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迈耶斯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一):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1936年生于印度,英国人 从小在贵族社会长大,贵族学校,富裕家庭 又因个子小,孤僻,而常常被欺负,
但热爱阅读。 后本能顺利进入文学体坛的他不愿走寻常路,颠沛流离去做警察,体验乡下生活。 他的一生驱动力来源于对内疚感的抗拒,她害怕自己比别人富有,自己比别人有权利,这种恐惧带给她的驱动力让他有了创作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写政治哲学。 那这个是真的有意思 第一次听到害怕与逃避优越感 这与阿德勒的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截然相反 真的是有意思了 一定要读读奥威尔的小说 《动物农场》 《1984》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二):冷峻的良心
之前看了奥威尔的日记,说实话不太了解他写的是什么,但透过这本传记让我明白了他的日记背景。
奥威尔一生都被肺病折磨,舍弃了舒适的生活,专门到贫苦的环境生活,这些经历是他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奥威尔操着伊顿口音生活在底层社会,说自己对生活没什么讲究,而有些存在在骨子里头的习惯,无论他怎么说不讲究却依旧奉行到底,看着工人描述他的那段着实有点搞笑。奥威尔死前拼命想要完成1984,连生命都不顾了。多么感谢他能够写出1984和动物庄园,两部读过便难以忘怀的作品!
传记中描述了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奥威尔(关于奥威尔的私生活真是打破了我对他的认知呢),想了解奥威尔的人可以选择阅读这本书。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三):从子女教育的角度读奥威尔传
一本传记有浓烈的作者个人喜好,《历史是什么》的作者卡尔曾说过的“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因此套用之,最好的解读也是最有偏见的解读?诚如是,则我对这本传记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奥威尔不可思议的自虐倾向。从伊顿毕业,放弃远大前程的读牛津剑桥,而去缅甸做一名殖民警察;放弃警察工作岗位上的步步升迁,去巴黎流浪街头;在西班牙内战时选择加入无政府主义的马统工党;放弃BBC的工作,选择去农场种地;在德军轰炸伦敦,其他人选择逃亡乡下的时候选择回到伦敦;明知有肺结核却疯狂的抽烟;在生命临近结束前选择与完全不爱自己却有些同性恋倾向的索妮娅结婚;在索妮娅及其情人的陪同下来到瑞士度过最后几天,然后当两位前情人在酒吧里喝酒时,奥威尔一个人孤独的死在病房里,并自愿的把资产都留给索妮娅。——奥威尔的一生叛逆似乎都来自于中产阶级父母为其铺就的“名校”“上升”之路,正如奥威尔自己所言,一个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折磨表示将他放在一个同学们都远比自己有钱的学校。儿时的自卑与落差,让奥威尔不断的从“反其道而行之”角度反抗这个社会主流,用最糟糕的生活状态对抗所谓的“体面”与“荣誉”,不断的去自以为的让中产阶级朋友亲人们“难堪”。当然,他一切的苦难经历都变成了伟大的作品,斯人类之幸,但从子女教育的角度呢?有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地方?有没有很多奥威尔式教育出来的“产品”大行其道?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四):留欧vs脱欧:奥威尔早已呈现出的矛盾
↓
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
留欧vs脱欧:奥威尔早已呈现出的矛盾
↓
让地点讲故事
↓
欣赏书影请戳
https://site.douban.com/newstarpress/widget/photos/9970074/photo/2353832973/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五):自我放逐过程中寻找希望或者绝望
