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馆楼》是一本由[英] 扎迪·史密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她的生活面临十字路口的选择,该做哪辆车,该跟哪个人,该过怎样的生活。
生活就要自有安排,否则就会被强人告知该怎么想,该怎么做,该怎么生活。
一篇短小却内容丰富的文章。
想到祥林嫂,对比法图,生活在法图的眼中虽然有受苦,但还是充满希望,虽然有不公,可自己的生活也并非最悲惨。这样的想法还是很向上,正面的。
2016年1月的世界文学第151页,收录了扎迪·史密斯的这篇短篇,题目叫柬埔寨大使馆,就是后来单独成册的使馆楼。
16年的时候,整理日邮剪片,因为分类的需要,找了几本世界文学夹放邮票,这一放就是4年之久。
20年特殊事件,让我有时间再次整理邮票,也就把这本世界文学解放了出来,随手一翻,被噗啪噗啪的羽毛球声音吸引,读完了这本短篇。
这是一本需要脑子才能读懂的小说。
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我与此书相遇!
威尔斯登人,阿拉伯人,这些族裔之间的区别与境遇,之前从来没见过,也没关注过,这是第一本关于种族的书。而选择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主题,而是书的装帧吸引到我。打开之后发现玉椟之中藏有宝物。一个非洲来的女佣在雇主家里没有受到平等公平的对待,没有自由,没有薪水,没有私人空间,生活中的精彩就是在游泳馆里游泳和对柬埔寨使馆的好奇。即使如此,她还要为自己寒酸的泳衣而不安。在这个异国他乡的陌生城市一个唯一的朋友就是胖胖的传教士安德鲁。两人之间穿梭着暧昧的情谊。她希望信仰上帝能够给生活带来不同,希望同样的信仰和慈悲的上帝可以带来自由的生活和平等的对待。回家之后发现生活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这个情节的描写有些祥林嫂的意味。可她没有祥林嫂的自怨自艾。而是昂首决然的离开雇主家寻求生活新的希望。这样的法图对人生活充满希望
威尔斯登人,阿拉伯人,这些族裔之间的区别与境遇,之前从来没见过,也没关注过,这是第一本关于种族的书。而选择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主题,而是书的装帧吸引到我。打开之后发现玉椟之中藏有宝物。一个非洲来的女佣在雇主家里没有受到平等公平的对待,没有自由,没有薪水,没有私人空间,生活中的精彩就是在游泳馆里游泳和对柬埔寨使馆的好奇。即使如此,她还要为自己寒酸的泳衣而不安。在这个异国他乡的陌生城市一个唯一的朋友就是胖胖的传教士安德鲁。两人之间穿梭着暧昧的情谊。她希望信仰上帝能够给生活带来不同,希望同样的信仰和慈悲的上帝可以带来自由的生活和平等的对待。回家之后发现生活依然没有任何改变。这个情节的描写有些祥林嫂的意味。可她没有祥林嫂的自怨自艾。而是昂首决然的离开雇主家寻求生活新的希望。这样的法图对生活充满希望又迷茫。改变生活的愿望充斥着法图的心。
无论生活如何对我,我都要自有安排,否则就要被强人告知该怎么想,该怎么做。
《使馆楼》读后感(五):你得自有安排
面对繁华宏大的伦敦城市,扎迪·史密斯另辟蹊径,目光和笔触落在了伦敦威尔斯登区和非洲裔姑娘法图。
小人物是这么的平凡和不起眼,却最有可能成为文学中最迷人而难忘的部分。
《使馆楼》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英国主流文化及中产阶级社群之中,努力寻找自我认同的故事。法图从家乡千里迢迢来到英国伦敦,栖身在这个富庶的阿拉伯人社区,为一个巴基斯坦中产家庭做住家保姆。
击球、扣杀,击球、扣杀……法图像一个羽毛球,永远在一个个回合之后腾空。羽毛球一次次与球拍相碰却不是归宿,无论是在主人家还是她偷偷去的游泳中心,都只是一个暂时停留的过客。在异乡的生活,法图一直在努力寻找着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
她尝试通过与雇主的关系寻找自我认同,对照着报章新闻和自身的处境,得出了“自己不能算是个奴隶”的结论。
她尝试通过与教友安德鲁的对话寻找自我认同,“我们生来就是受苦的吗?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生来就比其他所有人更容易受苦。”
她还尝试通过回溯自身的经历以求找到答案。
最后出乎意料的是,法图因为救助了主人家的孩子而遭到了解雇。仿佛是一个荒诞的因果关系,令所有人始料未及。法图却在最短的时间做好了所有的安排,正如她的信念一样:“你最好还是能自有安排”。
本就身处在底层的法图是个名副其实的弱势者,却始终坚强而自尊自爱。她的生存之道“你得自有安排”让她始终能够有尊严地度过在异乡的每一天。
