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聊心理学》是一本由[英]安妮·鲁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神奇的自然界,人类作为最高等的生物,拥有智慧的大脑是我们最值得引以为傲的事情。我们会用大脑去思考任何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比如如何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活着究竟有何价值……这些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人们心理活动最直接的表达。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知道别人无时无刻在想什么的人。不过,在大多数时候,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好奇心,想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因此,可以说研究和了解心理学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之一。
对于心理学,在我的印象里,它是神秘又高深莫测的,总是能够解释人们那些特殊的行为和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心理学的书,但是那些类似于上学时背诵历史书般生硬的文字总是让像我这样有兴趣了解心理学的人望而却步。不过,当阅读过英国安妮.鲁尼的《安妮聊心理学》后,却刷新了我的认知。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大众心理学读物,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没有心理学基础,但偏偏又对它十分感兴趣的人。全书共27个章节,从人们关注或者充满趣味的日常话题谈起,然后深入剖析具体事件,并告诉读者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大奖叫做“你中了五百万!”没错,这就是彩票的魔力,让很多人为之着迷。有的人可以控制自己,偶尔小买一把,有失有得;有的呢则会上瘾到了疯狂的地步;也有的就真的走了大运,中了大奖。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中奖后的生活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点完全可以从偶尔报道出的新闻消息上看出来,很多中了大奖的人都几乎有了不同的悲惨命运。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应了古语所说的那句乐极生悲?NO,当然不是,安妮在本书中就给出了最智慧的解答:彩票的意义不在于中奖,而在于梦想中奖。中大奖更像是一场游戏,当game over之后,一切又回归到现实。而经过了高品质“巅峰体验”的人们,再难从日常平凡的事情中得到满足,因此往往去寻求更大的刺激,最后落得个倾家荡产的落魄局面。
中大奖前后的巨大差异,就是人们心理变化的真实写照。除此之外,在书中,还提到了“晕轮效应”、“安慰剂效应”、“同侪压力”、“依恋理论”等等,结合具体的事例,让人了解的十分透彻。
《安妮聊心理学》,内容浅显易懂,且配有丰富的专业词汇,充满趣味又不失严谨,再配上特别的插画,真是一本值得读的心理学!
学点心理学 评《安妮聊心理学》 平时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也想多学一点,可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的书,都相对专业,比较难啃。这本《安妮聊心理学》,比较通俗易懂,也不对在一个话题上一直纠缠,用简单的方式,将有关心理学的小知识点道出。 全书以提出一个小论点来分析和展开,譬如:“纵容会惯坏孩子吗?”,“做白日梦是浪费时间吗?”,“你为什么不愿起床”,“你会无聊死吗”,“为什么没有人帮忙”,“精神病人能看出来吗”,“暴力画面会让你变得狂暴吗”,“权利会让人堕落吗”,“微笑会让你快乐吗”……很多生活中的小事,却到处都是心理学的影子,细细说来,让心理学不再神秘。 每一小节,内容不是很多,可彰显不少的道理,也将一些专业的知识穿插其中,让你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学习心理学知识。 譬如:“从大脑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中,向我们解释了心理学的范畴,它所研究的是大脑中所发生的事情,有关思维、学习、人格、梦境、欲望、性格形成、行为决定,及各种失调,若将这些都细化,每一个主题都可以延伸出很多的知识要点,恐怕再来几本书都不足以将内容全面地解释清楚。 作为一本通俗心理学,没有太多的学习任务,只当作入门,简单地了解一下,大致地了解一些理论,还是可行的。 左右脑的分工,左脑更擅长逻辑分析思维、语言、科学、数学方面的,右脑则更偏向直觉、想象力这块,音乐、艺术方面的。左右脑职责分明,协同工作。 文中对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做了详细的介绍,他的需求层次理论,分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大块,针对人类在提到生存满足的基础上,解析在生活中更多的追求,而实现自我可谓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是巅峰时刻。 晕轮效应、从众心理、同侪压力、安慰剂效应、依恋理论、认知失调、白日梦的类型、巴普洛夫的狗、睡眠病、忧郁症、记忆存储、心身症……书中都简单地提到了些平时不会留意的理论。 每一个新理论的出现,背后都有很大的知识背景需要去了解,包涵的知识量是无穷的。 对于普通人,我们不会要求说对心理学的理解有多专业,而是在生活中多少了解一些,可以更多地认识,对生活多一些了解,而不是盲目的。 生活中本身就处处都充满了心理学的故事,何不多学一点,生活得更从容些。
与友人外出,聊起工作上的日常,她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招聘中她和一位朋友一起去面试,结果工作岗位是一样的,薪金却有不同,细问之下原来是HR认为那位朋友长得漂亮,在薪水上做小幅度的调整来招聘。又听说大家上班进出门都是自己打卡,漂亮的女同事有保安帮忙,同事间的下午茶也常常被照顾。这好像是无理之谈,却是事实。
