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治疗手段论集》的读后感大全

  《治疗手段论集》是一本由[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0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治疗手段论集》读后感(一):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弗洛伊德如此之声名远扬,以至于书架上摆了一整套作品却迟迟没有勇气去拜读。这次阅读《治疗手段论集》恰好是个契机,这本小书通过汇集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分析治疗技术和理论的二十篇作品,简要的介绍了心理分析的发展背景、逻辑基础、理论依据以及临床案例,为非专业读者了解弗洛伊德理论打开了一扇窗口,当然也必定为专业从业者学习提供有益素材。

  从《治疗手段论集》可以一窥高深难懂的心理分析全貌。第一篇《心理治疗(心灵治疗)1890》即通过对心灵、身体与心灵的关系,说明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讲解了现代医学对心灵的认知发现、理解误区以及开宗明义,最终认识到心灵状况对治疗疾病的意义,进而对各种治疗手段加以探索来开启现代心灵治疗的时代。其中第十七篇《外行分析问题》尤为有趣。这篇文章的起因是维也纳官方起诉非医生心理分析师特莱尔克博士。弗洛依德通过虚构一个具有“中间立场”的人,通过谈话的形式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心理分析的误解及偏见进行了阐释,例如治疗时,分析师和病人做什么?如何让病人相信心理分析的魔力?心理学并非新科学,心理分析这种新心理学的基础何在?心理分析理论如何解释神经症痛苦的产生?做一个心理分析师需要什么知识以及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心理分析师?以及这篇文章的核心,是否只有医生才可以做心理分析师?谈话针锋相对,作者所做的回答也相当精彩,如果同样怀有对心理分析的各种好奇,不妨将这篇作为开始的部分来读,会为整本书的阅读厘清很多概念。

  《治疗手段论集》的另一明显特色在于逻辑的缜密及语言的深入浅出,当然这也是弗洛伊德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师及理论专家的专长。文中的各种临床案例及堪称俏皮的类比,大大提高了普通读者对专业内容的理解程度。如第六篇《论“未被认可”的心理分析》,为了说明病人因为无知而感到痛苦,如果通过告知来克服无知即可接触病痛的观点之谬误,作者辛辣的表示如果病人只需听听报告或看看书就足以治病,但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就如在饥荒年代分发菜单对饥饿的作用。又如第十篇《治疗导言》,作者引入那些想通过书本学会下棋的人,很快就会明白,书本只能对开局和结尾进行系统性描述,而开局后眼花缭乱的多样性只能通过努力学习大师棋谱才能抵消书的缺陷,而心理分析治疗所需要遵守的规定也有类似的局限性,进而形象的说明治疗不能把技术机械化。

  初次阅读弗洛伊德,《治疗手段论集》是个引发兴趣的不错选择,非专业读者可以借此一窥心理分析理论的世界,甚至通过临床案例为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惑寻找解释。此外,这本书所引发的对心理学的探究和兴趣,也为其他题材的阅读提供基础,例如文中对战争中前线及后方人群对康复梦的论述,刚好解释了我在读《重生三部曲》这部书时很多的一知半解。

  《治疗手段论集》读后感(二):一本写给心理分析师的书

  《治疗手段论集》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是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其理论对心理学、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心理或者说心灵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灵影响身体。弗洛伊德作为一名治疗人的心灵疾病的医生,在大量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写下了这本书,也为后来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了精神疾病治疗的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基础。

  一、释梦

  本书中提到了“本我”、“自我”、“超我”、“力比多”等概念,详细解释了本我是什么,自我是什么,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以及本我与自我的冲突是神经症的来源。

  本书也写了大量的心理治疗临床案例,治疗心理疾病的催眠方法、宣泄方法、精神分析方法以及对多种治疗方法的运用比较,重点对精神分析这一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与展示。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第一本著作。在《治疗手段论集》里,作者同样分析了梦,梦的象征涵义,正确翻译梦的价值。梦是压抑的情绪和想法的再加工,心理学家通过释梦可以找到病人压抑的情感、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从而找到心灵出现混乱症状的原因。