能写出《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的奥威尔,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先知,但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奥威尔能对极权主义的描述如此入木三分,而这本书就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布莱尔的家庭背景与殖民主义密不可分,父亲为驻印度的官员,母亲的祖上在种植园使用奴隶,“一种深深的内疚感进入其个性及写作中”。并且母亲对其要求“天生势利”,与下层阶层保持距离。就读期间接受的精英教育令奥威尔十分反感,于是他一反家庭或者社会的期待,用自我虐待的方式来缓解内疚感,颇有些忏悔的意味。
但是在缅甸期间,他被“夹在两种感情中间,一是憎恨我为之服务的帝国,一是对那些尽力让我无法工作的心地阴险的小畜生们感到愤怒”,突然发现原来下层人民并非如马克思所写的那般纯朴善良,也有着自己的黑暗。这种绝望使得他放弃了在缅甸的工作,流浪冒险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自我放逐,于是有了在巴黎的惊险遭遇和在英格兰的游荡。奥威尔尝试在自我放逐过程中寻找希望,但可惜的是似乎只有绝望。
不过在自我放逐过程中,他的社会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这种敏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西班牙内战中看到了左派的残酷内斗,二战时在BBC工作中了解新闻审查制度,而这些都构成了写作极权主义的素材。
当然,奥威尔并非圣人,传记作者提到了他理不清的情人关系,对自己生命不屑一顾的同时也伤害了身边的亲朋好友。人性之复杂,在奥威尔身上表现得更为彻底。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六):并非圣徒与先知
从这本书中得知,乔治奥威尔是个阶级意识很深的人,不论他多么穷困潦倒,他始终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他对无产阶级始终抱以同情和观察的旁观角度。他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我想大概来自他的家庭和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早年在缅甸任职的经历。奥威尔对极权统治的恐惧与认识,童年时期的学校经历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读完这本书,想到他在学校时给母亲写的信,那看似欢快的语气,有多少是伪装出来的呢?尤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信将被校长夫人偷窥。
西班牙的经历对奥威尔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对政治迫害的切身体会,也许他很难写出《动物农场》和《1984》这样伟大的作品,反极权的革命经历直接激发了他的灵感,从而写出了《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这样的纪实作品。正如他所说,很难抱有客观公正的立场,因为每个人必然都有自己的立场,他所能做的就是诚实,将自己的经历见闻如实地写出来,他做到了。在西班牙被法西斯分子射穿喉咙并侥幸活下来更他增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
在政治上,奥威尔被左翼和右翼不喜,当所有人对共产主义憎恨和狂热时,他被没有被时代情绪所感染,而是通过对斯大林极权统治的冷静观察,揭示了苏联神话的另一面。
在个人生活中,他有自虐倾向,比如不戴帽子,天冷也不穿厚衣服,他进行一些苦行僧般的修炼并不让人理解。他喜欢痛苦吗?他又从自我惩罚似的的痛苦中得到什么?
他承认在婚姻中出轨,并且热情洋溢的给女读者回信,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
对于圣徒与先知的评价我不认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让奥威尔死后走上被神化的道路。不是这样的!他只是凭借良心写作。如果不能理解驱动他写作的内在动力,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他,西方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目的,把他树立反共产主义的标杆,这是在侮辱他,如果他憎恨极权统治,那么他同样憎恨西方的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
