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争鸣记 2》是一本由李亮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历史这么多朝代,其中最吸引我的朝代便就是战国。主要原因就是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从上到下,从贵族到平民,都依据着自己的生活形成了自己的智慧并向时代发声。 在那个时候思想是多元的,是开放性的。战国时期的局势以及生活感触,不止当时的人们不断思考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进而就形成了一家之言。而经过秦朝之后,学术思想就像领土一样慢慢地归于统一。到后边慢慢的儒家就成为了权威。 虽然上架的建议写的是悬疑小说,是,我感觉这更像是武侠小说,外带包含着各种反转的推理因素。战国争鸣记二,是战国争鸣记一的续集,也逐渐开始加入了秦国对于其他家思想的一些限制。与第1部相比,第1部是救一座城市,结局是失败的,是痛苦的。第2步的野心开始放大到拯救一整个赵国,但是结局也是失败的。第2部在第1部深入剖析墨家兼爱精神的基础上,对于诸子百家的展现也增强了。在第2部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看到了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这个家那个家,都在书里登场,他们有非常独特的理念和非常奇怪的行为,让人看了不禁感叹,不愧是诸子百家,真是啥人都有,很令人长见识,可以一窥战国时期的民风。难怪有人曾经说过,武侠小说能开拓人们的想象,从中传递出与现实性有关的社会途径和人生的况味,特别是侠客能作为具有超世本领的入世力量,惩恶扬善。 不得不说无论是第1部还是第2部,除了作者精巧的构思以外,作者对于文字和用词也是非常考究。在这里我就不摘录举例了。多年来很多武侠小说一直饱受雅文学的歧视,认为他们不入流,没有文学的可读性。但是你看了这部书以后就会发现,这部小说的文学性特别强,读起来像在读一篇篇美文,完全可以登上文学的殿堂,一看作者就是做过大量功课的,而且经过字字斟酌和推敲的。曲折的故事和新型的人物形象以及给我们普及的新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阅读体验,满足了我们对语文学性和可读性诉求的满足。 看完第2部,感觉还有第3部。不知道劝架大王姜明鬼又要带着他的兼爱的理念去哪里劝架?又会碰到什么样奇妙的女子,发展出什么样的感情?
距第一部《战国争鸣记》出版不久,续集《战国争鸣记2》也出版了,接续前作继续讲述墨家弟子姜明鬼的故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人平等,世界和平,这和现代人的观念差不多。而在信奉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墨家的理念显然难为主流,主张和平的小国,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应对来自强国的攻击,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成王败寇,这似乎已经是个大家公认的法则,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只会照着这个法则小心翼翼地生存。可悲的是,就连成王败寇的规则,都是强者制定的。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最终是秦国统一了天下,嬴政成为始皇帝,其余小国统统被消灭。但书中的主角姜明鬼,至少在本书结束时,还并不是和秦国同一战线的。那么,姜明鬼最终的结局又会如何呢?看预告说下一部中荆轲会出场,还是很期待的,想知道李亮会怎么处理这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桥段。另外,如果李亮能把结局处理成秦国被消灭,其余六国瓜分天下这种《高堡奇人》模式,我觉得也未尝不可……扯远了,其实我猜姜明鬼最有可能的归宿就是归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毕竟这也是大部分武侠小说主角的归宿。而且让姜明鬼转头开始帮助秦国灭六国,理论上感觉不太可能,也不符合墨家的主张。另有一个可能,就是姜明鬼最终为国捐躯,或战死沙场,或像萧峰一样最终因为某事自杀。当然,期待李亮大大能跳出这些窠臼,来一个我想象不到的结尾……
另外,看完前两部《战国争鸣记》,我越来越觉得,李亮真的是一个有天赋的作者,架空背景的武侠小说如《反骨仔》能写得有模有样,现在换成真实历史背景,竟然也能处理得不落俗套,有继承有创新,故事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人物也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坚持写下去一定会成为武侠大家!
最后我要夸一夸紫焰,在现在武侠小说低迷不景气的时代,还能坚持出版武侠小说,更敢于推广新人,这份勇气值得敬佩与赞叹!
