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精选

  《说吧,叙利亚》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一):来自叙利亚的“人生下酒菜”

  之前很难想象,写惯了推理故事的“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后简称阿婆),写起游记来是不是也会犯职业病,像《东方快车杀人案》亦或是《无人生还》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一样,处处故弄玄虚,吊人胃口?

  但显然有些多虑,在这本《说吧,叙利亚》中,阿婆的风格依然明显——没有太多的介绍叙利亚的风土人情,更多的依然是故事,却也更是真实的影像。

  阿婆在第二次婚姻中嫁给小自己14岁的考古学家马克斯以后,为了丈夫的工作,新婚之余,她就与马克斯远赴叙利亚参加考古活动。当时的叙利亚,作为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英国人协助其挖掘古迹文物,但同时也要求其将所有的文物分给英国一半。阿婆对这些背景毫无兴趣,几乎从出发开始就完全沉浸在旅途的喜悦之中,对于旅行用品挑挑拣拣,和商人们讲价还价。而在到了叙利亚这块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以后,她虽然没有迷恋上考古这项对一般人而言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却也依然过得有滋有味。书中尽是幽默而风趣的生活小段子:平易近人且极具包容力的厨师、总是聒噪却又不失可爱之处的米歇尔,拮据又有洁癖的上校……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阿婆遇到的匆匆过客,可是我们却很难从中看到她对于这些人的褒贬评价,没有讽刺,更没有挖苦,有的只是轻快有趣的日常,连繁重无聊的考古生活都变得轻盈起来。有人曾说,通过审视一个人的游记,往往能够看穿对方的内心。如果说这场叙利亚之旅是阿婆的灵魂之旅,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从中读出的阿婆和她那些著名的侦探小说完全是两个世界。

  阿婆曾说过:“我嫁给了我所钟情的男人,生了一个孩子,有了自己的居所,在我看来,这种幸福的生活将会永远持续下去。”少年家庭发生变故的阿婆在成名之初,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在她眼中最钟情的依然是简单平凡的生活,两度婚姻非但没有让她变得不幸,相反把她历练得更睿智、更包容,完全没有所谓小女人矫揉造作的情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叙利亚的生活,可能是阿婆最喜欢的也最怀念的一段人生了:偶尔在脑海里蹦出的幽默、亦或是年轻的丈夫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都是值得她去诉说、去兴奋的点点滴滴,正如她在晚年的自传中所表现出超然的人生态度:“面对时间与永恒,人是多么渺小。无论发生了什么,接受它,放下它,继续往前走。”

  阿婆在自序中称这本书是“一杯淡淡的啤酒,一本微薄的小书,记录着日常的所见所闻,是零散的记述”。也许,即使没有了情节化的修饰,只剩下最实际最生活的愉悦与享受,那也是属于阿婆的人生佐料,同时更是读者们关于叙利亚这块陌生地域的“人生下酒菜”。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二):迷人的未知,在于与他同行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 “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很多她的读者愿意亲切的称她“阿婆”,有这样的原因主要是阿加莎在文坛盛名许久,大家印象中也总是那个已近暮年的阿婆照片形象。

  但其实如果翻看阿加莎早年的照片,其实阿婆也是一位真正的美女,而且最早的时候主修钢琴演奏和声乐。才貌双全的阿加莎的第一段婚姻非常的令人惋惜,1912年,阿加莎·克里斯蒂与年轻的少尉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在一次舞会上相识相爱,但突然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竟促成了他们仓促完婚,阿奇随即奔赴法国战场,匆忙的新婚之后就是久别。受到了情殇的阿加莎随后开始了写作生涯并名声大噪,在拜访中东的考古挖掘地的时候,她结识了比她年轻14岁的马克斯,这位考古学者突如其来的求婚令她又惊又喜。在反复权衡并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后,她克服了对爱情生活的恐惧,于1930年与她马克斯·马洛温步入婚姻的殿堂。

  随后阿加莎跟随丈夫来到了叙利亚进行考古工作,而她则一边写作一边协助丈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本书就是她在归国之后,写下的关于叙利亚生活的随笔,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了推理女王笔下的那些错综复杂的推理案件,剩下的只是一位沉浸在爱情和幸福里的女人形象。

  文章开头描写了阿加莎出行前的准备工作,读起来让我们忍俊不禁,女王正在为身材发福而苦恼,遍寻了伦敦的时装店,只为了找一身漂亮的衣服,而当丈夫马克斯要她腾出一点地方放专业书籍的时候,她就开始谎称自己的行李箱已经被衣服填满了…非常简单的琐事,写出了当时阿加莎的心态,在她眼里这是陪着丈夫的度假旅行,所以她对此充满期待。

  而到了叙利亚她才发现原来整个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他们在舟车劳顿来到目的地之后,就开始了场地的搭建工作以及考古项目的探索,所本文非常少的叙利亚风景描写,更多都是整个工作中的现实情况。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的小麻烦,例如与当地部落之间的交涉工作,例如恶劣的自然气候问题等等。但整个文章依然保持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不但是因为阿加莎自身的乐观的态度,也是她对于丈夫工作的支持。

  文章写到了很多同行的朋友和当地的工人,我们看到了阿加莎对于当地人朴素诚实的性格的赞扬,但也能感受到她对于这个古老国家的很多风俗和人们思维的固化的不理解。而这些同行的朋友也是整个考古工作中,非常值得依靠的伙伴。

  当然文中也能找到一些阿加莎之后写作素材的蛛丝马迹,比如她一直对于乘坐东方列车的喜爱,又如她的文章中总是会出现很多中东元素,都来源于她多次的中东旅行经验。

  本书阿婆把它称之为一杯淡淡的啤酒,休闲中的小读本,而我觉得本书也是阿婆自己可以经常拿来回味的随笔,通过它来回忆着自己与丈夫的那段美好的时光岁月。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三):当女作家变成了老板娘

