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是一本由[古希腊] 伊索 著 / [英] 蓝道夫·凯迪克 绘 / 草木 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读后感(一):插画里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由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现存的《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寓言故事集成》,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以及人们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及古罗马寓言汇编而成的,却统归在伊索名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代离我们那么久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伊索寓言呢?虽然时代在飞速的发展,但是这些伊索寓言的故事不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在对这些伊索寓言故事里的动物里感到可笑、愚蠢、厌恶的同时,应该敲响我们心目中的警钟,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伊索寓言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去审视反思自己。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看过或听过《伊索寓言》的故事,但是这本《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一定是最特别的!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被这本书的封面所迷住了。用了经典不能再经典的作品龟兔赛跑的故事,引领我走进了童话世界。“aesop"s fables”不仅有伊索寓言的意思,也有变不了的意思。就是古人所说“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道出人生真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精美,很多微妙的设计真的很加分!
当我打开的时候,我感觉我在欣赏艺术品。不仅只只有文字,还有很多插图。有蚀刻版画、木刻版画、雕刻版画,通过这些不同表现手法,不在拘泥于一种,不仅让我们更能理解寓言故事,也能让我们拓宽了想象力。
这本书不用担心故事看不懂,很贴心的用了色彩标注出来,用一两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哲理,也很适合当睡前故事读给或和孩子共读。
当我重新读的时候,我发现我收获很大。童年的时候可能更注重于故事本身,而现在通过伊索寓言去反思自己有没有掉“坑”里。我个人认为每一阶段读伊索寓言,都对人生有不一样的启迪!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读后感(二):寓言是理性的诗歌
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德国的《莱辛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是世界上四大最经典的寓言故事,而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伊索寓言》,它也是被我们最为熟知、从小到大耳闻目染的故事。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有好多版本,但究其本源,是《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是以伊索为首的众多作者所作,在希腊民间广为流传,以小动物为主角的小故事。虽然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小动物,但它们往往都被拟人化,所折射出来的是人类社会的现实。
所以,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这本书。这是一本很漂亮的书籍,书脊上拼接着亚金色特种金属纸,让书的整体显得很有高级感,摸起来的质感也很棒。书封面上的插画让人一眼就知道出自哪一个故事哪一个情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五百年的故事与插画就这样定格在了一册书籍中,装帧的精美与时间的厚重沉淀感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这本书收录了一百篇精选故事。每一则故事都短短小小的,读下来只需要一两分钟,非常易读。不光适合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屁股坐不住的孩子们来静心阅读,也适合朋友们花刷一条微博的时间去读一则小故事。书中故事的结尾处还用彩色的字样标注出了一条条古老朴素的道理。这些道理早已经过时间的检验变得熠熠生辉,它们简单质朴,却充满着无穷智慧。我觉得宝贵的是,活的时间越久,有些非常简单的道理反而渐渐被遗忘了,都说初心难得,确实如此,也到了需要再重提这些真理的时候了。成年人越长大,越忘记了反思,越需要面子,越固执,越容易活在条条框框之中,可有些道理,我们在孩童时期早已熟知,却被丢弃在成长的路上,是一件可惜无奈的事情。是啊,道理都懂,做到很难,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们把道理多读几遍。