像这些因为外貌取众而获得照顾只是工作无趣闲暇娱乐的打发么?当然不是啦!在《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里就提到了这个观点,而且得出结论:“在很多竞争场所中,漂亮的人的确比相貌平平的人有优势。他们更有可能应聘到工作,更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漂亮的人在一生中比相貌平平的人多赚10%—15%的钱”。原来“漂亮”也是一种本事呢。
老话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个“爱美”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自己爱漂亮,懂得打扮自己”,另一层是“遇到好看的人大家都会有莫名的好感”。因着这个外貌尚好的条件,我们会主观的认为对方是一个爱整洁的人,做事是有条理的等等良好印象,从相关方面延伸到无关方面。其实除了外貌,若是在某些方面的爱好或特长刚好与我们有相同的契合点,也容易获得我们对他人的好感,认为这个人在其他方面也是不错的,这种想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对追星族来说,偶像在某方面的特长容易影响我们对他们的看法,这种积极的印象也常被商家用于宣传,不仅可以塑造偶像的正面形象还可以形成品牌效益。这种现象在《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里被称为“晕轮效应”,即是从某个点扩大辐射的范围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是关乎这个“点”是积极的印象还是消极的印象。
与“外貌协会”印象常见的还有电梯开关的“安慰剂按钮”。
进入电梯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按电梯门的开关按钮,有时候电梯很慢,需要按一按才有反应,我们也以为电梯门的开关速度是由我们控制的。但是在《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就指出这个按钮其实是毫无作用的,是称为“安慰剂按钮”,意思是借助“按钮”这个肢体动作来达到我们误以为事物是在我们自己的掌控中,把握了主动权,而在等待关电梯门的时候就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了。明明是生活中的惯性动作却暗含了心理学的现象,这是不是很让人惊讶呢?
有趣的现象并不只是以上的这两种情况,还有许多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原来都是有“心理学”的知识在其中运用。身体结构的建造、心理成长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都是有“心理学”形成不可缺失的部分。
一谈起“心理学”我们总是被那些冗长复杂的专业名词给吓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谁也不敢轻易提起,然而《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就为我们打开了心理学知识的大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人们会赖床、纵容是否会惯坏孩子、环境真的可以影响一个人么等等,用聊天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提出心理学的观点,结合实际让我们了解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心理学,就算日后遇到了相同事件,想起在书中看过的知识,也会心一笑只不过都是“人之常情”呀。
原来,“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安妮聊心理学》读后感(四):心灵与身体——《安妮聊心理学》有感
lue编辑
心理学时下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热门词汇了,以前对心理学的关注基本上还是比较狭小的一个圈子,主要还是相关的专业人士。前些年国人对于心理学以及相关的服务都是持尽量回避的状态。但是随着人们了解了心理学对于各种案例的分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产生了了解心理学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市面上关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例如去年非常火爆的《24个比利》等。写得好的心理学相关小说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于心理学的兴趣,但是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普及书籍却由于专业性较强,文字较枯燥等特点,使得有心想要了解心理学的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通俗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才是能够接受的。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安妮聊心理学》就属于通俗心理学的范畴。本书作者安妮·鲁尼在书中将心理学通过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给我们。在本书中我们看不到那些心理学比较灰色的部分,主要还是一般大众能够接受的欢快的部分。本书通过27各章节的偏氟解答了27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引起的争议都是比较大的,甚至还有不少误区,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的。