关于苏联和东欧,我想说的是,失败的是极权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
奥威尔也许不是最有天赋的作家,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西方经典作家行列,并树立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与文化符号。若泉下有知,可以安矣。但还是要说,这些都是他所不屑的。
奥威尔正在流行,“多一个人读奥威尔,便多一分自由的保障。”不绝于耳。有时我在想这会不会又是另一种陷阱呢?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七):生活与写作
奥威尔的作品跟他的生活关系特别密切,在这本《奥威尔传》中,可以得到清晰的验证。在缅甸当警察的经历,成就你他后来的两篇随笔《绞刑》和《杀象记》,在这两篇作品中,作家完成了为自己的殖民罪行赎过。为了搜集写作的素材,奥威尔在巴黎和伦敦深入底层过穷苦生活。他曾在巴黎的一家豪华旅馆做厨房帮工,后又到英国肯特郡当农业帮工。这些生活经验后被写入《巴黎伦敦落魄记》。正是这样的实际生活经历,让他对底层的生活超出“同情”,近乎“同感”,怪不得当时便有评论者称赞他有敏锐的社会良心。奥威尔出版第一部小说《缅甸岁月》,也是作家利用国外经历写成的,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的情节。奥威尔对自己的作品很苛刻,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自我惩罚的本能。其实他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很苛刻的。婚后他和艾琳住进一间简陋的房屋,过上了与外界隔绝的艰苦生活。对于文学的苦求,却让他逐渐找到了一条把个性和政治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并写出影响较大的《通往威冈码头之路》,从而完成了从二流小说家到社会评论家的蜕变。
这本传记的附录4刊登了奥威尔写于1946年的一篇文章《我为何写作》。在我看来,这篇奥威尔的夫子自道,对于理解他的写作动机和文学特点有很大的帮助。在这篇文章中,奥威尔明确指出:作家的“写作主题由其生活的时代所决定——至少在我们目前这个喧嚣和变革的时代是如此——但开始写作前,他会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姿态,那是他永远不可能完全与之脱离的。”在这篇文章中,奥威尔归纳了写作的四种最重要的动机:纯粹的个人主义;美学热情;历史冲动;政治目的。当然这些动机在不同作家身上存在的程度是不同的。奥威尔的代表性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等都带有很强的政治性。从他自己的话来说,“回头看看我的全部作品,我看到在我缺乏政治目的时,写出来的书总无一例外地没有生气,蜕化成华而不实的段落、无意义的句子和装饰性形容词,而且总的来说,是自欺欺人之作。”可见奥威尔是一个以诚实的政治信念来真实写作的作家。他是凭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觉来写作的,这种生活经验和感觉是与他人的生活现实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他的写作跟他人的生活现实密切相关,他的作品才引起读者们的共鸣。在奥威尔看来,“好的文字就像窗玻璃”,故而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到的文字基本上都是比较简洁、准确、清晰的,就像一扇明洁的玻璃窗。
写作源于生活!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八):一生在反叛
临终前,奥威尔曾立下遗嘱:死后不要为其立传。然而,与他生前很多次一样,他并没有如愿。在奥威尔去世后,有关他的传记汗牛充栋,有人把他捧成了神,有人把他踩成了渣,然而,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奥威尔,真正的奥威尔活在他的作品之中。杰弗里•迈耶斯的这本《奥威尔传》之所以被认为是权威之作,大抵是因为作者仔细研读了《奥威尔全集》,并走访了大量与奥威尔有关联的人物,试图用详实的史料,拼凑出奥威尔完整的人生拼图。