  二、移情问题

  心理分析师与患者的关系是会困扰分析师的问题。在本书中,弗洛伊德指出了心理医生怎样面对病人的移情以及怎么用移情的方法进行治疗的问题,给心理治疗师们在处理和病人的关系上提供了解决方法,相信能很好地解决心理医生的困惑。

  三、对于精神分析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成为心理分析师要具备哪些素质?学习哪些知识?这是想成为心理医生的人迫切需要知道的。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对这些问题都有清晰的表述。

  很多分析师想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是“分析结束”?本能冲突是否能长久地、永远地了结?分析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克服阻抗?对于在治疗过程中的这些问题,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篇幅进行详细论述。

  通过对治疗过程的描述以及得出的结论,作者指出,精神分析技术具有局限性,但暂时没有比精神分析更好的技术供人们使用了,大家应该恰当地使用它,不应该唾弃它。

  总之,这本书为心理分析师的临床操作提供了指导,也能解决大家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困惑,意义非凡。

  《治疗手段论集》读后感(三):《治疗手段论集》:阅读大师的经典作品,开启我们人生豁然的境地

  弗洛伊德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喜欢的他的人亲切地称他为“老弗爷”,把他奉为心理治疗领域之神;而不喜欢他的人,说他建立了一套伪科学体系,他所有的理论都是自说自话,不能证伪,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认为他的治疗方法也会有误导病人之嫌,所谓的童年期创伤记忆,很有可能是经过暗示而伪造。

  根据人类记忆的特点,所谓的唤起童年期记忆或胎儿期记忆,在各种暗示的情况下,把某种记忆根植在大脑之中确是有可能的出现的。弗洛伊德的治疗体系一定有着缺陷的部分,毕竟心理治疗在弗洛伊德之前还属于空白状态,而他是在没有前人的基础之上凭空建立了这样一套体系,肯定无法尽善尽美,但我们也无法抹杀他心理治疗这一心理学分支给我们后来带来的影响。 如果没有弗洛伊德,就没有心理治疗,就没有精神分析这一套体系。我们要评论他的功过是非,还必须从他的著作,从它的本身理论出发。而弗洛伊德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关于精神分析之类的专业著作,但读他的书并不容易。虽然他创造的那些名词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但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相对来说这本《治疗手段论集》作为阅读弗洛伊德著作的开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治疗手段论集》是以文章的形式对于他的一些思想进行讨论而总结,更为重要的,它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进行的解释的,既有实例又有理论,在我们阅读起来困难度会大大降低。《治疗手段论集》收录的20级篇文章中也包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个部分,作为入门级的读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医生出身,而他最早的研究也是从癔病的治疗开始的。在这些关于癔症的研究文章中,我们也看到了他早期那些病人们,看到了弗洛伊德是怎样把催眠以及催后宣泄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引入到治疗之中的。在催眠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无法被催眠或者不愿催眠,这后来也成为治疗的一部分,阻抗成为精神分析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避免阻抗的产生,弗洛伊德提出了对梦的解析,梦是人类在无意识情况下形成的,是代表人类潜意识的一部分活动,梦的解析也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大特色。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面对女性患者,移情又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也成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部分。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这样在实践中一步一步的扩展壮大。

  弗洛伊德的理论不再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而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总结出来,所以他对于他的理论坚信不疑,也为后来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本《治疗手段论集》,相信这如果是心理学专业或精神分析类心理治疗师是一定会阅读的,对于自己理论大厦的建立会有需要借鉴的地方。但对于我们普通人,了解弗洛伊德,也是了解我们的一种方式,对于他的很多理论我们可以不相信,但却无法改变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批判的阅读弗洛伊德,也许某一句话就能给我们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大师的力量,这就是对于人性最精准分析的力量。