扎迪·史密斯在《使馆楼》中巧妙地布下了许多贯穿故事始终的隐喻,在这个异域文化集合的社群里,有风格各异的建筑,有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的他者文化,还有那座显眼并带有一丝神秘气质的柬埔寨大使馆。以及使馆里那永远看不见人影,只能看见来回地击球与扣杀的羽毛球。
有趣的一点是,全篇章节划分是以羽毛球赛的比分模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0-21的分数将故事终结。
“顺利成章地,我们都在纳闷,正午时分,这姑娘一直坐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她到底在干什么。我们替她担心。在威尔斯登,我们总是会想到最可怕的情形。”
画外音永远只能是画外音,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则永远只能是个在一旁除了“替她担心”以外,什么都做不了的看客。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想帮你的人帮不到你,不想帮你的人却总会出其不意地攻陷你的生活。
所以啊,别忘了最重要的事——你得自有安排。
《使馆楼》读后感(六):每一个卑微的外在下面,都有过惊心动魄的故事
读书,时不时会遇到深刻的灵魂。
一个来自科特迪瓦的姑娘,努力思考着“奴隶”的定义;她知道尽管追求者安德鲁慈悲、正派,“但自己身体里的某一个部分,沾染着邪气的那一部分,在抗拒他。”她思考苦难与快乐,为人之意义;她有一种天然直觉,能够嘶啦一下刺破事物表面,保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她的现实处境比内在的“形而上”形而下很多:她孤苦寄居于伦敦郊区一处种族混居的住宅区,她是一名身份低下的住家保姆,劳动所得全被刻薄的阿拉伯雇主用作食宿费用;她甚至没有太多自由——护照被主人没收,仅有的一点自由是出门购物,分毫必须报销;被主人扫地出门时,她的全部财产不过用塑料袋装起来的几件衣服——用“丧家之犬”来形容并不过分。
法图,这个努力挣脱原有生态的年轻姑娘,从科特迪瓦到加纳,再到伦敦,皆因父亲的爱的护持。只为让人生过得“更好”,更有保障,哪怕是生活在伦敦最底层,好像也好过家乡。
不知道她的在家乡发生过什么事,作者扎迪·史密斯提供的文本仅是寥寥片段和法图的生活截面。不过,通过发达的全球化资讯补充,我们知道在她离开祖国的时段(2011年),那里发生了内战,有过多起种族灭绝事件;书中没有提到她的母亲和其他家人,或许仅有父亲带着她侥幸逃往加纳。
法图为什么要学习游泳,为什么热爱游泳?她是否有过泅海偷渡的经历?未可知。而这一切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目前游泳是她生活中唯一可以放松偷闲的机会。
她的历史将她定义成了书中的样子,她对尼日利亚、卢旺达的战争和灭族事件的看法,对“苦难”这一话题的反复询问多少佐证着其“死里逃生”的伤痕,所以“每周一趁男女主人不在家偷用贵宾券去游泳”这块糖,来得特别甜。
看,每一个卑微的外在下面,都有过惊心动魄的故事,就藏在或平静的或好斗或傲慢或怯懦的表面下,不用等待谁去发现,他们是芸芸众生,生活在异国他乡,以一种不可阻击的生命力努力存世。
而《使馆楼》,柬埔寨大使馆,一个让人经过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种族灭绝”这个词的地方,既代表伦敦之外的,比非洲更遥远的世界,也映射着法图思想深处中的秘辛往事。
即将脱离“苦海”的某个下午,身体受到的酒店客人粗暴的侵害;对父亲的思念;对生活方向的随波逐流;对命运恶魔的逃避或搏斗……
“击球”“扣杀”“击球”“扣杀”,柬埔寨使馆里看不见脸孔的羽毛球练习,隐含着剑拔弩张,也隐含着抗争与不放弃,即使比分为0-21(扎迪·史密斯机巧地将章节分为0-21章,恰如羽毛球的赛制)又如何?一株小草破土而出,哪怕身处坚硬的水门汀缝隙,它也有机会享受些微雨露,甚至阳光;哪怕一方想以一个暴戾的结局结束战斗,另一方总会怀着希望把球打回去。
然后,再来聊聊“我们”——“我们”是扎迪·史密暗暗安插在书中的第三只眼,如乐曲中不可或缺的和声,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的产物,用来阐释和解决一些主人公无法直接跳出来解决的叙事和评叙高度。
姑且把“我们”当作威尔斯登居民吧,“我们”的眼里,这个姑娘的身影茕茕孑立,孤苦伶仃。“我们”是阿拉伯人、非洲人、犹太人、中国人、柬埔寨人、白种人……“我们”眼里,她只是生活的小插曲;“我们”也是她的追求者安德鲁,晚上当看守,白天念商科,拥有自己的传教信念,却卡在某个尺度上既不得进,也不得出,因为出身和智识的原因,泯然众人;“我们”也可能是她生活的参与者、建设者或施害者,是一切可能发生关联的人,更可能只是人海中匆匆一瞥的过客。