  写侦探小说的女作家陪着考古学家丈夫从伦敦来到叙利亚。她从虚构的小说中走出来,和我们聊起饮食起居。在叙利亚考古现场的阿加莎多了这几个身份:考察队唯一的女性成员、考察队队长的夫人、考察地区的他者、自宅秩序的缔造者。

  这虽然是一本以叙利亚为发生地的书,但阿加莎不通当地语言。根据她的描述,仅限于家务用语(“我怪自己没有学会这门语言!我懂得的阿拉伯语仅限于:这个不干净。这样做。不要用那块布。把茶端来。之类的家务用语”。”)由此可见,作者从当地人口中了解信息、想法的渠道是缺失的,她和当地人的关系是薄弱的。所以在阅读中,当她对当地事件进行描述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这可能是通过他人的翻译转述整理得来,可能是作者依据现场围观发挥想象力的“结果”。必须说:如果带着对叙利亚当时当地的习俗、思想、历史、规则深入了解的目的去读这本书,就一定会令人失望。

  1916年,根据英法俄签订的《赛克斯—皮科协定》,法国被委任统治大叙利亚(今叙利亚、黎巴嫩与土耳其哈塔伊省),开始了殖民统治。这也就是书中常出现的法国官员的来由。当作者丈夫带领的英国考察队来到叙利亚地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考察经费。考察队通过丘墟所在地酋长、法国官员牵线,雇佣当地人挖掘文物,每日根据各自的挖掘成果,估价后结算工资。有时,老板娘阿加莎在边上观察小工是否偷懒,给丈夫提建议:该解雇这个,奖赏那个。最后,他们当然是运走文物。在当地,雇佣关系是新的。文物的文化价值是新的。

  老板娘阿加莎对聘请的当地人进行英式男仆训练,还在家中引入“英式”茶点、餐桌摆盘、铺床规范。厨子、助手、司机、采购员、家政保洁一个个分工明确。他们也逐渐学会:一早送一杯泡好的热茶到主人卧室、端上备好热水的洗脸盆、懂得正餐时的顺序。到头来,阿加莎还是感慨“文明世界发明的餐具礼仪对男仆来说永远是令他头痛的事”。在当地,英国家政行业的规矩是新来的。在阿加莎看来,这些英国家政业务规范是文明世界礼仪的象征。

  阿加莎进入叙利亚不是孤身一人,随她一起的还有雄厚的资金、殖民地官员的支持。这不是一个人的叙利亚故事,是一群英国人在叙利亚的故事。他们带去了一套游戏规则。他们不需要努力尝试理解不同所在地酋长的习惯、规则,而是直接将自己的做事规则、吃饭口味、审美标准带入当地,并通过支付费用获得。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叙利亚,必定是另一个模样:就地取材习惯当地饮食、理解并参与当地游戏规则。

  《说吧,叙利亚》正式出版在二战结束后的伦敦,距离实际事件的发生已有10年。在二战后写成的《后记》里,阿加莎写到:“我爱那片平静肥沃的土地和土地上淳朴的人们,他们知道如何大笑和享受生活,他们悠闲快乐生活,他们有尊严、有礼貌、有幽默细胞,且不畏惧死亡”。这读起来阿加莎像是改头换面了,原本充满东方学标签偏见的前文印象都消失了。前文中的东方被她归结为随意的、无规则的、法律低于教义、金钱又能时常帮助建立新规矩的。现在忽然改了。是二战改变了她的认知吗?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四):写游记的阿加莎,你见过吗

  文/夏月

  爱读推理小说的中国读者们,一定对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个英国推理小说女王不会陌生,她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罗杰疑案》、《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小说一直为人所称道,很多作品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电影。但是你读过阿加莎写的游记吗?《说吧,叙利亚》就是阿加莎一部以自己为叙述者的游记题材作品,记录自己和身为考古学家的丈夫马克斯,一起到叙利亚进行考古挖掘的见闻轶事。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游记记录,没有现代游记所谓的景点、美食等攻略;这也不是一本教给你如何挖掘、鉴定文物的考古纪实,没有任何深奥的考古用语;在《说吧,叙利亚》这本书中,既有身在异国生活条件的艰辛,又蕴藏着各式各样的乐趣,让读者看到了女王阿加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阿加莎与考古学家马克斯相识于1930年,婚后,阿加莎跟随马克斯来到叙利亚、伊拉克,参与到对废墟的文物挖掘工作中。在他们准备出发时,对如何装下大量的书籍、带什么样衣服、与亲友的告别等一系列琐事的描写,就让人忍俊不已,这行程还没有开始,就有这么多的“麻烦”,让人不禁担心两人在叙利亚的工作和生活来。果然,从雇佣的各种不靠谱的司机、厨子等工作伙伴起,奇妙而又跌跌撞撞的阿加莎考古挖掘之旅就这样拉开了大幕。

  在旅途中很多矛盾的产生,大多是因为观念的不同,比如对于死亡的看法,在叙利亚人的眼里,“死亡是注定的——和出生一样不由掌控;来得早来得晚取决于安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和信念,生活在这里的人没有了现代城市人的焦虑,他们闲散得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一切顺其自然,甚至连生病也顺其自然,不论怎样的病痛,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忧虑,头上流着血,依旧微笑得去迎接明天的到来。对于工作也是没有责任感,就像邮局局长,每次懒洋洋地出场,对于取个包裹、取个汇款这种非常简单的事情,却因为各种各样的规定、休假等原因,一再耽误考古工作人员的时间。放到现代人眼里,可能会对此行为火冒三丈,但是在阿加莎的眼中,这就是这些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无关对错,阿加莎只是在叙述看到的事实,没有任何鄙弃之感。