奥威尔大概属于写得比活的更好看的作家,他绝非是高大全的圣人,在他的一生更多的时候处于矛盾与纠结之中:“他品质高尚,但也有暴力倾向,会做出残忍之事,他被内疚感所折磨,自我惩罚到甘于受虐的程度,有时有自毁倾向。”
如果说有些诗人是被迫流浪,而奥威尔则是一再主动地选择流离失所,一生反叛。他出生于一个优渥的家庭,但很快与之决裂。“一种深深的内疚感进入其个性及写作中。他因为自己的殖民者家族传统、中等阶级出身、天生势利和接受的精英教育感到内疚。”他在学校感受到了教育对学生的剥削,老师在下层阶级孩子身上赚取利益,并体罚学生,构成了一个可怖的空间,亦成为了其之后经典作品《1984》模型中的一块拼图。
作为一个极度向往自由、厌恶束缚与暴力的人,奥威尔的第一份自己选择的工作竟是缅甸警察,当然毋庸置疑,他很快改了行。“他一离开缅甸——仍在那里时是私下——就抛弃了维持法纪的队伍总是正确的信念,而与被压迫者站在一起,对抗其天敌——警察。”他希望成为一个创造公平的斗士,而不是一个维护秩序的卫道士。在奥威尔早期的作品中,有着很深的自传痕迹,在《绞刑》一篇中,奥威尔表达了自己的人道主义立场,他看到一个即将执行死刑的年轻囚犯避开了行刑路上的水坑,忽然意识到所谓正义的杀戮,摧毁的是一个健康有意识的盛年之人,虽然正义,同样残忍。
奥威尔是一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一边反叛,一边愧疚。放弃了警察工作的奥威尔来到了巴黎,之后又转战西班牙,过着孤独的生活,试图在社会底层寻找赎罪的形式。他醉心于描写贫穷的细节:“灰色的床单,房间里特有的气味和声音,墙壁薄得像做火柴杆的木片,层层墙纸下藏了无数臭虫。”而颠沛流离的生活也让奥威尔有机会更全面地理解任性,他爱折腾的个性让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仿佛活了很多辈子。
如杰弗里所总结的那样:“从本质上说,奥威尔的一生由一系列不合情理,有时危及生命的决定所组成。他加入缅甸警察而不是上大学;在巴黎洗盘子和在英国流浪而不是干好一份职业;在沃灵村种菜和开一间小铺子,而不是鼓励爱琳(妻子)完成学位。他刚结婚就去了西班牙,与无望取胜的无政府主义者并肩作战,并鼓励爱琳在战时去巴塞罗那,从而让她也遇到生命危险。他在德军空袭期间搬到伦敦住,而所有别的人都在争取离开;在病得很重时自寻绝路地在朱拉岛居住。所有这些冒险之举,都出自其内心的徐秀,即抛开过上幸福日子的机会。”
正是这一系列不合情理的决定,构成了奥威尔反叛的一生,也为他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苦难,成为了我们的财富。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九):“为了基本的做人道理”
之前忘了在哪,看到奥威尔谈到自己前往西班牙参战的原因,简简单单,却有着千钧力量,他说他只是“为了做人的基本道理”。我觉得这正是奥威尔成为一代人“冷峻的良心”的真正原因所在,主义空洞而充满陷阱,在谎言与暴力充斥着的时代,我们别无所依,无法保证自己总是正确的,但若是可以问心无愧地走完这泥泞的一生,真正做过一些事,影响到了一些人,已然是种圆满。
童年时期的奥威尔沉默寡言,父亲是印度殖民地乏味的小官员,鲜少归家,他从小在女人堆里长大,却始终在女人面前保持着一种笨拙的戒备,这种戒备到后期他与情人之间的纠葛仍然存在,他总是近乎放肆地向人求爱,全不考虑其他,依着一点好感的微笑就可以写出连串的长信邀约,但他对于得到的姿态又让人疑惑是否是真心的渴求,在这一方面,奥威尔似乎是缺乏激情的,他不善于处理亲密关系,尤其是在对待唯一有过心灵交流的第一任妻子艾琳时,表露出一种冷漠的残忍。他执意住在简陋的村舍,自我惩罚式地忍受苦难,仍而这一惩罚却更多地落在艾琳头上,艰苦的生活,喂养牲畜的厌烦,单调生活的枯燥,奥威尔劝说艾琳放弃工作,自己却一直专注于写作,造成了对艾琳生活和情感上的忽视。自身身为女性的缘故,即使奥威尔是我非常敬佩的作家,我在读到有关艾琳的片顿时仍然感到不平,我认为她的一生是被忽视的。
从各种意义上来看,奥威尔的人生跌宕起伏,算不上是幸福的,迈耶斯将奥威尔自虐式的人生归咎为他的内疚感,“他因为自己的殖民者家族传统、中等阶层出身、天生势利和接受的精英教育感到内疚。”这种内疚感使得他几乎没有过过舒服的生活,常年的肺结核,本应多多疗养身体,他却放弃了优渥的中产生活,总在折磨自己,自寻苦难,他一生所做的决定充满危险而荒谬,参加缅甸警察而不是上大学,去巴黎洗盘子当流浪汉,新婚就前往西班牙参战,病重时自隐与人迹罕至的朱拉岛,诸如种种,几乎断送了他还算健康的身体,却也为他圣徒般的一生提供了传奇。
然而,奥威尔并非圣人,在分辨这样的一生是否真正值得时,我就立刻为这个念头感到惭愧。我想到书里面写奥威尔的一位朋友,富裕悠闲的生活使得他大腹便便,在看到瘦弱、热切的奥威尔时,他也感到惭愧。这种惭愧是共通的,很显然,奥威尔有绝对的可能不过这样曲折的一生,他原可以不对他人的苦难怀抱愧疚和责任,但是他仍然选择这样过了,这就是奥威尔之所以成为奥威尔的力量所在。
