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是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在每个时代所使用到的传播媒介都不尽相同。从古代的帛和纸记录信息传播,到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传播。而今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被称为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中,新闻的报道和传播遭遇了全新的挑战。众多自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新闻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失实情况显得格外严重。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到底遇到了什么挑战?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传播信息的手段变得便捷,传播的代价变得低廉。还有众多社交平台和交流平台的出现,似乎每个人都成为了新闻传播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新闻业的繁荣,但却也使得新闻界中所发布的新闻泥沙俱下。大量仅是听闻未曾考证的信息就被当做新闻事实报道;众多报道表达含糊其辞,文不达意,错别字众多;为了吸引流量夸大新闻事实。总总现象,见证了新闻界的乱象。
针对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乱象,我们要积极应对,接受挑战,在成功之后,将会是一片繁荣。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新闻的特点都是不会变的。新闻具有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显著性、接近性、开放性、广泛性、变动性。为什么现在的新闻界会呈现乱象。就新闻事实、新闻传播者、接受者这三大要素进行思考,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所遇到的挑战无非就是新闻传播者在给予新闻接受者的新闻事实的报道中出现了问题。
大量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者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的新闻传播者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面对应该报道什么内容,怎样报道内容和应遵守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新闻的传播不再如以往那般严谨。还有新闻事实方面,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受传播者的主观影响,一部分的新闻传播者对所获取的新闻信息无法做出甄别,没有更多的方式进行考证,所报道的新闻就受到了影响,新闻的可信性降低。此外,新闻接受者这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接受者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是多样的,复杂的,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逐渐形成信息的片面化。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信息茧房概念。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这使得新闻接受者对所获取新闻的要求降低,此时大量产生的新闻传播者就新闻接受者的需求,报道未必真实,未必含有有用信息,未必具有新闻特点的新闻。.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界还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现象,那就是新闻失实。在这里我们重新了解下新闻事实的定义,新闻事实是被传播者选择过的、以一定方式表达出来的事实。它脱离了事实的自然形态,带有人工加工的痕迹,带有传播者一定程度的价值认识。新闻事实相对于普遍事实而言,不仅是通常所指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而且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的事实。新闻事实应当是客观事实的准确反映,但由于人们认识上和方法上的局限,与普遍事实有一定的不同。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事实不准确和不真实,或加入了有偏见的解释以下的报道方式可能造成新闻失实,这是新闻失实的定义。新闻失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种: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故意性失实是指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如今新闻界中的新闻传播者良莠不齐,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会为了吸引关注和阅读,而故意歪曲事实,夸大事实。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如今的情况自然无需多解释,以前的专业的新闻传播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今的自媒体,相比传统的新闻工作者不仅缺失切身的调查,还不具备专业的表达和写作能力,非故意性失实的状况屡屡发生。新闻失实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的表现,例如体制性失实,经济性新闻失实,都是有不同原因造成的。那么在新闻失实中,新闻接受者又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一般认为接受者应该是受害者,利益和认知受到损害,但就我个人认为,我觉得新闻接受者也对新闻失实产生了影响。新闻失实中有种情况被称为动机不纯造成新闻失实,新闻接受者对于所希望看到的新闻的需求,使得新闻传播者罔顾事实,受到利益的诱惑报道失实的新闻。
如今新闻失实的特点是新闻失实趋向常态,故意性失实的比例增大,新闻失实入侵公共领域。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行业发展还需要完善,要制定出适应这个时代的法律法规,肃清行业内的歪风邪气,要牢牢把握住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新情况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