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爱人》是一本由[美]丽莎·嘉娜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爱人》精选点评:
●还好吧,虽然读完才知道和自己想读的那本重名了,不过作为推理小说,还是能吸引人读下去,象看美剧《犯罪心理》
●看封面和书名以为是“Gone girl”,结果是个绑架故事。节奏缓慢,有些啰嗦,最主要的是根本也没有多少推理啊,最后被绑架的人质竟然通过打电话和做特工的老公联系上了,看完只觉着浪费时间
●yuck!书名误导内容系列!太不要脸了!哼!
●和那本著名小说名字一模一样!误导读者,我读了大半本感觉索然无味特别没意思,然后才发觉畅销书不可能这么无聊,一个绑架案废话写了这么多页.....
●纸上版犯罪心理。
●看了好几个月终于看完了,前面有点拖沓,看到后半段还可以,最后的绑匪也真是没想到
●在图书馆浏览书目的时候,确实因为这本书的名字自己感兴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或者什么,总体来说对于细节的控制和悬疑的这种心里把握还是很不错,不过个人觉得战线拉的太长了,对于故事本身而言,主人公安排的比例有些少,关键点也不是很明确,大的主题来说没有很好的深度。
●情节紧凑,就是跟心理分析没啥关系,最多是主人公是个心理分析员而已。
●看这本书是因为我以为这书是同名电影的原著,当然我发现自己错了。不过一路读下来,虽然没有觉得无法释卷,但作为消遣读物还不错。
●卧槽读完了发现不是我一开始想看的那本 不过这结局反转的也算好看了 …已经没精力去看真正那本了 还是看电影吧
《消失的爱人》读后感(一):#2017寒假书单#4
很久以前就在图书馆看到过这本书,但一直没借过。前一阵有个朋友给我安利了一部电影,叫做《gone girl》,我网上一百度,发现是根据同名小说《消失的爱人》改拍的。我的原则是如果有原著,就先看原著。所以在图书馆再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借来了。
但是借来之后感觉有点不对啊——为什么封面写着“FBI心理分析员系列”?在我印象中那部电影好像不是这种类型的。于是再次百度……才发现《gone girl》原著的作者叫做吉莉安·弗林,而我借的这本书的的作者叫做丽莎·嘉娜……
这很明显不是同一个人啊!(QAQ)
好在也算喜欢悬疑推理,就把手头这本《消失的爱人》看了。
……恩……个人觉得一般,相比《沉默的羔羊》、《人骨拼图》什么的……但也还行吧,三星半。
只是,当你的爱人宁愿求助于酒精或者心理医生都不愿意向你倾诉,那真的是很悲哀。可是尽管如此,如果你真的爱TA,如果你依旧爱TA……
就先写到这里吧 以后再补
《消失的爱人》读后感(二):重新发现爱人——《消失的爱人》书评
在谈起两个人的相处之道时,很多人都会说要宽容/要尊重/要为对方着想,在恋爱阶段,对方的任何行为会被"理解"成贴心,一旦跨过了婚姻的门,两个人的思维仿佛一下子改变了。慢慢的不再上心,忘记纪念日,厌烦平淡无奇,养成不良嗜好,把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
不论是那本《gone girl》还是丽莎的这本《gone》,都绕不过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的坎。在《gone girl》中,女主角艾米和男主角尼克在恋爱的时候都把自己伪装成完美的样子,艾米是个酷女孩,尼克也是个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的好好先生,然而结婚之后的种种变故让两人难以继续扮演下去,一段曾经的"美好婚姻"摇摇欲坠。在两个人的自述中,同一件事也有了不同解读,与扮演对方喜欢的人相比,真实的自己似乎与现实难以妥协,而且对方也不喜欢。"你在想些什么呢?"尼克到最后都没想明白。他们的婚姻因为扮演解除而崩溃,又因为重新戴上面具而恢复,他们在他人血淋淋的牺牲里找寻自我,然而原来的那个爱人已经消失了,糖粉里接吻的童话只是故事,生活是悬在双人床上的利刃。
对于《gone》这本书来说,同样被翻译为《消失的爱人》,女主角蕾妮跟丈夫昆西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两个人甚至分居了,但一个奇怪的事实——两个人虽然仍相爱却不得不分开。其中一方的妻子出现了问题,而丈夫并不知道。因为职业原因蕾妮接触了大量儿童遭受严重暴力的案子,一桩桩血淋淋的悲剧让女人敏感的内心受到重创,这种情况下她会出现一些细微反应,比如半夜突然惊醒,比如情绪的波动,这时候丈夫应该起到平复的作用。然而昆西并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本着夫妻独立自由的心态觉得她自己可以解决。婚姻就是一场合伙,另一个合伙人出现了危机,而自己竟然对合伙运营状况毫不知情,这太粗枝大叶了。也许婚前她的一点小动静都会引起他的研究兴趣,但是他们都放弃了继续探索的心情,蕾妮不得已开始酗酒,婚姻出现了裂缝,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差点要了它的命。