  阿加莎的推理小说更侧重于故事情节和细节,人物性格多是借助其他小说人物之口,为设置小说悬念而服务。而在《说吧,叙利亚》中,各种故事和趣事却是为了展现人物的特点,如冷漠独处的麦克、挥霍的阿卜杜拉、吝啬贪婪的酋长……通过各种事件刻画出各式各样颇具特色的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写作推理小说的人,应该有着慎密的思维能力,拘谨严肃,带着一副高度数的玳瑁眼睛。但阿加莎在本书中给读者的感觉是恰恰相反,风趣幽默,颇具魅力。读过三毛《撒哈拉的沙漠》的读者,可能会对这部《说吧,叙利亚》有似曾相识之感,当年的三毛为了荷西的工作,与荷西一起来到撒哈拉,也是遇到各种情况百出的事件,结识了不同文化的邻居朋友,但三毛是深爱着那片土地。同样,在《说吧,叙利亚》里,这里的人民虽然和阿加莎的思想观念大相径庭,但阿加莎喜欢这里的人和事,她热爱这片曾经考古工作过的纯朴地方,“脚下是应许之地,心中是摩西所感”。

  《说吧,叙利亚》,让你了解不一样的阿加莎,也让你了解战火纷飞前不一样的叙利亚

  原创,转载请豆邮联系。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五):没想到读阿婆的第一本书竟是她的游记

  身边有几个朋友是阿婆迷,奇怪的是我这些年英国作者的书没少读,阿婆的侦探小说竟是一本也没读过,也许是从小就胆小,一直怯于读尸体啊,谋杀啊,心理恐慌啊之类的书。

  机缘巧合在一位阿婆迷朋友的带领下,买了经典的《无人生还》的话剧票,最终却因为私人原因没有看成,后来补看了BBC的迷你剧,觉得非常好看,没有那么恐怖,反倒拍的挺美,一个离岛,十几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随着一个个被谋杀而开始了矛盾和戏剧冲突,最终演化为了人性的考验。这次观感之后,突然又有一天机缘巧合的看到微博上有位博主推荐了这本书,旅游书对于自由的双子座来说丝毫没有抵抗力啊,又是刚产生好感的阿婆,于是果断的下了手。

  书读起来很顺畅,一口气花了三天的上下班时间就读完了,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而且书中不乏各种幽默。比如阿婆在出发前为旅途做准备,去买衣服,自嘲自己说原来的衣服都多多少少有些破旧,而且更更主要且难以启齿的是:居然紧了。。。哈哈,看来全世界的女人,不管什么年代的,都有这同一个问题。

  在前往叙利亚的火车上,经过土耳其时,阿婆很激动,可以看出欧洲人对于亚欧大陆交接处,有神秘东方色彩的土耳其还是很有幻想和向往的。而且阿婆描写经过土耳其时,远方的山峦是蓝色的,这让我对蓝色土耳其更增添了一分好感,现在它不光有蓝色的爱情海,蓝色的清真寺,还有蓝色的山峦。

  阿婆随考古丈夫去的地方相信生活条件是很贫瘠的,但是那里的人对生活充满热情,无惧生死,虽然有一种给人感觉上的无知感,但却质朴娇憨认真的可爱,阿婆描写各个出场的人物也描写的很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和特点。举其中一段“一位老妇人急急忙忙跑来找马克斯,“发发慈悲,为我儿子说说情吧。他被带去了大马士革,关进了监狱。他是个好人,他没干过坏事,什么都没干,我发誓。”“那他为什么被抓走呢?”“没有原因。真冤枉啊。请救救他吧。”“他究竟做过什么,老太太?”“什么都没做,我向真主发誓。在真主面前句句真话。他真的什么都没做,不过杀了个人。””让你读起来往往跟着忍俊不禁,觉得当地人真是好气又好笑。

  读此书,还有一个让我感慨的是,这些东方文明地,当年沦为殖民地时,真是可惜,西方人可以随意到他们的土地上去挖掘几千年前的文物,属于这些地方的文明就这样白白被掠夺走了,而且还雇佣的是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来挖出来的,真是讽刺。怪不得大英博物馆里的文物多的都快摆不下了,日不落帝国当年真没少从别的国家掠夺东西回去啊。

  这本书读着让我联想到了三毛,同样是到不毛之地,同样是共同携手的夫妻,只不过荷西是在海里打捞东西,三毛写的是他们夫妻生活的文章;阿婆的丈夫是在地底下打捞东西,阿婆是边帮助丈夫边写她的侦探小说,虽然阿婆对于他们夫妻间的生活描写不是很多,但是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来他们过得很幸福,阿婆的老公在考古学方面很专业,管理当地那些挖文物的工人方面很有威严,同时对他们又很善良,处理很多问题上都很有人性,大抵成功的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吧。

  最后阿婆说觉得生活在叙利亚的那段时光,很幸福,坐在山峦草色间,周围乱花迷人眼,吃个野餐,任谁都会觉得那一刻相当的美好。她说希望这块地方以及这块地方的人民没有被战争伤害太多,但是现在的叙利亚远不止被伤害那么轻,可能那块土地都已经满目疮痍了吧。唉……该死的战争。

  还想说的是,阿婆描写的她们的那些吃的,真想说一点胃口都没有啊!!!看来英国真没有啥好吃的啊。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六):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走近了,都是人间烟火

  大学的一个闺蜜经常去看足球赛,做为一个足球盲的我就问她:足球好看吗?睿智的闺蜜哈哈一笑:足球赛观众的表情更好看。读完《说吧,叙利亚》这本书,一下子就想起来20多年前和闺蜜的对话。

