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看完了,中间也有大概4-5个月备考所以也没有时间看。刚开始入手这本书的时候,姐姐说,怎么会有人喜欢看经济学这么枯燥乏味我觉得还好啦,以前在校的时候有一个必修课叫《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那时候听老师讲课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加上在《奇葩说》认识了薛兆丰教授以后,就更加想多学习学习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看完《薛兆丰讲义》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并不是说记得需求定律,比较优势原理,汉德公式是什么,而是学会了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并且理解社会中复杂的现象 背后的经济逻辑,做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比如今天我在坐公交的时候,看到一个乘客没带零钱,司机拒绝找零,然后乘客让后面上车的乘客不用投钱了,让后面的乘客把钱给他,司机也不同意这位乘客这样的行为,因而产生争执。那如果是你,你会站在司机这边还是乘客这边呢?
我认为,第一,正常情况下相互交易做买卖,多退少补是理应的,但公交条例规定司机“概不找零”也有它的社会意义所在,这个规定一方面防止了司机利用公职谋私利,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司机的工作内容和节省乘客的时间。
第二,对于司机而言,如果乘客已把钱投入投币箱,而让司机自掏腰包找零,这对司机也不公平,容易损失司机的利益。
第三,乘客以“已帮后面的乘客投钱”为理由,向后面的乘客收取钱,这个公交条例没有严格规定可以或者不可以,但我觉得确实可以灵活处理,如果后面的乘客愿意这样的话,作为司机也可以多点人情味儿吧,给予理解,没必要强令阻止。规定是固定的,但是有时候也是可以灵活处理的,就像“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一样”,我以前乘坐花4或者704的时候,上学高峰期,公交车塞满了人,很多司机也是同意让前门的乘客帮忙投钱或刷卡,然后从后门上车的。
其实很多与社会公共有关的开庭案例,审判长都是会从“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的角度来思考,从而作出审判。而经济学,就是让我们带着这种思维方式,审时度势,看透小事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