这里面的问题都是相当有意思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太无聊了,真的无聊死了。可能大部分人都是将这句话当成一句玩笑话,只是发泄一下无所事事,无聊的情绪罢了。但是在本书中你会惊奇的发现作者就对这一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和解释。在“你会无聊死吗”里面作者首先对我们的祖先也就是穴居人的壁画进行分析,猜测穴居人中的女人是相当无聊的(因为大多数洞穴壁画是由女性创作的)。作者引入了一个名叫‘正午恶魔’的概念,据描述了我们工作中的倦怠现象,这种感觉对于人们来说是很难受的。但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心理学方面作者介绍了一个老鼠的实验,通过对比不停运动的老鼠和不运动的老鼠的脑神经元的结构,初步结识了无聊对于我们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描述,重点不是讲述实验这类比较专业枯燥的内容,而是着重介绍无聊现象的表现以及应对方式,这样对于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普通读者而言是易于接受的。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不到太晦涩的专业词汇,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作者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有趣回答。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们前期所持有的一部分生活见解会有所改变,例如关于利他主义的重新诠释,在本书中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最后得出的结论可能会让我们大吃一惊的。希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有时间都可以看看本书。
《安妮聊心理学》是一本非常轻松的心理学入门读物,说是入门,并不是追本溯源分门别类地详细讲述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而是可以通俗易懂地解答日常疑惑的一些心理学问题,就我而言,我在书中找到了 “我为什么不饿还想吃东西?” “为什么在‘618’年中大促时抢优惠券?”的心理学答案。这本书另外一个特点是“轻松”,针对每一个问题,以阅读15分钟为时间限定将答案娓娓道来。
所谓心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观察和研究人类大脑的科学,而“人类”或者“我”可以被当做是大脑的实体或者载体。其实“我”就是“我的大脑”。那么,“我的大脑”通过心理学研究来重新认识“我的大脑”,听着着实有点搞笑,不过确实很重要呢。例如对一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的质疑,大部分人(如果没有特定宗教信仰、家庭教育及个体体质差异的情况下)都不会是素食主义者,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为了身体健康而蔬菜、肉、蛋、奶样样都要吃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育,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从众心理,家人、朋友都是这样,所以“我也要和他们一样”?无论是否正确,这真的是出于内心的真实选择吗?在《安妮聊心理学》的“第3章 你没有自己的思想吗?”我找到了答案。正如书中所说“你可能认为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是的,我只是“可能”知道。
书中以“阿希从中实验”为例,形象地展现出我们面对从众压力时没有我们自以为那么有抵抗力,我们会附和其他人你的看法,但即使不附和也不会造成任何物质方面的损失。那么为什么要受他人的摆布呢?阿希从众实验是这样的,研究人员让被实验者和其他7人在一起——被试者认为他们也是被试者,其实他们是研究人员的同谋,一起演绎阿希的实验脚本。最初的一系列测试中,被试者和其他7人给出了同样的正确答案,而后来同谋者先都给出错误答案,被试者也给出错误答案的概率为33%,75%的志愿者至少得出一次错误答案。所以,依从群体答案的人,无论答案正确与否,他们可能当其他人选择其他答案时便认定自己的选择错误,而选择与其他人相同的答案;虽认为其他人的答案时错误的,但为了不显得另类或不显得比别人差而符合错误的答案。所以,我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在社会群体中我们都会感到有服从规范的压力,在求学年龄上学念书,在适婚年龄择偶结婚。我们会愉快地“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行为以融入群体。
改变、改善自我真的可以让自己过的更好吗?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实现真的可以达成吗?针对这些疑问,作者安妮·鲁尼给出了她的答案(第15章 你是否成了最好的自己),她认为自我实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最初的步骤:做自己。是相对容易的,努力地工作,对自己充满信心,充分体验每一件小事,对小快乐、小奇迹保持开放的态度。
二、最重要的步骤:处理那些将会或者你担心将会引发周围人的反对。作者认为处理这些反对的秘诀在于坦诚。了解自己,真实地对待对自己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判断力来评估周围人的看法,然后做出可以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选择。
三、最困难的步骤:与周围人意见相佐时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自我实现听起来很容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实现的是真的自我,而不是理想中的自我,所以我真的是我。
