的社会与政治价值一旦过去,这部书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了,所以尽管一直没有读,但迟早会要自己亲自来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比如同时代获奖的帕斯捷尔纳克、布罗茨基就很少在这方面被人诟病,而被人认为是经得住时间检验和考验的高价值作品。也因此想对自己可能会有的评价做个解释,那就是不管我读了这部传记会对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有什么看法,也仍然不是第一手的看法,唯有在读过他全部或部分重要作品之后,才能有属于我自己的真正客观的批评。

  因为篇幅的关系,作者写到索尔仁尼琴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与帕斯捷尔纳克的不同,以为帕斯捷尔纳克是拒绝接受,其实帕本人也是很愿意接受的,只是迫于压力最后没有接受,与萨特的拒绝是不同的。只是这些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之所以有如此骄人的作品传世,很多时候都归功于背后有一名无私奉献的夫人,比如曼德里施塔姆的夫人也如此,不离不弃,始终一齐渡过哪怕是最艰难的日子。有人说,中国也出现过这样一个时期,但却没有产生出可以与俄罗斯那些作家的作品相媲美的作品来,也许的确与人的性格以及思考能力有关,那个时代的中国多的是亲友间的告密与公开脱离关系,而且是很唐而皇之的理由—维护自己的信仰与政治正确,认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自古以来都称之为“大义灭亲”,以为这样才是“坚持真理”,如不这样就是叛徒或者说汉奸卖国贼,要被后人永世唾骂的,后人也许就可以用罗素的话来解释这个现象:“我不会为信念而死,因为它有可能是错的。”这大约也是在劝告世人,信仰的同时也要有理性吧,然而理性也并不等同于理智,理智是人人都有,而理性可真的需要有思考能力与精神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出于恐惧与胆怯,也缺少如索尔仁尼琴这样真正清醒且愿意为真理而战的斗士,而且如果没有亲人的背叛,有来自少数人的支持,也许会少好多自杀的冤魂。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没有更加伟大的作品产生的原因,无论是发生了怎样残酷的战争与怎样深重的苦难,都没有深刻经典的作品产生,甚至连与《静静的顿河》同等水平的作品都没有,不能不说相似的事件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真的是不同的,深刻程度也是各异的,因为那涉及到灵魂的深度、广度与高度。况且即使是索尔仁尼琴本人也经历了一个从跪着到站起的过程,“由被迫沉默GUA言向自由发表意见的逐渐过渡,再到心灵彻底的解放。

  看到中途明白了很多人对索尔仁尼琴的指责,在我看来那不过是观念的不同,他既反对前苏联的政治高压,也仍然没有脱离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那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也是腐朽、堕落的金钱社会,所以他两方面都批判,都反对,这造成他的立场成了个人英勇主义或者说英雄主义,可能因此受到两个世界的攻击与指责,这并不等于不站队,不站队的意思指的是不进入任何党派或坚持任何主义,只坚持真理,他所主张的英勇主义未免稍嫌稚嫩。但观念上的异议并不妨碍他的良知和人格,一个人是不可能永远正确,也不可能一切正确的,就他的作品来说,这本传记认为他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人和人类社会,他为读者打开了那双被意识形态蒙蔽的双眼,让我决定好好去读他的作品,最近读到的帕斯对意识形态的批评似乎与书的意诣很类似,认为本来属于批判性很强的理论,如果被夺取了政权的政党拿来做为一种永恒不变而僵死的意识形态,也就失去了其用批判精神来改造世界与创造的意义,即使是统治着世界的人们也要不断地反思、批判与自我批判,且不是形式上的自我反思,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常变常新,有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的生命力。即使本书作者也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伟大信念相伴的总是一定的盲目性,伟大的真理同样有着其黑暗的一面“,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才需要不停息地批判与反思,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的,只有反思是绝对的,这也是”真正的信仰都是叛逆的“的真正含义,也许在这个方面所犯的错误,索尔仁尼琴也未能幸免,所以有时候也得到了”专断独行“、“自我为中心”的批评。

  但我仍然很喜欢作者这句话并因此会去好好读读索尔仁尼琴的书。以接受他所说的考验:“索尔仁尼琴的创作对于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一种终生的考验,在你无论用何种方法估量他之前,需要接受他,与他感同身受。”我想这也适用于任何文学和艺术作品。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读后感(十):《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苏联“死路一条”的喧嚣者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苏联“死路一条”的喧嚣者