  书写这本《说吧,叙利亚》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畅销书《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惨案》的作者。她的丈夫马克斯马洛万是一位考古学家。阿加莎爱自己的丈夫,参与了马克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每一场发掘。本书并没有涉及太多的考古专业知识,阿加莎的笔触更多的留给了参与考古的那些人,那些事,那片平静的土地—--叙利亚

  没有《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紧张与血腥,阿加莎笔下的考古旅行是轻松的,虽然在现实中这是一种艰难的跋涉。蛮荒的美索不达米亚乡间和乡间的人们在阿加莎的笔下是那么的有趣,每一个人都被作者寥寥几笔刻画的栩栩如生。最让我感动的是,阿加莎也在为读者展现了叙利亚人们真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从英国渡海搭乘东方快车,穿越欧洲大陆,直达伊斯坦布尔。瑞士朦胧的山脉,意大利的平原以及镇上的那片蓝色的湖,优雅的东方国际列车虽然行驶在同一个欧洲大陆,但穿越的是不同的国家,餐车账单上货币结算的方式叫人大伤脑筋。

  “过道对面的深皮肤,鹰钩鼻男子要求把他的账单分别换算成(a) 法郎(b)里拉(c)第纳尔(d)土耳其镑 (e)美元。餐车服务生耐着性子完成了要求。这位乘客默默地计算起来。他的头脑显然擅长财务,选择了最有利的货币。他向我们解释,用这招省下了相当于英国货币的五便士”

  象这样的乘客,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旅途当中,所以读到这些文字,自然会开心一笑。

  真实的叙利亚又会是什么样呢?贝都因人棕色的帐篷逐水草而迁移,定居在村子里的阿拉伯人不愿出来工作,因为“今年的粮食已经够吃了,明年的事明年再做”。人之为人就是要享受闲暇和自由,而劳动则是对人的束缚。叙利亚,阿勒颇,恰加尔巴扎尔的人们不理解来自西方的种种怪癖,来自西方文明世界的人们也不可思议观察着这些美索不达米亚的原住民。

  种族不同,差异也会很大。阿拉伯司机几乎天天吵着要预支工钱,然后在咖啡店“慷慨”地挥霍一空,他要出风头!他要“为自己攒点面子”。亚美尼亚人则节省下来任何不必要的开销,攒够钱置办资产。

  “我的就是你的,兄弟,”酋长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哪怕我变成穷光蛋!”但在听说会给他们一笔丰厚的租金和厚礼,酋长就又娶了一位库尔德的漂亮老婆。“啊!”酋长心情颇好,“我什么都不需要。兄弟间讲什么报酬呢?”

  参与古丘挖掘的工人会在日落散去,日出达到,不管他们的村子离工地是十里,二十里,三十里,再远也会按时到齐。因为捡到有价值的器物会给予额外的小费做奖赏,也会搞那些弄虚作假的小把戏。穆斯林和基督徒因为礼拜的时间不一样,就必须在大家都不用礼拜的时间休息,否则就会引起宗教冲突,上帝和安拉是他们各自心中唯一的神。对于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不管你是哪个种族和部落,都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小小灾难和挫折,都会按着神或真主的旨意生存或死去,偶尔在生活的某个时刻留下一串笑声或者哭泣。

  阿加莎记录了这一切,轻松而又快乐,因为她爱那片平静而肥沃的土地。所有的当下都会成为历史,当阿加莎准备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叙利亚已经历经四年的战乱,她一直在祈求上帝,“让我有机会再回到那片土地,保佑我爱的这一切不会从世间消失。。。”。

  而当我有幸读到这本书时,已经是2017年,叙利亚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刚刚的不久前,一位土耳其的保安在阿勒颇枪杀了俄罗斯的外交官。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听到叙利亚战争和平解决的消息,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春天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可以迎风开放,不管贫穷还是富有,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都会有平安的生活。

  :写完这篇笔记,依然觉得还有很多意思没有表达出来。按照作者的实力,即使再换一片土地,完全可以写一本同样有趣的书出来。书的英文名是:Come.tell me how you live,翻译成《说吧,叙利亚》就感觉特别地让人揪心,仔细读来其实都是一些平凡的人间烟火,虽然平穷但也可以有很多的乐趣,而这一切都随着战争一去不复返了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七):非一般的游记

  #一

  与其说这像是一本游记,更不如说一本田野调查、人物传记、历史资料。

  #二

  先说田野调查部分。

  阿婆和老公一起来到叙利亚,挖掘古迹,这个本身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而他们作为来自大英帝国的白人,与当地人的打交道就显得尤为有趣。虽然阿婆未必是出于人类学家的心态来记录,但是从日常交往中还是可以看出一百年前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比如,在比较最初的两个司机的时候,阿婆实际上就是比较了两种民族的性格。阿拉伯人司机阿卜杜拉总是希望快点拿到工钱,甚至预支工资,为的就是及时享乐,在同伴面前出风头,攒面子;而与之对比的亚美尼亚人阿里斯泰德,则是要求阿婆为其保管工钱,只花最基本的开销,甚至为了省钱都蓄起了胡子。

  最后,阿婆感慨:

  gt;不难预见二十年后,如果我回叙利亚,阿里斯泰德已经变成富翁,拥有一个大车库,住在贝鲁特的一幢大房子里。即便到那时,我敢说他在沙漠里还是不刮胡子,因为能剩下剃刀的开销。

  因为是在叙利亚,对于阿拉伯人的描述自然会很多。因为要挖掘古迹,自然少不了招募很多的工人。而在野外工作,劳累生病也是免不了的。阿婆由此也发现了,阿拉伯工人们特殊的生死观。

  gt;东方人认为:死亡是注定的——和出生一样不由掌控;来早来晚完全取决于安拉。这种信念,这种默许消解了现今世界的祸源——焦虑。挣脱欲望也许舞蹈,摆脱恐惧却定有其道。闲散是一种福分,是自然的状态;工作则是违背自然的生存需要。

