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近一千年前的某一个也许风和日丽的上午,或者下午,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翁,头上戴着花,花下还系着幡胜,迈着潇洒的步伐出门儿了。他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望他的弟弟。
这位老兄哼着小调儿迈进了弟弟家的院子,他前脚才刚进门儿,后脚就引起了院子里打闹的熊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好奇的远远打量着这位白发老翁,心里一阵惊叹:“天,此人年纪如此,怎么还戴这么多幡胜?!”这位老兄在孩子们的打量下依旧潇洒前行,他甫一走近,孩子们立马乐了,原是自家伯伯来了!孩子们一窝蜂的凑上去,有孩子打趣道:“怎么伯伯老人也簪这么些幡胜吗?”
老兄一听也乐了:“ 伯伯戴,伯伯高兴啊!行了,别说了,你爹肯定也戴了不少。走,咱们看你爹去!”
北宋,立春日,苏轼访苏辙,因头戴幡胜过多而遇侄儿们打趣。
不过我们今天可不是来说苏兄的人格魅力的,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
从这个小段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时,立春日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便是——幡胜迎春。迎春作为一个古老的节俗活动,自先秦起便已经存在。立春日,天子帅诸侯迎春于东郊,可见迎春是一年中十分重要且大型的一次国家祭典。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先民们用他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迎春花样儿,“在百花绽放之前把春天装扮的烂漫多彩”。贴宜春帖,戴华胜,挂春幡等等,花样繁多。
宜春帖,就是写有这两个字的帖子,后来也有写“福”、“喜”、“迎春接福”等字样的,非常类似于我们春节写的福字帖,对联。华胜则是妇女头上的装饰品,有燕形、蝶形、钱形等多种形状,因在立春日簪戴,故称春胜。
春幡,则是一种剪成旗幡形状的立春装饰品,有戴在头上的,也有挂在树上的。唐《酉阳杂俎》载“立春日,士大夫有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至宋,则“立春日,自郎官、御史、寺监,长贰以上皆赐春幡胜,以罗为之”(语出《东京梦华录》)。
由此可见,宋时不仅佳人戴幡胜,文武百官也会受到朝廷赐予的幡胜,那么苏轼戴幡胜便也不足为奇了。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我们从辛弃疾的词中也可看到立春日的盛状。
那么除此以外,古代立春日还有哪些习俗呢?
不如我们再来看看“坡仙”吧。
元符二年立春日,海南。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带着屡遭贬谪的疲惫身躯与虽然伤感却依旧豁亮的心,站在海风中,望着周遭景象。提笔写下“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从这句词中我们看出什么了呢?海南穷啊,老苏馋肉了,这不,桃花红都红出肉色了。不不不,重点在春牛春杖。那么,这是什么东西呢?
这引出了古时立春的另外一个重要习俗——“鞭春”。古时,我国作为一个以农立业的农业国,人们往往要在立春这一日乞求春神,祷祝土牛,以求得丰收。汉代时,开始有土牛耕人的记载。到唐时,始现“鞭春”之举,即“执杖鞭牛”。人们用鞭子抽打用纸或泥做成的春牛。当春牛被打碎后,村民会争抢春牛的碎片,将他们丢到自家的田里,用来祈求丰收。民间有脍炙人口的歌谣云: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
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
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
饱含人们朴素的美好期望。
最后一个重要习俗,则是我们唯一流传至今的立春习俗。是什么呢?我们再看苏兄。
苏轼在《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一诗中云“白啖本河朔,红消真剑南。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从这句诗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出苏兄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我们这个习俗也与饮食有关,那就是——“咬春”,也叫“食春菜”。比如萝卜、芹菜,以及苏兄诗中提及的青韭等,大多是生的。
杜甫《立春》诗中提及“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彼时春菜切丝食用。宋陆游诗云“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食用春饼的习惯。宋明时期朝廷也有在立春日将春饼赠予百官的习俗。“咬春”据说可以排解春困,也有说可以免除疥疾,预防病患的,众说纷纭。
对于我们今日而言,立春依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人们在这一天依旧要“咬春”,吃萝卜,春饼或春卷,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这么看来,在我国众多传统习俗中,最容易保留下来的,往往与饮食相关。可见,“民以食为天”,人们在吃这件事情上往往具备极高的天赋,又或者说,味蕾上的享受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即春天,立春代表着春天的开始,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宋王鎡诗云“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自此,万象更新。
文字来源、本期主播、音频制作:不胜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艫韽