“我们”代表着世界的“无知”“偏见”或“慈悲”。“我们”努力理解着地球的幅员,世界的不公和人性的深邃,但最终只能“在关注的事物周围画一个圈,然后一直待在这个圈里活动。”
生活的半径之外,毕竟有太多不可触及。所以,这个圈到底该画多大呢?积极地看,或许不管大小,目力之及,便已对法图以及众多像法图一样的人们贡献出一点力量吧。
我很喜欢这个短篇,它应该是我最喜欢的扎迪·史密斯的短篇,或许是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之一。既因为这个故事的视野很国际化,一个非裔女孩在伦敦西北郊区为一个新移民家庭打工,闲暇时间的爱好是用主人家的会员卡去游泳池游泳,去的路上逗留在柬埔寨使馆楼前,听高墙后的人打羽毛球。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以及苦难的公平性的故事,法图早早跟随父亲在科特迪瓦一家度假酒店打工,后来被客人性侵,离开酒店后几度辗转,最终在伦敦落脚。主人扣留她的护照,用食宿抵她的工资,一家上下对她都很没礼貌。
这种故事很容易就写得很枯燥很说教了呀,但恰恰相反,它一点都不无聊,原因之一是它精巧的结构,其二是法图丰满的人物性格。
整个故事分21个章节,0-1到0-21,在《纽约客》的创作谈里,史密斯提到这是在模仿羽毛球比赛的计分,让sports这个比喻从头到尾贯穿。法图这端始终是0,暗指在这个故事里,她就是从头输到尾。再就是叙述声音塑造得很有意思。开篇和结尾都是“我们”,一个和声部,中间一个“我”闪现了一会儿,大部分时候都是close third,第三人称近身视角。这种写法真是高级玩家写法,丰富之余又很均衡,为叙事本身增添了一些玄机。
运动实在是塑造人物的一个极为方便的手段。法图的性格,我认为从她的泳姿里就看得出来:not elegant, not especially fast, but consistent and determined。这是个不那么漂亮、不那么抢眼,但是非常有韧性、有想法的姑娘。她的泳衣也是那么实用:a sturdy black bra and a pair of black underwear。她看人也很有眼光,领她信教的朋友,尼日利亚人安德鲁,明显是对她有好感的,但法图一直有些犹豫。她很清楚他的弱点:自视甚高,有些大男子主义,外貌和身材上也并不出众,法图对他没有爱情,而是一种母性的关爱。但她没有拒绝他,因为她清楚,there were good and bad kinds of weakness in men. The key was to know which kind you were dealing with.
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史密斯要费笔墨写法图在科特迪瓦及罗马的经历,因为在我看来,她被雇主剥削的经历就足够痛苦,足以推动情节发展了呀。后来想想,不对,如果真的这么悲惨,那么她为什么还一直忍耐了下去?当然是因为她此前的经历更悲惨,这才让她没有立刻产生挣脱的念头。同时,要让一个人物立体起来,需要有近景(当下)、中景(初来伦敦)和远景(科特迪瓦和罗马),三点连线,就有了透视感,法图和她受的苦也更可信了。
再说故事的主题,苦难及其公平性。除了通过法图和她雇主之间的这段关系,史密斯还在至少三处地方进行了点题:其一,柬埔寨使馆楼。从头到尾,它的使用者——那对静悄悄地打羽毛球的人,始终都没有露面,但他们的特权是显而易见的,但每当当地居民经过时,他们想到的第一个词都是:“genocide”。其二,法图和安德鲁周日在咖啡馆见面时,曾经讨论过“为什么非洲人似乎特别苦”,“比中国人还苦?”
非洲人看中国人的视角非常独特,这一段是我的全篇最爱:
She had an idea that Oriental people had their own, secret establishments. (She believed the Jews did, too.) She admired and slightly resented this self-reliance, but had no doubt that it was the secret to holding great power, as a people… (Whether back home or here, the key to surviving as a people, in Fatou’s opinion, was to make your own arrangements.)
其三,法图曾给安德鲁讲过一个故事,科特迪瓦的人们面对十个死去的男孩仍然麻木不仁,而罗马的人们因为一个死去的男孩便恸哭不已,这是为什么?安德鲁的回答里蕴藏的实际和智慧,体现了史密斯作为作家的深不可测:A tap runs fast the first time you switch it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