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短片)》是一部由陈子谦执导,Melvin Chen / Vynn Soh / Shaun Tan主演的一部短片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5 (短片)》精选点评:
●我当时看的觉得怎么就是一个MV嘛
●新加坡少有的本土好片。值得看。
●
●压抑
●
●文明就是先进么?
《15 (短片)》影评(一):在15的时候说声我操你!
好了,又是一部青少年题材电影,一般这类电影都以残酷、暴力的写实来表现,而这部新加坡电影倒是用了荒诞的手法,当然你同样会看到一堆血,年轻的不值钱的血。音乐很棒,MV手法,不会让你看那些写实主义的片子那样觉得无聊的,电子舞曲+方言说唱!
斗殴不过是街机上的一场游戏
Ready ? Fight ! You Win !
生在大城市是桩很不错的事情
你瞧跳楼自杀时对楼的选择面就广了
学英语是用来干吗的?你会用英语说粗话吗?除了FUCK!
You Are The Son OF King 8.
......
《15 (短片)》影评(二):“亚洲英雄”陈子谦?
一日看到美国某权威杂志评选“亚洲英雄”。运动员刘翔名在其中。吓我一跳,竟然还有新加坡的陈子谦导演。
我很崇拜陈导演,他不是学者也不会筹集大量资金去拍什么狗屁商业片。“不真实的就不是艺术。”他不富裕,拍摄《15》的时候有朋友助他一臂之力。
同样的刺青画面,在《燕尾蝶》里凤蝶是那么的轻松。她只是呆呆的向上看。《15》里的画面却是来自演员的真实操作。他的后背渗出了鲜血。痛,当然痛。他把伤口拿出来给你看:这就是新加坡。从边缘少年可以窥视整个社会。
“不要想着疼痛,不会痛的。”幻觉,要相信幻觉。
至于“英雄”这个词汇,我想这么闪耀这么NB的头衔实在不适合他。要不起,也不屑去要。一部电影如果能够拯救什么,那世界不会是这样子!没救世主!
只要他真诚的做独立电影,真实的反应社会。那些NB浮华的名字靠边站。
《15 (短片)》影评(三):《15》
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虽然它在题材上确实走得够远,具备了一部引起争议的影片所能具备的所有因素。基本上,在这个领域里,有争议才有机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诚实点讲,看到某网站的这样一则评论,我不能不感到由衷地反胃:充满了放荡、幽默、伤感、性感、残酷和毫不羞涩的真诚的影片。
如果“真诚”这个词可以如此滥用,那么不知道有多少持“严肃”态度拍片的导演要去跳楼。
自然片中有些新鲜的概念还是让人看后欣喜的。比如对于新加坡青少年中漠视国语现象的讽刺,比如对地域间的等级划分的嘲弄等等。而这种种,被导演残酷地用镜头投射在了一群15岁的少年身上。说到底,这部片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嘲讽,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信奉法律与规则的国度,它的城民似乎并不那么买帐,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响了文明背后的畸形叛逆。这恐怕也是必然,所以“文明”这个词不管有多高尚,也终归逃不脱光影之间的关系。日光下的堂皇,也会有一地污秽的残影。
而对于这部电影,我仍然不能完全地否定它,因为它的剪辑实在是太出色,这样的一种出色,甚至能将它推上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无怪导演陈子谦是拍MV出身的。
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样好的技术,这样出色的头脑,如果换一个温和点的题材来拍,会是怎样。像类似的陈果的《香港制造》,虽然剪辑和节奏不如前者那么出挑,但也是决不逊色于他人的,而在态度和视角上,显然陈果就要温和的多。
这样一来,倒突然想到一种怪异的关系。仿佛某种紧迫的城市气质飘荡在眼前。而这种气质,越年轻就越腐朽。到底是为什么?想起早前看过的另一部小制作的新加坡电影《吃风》,也是一群义气少年,也是逃不掉的残酷青春。在剪辑上,似乎也有暴力煽情的倾向。
那么到底,是一座城改变了一群人?还是一群人改变了这座城?
