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人类主流信息媒介有四种: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脑电波、意念、触觉之类的就不讨论了,太超前。我就对围绕这四种信息媒介UGC(用户创造内容)的移动互联网创业简单议议。上图将是我要举例分析的典型应用,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instagram(图片社区,滤镜发明者),vine(视频社区,交互上有很多亮点),唱吧(声音社区,手机KTV),啪啪(有声图片社区),frontback(图片社区,前后摄像头合成一张图片),seene(图片社区,裸眼3D图片),twitter(文字社区,目前演化成一切信息的载体,表现方式为仍为文字,链接)。接下来我先从直观程度,内容可消费性,内容创造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这四种媒介,最后聊聊我认为可能还有的机会。
直观程度
这四种媒介按表达信息的直观程度高低排序为:图片》文字》视频》声音。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所以图片最直观。Instagram出现之前,大家其实已经感觉到了在社交网络上自己对图片的喜爱,因为看图片获取到的直观信息很轻松,当然这只是instagram能获得如此大成功的原因之一,接下来我还会讲解它那迷人的滤镜。
人类对文字的识别能力极强,娱乐消费型文字人类大致是一眼就能明白一行,文字就像是被割成小块的图片,只不过人类有一眼就能组成完整图片的能力,前提是文字不能太长,因此twitter140字。在twitter之前,博客已经风靡了世界,但只有专业用户(那些文字能力强的)才能产生大篇的文字,除了内容价值外,这种形式很是累人,人们更倾向于几眼就能读完的东西,对于文字来说,字数越少也就越直观,太少则信息量不够,因此140字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视频包含语音,配以动态图片,直观程度弱于图片和文字。以前对于视频这种信息媒介,在PC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感觉是。。需要缓存,需要下载,有时会卡。。因为视频文件相比于其他三种要大很多,因此视频载体的直观程度很受这种历史包袱影响,其实视频的直观程度还是可以的,最起码优于声音。Vine创造性体现之一就是甩掉了视频这个历史包袱,不仅视频压缩、播放优化做的牛逼,而且创造性的自动播放浏览方式让信息的呈现更加直观,而且!!众人皆知的一点,它只有6秒。在vine创造性的努力下,视频这种媒介的直观程度已经非常优异了,浏览vine的信息流丝毫没有阻隔感,不像声音。这也是vine能在视频界迅速火气并干掉viddy,socialcam等先发者,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声音最不直观,这是天生的劣势,是唯一不需要使用到视觉的信息媒介,这也是一种优势---当看到眼酸时,有没有,所以很多人喜欢听小说,这也是声音界混的最好的消费内容。啪啪在此时哭了,还有许朝军大哥,为何偏偏选择这个媒介,因为当时这个媒介没人做。。不过啪啪还好,没有哭到梨花带雨,因为最起码还有张图片,图片可是媒介中排名第一的直观呐,虽然那个语音条还是那么的有阻隔感,但最起码有!图片!,这时抬杠哭的是稀里哗啦,它连图片都没有!完全是一个靠话题聚集起的语音社区,我真服那些一条条点着语音听的朋友,你们是真耐心,所以抬杠有个激励措施是连续收听多少条获得多少积分之类,但这是基因决定的,你再奖励,纯声音对大部分用户还是最不直观的。
内容可消费性
单就四种媒介的可消费性而言,没有高低之分,图片内也可有文字,视频本身就是图片声音,声音可以包含一切文字内容,你去念给别人听啊。所以这块我们讨论的是应用创造出来的内容的可消费性。
