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小说《暗香》之二“一碗红烧肉”

  

  (二)一碗红烧肉

  落叶从树上飘下来,躺在水面上,一片,又一片,顺水漂走。周桂欣把信收起来,坐在大青石上,望着溪水下面一颗颗光滑的鹅卵石发呆,直到看不清水下面任何东西了,才知道天已经黑了。一阵山风袭来,他打了一个寒噤,赶紧收好信,装进书包,飞也似地往学校方向跑去。

  “桂欣呀,下了课就不见你的影子,上哪去了?让我好找!”建筑系的教研室主任孙振德教授高瘦的身影出现在校门口,一身藏青色的长衫,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留着络腮胡须,胳膊下面夹着云尺、三角板和厚厚的讲义,对周桂欣说:“走,上家里吃饭,今天家里做红烧肉了”。

  周桂欣聪明好学、成绩拔尖,深得孙教授的赏识和厚爱。在学院里,孙教授是周桂欣最敬重、最亲近的人。教授是书香世家,爱才惜才,经常辅导桂欣做功课,相处的时间一长,对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了。教授有自己做人、做学问的原则,他并不忌讳桂欣的家庭背景,在生活上还倍加关照,视同己出。虽然教书先生的日子过得清贫,但每逢家里改善伙食的时候,教授总记得叫上周桂欣。

  去年冬天,教授发现一贯认真听课的周桂欣不知怎么了,在位置上坐立不安,抓耳挠腮,时不时地抱着臂膀发抖。教授走近一看,这孩子身上穿得太单薄了,嘴唇冻得发青,双手还长满了冻疮,又红又肿,有的地方还抓破了皮,流着脓血。他看眼里,疼在心里:这样下去,孩子还不冻坏身子骨?回到家里,他把情况告诉了妻子许静茹,说:“你想想办法,给这孩子做条棉裤吧”。许老师是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很大,可同时容纳1000人看书,但里面位子不多,来晚了就只能站着看书。周桂欣经常是最早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边看书边埋头做笔记,很少说话,两耳不闻窗外风。临走的时候,都会对许老师说:“老师,我走了,谢谢您”。许老师一开始对周桂欣并没有在意,只是后来孙教授把周桂欣带到家里吃饭,谈心,才知道周桂欣原来是自己丈夫的爱徒。许老师爱屋及乌,对他也疼爱有加了。许老师望着教授恳切的目光,叹了口气,走进卧室,从箱底翻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和布票,唠叨了一句:“唉,这是留着给咱俊俊过生日做新衣的……”教授说:“先给桂欣做吧,儿子有穿就不错了”。第二天,许老师量了桂欣身子,按他的尺寸做了一条棉裤。周桂欣穿着那条新棉裤,在大学里度过了第一个寒冬。打那以后,他在校园里只要一看见教授和许老师,就像看见了亲人一样,心里就暖乎乎的,远远地喊“老师好!”“师娘好!”

  “老师,我,我……”桂欣在校门口停下来,捂着书包,呐呐地面对教授,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磨磨叽叽干啥?天都黑了,赶紧走吧”。

  桂欣跟在教授身后,心事重重地往教师宿舍走。学生三三两两从他们身边走过,“老师好!”“你好!”教授不停地朝学生点头招呼,应答。

  “桂欣,你写的那篇《关于黄土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初探》的论文,我看了。你到过黄土高原吗?了解那里的情况吗?考察过那里的民居吗?”

  教授一连串的问题把桂欣的注意力拉回来,他边走边回答:“……没,没有。我只在图书馆查过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既然没有见过,没有考察过,什么都不了解,仅仅从理论上就事论事,空泛无物,怎么行呢?”

  “您说,我该怎样去写呢?”

  “我们研究建筑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建筑物表面上的赞扬和发思古之幽情上,而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去剖析这份遗产,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就拿黄土民居来说吧,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和窑洞艺术,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过去,那里的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洞,才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现在不同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黄土民居不管是布局,还是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里的人们从洞穴生活已经转向地面高层住宅生活。在修建民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土壤结构、气候特点、风俗民情和文化内涵,创新设计理念,借鉴窑洞艺术,精心选材用料,造出既实用又精美的民居建筑。论文有现实指导意义,才是一篇好论文”。

  “您说得对。我没想那么远,目光短浅”。教授的一席话,让桂欣茅塞顿开。

  “做学问,做科研,最重要的是务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切忌纸上谈兵。如果没有经过认真考察,反复分析论证,那么宁可放弃,也不能敷衍了事。否则,百年建筑就会毁在你手上,成百上千的人就会因你而断送性命!”教授一脸严肃,语重心长,接着说:“在中外建筑史上,这是有过沉重教训的……”

  师徒俩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到家了。

  教授的家在校园东北角的教师家属区一栋两层楼,红砖尖顶青瓦,每天都有学生轮流打扫卫生,院落干净整洁。

  教授刚推开家门,十岁的儿子孙俊就跑过来,接过爸爸手里的教具,朝里屋喊:“妈,我爸回来了,还有桂欣哥!”