两部小说消失的都是妻子,一个是自己策划的"消失",一个是外人的绑架,都有两个危机的婚姻,虽然两个丈夫反应不同,但实际上都给自己给自己蒙上了眼睛。没有人会希望婚姻不幸福,不论小魔女艾米还是蕾妮,艾米被父母寄予厚望认为自己一切完美而他人都不对,蕾妮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却被现实中一桩桩血案打碎,个人原因虽然重要,但进入了婚姻,她们的另一半就有责任去守护。如果说恋爱是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那么婚姻就是重新认识对方的过程,剥去伪装,共同面对残酷的世界,两个人站在对方后面,随时准备扶起将要倒下的另一半。这与自身的独立并不矛盾,结婚并不会使两个人变成另一个人,对对方的控制欲才会。
在《gone》的结尾,蕾妮对昆西说:"我想和你好好过下去",算是给这本充满血腥的悬疑小说一个安心的结尾,他们会继续过下去,昆西终于找到了消失的爱人。而《gone girl》里,两个人的伪装终将被撕破,对方心目中的自己早已消失了。
《消失的爱人》读后感(三):【须叔试读】生活无处不悬疑
我喜欢看悬疑侦探小说,每每爱不释手。美国作家丽莎•嘉娜的书是必须要看的,她是《纽约时报》犯罪悬疑小说作家第一名,其创作的FBI心里分析员系列七部小说都已引进中国。
可是每当我看完她的一部书,心里都会有五味杂陈的感觉。除了其间一定有的阅读快感,还有另一种强烈的感觉,竟然是——内心深处的排斥!因为我在她创作的虚拟空间里,却体会到了真实世界的残忍,带给我沉重的空虚和无力感。所以不自觉的想要把书中的罪恶挤出情感之外。
到底哪里才是虚构和现实的分界线?
通常恐怖、暴力似乎像飓风掠过,当面对摧毁后的一地狼藉,幸存者起码有些许劫后余生、大局已定的感慨。但我在嘉娜的小说中却没有这样的安定感,书中主角更多是与现实生活中紧密相关的女性和儿童,他们在面对杀戮时的反抗多么让人揪心、彷徨,那种牵动人心的伤痛是丝丝侵入灵魂的毒药,无论主动被动,阅读者都不得不接受。即使获救,那些心里的伤痕都难以痊愈。
比如《不存在的男孩》这本书中,讲的就是被绑架儿童的心理问题,它也涉及到了早期干预儿童权益保障的相关内容。读书就仿若见到一个真实的孩子,他在幼年被绑架后,如何由童真走向邪恶,那种蜕变激起读者心中对爱恨的迷失与绝望,以及深深的无力感。
比如《下一个意外》,虽然在书中FBI心理分析员皮尔斯•昆西是里面当仁不让的主角,他的家人一个个死去,但那些死者都是女性。她们是昆西的前妻和长女,虽为配角却有着鲜明的个性。昆西的小女儿也同样受到死亡的威胁,在最危急时刻,他的女友蕾妮在危难中展现强大的力量,最终救下了昆西唯一的亲人。
正如我之前所说,涉及女性和儿童的犯罪更加令人发指,那是蔑视弱者的暴力,尤其显得阴暗残酷。这可能和作者自己是女性和母亲有关系,它让嘉娜更加关注此类话题,并深入研究了相关领域的案例。从中显现处的社会问题是,之于弱者,法律到底能够提供多少保障?更重要的是,前期关注和早期预防才是防止犯罪的“关键期”。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针对美国的社会问题,也泛指了世界的其他地方。
最近刚看了嘉娜《消失的爱人》这本书,话题仍然涉及女性及儿童。书中讲述了昆西陷入的人生最大一场噩梦——雨夜爱妻神秘失踪,当时她驾驶的汽车的发动机还在运转,而发生这一切时正值他与她日渐疏远......
昆西以为自己已经付出了所有的爱去包容自己的爱人,而他的现任妻子--蕾妮,曾经的执法人员在遭到绑架后,在距离死亡一步之遥的地方,与他共同领悟到,彼此的爱原来可以付出得更多,并且正因为这份爱让他们有了坚持的理由和动力。
在《消失的爱人》里,也出现了一位“问题儿童”,他和蕾妮之间产生了交集,由浅层的互动关系发展到了生死与共。因为孩子的存在,蕾妮的精神世界最终没有走向崩溃,爱与责任让她变得理智和勇敢,她不甘愿只做一个生命的配角,她将拼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嘉娜很善于营造悬疑小说的紧张情景,抖的“包袱”也是一环扣一环,这非常符合读者对悬疑小说的期待。这些“包袱”让结构更加丰满,并推动情节层层递进,直到高潮的到来。真正是《洛杉矶时报》评价的那样,“不到最后一页,绝对无法猜出嘉娜笔下故事的真相。”
之所以与嘉娜的书产生共鸣,我想是她的小说在努力与现实拉近。她把我们事实上已经看到的,零散又浅表的事物抽丝剥茧,集中展现,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忍直视的痛,和直达心扉的爱。
嘉娜的故事切中人的身心要害,作为悬疑小说作家,她已经成功了。
201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