《战国争鸣记 2》读后感(三):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一口气,读完了第一部《墨守之城》,正如附赠书签所述:正义便如烈日,我们逐日而行…… 春秋的繁荣,造就了百家争鸣的辉煌。渐渐的,从百家争鸣,转入了百家争雄…… 有人说,江湖多险恶;有人说,乱世出英雄……纷争又起……这一次,不是一城,而是一国…… 韩国已灭,赵国俨然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墨家又一次成为了扭转时局的核心…… 赵国遣使,求助墨家。为守一国,百家阵再次开放……与上次一样,唯有胜者,方能出城,救助赵国……虽守护水丰城失败,姜明鬼赫然加入守阵之列…… 三年的颓废不堪,三年的混沌堕落,却于今朝闯关者中找回到曾经的自己,往昔历历在目……姜明鬼再次警醒,成功挡下所有人,最终接下援助赵国的重担,踏上了二次合纵的曲折历程…… 本以为,照着这个情节写下去,作者会重复第一部的闯关情节,但这部,完全没有:百家阵开,一笔带过,反倒是上部一笔带过的辞过楼,此部开篇便有细载,承上启下,情节所必需。 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姜明鬼这个人物的形象越来越鲜活,惩恶扬善、除暴安良,跃然纸上。用个体的暴力去实现世界的和谐,此为作者心中之侠义。虽然政治动物雄才大略、忍字当头、成就天下,但是“侠”者不同,他们很多时候,不权衡利弊、谋而后定;他们的热血、易燃、易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便出手,风风火火,纵然是一次次的欺骗与失落后隐身雪山的胡斐;纵然是卸任明教教主之位、远走海外的张无忌;纵然是挂印而去、带着七个老婆浪迹天涯的韦小宝……一个侠者,他必然是强大的而又无能、优秀而又失败的。 除了侠,还有情。作者笔下的爱情,和我们想象的大不一样,躯体之爱、精神之情,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细读之后,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除了情,还有情节。细读下去,你会陷入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而不能自拔,第一部没交代的这一部有了结果,第一部交代了的这一部有了更深的发展。情节遥相呼应,不坚持到最后,就别想找到答案,似《陆小凤》,似《楚留香》,似《武林外传》…… 结束了?没结束。书尾,我看到了《墨守之人》的预告,对于未来的姜明鬼,满是期待……
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苏秦、张仪、廉颇、蔺相如、孙膑、屈原等许许多多的名人,以及纸上谈兵、完璧归赵、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图穷匕见等许许多多的事件都为我们所熟知。
《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的作者李亮,80后著名作家,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其笔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份岁月情绪的积累。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百家争鸣,各家有各家的主张,各家思想文化争芳斗艳。《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国》这本书中就展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为信念而活的百家争鸣时代。《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书中的主角是墨家弟子姜明鬼,而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节用、明鬼、天志。主角名字的设置包括了墨家思想主张。
《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的故事情节延续《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墨守一城升级为墨守一国,故事情节的格局一定会更大,阅读完本书的确如此。从城升级到国,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精彩了。书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姜明鬼开展,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些事情的发生,让主角姜明鬼深受打击,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处处受到极大的挑战,难以实现,姜明鬼对他所信仰的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产生了动摇,令他沉迷了一段时间。经历了几年的沉寂,姜明鬼出山就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打算通过联合六国合纵对付秦国(姜明鬼完全扮演的就是苏秦啊),在这过程中姜明鬼多次身陷险境,但是每一次都险象环生。书中的另一个人物石青豹,本来是李牧派去联系姜明鬼挽救赵国的人,但令读者难以想象的是,石青豹是秦王嬴政的人,这是小说中一个出乎预料的反转。书中展现了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秦王嬴政攻下韩国之后,由于赵王昏庸,罢免了李牧,秦王嬴政准备进攻赵国。本书作为悬疑小说,同时书中还包含了战斗的场面,还有尔虞我诈的心理斗争。
《战国争鸣记》这部书,姜明鬼从拯救一城到拯救一国,下面将是拯救一人,这一人到底是什么人呢?
《战国争鸣记 2》读后感(五):寻“道”之旅——《战国争鸣记2》
新的篇章开启了,故事再次开始于墨家,仿若旧的轮回再重复……
本部的求助者是一名赵国女子,有别于第一部质朴朝气的韩国农女麦离,亦异于一直只于他人口中出现的才气“仙女”罗蚕,更不同于知心姐姐般温柔的碧瞳宠妃绿玉络,以当今流行语形容,赵女石青豹是个“御姐”。我不禁有一问,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七雄,莫不是准备一国派一女子?从而使主人公在历经六部成长成熟之后和命中注定的对手“秦雄”开启最终之战?不由联想到金庸老先生笔下的张无忌,似乎武侠小说中的大男主没有女人这座学校,很难“进化”啊!