在大一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一门课程,叫做“大学生就业规划与指导”。在学这门课时,既不会像是上专业课一样,让我集中注意力,又不会像是上马哲课一样,从心底里不重视而偷偷摸摸做其他作业。这门课是很让你放松。因为老师会与我们做一些小测试,通过一些小测试来考验我们的心理。这门公共课程让坐在教室的几个班里的人都沸腾起来,大家都很积极。 其实,这样的事情,以前也是经常见的。比如,以前在高中的时候,看意林书上就会有“测测你的另一半”之类的,那时候我们会让周围的人一起加入我们。这样的小玩笑也填满了我们的青春。现在手机上也有这样的测试,“测测你心目中男神……”以这样的标题来吸引着你。 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娱乐的我们,也不知道这样仅仅只是开个玩笑,过了就过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呢?我们也无从知晓。我想大学教育总不可能开玩笑吧,肯定是有科学性的,但是具体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大学课上所做的测试又与这些被叫做江湖骗子似的测试有什么不一样,我也无从得知。 我只知道,心理学在最开始条件不佳的情况之下,会通过在实验室或是现场进行实验研究。 提到心理学,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这门学科。早上大学之前,我跟我爸说:“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到时候想要考个心理师资格证。”我爸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然后狠狠地打击我说:“你知道心理学是给谁们看病吗?就是那些神经失常的,癫狂的,你不害怕啊? “……”我无语了,选择闭嘴。幸亏我现在选择的专业,也会学习心理学,反正心里美滋滋的。 普通大众是不是也对心理学有这样的误解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将心理学神化,觉得心理学是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下面我来给大家辟辟谣。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普通的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心理学最基础的学科。 心理学对教育有一定的意义。我在高中的时候,代课老师就说:“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们老师都是学过心理学的,从你们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你好好听课了没有。”所以说,心理学为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当然,教育工作也实践丰富了心理学。教育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古有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表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我国圣人孔子注重“因材施教”。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爷爷提出了“科教兴国”。出现的例子也是不胜其数,比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成了身为父母的美好愿望。在我国古代,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为人生的理想模式。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齐是所达到的目标。所以,家庭教育的格外重要。 现在社会节奏如此之快,看小孩子都忙得不停。我嫂子家孩子,假期放两个月假,又是辅导班,又是绘画板,又是英语班,又是作文班……一个刚结束了,又一个开始了。我看着侄女脸上的神情都沉重了不少。听说谁谁谁家孩子学播音,赶紧打听一下在哪里学,教的好不好,学费是多少,时间是多会……我心里默哀。 对幼儿的教育也抓紧了。《安妮聊心理学》中就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纵容会惯坏孩子吗?”那还是个幼儿啊,孩子啼哭不止应该置之不理还是给予安慰?在父母辈的人中间,在民间有这样有这样一种说法“离家近,没出息;离家远,有出息。”意味着家是一个危险的地方。而且,多数家长信仰棍棒教育。“少感情用事,多打屁股”。与此相似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养方面的专家普遍认为童年和母爱没必要纵容。1928年约翰·沃森认为,母爱是一种危险的工具。提出永远不要亲吻你的孩子,永远不要把他抱在膝间。 “婴儿的需求不是奶,而是充满爱的身体接触。”这一观点对当时的育儿观念提出了公然的反对,并用猴子做了实验。实验中,小猴子明显较于铁丝猴子的代理妈妈,更喜欢布妈妈,如果奶在铁丝猴子那里,小猴子会吃完奶回到布妈妈那里。所以,实验证明: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中,食物不是最重要的方面。这一结论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由此看来,心理学对教育的指导作用,不说至关重要,但也很重要。心理学的应用,不仅仅受益于教育界。对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都有科学的解释,所以,心理学并不遥远。 《安妮聊心理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里面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一点,还有许多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比如,你为什么不愿起床,做白日梦是浪费时间吗……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秘密呢?那快来看看吧。
《安妮聊心理学》读后感(七):学习一些身边的心理学知识,远离没自己思想的随波逐流
我一向对心理学感兴趣,因为深知每个人做的事情、说的话等等的背后都有相对的原因。
学习心理学是一个首先了解自己,也就是认知自我,进而了解别人的一个方式。但是市面上很多心理学书籍要不就是专业性强较枯燥,要不就是泛泛而谈类似鸡汤。
不过近来我发现了一本有趣全面的心理学大众读物—《安妮聊心理学》。这是安妮·鲁尼的作品,她是英国最受追捧的安万特科学图书奖得主。
道德是不是天生的?