Instagram因为其牛逼哄哄的滤镜,大有干掉单反的气势。其实软件吞噬世界,硬件上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是壁垒了,那些高端的光学元件将会被一个个的算法代替,简单点的道理是,人生的好看跟PS技术强悍,在自拍照的美丽程度上是差不多的。单反越来越成为一种象征,就如同机械表,原子钟的精确程度早已登峰造极,但为何还是有我们屌丝买不起的江诗丹顿、百达翡丽。一个个摄像菜比自从有了instagram,每天有千万张单反级别的大作上传,人们打开应用,眼中净是美好的图片,就连凤姐自拍照,配上复古滤镜,也好似清朝妃子,你说instagram内容可消费性强不强,那是相当强悍啊。Facebook买它花10亿,这是真爱,小扎肯定也中毒了。
图片有个声音instagram,声音界有个图片XX(抱歉,现在声音界还没有纯粹的语音UGC霸主),这个二不像就是---啪啪,当然了,它现在也开始往我们喜马拉雅方向转了,以后可以专门写写啪啪,写写许朝军,都是笑与泪。拥有instagram的滤镜,再配上一段语音,图片会说话啦,加上强悍的运营,李开复老师一句:啪啪的朋友们,我是李开复(想模仿的朋友尽量嗲一些),转发微博!啪啪在很短时间内干到了2000万用户量。但二不像就是二不像,着力点不清晰,用户用着用着发现最初的新奇感消失了,我也懒得听女神大V发嗲了,于是用户活跃度下来了,于是啪啪又开始了艰难的转型---3.0,手机随身听。对于声音来说,细碎的用户UGC实在无聊,对于用户,有内容价值的东西才值得听,譬如有声小说,譬如专业用户产生的内容(电台主播们,产生类似电台节目)。但转型何其难,尤其啪啪圈了那么多屌丝女神对,用户想听电台,早用喜马拉雅了,啪啪对于他们的印象还是约炮社区,并不是个实用工具。但许总已经很努力的在转了,君不见,现在的logo是Pa,就一声,而不是以前的两声,你懂的。
图片界的玩法实在太多了,市场早就一片红海,这里点两个苦逼。一个是frontback,最近刚融了300万美金,其理念是一张照片由前后两个摄像头拍下的内容合成,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创意,希望这个例子不要刺激到电脑前的您,您可千万不要辞职想idea创业也以为随随便便融百万美金,您不在硅谷,玩不起来。另一个是seene,拍摄一张裸眼3D图,稍有些技术含量,但现在做的还不是太好。这两个应用产生的内容在消费性上只能说是有点意思,很难成为主流,我没看出来有超越instagram的迹象。房产中介可能比较喜欢seene。
文字的可消费性比较复杂,包含的因素也多,我们先不忘初心的看看twitter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最初twitter上的信息全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譬如我已经吃饭了,今天吃的好饱,下午好饿了,晚上有人请吃夜宵吗之流。所以最早的中国版的twitter叫“饭否”,王兴大哥的取名一向狭隘的直观,限制了今后的发展,他第一次C2C(Copy to China)的校内网也是这样,因为看到facebook在学校内流行,以至于陈一舟收购校内后随着发展不得不忍痛改了次名,人人网。王兴大哥第三次取名还可以,美团,终于挑不出啥毛病了。最初由于140字的限制,以及刚开始twitter团队的运营引导,twitter上产生的都是自己经历或感悟的东西,这恰好也符合twitter最早的探索他人生活的理念(ps说一句,instagram最早的理念是透过他人的眼看世界,挺美的),这些内容在社交关系,明星效应的基础上,是很值得消费的,至于后来twitter慢慢的演化,产生内容也慢慢包罗万象,最后它变成了一个信息综合传播平台,可以容纳任何平台产生的内容,但我们看产品,一定不能只看它最终的形态,因为你不可能上来就说我要做一个信息综合传播平台,切不可忘记初心。
视频类似于文字,在vine之前,可消费的视频都是youtube上的那种,用户UGC的内容比例很小。这如同twitter之前,大家消费博客内容大多是专业用户产生的一样。由于vine即触即录,天生的分镜优势,再加之后来一个个添上的ghost虚镜,焦点等内容产生功能,和loop循环播放的展示特性,使得vine非常适合产生有意思搞笑的UGC内容。老美天生外向奔放,搞怪精神十足,vine上有意思的视频层出不穷,中国的模仿者,微视,玩拍,拍酷,啪啪奇等忧心忡忡,中国人比较内敛啊、不能搞,不能搞上哪搞能搞的UGC视频啊。