书中一别五年,于我而言,昨日历历在目。可谓是“天上一天,人间一年”。我们在“天上”时而倾注目光,看看“人间”又有何趣事?倏尔打一个盹儿,便跳过了乏善可陈的五年(这也是书写者贴心的安排)。可姜明鬼的求“道”之旅并未有甚进展,仍需本部女主石青豹的刺激来唤醒男主前行之勇气。石小姐之行事颇有文艺复兴时期先进青年的做派,解放人的思想和欲望,行事洒脱之极。可笔者书写其之结局,虽于情理之中,也符合剧情需要(为下一个女主让位置),却让人觉之并未真正找到自己的“道”,否则不会困于“心魔”做出如此之抉择。
有别于第一部拯救韩国丰水城,这第二部任务的难度果然随着主人公的“进化”上升了,此行目的是合纵六国,拯救赵国,阻止大秦掀起战火,逐鹿天下。墨家虽派出了七人,叙事视角却仍盯住姜明鬼,相遇不同信念派别之人的论“道”,螺旋上升中的重复,以及又一个不可以相信的漂亮女人(不得不说应该听听无忌妈妈的话哈哈),终究令姜明鬼又一次于受挫中蜕变。或许于下一部之中我们能看到一些不同形式的考验,也或许就像邦德女郎之于007,女友之于超人一样,女性仍然会作为一种调剂继续出现在重复的轮回中,为男主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增添一抹似温暖若残酷的阳光……
凛凛离巢雁,碌碌于赵廷。
红颜皆枯骨, 西山古道暝。
在第一部《战国争鸣记:墨守之城》中,姜明鬼接受钜子派给的任务,去韩国说服韩王改变主意,但任务失败,麦离惨死,他也不知所踪。
在第二部《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中,五年已过,姜明鬼先游历两年,再反省三年,再次出山,接受了一个更加艰难的任务,说服六国结盟,共抗秦国,最后的结果依然很惨烈。
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姜明鬼越发成熟,他心中的信念也越发清晰,对兼爱非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刚开始时,他对“兼爱”的理解就是平等地爱每一个人,绝不能多,也不能少,后来他才明白,兼爱是因人而异的,能爱十分的爱十分,能爱百分的爱百分,只要爱得竭尽全力,也算是兼爱。
在我看来,姜明鬼开始时并不懂爱,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认为该爱每一个人,后来他遇上了麦离,教他初识爱,又遇上了绿玉络夫人,教他认识爱,之后遇上石青豹,教他明白爱。经历三个女人,他才懂得爱,理解爱,从而真正地了解兼爱的意义。老实说,我一开始不太明白,作者给姜明鬼频频安排女人的用意,而且对象是三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女子,刚认识没多久就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有点匪夷所思,后来就明白了,深入的交流只是为了推进感情,只有感情深了,个人的体会才能加深,姜明鬼对兼爱的理解才会深刻。
在两本书中,我最喜欢看的部分就是百家思想争鸣,每一家都秉持自己的观点,借不同的人之口,说出这些观点,无论对错,总有一些道理。而且,各种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四溢,尤为精彩,比如说姜明鬼与石青豹关于“爱”的碰撞,姜明鬼与嬴政关于“野心”的碰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也没分出个所以然。
在本书的最后,有第三部的介绍,书名叫《战国争鸣记3:墨守之人》,第一部是救一座城,第二部是救一个国,第三部却是救一个人,由此可见,第三部要救的这个人一定非比寻常。而且,第三部还有一个我们熟识的人登场,就是那个刺秦王的荆轲,他与姜明鬼发生了怎样的纠缠?秦王嬴政最后通过什么样的手段一统天下?姜明鬼最后又何去何从?期待第三部的早日面世。
刚刚读了一本长篇小说《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作者是李亮,他是80后著名作家,网名春十三香,是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紫焰品牌作家,夏衍杯潜力剧本奖获得者。他二十五岁挥笔创作小说《反骨仔》,文风彪捍,语言独到犀利,显露出一份赤诚,与命运对抗。2001年底开始创作武侠小说,尤其擅长短篇或中篇系列,有“三万字内无敌手”之誉。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空前繁荣,封建社会文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学术雄辩风气很浓,涉及范围从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地理乃至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形成了各种流派。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具体有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等。儒家, 儒家是孔子(孔丘)所创立,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代表作《四书》,《五经》,其影响深远,直至当今。道家, 道家是老子(老聃)集上古先贤之思想,总结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的道家完整系统理论。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作:《道德经》,其对艺术,音乐,宗教影响深远。墨家,墨家是墨子(墨翟)所创立。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大受底层人们欢迎,不被各国统治者喜欢。代表作是《墨子》。
《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是墨家弟子姜明鬼先后受命周游各国,涉及了下列各家:筹算家,筹算家创始人原是军中的管帐,负责记录粮草辎重的出入,收支,发现了粮草多少,辎重的盈亏与一国之兴衰密不可分,于是他们开始用数字统计世间万物,他们相信万事万物都蕴涵在一组数字中,都是可以推演出来的。本文中的筹算家是费结,与名史家的高刻直接影响着赵王的决定。名史家,原是各国史官出身,记录军政要事,觉得人生在世,青史留名才是唯一的意义。接下来风信家—虞青,无赖家—屠肥,蛇公子,医家---乌风,卫家—石厌,刑求家—邢裘,株守家—郭府老者,庖家—丁丸,猎家—猎家高手,御风家,兽家,捷径家,甲兵家,势力家,烈火家,优梦家。。。。纷纷出场了。各家各派纷纷参杂在姜明鬼的步伐中,他们都各有什么特技,又起着什么作用,是助力还是阻力?别犹豫,翻开《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李亮一一为您揭晓!