  “来了,来了!”许老师腰上系着碎花围裙,一脸温和,捧着一个大瓷碗出来,碗里盛着黄澄澄的红烧肉,油光闪亮,冒着热气。

  桂欣好久没有闻到肉香味了,忍不住往肚里吞口水。桌上的碗筷已经摆好,除了那碗红烧肉,还有一碟小菜,一大盅汤。周桂欣紧挨着俊俊坐下,见教授还没上桌,有意将目光从那碗红烧肉移开,对许老师说:“师娘,又给您添麻烦了”。

  “哪里的话?你和俊俊都在长身体,需要营养。这肉很新鲜,多吃点”。许老师把那碗肉朝俩孩子面前挪近了一些,说:“来,尝尝”。

  教授一上桌,看见大家都没动筷子,就给桂欣和俊俊一人夹一大块红烧肉,连说:“吃吧,吃吧。”自己不急不慢地倒了一杯白酒,抿了一口,然后开始吃菜。

  许老师自己没动筷子,微笑着,歪着头,看着两个孩子吃得津津有味,问:“好吃吗?”

  “好吃。”“好吃极了。”两个孩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满嘴油香,异口同声。

  许老师给大伙盛好饭,跟着一起吃起来。

  “桂欣,再过半个月,就要放寒假了。”教授推了一下眼镜,看着桂欣说:“这次回家,记得代我向你爹娘问好”。

  桂欣迟疑了一下,把筷子搁在碗边,从书包掏出信,递给教授,说:“我爹不让我回家”。

  “哦?”教授接过信,仔细看了看,又递给了许老师。沉思了片刻,说:“唉,看来,你爹现在过得很难。土改政策惠及穷苦百姓,但对他,对你们家,却是致命的一击!”教授放下酒杯,对桂欣说:“这样吧,给你爹回封信,报个平安。我去跟校领导说说,让你留校参加勤工俭学。学校刚建不久,有不少杂活要人干,你边干活边温习功课。下个学期我要讲建筑力学,你先预习预习。对了,我这里有一本梁思成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和艺术》,新译本,你拿去看看。”俊俊一听,筷子一放,跑进书房,帮忙拿书去了。

  许老师也说:“是啊,勤工俭学好,管吃管住,还给补贴的”。

  “我说你呀,真是妇人之见。”教授抢白了一句。

  “啥?妇人?君子就不食人间烟火啦?”许老师不服气,跟教授斗起嘴来。

  教授捻了捻下巴的胡须,说:“君子坦荡荡,不会鼠目寸光”。

  “哈哈,君子好逑,不好钱财,不食酒肉!俊俊,你说,爸爸今天是不是犯戒了,非真君子也!”许老师不依不饶,要儿子出来帮腔。

  “桂欣哥,给。”俊俊把书拿来了。

  “哎。”桂欣接过书,说:“饭凉了,你快吃。”

  俊俊指着教授酒杯,说:“爸爸,你放下酒肉,立地成佛吧”。

  “啊?!”教授语塞,望望许老师,又望望俊俊和桂欣,赶紧掩饰:“不说,不说了,在孩子面前失礼了”。然后,把酒杯举起来,一口干了。

  许老师抿着嘴笑,盛了一碗土豆汤,递给教授,说:“来,喝点汤,养养胃”。

  一桌家常饭,说说笑笑,周桂欣看得出神,他不仅佩服教授有渊博的学识,更羡慕教授的家庭生活,教书人红袖添香,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生活虽然清贫,却自在融融。不像在自己家里,每天都愁云笼罩,每个人都心事重重,诚慌诚恐,活得很累。

  “桂欣啊,寒假留校,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你就说”。许老师的话打断了周桂欣的心思。

  “哎。”桂欣点头,忧心忡忡。

  “要说困难嘛,肯定是有的。当年梁先生赴国外求学,困难何其多?男人要有所作为,何惧眼前的悲苦得失!”

  听教授这一说,桂欣激动了,“豁”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您放心,困难再大,我也能克服!”

  (未完待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烧肉  红烧肉词条  暗香  暗香词条  小说  小说词条  
小说言情

 回到从前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过去快乐的时光。我们从前的恩恩爱爱,我们所经受的曲折磨难,一起努力奋斗艰辛创业。你不要再沦落成以...(展开)

小说

 如影岁月 下部(五十)

十八号机器紧靠着那个成品区,那个成品区紧靠着南边的窗根底下,由于是个临时的成品区所以其周围品没有加任何的障碍物,就那么放心的一排排整齐的码放在哪里,等最后那一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