每一则故事都占据一页,故事的周围布满的都是插画。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这些插画,它们有彩色的,有黑白的,属于不同的形式与风格,源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家,特色各异,美轮美奂。这本书阅读起来,真是一场视觉上的享受。隽永的哲思与珍贵的艺术插画相得益彰,值得阅读。
感谢阅读,祝您今天也要开心嗷。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读后感(三):《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故事有趣,画也有趣
《伊索寓言》是享誉全球的经典,其中《狐狸与葡萄》《农夫与蛇》《野兔和乌龟》《狮子和蠓虫》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提起《野兔和乌龟》,你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但说起《龟兔赛跑》,你就知道了。说起《狮子和蠓虫》,你可能觉得不熟悉,但一说起《狮子和蚊子》,你可能就想起来了。或许你以为一下子想不起来是题目的翻译问题,但实际更可能是《伊索寓言》引入中国后的中国化问题,因为便于读者理解和趣味,译者和编者会做一些调整。
参考相关资料,可得知《伊索寓言》是是较早进入中国传播的西方儿童文学经典,利玛窦来中国时就带着《伊索寓言》,虽说是为了传教。之后,西班牙传教士庞迪也对《伊索寓言》进行了选译。直到1625年,中国才出现了第一本真正的汉文版《伊索寓言》,当时命名为《况义》。《况义》并非是《伊索寓言》的全篇,它也是有选择的翻译,其标准和倾向是符合基督教义并且在译介中进行适应中国文化的改变。这一阶段的《伊索寓言》在中国的登场主要是为了传达基督教教义,同时有意识地融合中国的传统与文化,估计后者也是扩大影响的手段。
到晚清,文学译介本身附着着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通过译介以启迪蒙昧、觉醒民众是重中之重。林纾对《伊索寓言》的翻译即是把它视为启蒙教育的优良材料,这一点现如今当然没有改变,但是不同的是教育的目的,林纾是借《伊索寓言》以警醒国人发愤图强、救国保种,而这点尤为体现在林纾对于《伊索寓言》的解读总是往这方向靠的,比如《狼和小羊》。故事里小羊到河边喝水,结果被狼看见一顿臭骂,小羊唯唯诺诺,引来狼更加盛气凌人,并要求小羊用血偿还。林纾对此的解释是西方列强恃强凌弱、晚清社会内忧外患。而我手头的这一本,在文末给出的解释是“大人物常常不顾法律和是非,用自己的权利肆意蹂躏弱者。”其实也相差不远,但不处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处境,是不太会想到林纾这种指向明确的解读的。
再到五四时期,五四作为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诞生期,有关于儿童文学的理论和作品不断涌出,比如《爱的教育》《柳林风声》《爱丽丝漫游奇遇记》等。《伊索寓言》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备受译者青睐,不同于之前两种翻译态度,这一阶段的译者更加注重其适合儿童阅读的趣味性和文学性,译文也更加贴近原文。1955年,周作人根据希腊文翻译的《伊索寓言》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社出版,此后,《伊索寓言》的影响力更为扩大,不同译本也是层出不穷。不消说,我正要介绍的这本《伊索寓言》,也是这一过程传承至今的又一颗果实,它更具有广阔的视野,也因此更为多元。
不同于此前对《伊索寓言》文本的注意,这次编者将主意打到了插画上。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版本的《伊索寓言》,其中的插画可称为艺术。本书便“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伊索寓言集》中挑选了318幅插画,配有100篇寓言,旨在使读者欣赏到更多插画画家不同表现手法的佳作,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伊索寓言”。可见,平均每篇寓言配有三幅插画,多么?其实也不多,但“管中窥豹,通过浏览本书,对历代插画的全貌可略见一斑”。但从排版上看,插画的排版其实占去了全书的四分之三左右,这让本书有了图画书的味道。既有文字又有画,故事有趣,画也有趣,阅读本书,岂不妙趣横生?何况每篇寓言所配的三幅或四幅的插画其实是有差别的,从这些差别中,读者是可以看出除文字故事外的另一种意味的,所以本书绝不止在插画和文字上,也可以是插画之间。当然,插画和译文之间的关系是阅读本书最为重要的意味,不信且看书名“500年的插画和故事”,其实这本来也是阅读图画书、绘本所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意味。
《伊索寓言》每篇都不乏有人解读,不同的人解读不尽相同,同样的,尽管是相同的故事,每个画家如何去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能注意到《伊索寓言》历代的插画,并将之收集于一本书,虽然不完全,但也是出新的、有意味的编辑。不过,不知道有没有编者对《伊索寓言》故事的历代解读感兴趣,摘录、挑选历史上有名气的版本里的解读文字和名家的解读,编上一本。不过在这书编出来之前,不妨先看看这本《伊索寓言》,走进这新鲜又有趣的“205页的插画和故事”。
参考文献
胡丽娜.西方儿童文学的中国化——以《伊索寓言》的考察为例
《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读后感(四):亮相即惊艳!全球53位画师联手呈献,一场汇聚美与想象的盛宴
《伊索寓言》就像是一把追溯插画发展史的钥匙,它从15世纪起就已成为备受欢迎的插画文本,没有任何一部其他著作具有如此多样且频繁的插画阐释。
