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不惭,一直是想当“作家”的。可最近,却连半个字也写不出。可能是工作调整的原因,每日里和文字打交道,写这写那。脑子中为数不多的文学细胞已消耗殆尽。
二三十岁时候,曾经很是疑惑,为什四五十岁每天经历的事情很多,人生经历也丰富,素材多多,为什么不写写东西,记录生活。“素材”都和柴米油盐消耗,和时光匆匆而逝,实在可惜。
真的等到自己四五十岁,方才理解。年轻时候的情绪多是单一的,高亢的,主观的,便于捕捉,便于表达的,也便于形成文字。而到四五十岁,情绪是复杂的,或喜或悲,宠辱不惊,趋于平缓,无助无力,杂糅其间。况且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说只有一二。若想言说,一方面不那么容易,另一方面也不便与人说。
有人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周日公司组织全员核酸检测,而前一天的周六还歌舞升平,和同学一起开心逛街。第二天便进入紧张疫情防控状态了。
路边的野花开得正好,马路上车水马龙。闲来无事,一个人坐在路边长椅上,看人来人往,看落日余晖,不禁思绪万千。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给朋友写了一则对联。上联是“常想一二”,下联是“不提八九”,横批:事事如意。可不,剔除生活不快的“八九”,自然就是事事如意的“一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