./��
姜明鬼的故事并未落下帷幕,坦白的讲,我的内心依然期待着后续情节会如何发展,每个人又遇到什么样的人,发生么样的事?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中,又会上演哪些生死离别愁的故事?
伴随着墨家弟子姜明鬼的经历与视角,让我们在第二部中再次与他品味更多的或喜或悲或惆怅的经历,希望我们在阅读中能够有所感、有所悟。
较之第一部的故事,第二部的视角更为宏大。故事的脉络由一城延展至一国。关键人物石青豹到小取城恳请墨家巨子出马以解赵国之危。于是,姜明鬼再次出山,带领诸底子,担起大任。而故事的结局也颇与第一部相似,未出我们意料,姜明鬼在秦王面前仍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其实,第一部中的姜明鬼便已不是喜剧,他的目标尚未实现,结局也很是残酷。诸多的人性暴露于阳光之下——背叛、逃避、算计逐一“上演”。只有他在坚守中,可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总能被嬴政一一破解,而故事的引子石青豹原是秦王的一枚死子,读来也是让人时时揪心而欲罢不能。
“无差别地爱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对每一个的伤害。”这句话令姜明鬼内心为之一恸,他所坚信的“兼爱非攻”会不会此话而动摇?
总的来说,故事的节奏感很强,你会随着诸多人物的出场而不自觉的融入场景之中。会随着他紧张而紧张、为他忧伤而忧伤。可见笔者的功力并不一般。
从细腻的文字中,可见一斑。对相国郭开的描写很是生动,令其从纸面中的形象仿佛瞬间立体了起来,一跃而出,立于读者眼前。“他言语谦卑、面目慈祥,看来一副宽厚模样,令人一见便不由生出信任、亲近之心,但一想到他乃是舐痔舔疮、阿谀逢迎而受两代赵王宠幸,官拜相国、被封为建信君,便不由感到鄙夷。”
侠气成就姜明鬼,却也成为了他的局限。逞一时之气勇、格局不高,难成大事。此句便是他败于“秦雄”之由了吧。
读到尾声,依旧仍未尽兴。80后作家李亮的武侠小说总不会令人失望。文笔干净,情节设置绝无突兀之感。掩卷合书之后,你仍会发现故事还将继续,期待姜明鬼故事又一次的即将开始。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欲罢不能……
今天要读的是一本悬疑小说,书名是《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
《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为32开,尺寸是880*1230。
本书是作者李亮的“战国争鸣记”墨家系列,作者李亮除此作品外,还有小说《反骨仔》。
五年前姜明鬼出城,受一人之托救一城,结果没能救下那座城,还连累了救助的人。姜明鬼心中有困惑,游七国访百家,却未能解惑,故在辞过楼中反省。
赵国将军李牧抵挡秦军多次进犯,但是赵王却听信了邯郸李牧私通的消息,解了李牧兵权。故李牧命石青豹来小取城救兵,求助于墨家弟子,免赵国之难。
石青豹过了大取桥,故墨家弟子可助她。因涉及一国之事,需要七名弟子,小取城开百家阵,筛选弟子,石青豹看到守关人姜明鬼之后,要求选用这守关人。
最卧虎藏龙的地方——小取城的辞过楼
小取城位于秦韩楚三国交界的荒山之中,城中建有辞过楼,专门用来关押犯错的弟子。
守辞过楼的吕师兄:精通机关傀儡,后因大错被罚才呆在辞过楼,掌管此楼后,制作傀儡代替双腿俱废的他在楼中行走。
‘天下有鬼’这个辩论源于墨子与儒家的针锋相对,墨家认为天下必须有鬼。丘穷与名家公孙荒辩论此,结果三辩皆负,杀对方后,在辞过楼省过。
姜明鬼营救韩国水丰城,劫持韩国,杀四大佞臣。韩国被秦国灭,姜明鬼败回小取城,受天下骂名,辞过楼反省。
侠的定义