  索尔仁尼琴的生活空间,现在已经被称着一个时代:索尔仁尼琴时代。正像契诃夫生活的年月,也被称为一个时代一样。可见,索尔仁尼琴在前苏联历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索尔仁尼琴生于1918年,正是奠定了苏联大厦的十月革命的后一年,可以说,索尔仁尼琴从一出生起,便跨进了广义的苏联时代。苏联解体于1991年,而索尔仁尼琴去世于2008年,在苏联寿终正寝的17年后,索尔仁尼琴才离开人世,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索尔仁尼琴时代,基本就是一个特殊的苏联时代。而索尔仁尼琴能够被命名成一个时代,不容忽视的是,他曾经用他的文字的力量参与了摧毁苏联帝国大厦的爆破行动。所以,我们看到索尔仁尼琴时代,不要以为他代表着苏联的时代,而只能被视着是摧毁苏联时代的一切时间与行动的集合。从索尔仁尼琴晚年对摧毁苏联的“疑似”忏悔中(是否忏悔,众说纷纭,但索尔仁尼琴晚年毕竟也肯定了斯大林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多少能够看到,索尔仁尼琴对于自己捣掉苏联帝国基座的复杂情感,在此背景下,如果索尔仁尼琴还洋洋自得于自己摧毁苏联的所有时间历程是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时代的话,不知他是高兴,还是悲哀。

  这种对索尔仁尼琴与一个时代挂钩的说法,在法国学者乔治•尼瓦所著的《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一书中得到了强调。在书中多处地方,作者都确凿无疑地定性出了一个“索尔仁尼琴时代”。 乔治•尼瓦是一名法国大学教授,他一直追踪着对索尔仁尼琴的研究,而且还是索尔仁尼琴作品的法译本的译者,也曾经与索尔仁尼琴有过面谈机会,早在1980年,他就写出过一本索尔仁尼琴传。在索尔仁尼琴去世后,他在旧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修改补充,能够站在盖棺定论的高度,全面鸟眠索尔仁尼琴的一生,并对他的文学作品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解析。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纠缠于线性的传记体叙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索尔仁尼琴思想评传”,作者着重于作品文本、思想倾向、语言架构等方面来剖析索尔仁尼琴作品的各个纵横侧面与灵魂纹理,可以说,这本书更像是专注地条分缕析索尔仁尼琴的文字本身,从中去揭秘索尔仁尼琴的内心隐秘世界。这的确把握了一个解剖作家的最大切入点与立足点,正如钱钟书曾经戏言的那样,蛋好吃,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个下蛋的鸡。作家的蛋,就是他的作品,要了解作家的内心秘境,最好的研究对象,就是那颗蛋。一部作品,能够把作家的所有的最隐秘的心思都能交待得体无完肤。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名作家在完成他的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虚脱之感,因为他的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思想与精神,都已经化成了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有他的全部内心信息。正因为如此,作家的职业是一个诱惑人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因为他拼的是自己内心的全部敞开,能够做到这一点,是这个人有着足够的诚意,愿意百分之百地坦白自己,这也正是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让人觉得信赖的原因。

  索尔仁尼琴时代的总体特征,在《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一书中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概括,这就是:“过去是陷阱,现在则死路一条。”(P296)。苏联六十九年(加上未称为苏联但却属于史前期的1917年到1922年之间的6年,广义的苏联存活了七十五年,正是风烛残年的一个年龄)的由盛到衰的路径,正是一条证明自己是“死路一条”的生存轨迹。与苏联一直相伴共生的索尔仁尼琴,用他的文字,证明了苏联走的是“死路一条”道路,这才是索尔仁尼琴能够以他的名字被称为时代的真正用意。

  作者在书中,一直按照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序列,来探讨索尔仁尼琴思想的真正本质。我们都知道,索尔仁尼琴在苏联时期以反极权闻名,西方对他寄以厚望,一直在苏联境外与索尔仁尼琴遥相呼应,摇旗呐喊,而索尔仁尼琴在国内也深知自己奇货可居的价值所在,以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执拗劲,时时放出一点手有书稿的风声,锁定西方的兴趣,然后借力打力,把这力道施予苏联政府。也许是苏联政府被索尔仁尼琴这种收放自如的攻略给搞得心力交瘁,索兴把索尔仁尼琴礼送出境。但索尔仁尼琴到西方国家后,并没有按照西方最初认可的口径放大音量,反而把西方的民主也重炮猛轰一气,那么,索尔仁尼琴的真正理想在哪里?直到索尔仁尼琴图穷匕见之时,才看到索尔仁尼琴的至高理想,是希望在俄罗斯复归东正教价值观,他反对西方,更认为列宁的道路是因为他的西化倾向,书中为此提出,索尔仁尼琴厌恶列宁比斯大林更甚,因为斯大林的西化倾向在索尔仁尼琴看来,要比列宁弱一点。