做白日梦是不是有什么好处?
人会不会无聊死?
装疯会让你真的变疯吗?
心灵和身体,谁说了算?
你是否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精神病人到底能不能看出来?
你是否会买贝克汉姆推荐的内衣?
……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甚至更多,生活中也有太多困扰我们的事情,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甚至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的观察。
如果你想拨开这层云雾,那么可以通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去揭开这些问题背后的玄机。
作为心理学读物,《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相关的心理学术语,观点很专业,但表述却很接地气。再加上本书谈论的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加之其篇幅长度恰到好处,有图、有料、有真相,也增强了书的可读性。
书里总共27章,每一章都在揭开和解释问题背后的玄机,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在了解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之后,要做的并不是放任问题继续存在,而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不断地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这是我认为的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的方式。
书里有一章谈论的是:你没有自己的思想吗?
我觉得这是当代社会的人很值得去思考和反省的问题。我们大部分人都被社会上所谓的主流思想所裹挟,在这个时代洪流里,我们大部分活成了随波逐流的行尸走肉者。
你可能认为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但大多数人很容易动摇,改变想法。这就是自己没有自己思想的表现了,更深层次说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三观。
书里举了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的阿希从众实验。这一从众实验涉及到了“同侪压力”,也就是说,在社会群里中我们都感到有服从规范的压力。大多数人做的事情和买的东西等等,你会受影响。你可能会跟着做,但你真的有思考过他们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吗?
我曾听到人家说:我是那种很容易融入这个社会的那种人,别人都这么干,那我就会觉得这样是对的。这不就是典型的受“同侪压力”影响的例子么?
说实话,这句话听得我毛骨悚然,一个人的判断标准怎么可以是以多数人的标准为标准,而不加省思呢?我知道对方是认为外面的月亮比较圆的那种人,所以我没对此回应他。今早看到了一段很有共鸣的话:【别为时代的错误买单,过自己坚信的正确的人生。请去信任一些经过真实的磨难 ,才能收获的东西吧。】我深以为然!
这世上,人走多了的路便成了路,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道路。
如何分辨哪些道路是正确的呢?那就是不断地读书、行路,形成自己的三观,有自己的思想,辩证地看待问题。
但是世上真的有正确的道路吗?有的!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不能危害到别人。有些人会觉得这个标准可笑,那有可能你正在或者准备做可能危害到别人的事。
对于这个标准,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想你愿不愿意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如果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了危害到你的事情,你有何感想?学习心理学有个好处就是让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让自己有同理心。
回到刚才的问题,心理学家温蒂·特雷诺解释了“同侪压力”背后的原因:当我们屈服于同侪压力时,“身份转变效应”便在发挥作用。一开始,如果我们的行为与群体标准行为不符,我们就会担心被排斥。为了融入群体,我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这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这些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信念或标准,这就是认知失调。为了消除内在的矛盾,我们改变自己的标准,以符合刚刚接纳的新标准。这使我们恢复到没有内部矛盾或外部矛盾的和谐状态,快乐地融入到同伴中。每个人都很开心,但有时他们是开心的纳粹。
或许有些人很排斥成为开心的纳粹,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舍弃了捍卫自己思想的权利,但是久而久之,事情做久了会成为习惯,自己也有可能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我们不是在讲不融入集体,我们是在讲或许我们可以做到不在散失自己思想的情况下融入集体。而不是人家抽烟喝酒、玩世不恭、盲目追求名牌、赶时髦……你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有危害就盲从。
人活一世就有一世的困扰和苦难,知道这个真相并不是让我们随波逐流地老去,而是让我们知道人生的真相之后,依旧有生活的勇气。而这勇气如何而来?形成自己的三观,拥有自己的思想,辩证地看问题。在人生路上,不断地修整或者重建三观,不断地升级自己的思想系统。
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读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在《安妮聊心理学》这本书中,还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问题背后的原因,这都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思想,让我们不至于因为无知而失去判断,容易被他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