  这种与英国人、中国人不同的生死观,在今天是不是依然有着影响呢?这个还是需要人类学家继续考察。但是从这个地方来看,起码是在将近一百年前,阿拉伯人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如果强行让他们纳入既有的体系之中,那肯定会出乱子。

  当然,这种文化传统民族性格之类的,最终还是落在了经济上。在阿婆的笔下,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钱”。人的落葬是因为钱,修理住宅也是因为钱,工人打架出了人命也是因为钱。总之,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时代,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侵入,住在叙利亚的各个民族宗教的人士,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卷入到了现代社会之中。如果将他们成为早期原始的“全球化”也未尝不可。

  #三

  在叙利亚的这段期间,阿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体验,也认识到了非常不同的人物。除了来自完全不同生活背景的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之外,自己的同胞也让她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正应了这句话,一样米养百样人。

  在这本书里,人物描写最有趣的除了阿婆的老公马克斯之外,恐怕就要算是麦克了。这是一位建筑师,同样也是工作人员。因此,就有大量密切接触的机会,阿婆也有了很多观察他的机会,也就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绘这个人物。

  麦克这个人物,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有礼貌,甚至是*以腼腆做了盾牌*。马克斯的评价则是委婉一点,只是说这是个*安静*的年轻人。可是对这个可以当自己儿子的年轻人,阿婆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她始终想搞清楚麦克这种人到底在想什么。有大量的文字是对麦克的描写,无不展现出这是个不爱说话,彬彬有礼的年轻人。而且他在工作上的优秀表现,更让阿婆感到无法接受。因为他就像是一个“超人”一样,超过了她的认知。

  而当有一次,麦克无法点燃一盏油灯的时候。阿婆不禁感慨:

  gt;一时间,我对他充满怜惜。毕竟,麦克也是人。

  麦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阿婆都给了介绍。比如,没有蚊虫叮咬,不受虱子困扰,无法被太阳晒黑,严厉的对待工人。一个专业人士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在第五章里面,更是用 B. 这个人物与麦克对比,衬托麦克不一样的性格。

  而阿婆这么不厌其烦的写一个年轻人是为了什么呢?完全就是因为,麦克的性格和她的老公如出一辙。她就是看到了自己爱人年轻时候的模样,才会如此关注这个年轻人。

  #四

  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是怎么来的呢?除了军事侵略,掠夺当地人的财富之外,还有什么手段呢?在书中也给我们了很多的参考。

  英国人协助叙利亚人挖掘古迹文物,因此叙利亚会将所有的文物分给英国一半。为了避免英国人将值钱的一半全部带回国,所以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就是将所有的文物分成两堆,然后由叙利亚的官员挑选。所以,就要尽可能的将两堆文物分的公平,价值相当。当然这种交换本身也是一种殖民者的特权,不过还是遵循了一定的规则,倒是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对当时殖民者的行为能有更详细的理解。

  至于另外的,还有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的一般流程。这些细节在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如果细细整理,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课本上的规定自然可以详细细致,但是这种来自第一手的资料,才会生动有趣,才会更加的有生命力和参考意义。

  #五

  这本书在阿加莎·克里斯蒂所有的作品中,也许是最不知名最被忽视的一本书。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却也不容忽视。仔细读一下,甚至对阿婆笔下的发生在殖民地的各种案件,会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理解。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八):一杯淡淡的啤酒,阿婆甜蜜地吐槽,再苦再累都是粉红色的泡泡。

  可爱的阿婆和她的考古丈夫。哈哈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很开心的过程。

  我之前读《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本来是抱着八卦的心态(阿婆在第一任丈夫背叛抛弃之后,自己开着小汽车离家,后来弃车失踪,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在历时12天的大规模搜寻后,阿婆被发现以特丽莎·内莱的化名栖身于约克郡哈罗盖特的海卓酒店)。毕竟那十二天到底经历了什么,无人知晓,所以我读她自传的一个动机就是想看看她关于这件失踪事件,会说点什么。结果失望,阿婆事无巨细的写了很多,特别是幼儿期,就写了100多页(真不知道是阿婆记忆力好还是想象力强),但就是对失踪事件只字未提。倒像是一幅时代风情画,有点平民版的《唐顿庄园》。管家啊,女仆啊,与富人的差别是家里没有马车......

  这本书《说吧,叙利亚》是我从一个“远行文丛”里淘到,以为是一本游记没想到却意外有了读八卦的乐趣。也不知道是阿婆的刻意还是无意,透露出了很多与第二任考古丈夫相处的细节。不过小说家约翰·契弗就说过:即使写一封商业书信,也不可能不流露一点自我。

  阿婆真是不辞辛苦地跟随比自己小十四岁的丈夫,去叙利亚和土耳其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子里去考古,那些难以忍受的生活变成了小确丧,不能洗澡,被老鼠和蟑螂袭击的夜晚,像接受酷刑一样的在热到令人窒息的房间里冲洗底片(阿婆的主要工作给陶器贴标签,修补陶器和冲洗底片)。

  文学评论家说的:作为有高度教养的中产阶级,她对人类的欢愉喜剧和苦难悲剧一视同仁。在我看来这就是直男思维,不是阿婆擅长在考古家们所遭遇的各种灾难事件中筛取笑料,而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再苦再累的日子也充满粉红泡泡。

告诫一事,以免读者失望。这并非一部深刻之作,它并没有考古学的有趣注解,没有对风景的精美描述,未涉及经济问题,避种族问题而远之,亦不谈历史。它无非是一杯淡淡的啤酒——一本微薄的小书,记录着日常的所见所闻。