《15 (短片)》影评(四):青春残酷物语
其实,反映青少年问题的电影很早以来就有,最经典的无非是特吕佛的《四百击》大岛诸的《青春残酷物语》《爱与希望之街》、寺山修司的《抛下书包上街去》、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另外与青少年问题有些关系的,或者不是很著名的,还有《玩转堕落街》那套残酷青春物语三部曲等等,但是国内似乎对于青少年问题的电影就非常少,《十七岁的单车》已经拍了有10年了,所关怀的却是70年代,实在与现实脱节得厉害。而一些地下的独立电影,例如棉棉的〈我们害怕〉,以及〈啊呀呀去哺乳〉虽然所采取的是同性恋人群这个视角,但是如果以青少年电影来看,却与时代联系比较接近。
新加坡导演陈子谦这次的〈15〉与以往的同题材电影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也许是最初想要拍摄的是个短片的关系,而之后却拍成了长片,因此影片是以几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为基础,然后在几个人物之间又或多或少的加以联系,因此整部影片看来并不是反映几个典型,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的。
影片中的情节非常写实,因此也被电检部门剪去了15段,但删减之后的影片同样是如此的震撼人心。其中有一个剧中人物在厕所里割脉的情节,美工刀在手臂上一刀刀的割,仿佛也一刀刀的割在观众的心里,还有个镜头是SHAUN把迷幻药丸装近避孕套里吞进肚子的镜头,眼泪鼻涕一大把,着实让人看着心里难受。影片基本上都是5个青少年日常生活的琐事,唱D歌、抽烟、打架、穿洞、纹身、撬课等等,而这些平常的琐事又被带上了青少年固有的童贞而变得非常的有趣。眼睛仔能在7秒钟里用四国语言骂人,SHAUN与IRICE拿着充气娃娃在大街上玩耍,在床上用充气娃娃摆弄出各种性交姿势,对着照片手淫,比生殖器大小等等,这些事情确实只会发生在这样年纪的青少年身上,而且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这样的生活比起让他们失去信任的成人,让他们适应不了的社会变迁,确实是充满乐趣的。M想要寻找一个高楼自杀,而且要让全新加坡人都能知道,于是他们换来了一帮兄弟帮忙寻找高楼,画面转换中,三个少年拿着我要死的牌子,非常的嘲讽,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麻木得毫无痛觉,而在观众心里,这样的轻松的寻死画面反而变得非常的沉重。
影片中少年间的对话非常有趣,“我们讲信讲义但不讲爱”对于这群少年来说,义气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能为兄弟挨打而聚集起来寻仇,他们讲究相遇的缘分,“如果做兄弟,就做一辈子的兄弟”兄弟间的义气是他们唯一的珍惜,而几个少年的父母却让他们非常的失望。“我的妈妈每次换男朋友,我家就得换地方,我已经记不清楚叫过多少人爸爸了”。“最后一次吃蛋糕是奶奶死之前,以后就没人记得我的生日了。。”他们会站在大楼的天台上互相咒骂对方的父母来发泄,他们宁可住在兄弟家里,也不肯回家,或许思想逐渐成熟的他们,在逐渐建立的独立人格的时候却不能认同成人们的行为,并且又得不到家庭的人性关怀,因此使他们对成人失去信心,对社会逃避,而把信任转向与自己相同的兄弟,宁可相信义气并希望能够永远保持这样的友情。剧中也有对于未来的讨论,“当兵,有一份职业,或许能遇上个不错的女孩子,以后结婚,如果合不来就离婚”云云,对于未来的思考也显示出他们逐渐完整得人格。
话说回来,能看到新加坡有这样一部以青少年问题为主题的影片确实也非常欣慰,至少这样的问题已经逐渐被人所重视,而回过来看国内,那些著名的导演宁可把时间精力金钱花在拍摄商业电影上,却不会去审视一下社会上那些普通的人或事,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记得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在自传里提到,他所拍摄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而现在国内,不知道还有多少著名的导演会记得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