墨家弟子强大,承、解、造、破,有着十人敌、百人敌的本领。他们的信念终究不过是一个侠。但是救一人,与救一城、救一国不同,江山不是侠所能染指的。
墨家机关厉害,武技厉害,但是侠气最为可怕。侠,是布衣之怒,不讲大局,不顾利益,只以最简单的对错来看,以一时之气来做,正是最真实的最强大的力量。
《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以赵国为主场,讲述了姜明鬼再次下山发生的事情。姜明鬼依旧秉承着兼爱的信念,他与师兄弟一起前往各国,宣扬一起抗秦。
在读第一本《战国争鸣记》的时候,是站在姜明鬼的身边,看他满腔热血,看他平等爱人,看他以坚强的毅力,和所有的本领,去执行他所谓的信念,是感,是叹。
在《战国争鸣记2:墨守之国》再看姜明鬼,就是另一番感觉。正如秦王所言,一送韩国,二送赵国,有些感觉他简直是秦国派出去的卧底啊。哈哈,剧透了。不过这样反而更期待作者李亮后续的小说,脑洞大开一下,这是按秦灭六国的顺序吗?嘿嘿,好期待呀。
《战国争鸣记 2》读后感(十):姜明鬼能够不被战国染缸染色吗?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这句话出自《墨子·所染》,意思是说,一块布料放在青色染料里,就染成青色;放在黄色染料里,就染成黄色。染料的颜色有些许变化,会直接反映在布料上面。 整个战国就是一个大染缸。身处在这个大染缸中,人真的能够不变吗?真的能够不被染色吗?太难太难了。 如果你竭尽全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却忽然发现,正是因为你的成功,断送了一个国家的命脉,你真的还能坚持初心,下一次也不改变吗? 上面的那段话,其实应该算作是下一本书的预告,我相信《战国争鸣记》还会继续写下去,姜明鬼还会继续纠结下去。我非常的期待。
作为《战国争鸣记》的第二本,《墨守之国》比起第一本《墨守之城》更加出色,人物的设定更加复杂,对人心的揣摩也更加深入,故事的反转也非常出色。 作者用了九十九分力气写了姜明鬼,却只用了一分力气就推出了终极大boss嬴政,故事的最后来的那么猝不及防,又来的那么顺理成章。这就是作者的功力,读完之后令人久久沉浸其中。 如果说第一本给人的感觉是好看,可读性强,第二本给人的感觉就是惊艳,让人下定决心收藏这套书,并且虔诚等待这套书的后续。 怎么能既不剧透又说说这本书的好处呢,我着实有点为难了。好吧,和大家分享一个不算剧透的人物形象吧,赵王。 赵王迁在历史上几乎是作为昏君的代表出现的,我们偶尔能想起他的时候,想到的也是两个关键词:反间计和末代君王。刚开始看到小说里,最后对于赵王的解释的时候,觉得作者脑洞未免有点太大,仔细听了嬴政的解释之后,又觉得颇能说服我,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历史上这样的人其实也有不少,汪精卫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如果赵王打定了这样的一个主意,那么他的聪明其实反而就成就了他的昏庸。说来也有意思,历史仿佛也在为这位故事里的赵王做注脚,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真的也有这么一位赵王,因为聪明,所以昏庸。他的名字叫赵构。赵构难道不知道岳飞是他的顶梁之柱吗?他当然知道,就是因为太知道了,他才会担心,如果岳飞成功的话,那么就要迎回他的哥哥和他的父亲,这两个前任的皇帝回来,他的皇位还能坐得稳吗?虽然没有前车之鉴,赵构的心里也明白迎回二帝对自己绝无好处(后世的明朝代宗皇帝,迎回英宗之后,结局如何?可做参照。) 作者对这位赵王的心态的分析,真的是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