  略摘录一二,可以窥见阿婆的幽默和幸福(一点也不像她推理小说里那冷峻而充满悬念的杀人事件)。

  开篇阿婆就开始自嘲自己的胖,但是真的胖的可爱。

在英国的秋冬季节准备动身去叙利亚的夏衣,发现去年的衣服竟然“哪儿都太紧”,无奈只好去商店:“夫人,这个季节当然还没有上架!不过我们有些迷人的小套装——深色有加大码。”啊!可恶的加大码。穿加大码够丢人的了!更丢人的是一眼就被人认定要穿加大码。

  然后收拾行李一段,也是能感觉到阿婆的幽默和两人之间的爱意。

下午四点半,他到我的房里来,满怀希望地问:“你的行李箱还有空间吗?”屡次经验告诫我要咬定“没有”,但我犹豫了一下,这下劫数难逃了。“能不能让我放一两件东西——”“不是书吧?”马克斯有点吃惊地说:“当然是书咯——还能是什么?”说完他便往帝国建造者夫人套装上扔下两部巨著,原本躺在一只行李箱最上头的套装便不再沾沾自喜了。我大叫一声以示抗议,但为时已晚。 “别胡闹,”马克斯说,“有的是空间!”说着用力压实顽强抵抗着的盖子。“还没塞满呢。”马克斯很乐观。好在这会儿他注意到叠放在另一个箱子里的印花亚麻连身裙。“那是什么?”我回答说这是条裙子。“有意思,”马克斯说,这是嫁给考古学家另一件更伤脑筋的事,他对最普通的图案也表现出追根溯源的专业态度。...... 早上九点,我被马克斯叫去,他让我这个重量级人物压实他鼓鼓囊囊的行李箱。“如果连你也合不上,”马克斯单刀直入,“就没戏了!”

  (能想象阿婆用屁股压在行李箱上,她的丈夫奋力拉拉锁的画面吗?)

  他丈夫除了上次评价她连衣裙的图案是“正面的生育图式。”,这次说她的衣服是有哈拉夫遗址连续菱形纹的绿色皮衣。

洗衣工迟迟未将我的棉裙衫送来,我只好壮胆穿上了帝国建造者夫人的山东绸套装,之前我一直没有勇气穿它。马克斯看了我一眼。“你这穿的是什么?”我辩解说这衣服好看又凉爽。“你不能穿那个,”马克斯说,“去换掉吧。”“我当然能穿。我买的。”“太丑了。你看着像浦那[63]来的无礼的夫人!”我确实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马克斯怂恿我:“穿那件有哈拉夫遗址连续菱形纹[的绿色皮衣吧。”我不想顺着他:“我希望你别用陶器术语来形容我的衣服。那是青柠色的!连续菱形纹听着太恶心了——好像小孩子舔了一半扔在村头小店柜台上的玩意。你怎么能想到这个说法的!”“你想象力太丰富了,”马克斯说,“连续菱形纹可是很有魅力的哈拉夫遗址花纹。”

  反正我能感觉到阿婆甜蜜地吐槽和心中的欢喜。这杯淡淡的啤酒还挺美味滴,干杯!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九):《说吧,叙利亚》——也曾温暖如春

  

今年买了几十本阿婆的书,舍不得一次看完,都是隔一阵看一点。从开始对于书中侦探情节的兴趣,逐渐转变为了对了阿婆笔下波洛、马普尔小姐及他们周围人的生活以及故事发生场景的兴趣。还记得去埃及之前所看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时隔几十年,书中所描写的景色依然未变分毫。《古墓之谜》更是让我对伊拉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看之前我一直以为故事是发生在埃及的,合上书才发现这本故事讲的居然是战乱频繁的伊拉克,没想到深陷在现代战火之下的伊拉克也有如此迷人的风景。《他们来到巴格达》更是不同于以往的侦探小说,从谍战的角度随着女主角我们游历了幼发拉底河,这个古老的城市居然也在书中焕发了新的光彩。自此,对阿婆的故事更是爱不释手,喜欢书中各式各样的角色,更喜欢书中美丽的景色。因此看到《走吧,叙利亚》这本书后,更是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国庆期间用了两天时间飞快看完了。

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总面积为185180平方公里(含戈兰高地)。”

阿婆在20世纪中页的时候随着丈夫马克斯·马洛万远赴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进行考古挖掘,历经了五个考古季,期间发生了不少好玩好笑的故事。虽然考古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在阿婆笔下却是那么好玩、温情和有趣。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不同种族,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居然也有如此其乐融融、共同干活的场景。大家为了在礼拜几休息而讨论,居然得出了礼拜二休息的结论。而大家对于薪酬、死亡、疾病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方式,很多场景让人看得哈哈大笑。

司机迈克尔为大家贡献了最多的笑料,抛开那些奇怪的菜谱不说,他为了划算所作出的各式各样的决定,让人头疼又哭笑不得。兴高采烈被抓起来去做工的当地人,对于薪酬居然是很诧异的。还有那不时出场的老鼠、蝙蝠,更是常客常来常往。没有水,只能自己挖井。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居然也能让人爱上这片贫瘠的土地和淳朴的人们。

透过现在看历史,更让人难过的是这片殖民地,如今变得火药桶般,前后几十年的差异让人伤感。或许这一生是没有机会踏足这片让阿婆念念不忘的土地了。阿婆在文章最后写到:“我爱那片平静肥沃的土地和土地上淳朴的人们,他们知道如何大笑和享受生活,他们悠闲快活,他们又尊严、有礼貌、有幽默细胞,且不畏死亡。真主保佑,保佑我爱的这一切不会从世间消失……”。冥冥中,刚刚经历了二战的阿婆或许已经预见了后世的惨烈。