  《治疗手段论集》读后感(四):认识更丰富的情绪存在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过,“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而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保持中庸”。在读完《治疗手段论集》之后,我们或许会对“中庸”的情绪或人性状态,获得更加正面而积极的认识。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整个大环境对物质财富、权威体系构建及维护的不懈追求,导致普通人的生存及生活压力急剧飙升。个体的情感需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满足,但出于对维系人类文明发展的秩序、效率、法律等的追求,致使理性成为被认可的主流情绪评价标准,成为世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康德的那句话:“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我想,便是对此最完美的诠释。

  只是,过于强调对理性的追求,过于强调对秩序及道德律的遵守,便会导致对天性、生本能力比多的压抑和束缚。偶尔或短暂的束缚,或许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但若是长久而频繁的自我压抑,则会导致内心潜意识的反抗,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在遵守秩序、追求理性与保留天性及力比多的合理发泄之间寻求一个解决之道,或许就是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说的初衷吧。

  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段时间非常迷恋弗洛伊德,把学校图书馆里他写的书几乎都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的《精神分析导论》,而是《达·芬奇与他童年的记忆》,因为他是将病人的梦境描写与对病人梦境的专业解读穿插进行书写的,所以读来颇有兴味。这一书写特点,《治疗手段论集》中的部分章节也继承了。

  不过,弗洛伊德在《治疗手段论集》这本书中,重点是详细阐述如何让压抑的感性得到宣泄,如何让感性与理性和谐共处,达到一种心灵和灵魂上宁静、平和而健康的状态。

  此外,他还提到了现有的医疗手段(他所处的时代)治疗精神疾病(例如癔病)的局限性,介绍了医生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某些治疗手段(比如催眠)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有几笔提到了世人对他将心理疾病与性相联系的做法的质疑、批判甚至是谩骂的态度。

  弗洛伊德在本书中说道,“情绪,特别是几乎所有的抑郁情绪本身也常常会成为疾病的诱因”,“突如其来的情绪对已经形成的病态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负面的影响”,我想,或许这就是以抑郁症为代表的精神疾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的原因吧。

  时至今日,我们对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认识与研究,和弗洛伊德时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极大的进步,但也离不开弗洛伊德、荣格等为代表的研究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的心理学家对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学科的大力推动。

  但即使是在关注和关心社会人心理健康的今天,我们依然会将客观存在的各种情绪及行为轻易地贴上简单粗暴的价值判断标签,比如开心、开朗、外向、理性是积极、正面的,而悲伤、难过、内向、感性却是消极、负面的,这无形之中对拥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形成了额外的压迫和束缚。就像女性是感性的、细腻的、柔顺的,而男性则是理性的、不拘小节、阳刚的,这种固有的stereotypes何尝不是另一种暴政和压制呢?

  “在隐秘的梦境里的所见所感,以及眼泪、痛苦和欢乐,都是充满意义的——它是备受理性压抑的感性的呐喊,是另外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自我”。

  这句话虽然是弗洛伊德用来诠释梦境解析的意义的,他也在本书中提到了释梦(详见十六章“关于释梦理论与实践的说明”)对于解读心理创伤以及内心压抑的欲望的重要作用,但用来形容那些被单一情绪评价体系所伤害的人的内心痛苦,我想,也是极为合适的。

  所以,在追求价值多元化、社会多样性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认可和肯定情绪的多样性呢?不能客观认识各种情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或许,这才是今天读弗洛伊德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和思考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治疗手段论集》的读后感大全  治疗手段  治疗手段词条  论集  论集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大全  大全词条  
美文

 《大清相国》读后感摘抄

 《大清相国》是一本由王跃文著作,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展开)

美文

 很累,但必须坚持

 一晚上没睡是很常有的事,不过到咸阳还是第一次一个人无聊的在电脑前做了一晚上,感觉很疲惫,不是身体上的折磨,而是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的思想负担太重了。    其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