最后说说声音,啪啪和抬杠的窘境已经很明显了,这块,还是内容为王,专业用户产生的内容最具有消费价值。但在中国还真有一批黑马,在UGC声音领域打出了一片天,令人叹服,也是我研究比较深的一个应用---唱吧,专注于UGC声音中细分的唱歌领域。其实也很简单,用户产生哪种声音内容的动机最为强烈,就是唱歌洒,相比较于解释图片内容(啪啪),扯淡愤青不服叽歪吭哧(抬杠)。不得不服,陈华大哥太犀利,最近唱吧用户过亿,月活过2000万也算是最好的证明与奖励了,我做梦都在想自己能创造出这样一款应用。唱吧用户产生声音内容的意愿强烈,想让更多人听到的意愿更强烈,所以打榜很盛行,由于榜单的存在,用户消费的意愿也就被拉高。
内容创造
这是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创造性的内容产生方式是今天讨论的创业类型的核心,因为创造性的内容产生方式能极大的点燃用户产生内容的热情,内容多了,自然社区粘性增加,形成正向激励。一切的重点都是创造性,这也是最难的部分,让我们看看这些应用的创造性体现在哪。
最典型的莫过于instagram,在它之前图片应用也是一堆,flickr早于instagram,也没见它怎样,被yahoo收购后也就那样,因为它就真的只是图片社区,它的内容产生方式不具有创造性。滤镜,这个大家现在都习以为常的功能,在刚出来时却着实令人震惊,因为它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Vine,在它之前有viddy,socialcam,但也没怎么样,它们只是视频社区而已,它们不是为创造内容而设计的,还延续着古老的思路,拍摄完毕后编辑。而vine录制时就有分镜的基因,极其适合内容创造,拍摄、编辑一步到位,让人感叹这个小小的改进是如此的精妙,跟滤镜一样,都是简单而精妙的美。
Twitter内容产生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40的字数限制,导致产生的内容精炼不冗杂。2. 信息内嵌@,将信息与人进行关联,传播权重分配出现个体差异。3. 信息内嵌#,将内容进行聚合分类。以上三点都是twitter独创,这是这三点内容产生的创造性改进使得twitter触摸到了信息传播的本质。
唱吧的内容产生没什么特别,录歌的功能以前像K歌达人这种纯工具都有,只不过它做的更好,更到位,却是社区才是唱吧的杀手锏,使得它不同于K歌达人,K歌达人越想越恼,起个大早,却被人半路超越,越甩越远,当初为什么不做加个社区功能啊,K歌有天然的社交因素啊,为什么呐,只有K歌达人知道。
总结
不管你是选择文字,图片,视频还是声音,如果你想做UGC,一定要满足以下几点条件,这个应用才有可能火:
1.内容产生工具要有创造性,最好能用简单精妙形容
2.产生的内容要具有消费价值,避免像抬杠,啪啪那样
图片社区目前已是不折不扣的红海,自instagram引领的图片玩法,各种新奇古怪,你能想到不能想到的玩法已充斥市场。
视频的玩法单一,目前老祖vine(虽然也只诞生一年多,但移动互联网就是那么快)功能强悍,还在往里面加视频创造的功能,中国的模仿者也是紧跟vine的脚步,都想依靠导流确立第一地位,最后都得被腾讯干翻,腾讯已经进入短视频领域了,这里就不好玩了。
文字的玩法最多,也发展的最早,whisper勉强算是文字UGC吧,虽然有图片,但就是个背景,这个内容算是自己的秘密,唯一创造内容的新意是可以在图片上写文字,主要还是社区氛围运营的好。文字越来越与其他媒介相搭配融合,像twitter这样一开始主打文字的,已经很上古了,要知道twitter诞生于2006年。
声音UGC世界除了唱吧找到了唱歌这个点外,还没人做出一款令人痴迷信服的应用,我始终觉得这块能创造点什么。声音有它自己的劣势,信息不够直观,用户UGC可消费性不强等,但在移动时代,多应用场景,碎片时间利用是它的强项。创造性的短幅声音内容创造性的播放展示,将成就一款场景为王的应用,跟声音有关,就不能按着视觉应用的思路去做,因为一旦用户用上了视觉,那声音的劣势就是无法弥补。
就扯这么多吧。大家踊跃发idea,踊跃讨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