阿婆这本游记里的故事好多处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她从上火车开始就发挥自己幽默的天性:姐姐没来由地担心外甥女会得盲肠炎,而阿婆的答复是你只要不自己动手开刀就可以了。

两位司机,一位阿拉伯人和一位亚美尼亚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天差地别,一个恨不得花光每一分钱,一个则一分钱都不花,截然不同的态度也是两个种族天性的区别。

贪财又吝啬的酋长,尽最大可能从考古队里敲诈所有可得的利益,同时又不忘借考古队毯子失窃的事件把自己的死敌们痛打了一顿。

法国邮局里令人难以置信的办事效率和作风,一而再再而三要塞给他们寄给别人的信件,而他们想要兑换票据却难上加难。

而莴苣,神秘的莴苣,又出现在了书里,这是什么样的迷信?

还有阿婆——这位克顿,在火车站遇到的一对热心的表姐妹,为了给大英帝国争面子,她“无耻地给自己添了几个儿子”,哈哈,此刻的阿婆也真是好胜,差点还要为自己增加几次小产来博取好感。

还有阿布迪·萨拉姆对工友们的那番义愤填膺的演讲,居然把工友们糊弄的不断点头称赞。而阿婆的解释却让我们有了新的看法,阿拉伯人正是有着孩子般的淳朴和天真,才会像小孩子一样相信这些说辞。

而神奇的碘伏在伤口中发挥的作用让酋长的儿子惊叹不已,让我不禁想起最近正在看的《万物既伟大又渺小》里,法南先生利用碘伏升起的那团紫气,也引得了当地农民的惊叹,二者如出一辙。

发生在叙利亚考古故事早已经结束,如今这个战火纷飞的国家可能早已不是阿婆心中那个质朴、古老的地方了,他有了新的边界线,有了残酷的战争。纵使阿婆在叙利亚的时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就和《走出非洲》里的凯特一样,白人殖民者始终是高高在上,虽然她们热爱那片土地,却始终认为当地人是未开化的原始人,强行把西方世界的生活习惯带到叙利亚,带到非洲,而殖民国家的统治也不可避免的带给殖民地无法磨灭的印记,甚至导致了数年的战争。

历史无法改变,故事却可怀念。

再次感谢阿婆,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成就一片事业,在一次次的谋杀事件之后,是一颗热爱生活、鲜活热烈的心。

  《说吧,叙利亚》读后感(十):阿加莎的错误打开方式:侦探女王的书,我居然第一本翻开游记!

  说来惭愧,侦探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原著我一本也没读过。话剧虽然看过好几出,但一番紧张刺激后,只记住了故事情节,对写作者本身毫无印象。

  这两天,偶然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阿婆的文字这么幽默,充满魅力。

中文版封面

“马洛温太太”

  书中讲述的事情大约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阿加莎刚刚开始自己的第二段婚姻,丈夫Max Mallowan是一名考古学家。

  这本书便是记录了他们新婚燕尔的旅行——远赴叙利亚、伊拉克边境的考古挖掘现场。

阿加莎和丈夫

  据说这是她作品里唯一在署名时带上丈夫Mallowan的姓,其他的都是Agatha Christie(阿加莎·克里斯蒂),大概阿婆也是想致敬自己的新人生吧。

  毕竟,结束上一段婚姻,很狼狈。

英文版封面

  即使倒退一百年,感情故事也就这点戏份:阿加莎的第一任丈夫出轨了!!!

  当时的阿婆已经出版了几名小说,小有名气。

  悬疑女王,突然笔锋一转,把剧情加到了自己身上:阿加莎失踪了!

当时关于她失踪的报道

  据说当时英国警方出动数千警力,先是找到了她遗弃在高速公路边的车,然后11天之后才在一家小旅馆里找到她!而她登记入住用的是——丈夫出轨的小三的名字!

  这剧情也是很现代了。

  两年后,她同丈夫离婚。但对自己出走的真正原因,她始终讳莫如深。

  真正让她走出低谷的,是一次东方之行。

  她的朋友Leonard Wooley是英国非常有名的考古学家。当时,Wooley刚刚发现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城遗迹。满载而归的他,兴奋地向阿加莎介绍中东的异域风情。

  本来就想出门散心的阿加莎,第二天就买了去巴格达的车票。

左边坐着的两位就是阿婆和丈夫,右边站着的是Wooley先生(1931年)

  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就此与中东结缘。她不仅在考古现场结识了第二任丈夫,还在此后的作品中多次融入中东元素,迎来事业黄金期。

  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方快车谋杀案》。东方快车是当时欧洲最长的列车,行驶于巴黎同伊斯坦布尔之间,阿加莎每次去中东,都坐这趟车。

“幽默的中年女人”

  为了讲个八卦,绕了大半天。现在终于可以说说这本书了。

  这是婚后,阿加莎陪伴丈夫马克斯一同去叙利亚境内的古遗址考察纪实。事实上,阿加莎做了不少诸如拍照、分类、存档的事务性助理工作,但这本书鲜少提到专业细节,更像是一位游客的日记,言语幽默轻松,内容也是日常琐碎。

  出发前,去买衣服,画风就是这样↓

“可恶的加大码!穿加大码够丢人的了!更丢人的是一眼就被人认定要穿加大码。”

  租了一辆卡车,轰轰烈烈开进村子却跌跌撞撞头重脚轻,她说↓

“我们的卡车摇摇摆摆但又不乏尊贵派头,就叫它玛丽女王吧!”

  恩,就是法国最后那位皇后,奢华一生又摇摇欲坠。

  不去挖掘现场的时候,她就在窝在房间写小说。要是有人来打扰,她会这样↓

“嘿,我正忙着用打字机写血淋淋的谋杀案,你这个活体又是移动又是讲话,我还怎么处理我的死尸?!”