  索尔仁尼琴的真正底牌的亮出,使得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顿时烟消云散,也令当年的包括西方在内的拥趸一片大哗。何为索尔仁尼琴亮出的剑?书中写道:索尔仁尼琴“认为,俄罗斯的真正使命是遵循大斋期东正教的传统。”(P189)他指出的道路,在时间上是回到二月革命之前去,在空间上退回到“严酷而广阔的北方和东北方”(P205),让严重西化的俄罗斯重新回归到乡村社会。值得注意的是,索尔仁尼琴在他的宏伟大略中的东北方发展空间涉及到西伯利亚,因此,他把中国看成是一个潜在的对手。作为一个文人学者,我们很难说他的社会构架具有基本的可操作性,更从当今的俄罗斯发展现实中,看不到有一点可行性推进的迹象。毕竟索尔仁尼琴意图把“死路一条”的苏联时代频道彻底地剪掉,重新回到只在传说中让人神往的大同世界。这是作者的思想脉络路径,很幸运的是,索尔仁尼琴在苏联瓦解之后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展现他的思想与思考,才能够让我们完整地看到他的思想底蕴。而传记作者正是依托着索尔仁尼琴的思想主线,从他的作品中,提取了索尔仁尼琴一生都为之奋斗的理想终极目标。

  索尔仁尼琴的早期作品《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出世后,当时的苏联评论界,还从正面赞扬这一部小说的价值意义。我找到一本作家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译本,后面附有曾经对斯大林歌功颂德的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评论,他称索尔仁尼琴“勇敢地说出了骇人听闻的过去”是热爱人民的表现,而抗拒这一切的人则是“不爱自己的人民,不相信他们的道德力量”,算是把索尔仁尼琴的这一部中篇小说拉到了热爱苏联的文学范畴中了。但之后的《古拉格群岛》等一系列劳改营作品,则最终证明已经具备了砸碎苏联国家机器的矛枪的能量,这时候索尔仁尼琴是得到西方一致礼赞的最高峰。但是,传记作者接着用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索尔仁尼琴为什么会写“十月革命”之前的俄罗斯历史的小说《红轮》,实际上索尔仁尼琴是意图回到革命前的时代,去重新寻找俄罗斯的发展之路,也就是在推掉苏联的废墟上,设想着如何重新建造俄罗斯的强盛之梦。这样,在书评者的叙述体系里,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创作轨迹便吻合了他的思想流变:他用他的文学推翻了苏联帝国,又意图用他的文字去寻找失落的俄罗斯的精神家园。但是,传记作者如实地宣称《红轮》“是伟大的败笔”, 当索尔仁尼琴用他的违悖历史意志、永远无法施行也不会被俄罗斯当权者采纳的俄罗斯回归旧梦去打造一部文学作品时,必定会偏离现实,内容虚空,观点对立——这就是传记作者总结出来的关键词。

  作者还深刻地揭示出,索尔仁尼琴因为以一种斗志的形象面世,所以他的身上却不由自主地烙印下了前苏联体系的风格特征。比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索尔仁尼琴的所有创作都透着一种对博弈精神的迷恋。”(P140)。作者指出,索尔仁尼琴甚至把自己的疯狂本性,赋予了他塑造的斗士列宁,而同样,他也从斯大林那里接受了他曾经加以贬斥人物的思维习惯。而更为令人感到荒诞不经的是,索尔仁尼琴在他的著作中延续了他一直希望否定掉的前苏联的思维方式——在书中154页,作者写道:“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来《古拉格群岛》中描写的另外一个诱惑: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可以找到斯大林主义的萌芽。”(P154)。作者几乎要直接说索尔仁尼琴与斯大林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思维系统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索尔仁尼琴深刻地烙印上了前苏联“一手时间”的标识,这使得他用以摧毁苏联的利器,恰恰是曾经的苏联支撑其社会结构的思想内质。超脱苏联,又受制于苏联,这是索尔仁尼琴时代作家都无法逃避的宿命。“索尔仁尼琴时代”与苏联捆绑在一起难分彼此的属性,必然会使研究者得出这样的结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索尔  索尔词条  俄罗斯  俄罗斯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良心  良心词条  
美文

 人生杂感(八十)

■我们总是从自己的想当然或一厢情愿出发,我们总是不能从左右我们命运的人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师不考虑学生的需要,经商不考虑顾客的需要,种地不考虑市场的需要,当兵不考...(展开)

美文

 明媚少年,单薄衣衫

现在正值深夜,舍友的酣睡声此起彼伏,手机的上的天气预报以及窗外呼呼的风声都在提醒自己明天日照要降温,月份已是三月,所有有关春天的字眼我只想到了春寒料峭四个字。大...(展开)

美文

 携手走过的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生活当中人们总是向往白头到老的爱情故事,感觉他们的情比金坚,感叹他们的可歌可泣,其实每一段白头到老的爱情故事都是存在着平淡的磨练,携手走过人生的爱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