我认为书中“知识分子的真诚”这个词用来形容奥威尔是恰好不过的,虽然有对于他并没有真正地亲近工人阶级有许多批判,正如他在体验流浪汉生活时总要耗费一番努力乔装的伦敦口音和良好教养,他确实没有办法跟劳动人民靠得更近,但是奥威尔对于苦难的洞见,对于自我的坚守,对于民主的努力,毫无疑问,他至始至终是真诚的。知识分子本应有责任揭露真实,而乔治.奥威尔始终义不容辞。
我读这本书读了差不多一星期,每每合上书,望着封面,都会对上奥威尔略显悲伤的眼睛,我总是会想,我们这个时代的良心在哪呢?我的良心可千万不要陨落啊。
另:本书作为传记而言,权威但缺少了深度,好些地方感觉焦点跑偏,到了旁人身上,有点成了材料的罗列,但应该再往深处写写的。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读后感(十):冰冷
《奥威尔传》
这本书读得并不轻松,在重症室外面的长廊上,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书。母亲重病,每时每刻都会听到坏消息,除了哭与悲伤,再没有任何事可以做,深深的无力感让人痛彻心扉。每天枯坐在那里,从早晨到晚上,如一个人掉在水里,窒息得不想再让人回到岸边。而这本书就是块浮木,让我暂时得到可以喘息的抓手。
这本书的译者是孙仲旭先生,他因受抑郁症的困扰,选择自行离开这个令他困扰许久的世界,英年早逝。他尤其忠爱奥威尔的作品,译著这部作品,也算是原了他的一个梦,用了较全面的文字讲述了奥威尔的一生。
而奥威尔的一生跌拓起伏,童年就读于一所贵族学校,在这里有良好的教育传统,但是奥威尔看来,这却并不是一个美妙的童年,处处有讽刺,处处有陷阱,因此他的童年并不快乐,也不并是让人这么津津乐道。在奥威尔看来,童年就是一部讽刺剧,校长及夫人就是讽刺剧的导演和制造者。童年的基调,几乎成为奥威尔一生的关键词。
就像大多数人所说,好的作家并不是科班出身,确实如此。奥威尔开始从事与作家毫不相干的职业,一名普通的警察,他被派往缅甸,在那里他看过的人、经历的事,后来都成为他作品的情节。他当警察时,亲眼目睹了一名死刑犯执刑的过程,这个情景被写进他的一部作品里,读这些文字,让人有些身临其境,甚至不敢直视,锐利的视角与细致的观察,这让奥威尔的描写有了独到之处。奥威尔为了当作家也是背水一战,他辞了职,立志要当一名专业作家,这意味着要放弃不错的薪水,这是他唯一的生活保障来源。他当作家的决心不可动摇,他抛弃所有,开始流浪,从最底层开始体验生活,这些经历成为他的一笔宝贵的写作财富,让他的文字开始焕发出属于奥威尔的独有的味道。也像他的作品一样,奥威尔的一生充满着凝重的幽默色调。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只能让他勉强度日,他在生命的后期倍受肺部疾病的折磨,直至离世,他仍未充分享受作品为他带来的荣耀与财富。在他身后,他的作品才逐渐得到认可,而这一切与奥威尔无关。
幸运的是,当时近似孤注一掷的当作家的决定,这个当时看来难免冲动的决定,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带给读者了一个不寻常却又寻常的世界。当作家是需要勇气的,奥威尔有一段时间与流浪汉为伍,深入底层,这样的历练未必能即时呈现出一个别样的文字世界,但是这样的经历却流入到血液里、刻化到骨髓中,需要时,它能喷涌而出,就连作者可能也未意识到,这些文字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套用一句当下流行的话,“你要配得上你所受的苦,”奥威尔让他所受的苦得到了升华。
我读过《1984》,只能用震撼来表达当时我的感受,依晰记得合上书本那刻的惊悚。当世界变成一个完全被规划完全被设计的样子,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和没有希望的世界。而奥威尔就是向我们构筑了一个看似是童话实则具有深刻影射喻义的故事,当读者深刻地投入其中时,奥威尔却用他冷静的面容和深邃的目光抽离出来,作家把想象的空间让给了读者。
每一位读者也是一位审视者,审视奥威尔,审视奥威尔书中近乎荒谬的世界,在这样的审视中,同样审视了自己。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就是人物的内在线索不太清晰,显性的线索是显而易见的,以年代为准绳,但是内在的逻辑线索却不那么容易抓住,总是在不同的事件中来回跳转。
就像这本书中的副标题一样——冷峻的良心,奥威尔把冷峻贯穿了一生,包括他的作品,《一九八四》、《动物庄园》,现在这些作品仍以冷峻的姿态等待读者的阅读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