  好几次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喜欢这种不娇柔不造作的文字,有着岁月自带的通透和自嘲。

  书里阿婆有这样一句自评,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那些见人就脸红的岁月已随风而逝了。人到中年,时间赋予了我泰然自若和随机应变。”

  还有一个像笑话一样的梗,据说是出自阿婆本人:

“找丈夫,还有比考古学家更好的选择吗?因为年纪越大,丈夫会对她越感兴趣,绝不会喜新厌旧。”

  挺像她的调调。

“观察者可顿”

  和我们现在的自助行不同,阿加莎他们绝对不是简单的单枪匹马。

  工作方面,她丈夫为首的考察团队要遇到:法国官员(叙利亚当时归法国委任统治)、考古现场所在地的酋长、挖掘工人等。

  生活方面,他们更是把英式的游戏规则打包带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管家、司机、厨子、帮佣,一个不少。

  阿拉伯语里“夫人”叫“可顿”。

  “阿加莎可顿”用笔记录下和这些当地人打交道的各种故事。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雅兹迪人,不同民族的角色,寥寥数笔就鲜活了起来。

  大手大脚的阿拉伯人VS”做人家"的亚美尼亚人

我们两位司机对金钱的态度真是天差地别。 阿卜杜拉几乎天天吵着要预支工钱,要是顺着他,他会把钱都领走,阿拉伯式的慷慨让他一个礼拜就在咖啡店花得精光,只为“攒点面子。” 亚美尼亚司机呢,哪怕接受一便士工钱都是硬着头皮,还说让我们先把钱都保管着。到目前为止,他只从工资里要过四便士——为了买双袜子。

  库尔德女人VS阿拉伯女人

她们过着一样的生活,信奉同一种宗教,但你绝对不会将库尔德女人错认为阿拉伯女人。 阿拉伯女子谦逊而羞怯,说话时必定将脸转向旁侧,就是看你也离得远远的。她们笑起来羞答答的,脸背过半边,衣服则清一色黑色或深色。 而库尔德女人快活又美丽,她们衣着鲜亮,裹着鲜艳的橙色头巾,牙齿洁白,自信挺拔。她们成天嘻嘻哈哈的,和男人们开开玩笑,她们确信自己和男人一样好,甚至更好!

  雅兹迪人

一个雅兹迪工人跑来说他渴得快晕了,可是井水没法喝,因为有莴笋掉进去了。 根据雅兹迪人的宗教,他们不能谈论莴笋,不能触碰任何被莴笋污染的东西,因为他们相信莴笋里住着撒旦。 不过很快我发现,他们被阿拉伯人戏弄了! 雅兹迪人还相信诺亚方舟搁浅在辛贾尔山区,所以他们大多聚集在那里,而孔雀是他们信仰里的神灵。

  书的原名Come tell me how you live,我超级喜欢,举重若轻。

  于阿加莎,这是浅尝辄止的旅行;于考古队,这是跨越千年以前的探寻——都在和古今两个时空的当地人说,嘿,跟我说说你们怎么生活的。

  而原先一版的中文译名《情牵叙利亚》就差了点。现在这版《说吧,叙利亚》算是接近一点了吧。

再啰嗦两句

  阿婆书中讲述的事情,距今已经快一百年。但很多依然在今天看得到脉络。

  刚才提到的这些民族,平时在我工作中常以群体形象出现。难得在别人的生活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读来饶有兴趣。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看不同的世界,认识不同的人。而一时半会儿走不出去,那就先读别人的游记吧。

  另一方面,今日冲突不断的中东,其根源导火索其实正如阿婆一百年前的观察——这里民族众多、混杂居住。

  谁干的?还不是英法。

  1916年,英法俄签订《赛克斯—皮科协定》,法国被委任统治大叙利亚(包括今叙利亚、黎巴嫩与土耳其哈塔伊省),英国统治伊拉克等。今日叙利亚和伊拉克那笔笔直的边界线,正是拜那批英法外交官所赐。他们大笔一挥,把同一个民族划分在不同国家里,造成今日后患无穷。

  而那段殖民统治时期,也让英法考古届在中东地区长驱直入。

阿加莎在帮忙拍照

  书中有段很有意思的描写。

  每隔一段时间,叙利亚官员就要来验收他们的挖掘成果。考古队把战利品分成两堆,叙利亚人选走一堆,剩下另一堆就归英国人带回家。

  阿加莎在书里说“这摆放就很有讲究了。两堆不能相差太多,不然叙利亚人肯定挑走更好的那堆,两边都要放些好东西,然后就闭上眼睛等着吧。”

  事实上,阿加莎在前文的描写中不乏带上调侃和戏谑。效率低下、不讲规则、见钱眼开,当地人的品性大抵如此。但在后记中,西方人的居高临下不见了。她写道,“也许就在此刻,我的小山头正盛开着金盏菊,白胡子老者走在驴子后。我爱那片平静肥沃的土地和土地上淳朴的人们。”这本书最后是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出版。也许是战争让阿婆改变了观点,也或许,欧洲人的身体里从来住着理想和势利两个灵魂。

本文来自公众号:卡卡小姐的练习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说吧,叙利亚读后感精选  叙利亚  叙利亚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精选  精选词条  
美文

 人生杂感(二十九)

■真正的成熟,绝不是以报怨为能事,也不该是无欲无求、活死人的样子。对来、去的一切,都能坦然面对、最好欣赏。■ 信息时代,每天巨量的信息扑面而来,能稳住心神,挑有...(展开)

美文

 《D级危楼》读后感精选

 《D级危楼》是一本由无弦著作,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34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0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