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个小时》是一部由Nadia Conners / Leila Conners Pe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Kenny Ausubel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一):比<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强太多
这就是真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
鼓吹<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小成本典范的人看过这个后估计可以歇菜了. 这个片子具体成本是多少我不知道,从其设计来看绝不会太高.可它赋予的探索意义不是<这>能比肩的.
多说无益,吹<这>的来看看再说吧.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二):什么阻止人类自我挽救?
这片子看的累,太多口语,语速太快。
整部影片说白了几个重点:
人类多作死,根本停不了。 资本主义万恶,伪民主政府独裁。
这一切组成了自私短视的经济体,导致人类正在自我灭绝,且无法阻止。
当人类真正开始重视环境的时候,才配自称高等生物。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三):消费主义是罪恶之源
地球的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是人类选择了一种毁灭性的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物欲不断膨胀,再多的资源、再先进的生产力也无法满足。最后导致的是资源的枯竭,人类为争夺稀缺的资源进行战争。消费主义是一条不归路!但现在,我们从大政客、大公司老板、大经济学家、著名媒体人这些控制着社会运作的精英口中得到的信息都是“消费吧”!他们控制着社会机器,他们拥有无上的权力,但他们没有尽到保护地球这一他们本应也只有他们能履行的义务。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四):观后感
2007年有这样一部纪录片,提醒人类的环保问题。出镜的有著名电影人、著名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在目前疫情肆虐全球的情况下,再次呼唤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正如影片所说这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大事,马虎不得。
地球资源有限,我们现在的开发速度有些过快了,人类增长过猛,而且增长大多数都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倒挂。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片子已经过去10年了,但是情况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糟。我们怎么办呢?
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凝心聚力,为了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五):11
现代人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新物种,虽然我们没有意识到,但那是事实。在地球生命中的年历中,我们出现的很晚。如果地球形成是在一月一日,我们现在是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话,我们仅仅是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凌晨十二点之前的十五分钟出现,而所有被记录下来的历史都在上一个60秒内眨眼而过。
生命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38-40亿年,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物种,可99.9999%的存在过的物种已经灭绝了......人类存在的悲剧在于我们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中的物种,我们不但在加速自己的灭绝,而且每年有50至55个物种因我们而灭绝。悲剧不在于即将到来的或潜在的人类灭绝的危机,而在于我们造成的大量的物种灭绝。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六):恶劣的暂居者
这片土地上的人类,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但也仅仅是地球上的暂居者。自地球诞生以来,多少世纪更替,多少物种起源又灭绝,而地球依旧在演绎生命的变迁及盛衰。由自然赋予的生命,也因自然给予的资源而存活及繁衍。本顺应着自然规律的发展,人类也打破了这一常规,开始将自然视作资本,是满足其欲望的凭借,大规模人类的活动将地球弄得满目疮痍。人类脆弱,生命且短暂,但其智慧如同打破了潘多拉魔盒地释放了巨大的威力,撼动了其他物种的生存,毁灭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暂居于地球上,我们行径恶劣,甚是自私,但也容易接受现实,并期望改变现状,延缓这不断恶化的进程,从思想上变革旧识,接受新的理念。人类需意识到这是拯救自己,而非是挽救地球。地球一直更替着,但人类是否会有能力适应恶劣环境而生存下来,不做过分猜想,却是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环境。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七):可能我们救不了地球,也救不了自己
确实说出了全人类所面临的现状,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批判了当政者。可发展本身就是不可逆的,政客们也不是全都只是为了更多的权力,发展本身已经和生存形成了死循环。人活百年,更无需用自己的行为为地球数十亿年的过去和未来买单。
百年前我们以为不吃草不拉屎的内燃机是clean的,半个世纪前我们认为水力发电是clean的,三十年前我们认为风力发电是clean的,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化石能源快枯竭了,水力发电站让生态系统分崩离析,风电站带来了大量鸟类死亡和局地气候的改变,太阳能在生产单晶硅的过程中所产生的GHG甚至超过火电!所以,科学的发展仍旧是走一步看一步,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自己走错后及时收回迈出的腿!石器时代和原子时代,我们都在为了生存改变地球,我们像钟摆一样在两个时代间来去,只为了不把吸毒变成饮鸩。
百年之后,人,尘归尘土归土
数个百万年后,人类,尘归尘土归土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八):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一个半小时看完了《The 11th Hour》,不禁联想到正在发生的新冠病毒疫情。
疫情的爆发,以及影片中冰川融化、物种灭绝、森林砍伐、洪涝、飓风、饥荒等灾难的出现,是地球对人类的警告⚠️也是人类内心的折射,就如影片中所说,“is an outward mirror of an inner condition”。
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提高对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地球的认知,并用爱去做到我们生活中的力所能及。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比如,不随地吐痰、不吃野味、节约粮食、垃圾分类、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公共交通、选择新能源汽车……
相信我们能做到的更多❤️一起守护这颗漂亮的蓝色星球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九):All life is related to us
看记录片的结果就是像上课一样好多笔记需要记,好多知识需要去积累学习。片子里几个记忆点最深的词和语句:
It"s not about waste, it"s about how humans think.
ersonal action is important.
Frugality
All life is related to us.
Wes Jackson: It"s not just global warming. It"s not just fossil-fuel dependency. It"s not just soil erosion It"s not just chemical contamination of our land and water. It"s not just the population problem. And it"s not just all of those. -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f our planet is an outward mirror of an inner condition. - Like inside, like outside. And that"s a part of the Great Work.
最后想留给自己一句话以作提醒:Ecosystem, to be continued.
《第十一个小时》观后感(十):《第十一个小时》的含义
环保纪录片,和戈尔的《难以忽视的真相》类似,相比之下,《第十一个小时》更为理性、专业、高度,《难以忽视的真相》稍微浅显、图表清楚易读,信息集中而准确,更具有煽动性,《第十一个小时》更多的运用专家学者官员的访谈,稍显枯燥乏味,但是不仅仅把环境问题上升到了政策的层面,而且上升到了人类追求的层面,如何看待我们自身,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本片深刻的地方。环境保护不仅仅是全球变暖的问题,不仅仅是政策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而是我们思考方式的问题。即使人类灭绝了,地球还将继续存在。人类只是过客,我们应该更加善待这颗孕育了我们的蓝色星球
关于片名《第十一个小时》的含义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条与时间有关的短语。你知道这条短语是怎么来的吗?这第十一个小时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时候,犹太人将白昼分为12个小时。据圣经中的一段故事说:天国的桃园内劳力十分不足,需要每天从外面雇工人干活,一天之内要雇三四批。最后一批是11点进去的。不过所有雇工的工资却都在一天劳动结束时一起发放。有个心眼很多的人就钻了这个空子。他每天都和最后一批雇工一起到里面去干活。但是在领工资时,他却和其他人一样也领到全天的工资。 由于上面的故事,这条短语的含义便成为“在最后关键时刻,刚好,及时”。 例如: War, which had seemed almost certain, was averted at the eleventh hour. 眼看着就要爆发的战争在最后一刻得以避免了。 The fire engine came to the fire spot at the eleventh hour before it began to spread. 在火势还未蔓延之前救火车及时赶到了火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