后浪《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特别甄选100篇经典寓言,由全球53位画师联手呈献,318幅珍贵插画,采用一篇配多图的形式,内文篇目主图按年代顺序排列,直观呈现书籍插画500年间的发展轨迹,插画旁详细标注绘者、图书版本、绘画类型、出版年份等信息,读者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欣赏不同绘画流派的风格碰撞,更能一站式概览历代插图的全貌与插画发展脉络。
在众多世界文学名著中,《伊索寓言》也许是最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但有关伊索的身世,甚至是否存在伊索其人,都是一个至今争论不休的议题。
多数学者认为,伊索于公元前六世纪生于色雷斯,后成为爱琴海中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其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受到主人的赏识而成为自由人。随后他在希腊各地游历,在古国吕底亚得到国王克罗伊斯的青睐,曾凭其出色的智慧,帮助后者屡屡排忧解难。后受克罗伊斯之托前往德尔斐,在那儿却得罪了当地居民。他们控告伊索亵渎神灵,把他推下了悬崖。
*后浪《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特别甄选100篇经典寓言,由全球53位画师联手呈献,318幅珍贵插画,采用一篇配多图的形式,内文篇目主图按年代顺序排列,直观呈现书籍插画500年间的发展轨迹。
传说中的伊索善于讲述寓言,他常常编些短小精悍而风趣幽默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因此在古希腊时期伊索寓言就广为流传。据记载,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曾引用过伊索的寓言;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曾提及伊索;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鸟》中,一个角色控告另一个角色时说:“这是因为你无知,孤陋寡闻,未下功夫钻研伊索。”
柏拉图在《斐多篇》中记述,苏格拉底在等待执行死刑时还打算将若干散文体的伊索寓言用诗体改写。亚里士多德对伊索寓言也十分关注。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曾将近200篇伊索寓言汇集成册(已失传)。
可以说,伊索寓言是当时上流社会交际场合经常引用的警句和隽语,也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伊索的声望日隆,著名古希腊雕刻家留西波斯还曾为伊索雕像。公元一世纪初,费德鲁斯首次用拉丁韵文写了一本寓言故事,公元二世纪巴布里乌斯则用希腊文留下一本寓言诗集,两部作品都以伊索寓言的名义公之于世。
*插画旁详细标注绘者、图书版本、绘画类型、出版年份等信息,读者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欣赏不同绘画流派的风格碰撞,更能一站式概览历代插图的全貌与插画发展脉络。
伊索在公元四世纪后渐渐失去他的影响。有学者说,这是寓言的部分主题与当时方兴未艾的基督教教义相悖的缘故。但到十四世纪时伊索寓言又得到拜占庭王朝的关注和青睐,其中的缘由在国内出版的众多《伊索寓言集》中已广为介绍,本书不拟赘述。
*当寓言赋予艺术灵感,同一篇故事将以不同的理解角度、多样的构图形式、纷繁的绘画风格多维度演绎,带来全方位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
使编者感兴趣的是,十五世纪以来,欧洲出版的大量《伊索寓言集》中往往配有插图,尤其是印刷术发明后,插图由早期粗犷的木刻画和金属雕刻画发展为镌版画、蚀刻画、木刻画、平版印刷和照相凹版印刷作品。
如果说,早期的插图动物和人物线条简洁、背景简单,往往只有寥寥数树或一簇房屋,那么后期的插图则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许多早期插图画家难以刻画的细节在后期插图中得以生动表现,画面越来越细腻逼真,更富有生活气息,也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与寓言本身相得益彰,更好地反映了故事的内涵。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约翰·J.麦肯齐先生曾编过一本《伊索寓言插图500年》,追溯了伊索寓言插图从十五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的演变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对伊索寓言插图历史研究的扛鼎之作。遗憾的是该书只收录了50幅插图及其相关的寓言,许多精品未能纳入其中,未免使人感到赏析时不够尽兴。
为此,我们编了这本中国版的《伊索寓言:500年插画与故事》,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伊索寓言集》中挑选了318幅插图,配有100篇寓言,旨在使读者欣赏到更多插图画家不同表现手法的佳作,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伊索寓言。
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漫长的500年中,《伊索寓言》的插图可谓不胜枚举,仅在十五世纪的欧洲至少就有20种不同的版本。鉴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和篇幅的局限,加上有些版本已经失传,还有许多精美的插图未能进入本书。但读者管中窥豹,通过浏览本书,对历代插图的全貌可略见一斑。
*上述本文代编者发布,摘自书中编后记,作者: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